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唐代中醫制度與各科成就(一)
一、醫藥機構與制度
太醫令是從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有設置的最高醫療行政長官,一直到隨後的漢朝、兩晉南北朝均存在。
唐代則分為三個系統:
隸屬殿中省的尚藥局與食醫,負責帝王的醫療健康;藥藏局和掌醫,專責太子的醫療健康;隸屬太常寺的太醫署與地方醫療機構,專責百官健康醫療與全國醫療教育。其中地方醫療機構為各都督府州設置的醫學博士與助教。
在魏晉以前中國的醫療教育主要透過私人師徒傳授;魏晉以後則開始有具規模的官辦醫學教育。
隨唐醫學教育在太常寺太醫署下設有醫學與藥學兩類,針、醫、按摩與禁咒四科,編制有醫科博士2人、助教2人、醫師200人、醫學生120人;按摩博士2人、按摩師120人、按摩生100人;禁咒博士2人;主藥2人、藥園師2人等。醫療行政部分又另有令2人、丞2人、醫監4人、府2人、史4人....等編制。
基礎醫學必修科目為「神農本草經」、「針灸甲乙經」、「脈經」...等。基礎課程結束又陸續分體療(7年)、少小(5年)、瘡腫(5年)、耳目口齒(4年)、角法(3年)。
針科基礎則是經脈孔穴,學生能正確分辨浮沈滑澀等脈相後始學九針之補瀉手法。
按摩科則教授消息導引法,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八疾(風寒暑濕飢飽勞逸)。
禁咒科則授以拔除邪魅之術。
採取月、季、年定期考試,學習九年仍不及格者退學。
另太僕寺還設有獸醫博士、獸醫600人,獸醫學生100人。
都督府州有類似但規模較小的醫療教育設置;縣以下則設負責醫藥陳設之官,不另設置醫療教育機構。
唐朝太醫署最興盛時為武德七年(西元624年),比歐洲最早醫療專門學校Salerno(846年)還早上2百多年。
二、唐代醫學理論成就:
1. 王淑和「脈經」,全書10卷,97篇,10萬多字。
a. 確立「寸口診脈」法,也就是如今常見中醫師把脈手法。過去曾有「全身脈」的診法,雲南少數民族還留有這種脈診法。
寸口脈診進透過按壓感受手腕附近動脈,即可探知全身臟腑健康疾病狀況。
b. 歸納24種脈相(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革、牢、濡、弱、散、細、伏...)與如何分辨。從中明確指出辨別臟腑、經絡健康疾病、病證與對應治則甚至預後狀況等。
更於<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篇>中紀錄數種將死脈相,如雀啄脈長病七日死、釜中湯沸脈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貫珠脈長病得之死...
直至今日高等中醫藥大學仍將脈經列為必修。
c. 統一脈相、證候與治法。
例如「關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或「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桔梗湯主之」二例。
前者為證脈相符,後者則為證脈相異。
從前者我們可以得出患者已經出現心臟無力、心陽漸衰;
後者則很明顯病患肺葉已經發炎生瘡膿瘍,現代西醫可能化驗照片才知是肺膿腫、化膿性肺炎或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等症。但中醫藉由四診合參很快就能確定所患何病同時開出藥方或針灸治療。
多提兩句,熟悉經絡者同時也馬上知道此病患必有「胃口不佳、小便黃少與大便秘結」等現象,因為手太陰肺經起自胃中。故桔梗湯外宜加大黃、車前子、敗醬草與石膏等。
又或者在尺澤穴下洩針或放血(母實瀉其子),魚際穴上下補針(壯火剋金),亦能達到同樣療效。(是的,放血療法臨床上非常有效,尤其三歲以下孩童。只是嗤之以鼻者多半外行不懂,無知所以無畏)。當然手陽明大腸經、足少陰腎經上亦可相應穴位實施補洩針法,但效果就比較間接。
無論是針灸或藥劑,這背後驅動的都是同一套中醫邏輯思辨理論,這恰恰體現中醫的科學性是符合Karl Popper以降之科學方法論。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邏輯思維雛形早在西漢就已經確立,到隋唐時代已經有許多存至今日也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許多自稱學科學的人,其實不懂科學方法論。許多醫學外行則容易把「一堆儀器」當成是科學。就像我在經濟學領域已經批判過很多次,數學方程式滿天飛的經濟學理論不見得就正確就符合科學方法論,其中以「效用理論(Utility)」為第一負面教材。
d. 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
有空我再談談唐代最神牛人 - 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國家藥典「新修本草」與其他該時期各分科(如兒科、婦產科、傷科、外科...等)的臨床成就。
此文簡單介紹隋唐國家醫藥制度,只是想提供一些歷史材料,讓有興趣的朋友知道中醫正規發展早在一、兩千年前就持續至今。古人並不會比今日一堆其實不闇醫學的外行無知。
文章連結:
https://tinyurl.com/3c3aec6h
朝三暮四經濟學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中提到花1000現金買3000券,可以獲得一個人頭4000元的總經貢獻,真的讓我快笑噴。那麽同樣是花2000,改成用21000現金買23000元券,是不是就可以一個人頭獲得44000的總經貢獻?這個理論簡直跟無薪假一樣是諾貝爾等級的!也讓我回想起下面這個笑話:
兩個聰明的經濟學天才青年,
經常為了一些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爭辯不休。
一天飯後一起出去散步,
為了某個數學驗證的證明,
兩位傑出青年又爭執了起來,
正在難分高下的時候,
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
甲就對乙說:
「如果你把它吃下去,我願意出五千萬。」
五千萬的誘惑可真不小,吃還是不吃呢?
乙掏出紙筆,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
很快得出了經濟學上的最佳報酬率:『吃!』
於是甲損失了五千萬...
當然,乙這頓加菜吃的也並不輕鬆。
兩個人繼續散步,突然又發現另一堆狗屎,
這時候乙開始劇烈的反胃,
而甲雖然表面笑嘻嘻,
但其實也有點心疼剛才花掉的五千萬.....
於是乙對甲說:「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給你五千萬。」
不同的計算方法,相同的計算結果:『吃!』
甲心滿意足的收回了五千萬,
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點心理平衡。
可是突然間,
天才們同時嚎啕大哭:
『鬧了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卻白白的吃了兩堆狗屎!』
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只好去請教他們的教授,
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泰斗給他們解釋原因。
教授聽了兩位高足的故事,
沒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來。
好不容易等情緒穩定了一點,
只見經濟學泰斗顫巍巍的舉起一根手指頭,
無比激動地說: 『一億啊!一億!~
我親愛的同學,我代表國家感謝你們,
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
就為國家的GDP (國內生產毛額)
貢獻了一億的產值!』
https://www.facebook.com/ZenNEWSReview/posts/2910919595693262
(BTW,我對撒錢政策沒有特別意見,單純覺得搞朝三暮四的把戲,然後宣稱這樣可以大幅提高乘數效應很荒謬而已)
朝三暮四經濟學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家附近藥局每天排隊約1~2小時才在上午拿到號碼牌,下午還要再次排隊才拿得到口罩。
以3/4以前每週每人只有2片的配額,一個四口之家派出一名大人排隊領4片,上下午排隊假設共3小時,以目前最低薪資時薪$158看,光是排隊的機會成本就$450以上,平均每片機會成本超過$120元。
(補充:我誤以為3/4以前可以領到8片,網友提醒最多只有4片,已更正)
這都還沒計算油錢、在途時間以及因一堆人排隊而提高的各種傳染病風險。
詢問鄰居,很多人要跑好幾家藥局才買得到口罩,換言之機會成本應該比上述推算更高。
我所知道3/20最新香港三層外科用口罩價格每盒50入一般店面售價在HK$200 ~ 300之間,平均每個口罩約新台幣$20~30元,遠低於台灣管制下的口罩價格。
台灣我只看到隊伍越排越長。
只是證明經濟學又對了一次 -- 管制只能壓住名義價格,真實價格會以他種競爭形式呈現,而自由市場是唯一無租值消散的制度安排,反之,台灣綠吱水準只看得到看得見的成本,就朝三暮四地歡天喜地三呼:德政德政聖上萬歲。
經濟學白痴的特徵就是:
對始終能解決供需問題的市場機制不信任;
對始終只有嘴砲無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政客相當信任;
但身體卻很誠實地去搶購囤積。
#台灣難波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