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柏林愛樂的孤獨夜晚》
* 柏林愛樂138年的歷史上,有過不止一次特別的夜晚。
這個世界頂級交響樂團用音樂陪伴人們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它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冷戰時期柏林牆的修建與倒下、金融風暴。
不管發生什麼,柏林愛樂的音樂會,不會停下來。
二戰納粹統治期間,樂團指揮富特文格勒,老音樂廳在一場空襲中被炸毀,指揮家就帶著樂團到柏林歌劇院,不久後歌劇院也被炸為廢墟,他們繼續換地方演奏,有時候音樂會中途也會被空襲警報中斷,觀眾甚至習慣了按序疏散,等到警報結束後,再回到大廳,聽樂團把剩下的曲子演奏完。
戰爭結束,柏林愛樂在二戰空襲的廢墟地點,舉辦了戰後的第一場音樂會。
* 在柏林愛樂歷史上,黑市價格最高的門票屬於富特文格勒,但最貴的不是二戰期間的演出,而是二戰之後1947年。那一年,這位德國指揮家結束了他在法庭中被指控涉嫌納粹的審判。終於平安回到了戰後的柏林,舉辦他回歸後第一場音樂會。當時2000張門票一搶而空,人們拿出了自家所有的寶貝,甚至過冬用的皮夾克,只為換一張戰後的富特文格勒指揮的門票。
戰爭中人們需要音樂。戰爭結束了,人們似乎更需要在音樂中,找到一個答案。
* 二戰結束之後,一個記者在德國街頭採訪,他拉著來往的人問,「每天無盡的轟炸和死亡,你是如何熬過了戰爭,熬至明天?」其中有一個人想了想,回答他,「因為明天還有富特文格勒的音樂會。」
*75年後,新冠疫情,德國取消所有大型活動,包括音樂會。
但柏林愛樂必須演出,音樂必須在,這一點無需討論。
觀眾來不了,他們得想辦法把音樂送出去。
於是宣佈取消公眾聚集現場音樂會的通知公布後,他們很快發了另一條新的公告:
「......柏林愛樂大廳將關閉至4月19日。但是,西蒙·拉特爵士及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決定,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也要繼續完成本場音樂會原定曲目盧奇亞諾·貝利奧《交響曲》和貝拉·巴托克《樂隊協奏曲》的演奏,免費向世界直播。」
西蒙·拉特說:在繼續音樂會這一點上,大家只花了不到一分鐘的時候就達成了共識。麻煩的是細節。
古典音樂會在幾百年間形成了數不清的演出禮節,而柏林愛樂更是有自己的規矩——演出結束後,指揮要先跟樂團的第一小提琴首席主動握手,這代表著對全團的致謝。
然後,團員之間也會互相握手致意,這通常是在台下觀眾持續鼓掌中完成的,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喝彩聲「Bravo」,指揮帶領全體團員向觀眾一次又一次鞠躬、再鞠躬,直到掌聲停下來,一個音樂會的夜晚才算正式結束。
這個流傳了數百年的音樂傳統,在一場沒有觀眾的音樂會,充滿了矛盾——沒有人在現場為音樂喝彩,指揮上台之後,無聲無息地開始音樂會嗎?曲終沒有觀眾的掌聲,他們要按照慣例,依次握手、鞠躬、謝幕嗎?
* 面對空無一人的觀眾席,晚上八點音樂會開始,在不太協調的鼓掌和跺腳聲中,西蒙·拉特站上了指揮台,他和音樂家們互相看了看,笑了起來。
「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一場奇怪的音樂會。在場的許多人都見過觀眾很少的音樂會,但至少現場還看得到幾個人吧!今晚我們決定,在這樣的危機面前,既然我們的觀眾不能來到現場,我們就必須想辦法去觀眾身邊。如果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需要我們習慣這種人與人互相遠離的生活,音樂將是一個更重要的必需品。」
西蒙·拉特在演出前,對著鏡頭這樣說。「請原諒我們還沒有研究出這場音樂會的禮節應該是什麼,換句話說,今夜音樂停下來之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還好有你們跟我們在一起,謝謝你們。」
西蒙·拉特説:這個音樂的夜晚是他和柏林愛樂想要向世界傳遞的一個信號,「音樂永遠在(The music is still there)。」
* 「交響樂讓我著迷的地方是,人生的一切都寫在裡面,希望、悲傷、喜悅、痛苦。一場音樂會是駛向自己的旅行,音樂給了你一艘船,它並不總是載著希望,它也允許你在其中品味悲傷、孤獨和痛苦,它是人生的全部。」
「古典音樂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你並不是孤獨的,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人和你一樣,在生活中面對了一樣的感受。這種共鳴被作曲家寫在了曲譜里,跨越時間,在演奏中傳遞給了今天的你。」
西蒙·拉特說,其實每個人在音樂中都是在尋找自己,端詳自己的人性一面。
對西蒙·拉特來說,第一個孤獨演奏的曲目是巴托克的作品。他的作品像是一場從黑暗駛向光明的旅行,但西蒙·拉特常常覺得樂譜最後十幾個小節實在是太明亮了,在經歷了之前種種黑暗、挫折、迷茫、困頓後,迎接我們的出口是什麼?光明的終點之後,那是什麼?
*在柏林最孤獨的夜晚,這個音樂答案逐漸清晰了起來。這個晚上,在場所有的音樂家似乎感同身受地理解了這份隔絕中的孤獨、未知中的希望。他們在交響樂中又一次實現了靈魂的共鳴。
西蒙·拉特說,在音樂最後的十幾個小節,他看到巴托克在音樂中復活,就坐在他們的面前,講述他自己的故事。事實上,當年巴托克罹病,青霉素並沒有拯救巴托克,他在兩年後的秋天去世了。最後一次住院治療前,他懇求醫生再多給他一天時間,讓他把一部鋼琴協奏曲寫完。
可惜他的時間只夠勉強寫完草稿,在最後一個音符後面,他歪歪扭扭寫上了「The End」,不久後,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終點。
然而,正是藏在樂譜裡的這些音符,開啓了屬於巴托克的新音樂時代。
終點之後,是另一個起點。
—-圖片:Heribert Schindler
—取材自《人物周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