與柯同行的真相之旅
3月18日終於進入關鍵時刻
上午在台北駐紐約辦事處進行一場永續經營的演講
柯
只是針對這個議題做開場發言
關鍵是之後的兩場專題演說
首先是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副主任詹長權
針對台北市的永續發展提出的介紹
但是不知道是刻意?還是準備不夠周詳?有兩個嚴重錯誤
第一是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再生地的太陽能板!
主講的詹長權認為年發電量200萬瓦的能量,足以取代的台北市的任何兩座垃圾焚化廠,台北市只要有一座焚化廠就夠了!
殊不知內湖或木柵兩座焚化廠的月發電量,都超過福德坑的太陽能發電。主要原因是台北市的日照不足?
一年有一半的時間是無法達到發電指標,這樣的對外宣傳,可能可以收到一時的驚艷,但是終究與事實有落差!
另一個是台北的電動公車,這是一個21世紀永續經營的關鍵,但是在台北市,只有少數公車業者引進,在進行品牌車輛穩定性的評估,特別是電池續航力的測試!並非大量使用,今天的介紹卻把這當我們推動的重點在介紹!
公車業者希望政府增加補助,延長使用期限,並用差別費價來計算。但是由於政府和業者無共識,電動公車只能當試辦在運轉。
我不想用吹牛來形容這個簡報,但是內容卻遠與事實不符!
另外,今天介紹了台北市政府在性別平等工作的成效!
這是我在擔任社會局長的首項全國性領先作為,但是這個工作自2014年3月7日成立性別平等辦公室以來,多數的規範與建樹都是前任市政府所做,柯,就任迄今,辦公室仍是任務編組的!推動的工作卻是全球永續經營指標的關鍵環節!就過去媒體報導,柯 自己在言語間,曾多次表現與這個辦公室推動的平權觀念相違!
有點諷刺!
竟然這成為了他赴美宣傳的重點,只能說地球是圓的,總會碰到的!
中午時刻,訪問團被拆開分別用餐,在這混亂中,柯 跑去52街的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去私會,這是行程中唯一的公開秘密,見了誰?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鍍金的行程。
下午,暫時擺脫了隨行的媒體,
到了紐約市議會拜訪,原訂說好接待的議長Corey Johnson臨時沒出現(接待的議員解釋是臨時有事),但是出面接待的市議會財政委員會主席Daniel Dromm十分友善的與台北市與議會組成的訪問團閒聊,陪同的還有上午曾出席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永續經營發展簡報的Margaret Chin和Peter Koo兩位華裔市議員。
這個行程後就將轉往華盛頓,究竟還會有什麼驚奇?
還是跟今天上午的簡報一樣,事實與簡報不同的驚奇?
木柵 焚化廠 第 一 組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垃圾減量有成 焚化廠停爐不除役?
郝市長剩4個月任期
留給市民焚化廠?還是一座環保公園?
台北市議員黃珊珊、林國成、陳政忠質詢組25日(一)於施政總質詢時表示,「垃圾不落地、垃圾費隨袋徵收、資源回收」等環保政策推行多年,台北市年垃圾量也從100年最高峰的85萬3,584公噸,逐年下降到今年(103)上半年的34萬7,264公噸,針對垃圾減量的結果,台北市現有的3座焚化廠,尤其是最老、焚化量最少的內湖焚化廠,有沒有機會完全除役,將現地重新規劃,比如打照為環保公園,郝市長在8年任期的最後4個月中,可否研擬評估,送給市民一個大禮。
黃珊珊議員表示,從客觀上的條件來看,扣除98年3月起因內湖垃圾山清除作業而增加的垃圾量,這幾年台北市每年的垃圾總量,都因為市民積極配合市民資源回收等環保政策,而逐年下降。也因此,台北市現有3處焚化廠,共12座焚化爐(內湖廠3座,木柵廠4座,北投廠4座),經常出現沒垃圾可燒的「好現象」。
根據目前環保法規規定,焚化爐二次燃燒室的的溫度必須在攝氏850度以上,若達不到這個溫度就容易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而為了避免垃圾量不夠,導致未達環保要求的燃燒溫度,3個廠的12座焚化爐每年都輪流歲修,歲修的數量與時間也因垃圾量減少的關係增加且拉長。但,何不考慮就把年紀最大、影響最小的內湖焚化廠除役(3座,焚化量900公噸)?
黃珊珊議員進一步指出,內湖焚化廠於民國81年正式運轉,日處理量為900公噸(300*3);木柵焚化廠於民國84年正式運轉,日處理量為1,500公噸(375*4);北投焚化廠於民國88年正式運轉,日處理量為1,800公噸(450*4)。若將內湖焚化廠除役,北投與木柵廠各輪流歲修情況下(2個月),台北市的年處理量為90多萬公噸(1800*300+1500*300),以台北市這幾年的總垃圾量來看,幾佔總理量的8-9成,顯然讓內湖焚化廠除役是有空間的。
此外,本質詢組也要幫每天為台北市環保工作辛苦努力的清潔隊員爭取一下權益。行政院環保署在上個月底;以中華民國103年7月30日環署廢字第1030060168A號函修正,將原「地方機關清潔人員清潔獎金支給要點」第三點「清潔人員服務認真,達成工作要求,每月發給獎金,其獎金支給基準,每人每月最高在新臺幣六千元範圍內,由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編列預算,視財政狀況及工作情形核酌支給」提高至新台幣八千元,並自104年1月1日生效。
台中市胡志強市長已於日前宣布將調高清潔獎金2千元,台北市郝龍斌市長跟不跟進?市府相關預算已送至議會,郝市長要比照調高基層清潔人員獎金,明年預算要怎支應?
最後本質詢組表示,郝市長8年台北市長任期僅剩4個月,過去7年多的日子,留給台北市民的功與過,市民自有公評,郝市長更要思考的是,在剩下的這點時間內,究竟還有什麼好的政策或政績,可以為台北市帶來更多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