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的時代沒有非核家園
#apollo50thanniversary
今天適逢人類登月五十周年,Apollo 11計畫順利執行,為人類正式展開月球表面的探索。阿姆斯壯說他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但背後更因為有了一顆顆小鈽,才有可能成就人類至今的太空探索活動,讓我們得以步步邁前。
阿波羅十一的計畫中,不僅是將人類送上月球,三名太空人們更在月球上架設了EASEP,用以蒐集月球上的數據,包含地震儀、太陽風觀測儀以及復歸反射器(測量與月球距離),其中儀器供電由太陽能電池負責(途中黑黑板子),咦,竟然是太陽能...嘿嘿,但核能的強大就在於不受天氣影響,只要有核燃料持續反應,就會有熱持續釋放,考量到實驗儀器需要穩定運作,儀器的溫度不能如月球溫度一樣有五六百度的變異,因此當時的儀器搭載了兩部由鈽238為主件的加熱器(Radioisotope Heater RHU),供應設備必要熱源維持穩定運作。
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器單元(RHU)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動力技術的“無名英雄”。大多數太空技術可以使用太陽能來提供熱量,以保持其結構,但是當其不可行需要備用熱源時,RHU便派上用場,利用鈽-238的衰變來提供熱量,以保持零件和系統的溫暖,從而使設備能夠在寒冷的空間環境中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來完成其任務。這種熱量直接傳遞給太空船的結構,系統和儀器,無需移動部件或插入電子元件。通過使用RHU,太空船的設計者可以分配珍貴的電力來操作系統和儀器。 RHU還具有減少可能由電加熱系統產生的儀器或電子設備的潛在干擾(電磁干擾)的附加價值。另外,也有再將熱量透過熱電偶轉換成電力的設備RTG,阿波羅12開始就把這項技術帶到月球上去,與太陽能電池一起供應電力。
而真正最早的核能太空用途起於1961年,RTG搭載於海軍的導航衛星上,1969年四月,Nimbus III,美國的第一座氣象衛星開始為地球蒐集氣象資料,太空遙測正式開啟,同年七月,人類正式登陸月球,將近六十年至今日火星探測以及未來太陽系以外的地方。過去如此,未來亦是如此,鑒於鈽238的稀少性以及太空用電於未來的增加,NASA也積極投入太空核分裂反應爐(Kilopower)的研發,不論發電產熱,核能的應用會繼續在太空的時代在陪人類走好久好久。
🚀美國能源部
https://www.energy.gov/articles/history-nuclear-power-space
🚀NASA放射同位素動力中心
https://rps.nasa.gov/
🚀NASA STMD
https://www.nasa.gov/directorates/spacetech/kilopower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穿山甲除藥」vs.「深潛太空人」。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深潛太空人」獲得50.5%的票數,險勝了1個百分點而已。 這次的廝殺真的非常激烈,完全沒辦法預料哪一條會贏,我們節目開播以來頭一次看到這麼接近的票數!雖然穿山甲高票落選,但還是要在這邊呼籲:沒有買賣就...
月球溫度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太空的時代沒有非核家園
#apollo50thanniversary
今天適逢人類登月五十周年,Apollo 11計畫順利執行,為人類正式展開月球表面的探索。阿姆斯壯說他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但背後更因為有了一顆顆小鈽,才有可能成就人類至今的太空探索活動,讓我們得以步步邁前。
阿波羅十一的計畫中,不僅是將人類送上月球,三名太空人們更在月球上架設了EASEP,用以蒐集月球上的數據,包含地震儀、太陽風觀測儀以及復歸反射器(測量與月球距離),其中儀器供電由太陽能電池負責(途中黑黑板子),咦,竟然是太陽能...嘿嘿,但核能的強大就在於不受天氣影響,只要有核燃料持續反應,就會有熱持續釋放,考量到實驗儀器需要穩定運作,儀器的溫度不能如月球溫度一樣有五六百度的變異,因此當時的儀器搭載了兩部由鈽238為主件的加熱器(Radioisotope Heater RHU),供應設備必要熱源維持穩定運作。
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器單元(RHU)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動力技術的“無名英雄”。大多數太空技術可以使用太陽能來提供熱量,以保持其結構,但是當其不可行需要備用熱源時,RHU便派上用場,利用鈽-238的衰變來提供熱量,以保持零件和系統的溫暖,從而使設備能夠在寒冷的空間環境中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來完成其任務。這種熱量直接傳遞給太空船的結構,系統和儀器,無需移動部件或插入電子元件。通過使用RHU,太空船的設計者可以分配珍貴的電力來操作系統和儀器。 RHU還具有減少可能由電加熱系統產生的儀器或電子設備的潛在干擾(電磁干擾)的附加價值。另外,也有再將熱量透過熱電偶轉換成電力的設備RTG,阿波羅12開始就把這項技術帶到月球上去,與太陽能電池一起供應電力。
而真正最早的核能太空用途起於1961年,RTG搭載於海軍的導航衛星上,1969年四月,Nimbus III,美國的第一座氣象衛星開始為地球蒐集氣象資料,太空遙測正式開啟,同年七月,人類正式登陸月球,將近六十年至今日火星探測以及未來太陽系以外的地方。過去如此,未來亦是如此,鑒於鈽238的稀少性以及太空用電於未來的增加,NASA也積極投入太空核分裂反應爐(Kilopower)的研發,不論發電產熱,核能的應用會繼續在太空的時代在陪人類走好久好久。
🚀美國能源部
https://www.energy.gov/articles/history-nuclear-power-space
🚀NASA放射同位素動力中心
https://rps.nasa.gov/
🚀NASA STMD
https://www.nasa.gov/directorates/spacetech/kilopower
月球溫度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登月的「嫦娥四號」搭載了棉花種子、土豆種子、酵母及果蠅卵等生物, 而月球溫度可能在攝氏零下173度至100度甚至更高溫度範圍內波動。https://bbc.in/2DaerMO
月球溫度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上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穿山甲除藥」vs.「深潛太空人」。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深潛太空人」獲得50.5%的票數,險勝了1個百分點而已。
這次的廝殺真的非常激烈,完全沒辦法預料哪一條會贏,我們節目開播以來頭一次看到這麼接近的票數!雖然穿山甲高票落選,但還是要在這邊呼籲: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深潛太空人」這個題目非常科普,繼5月底,美國睽違9年再度發射載人火箭後,美國太空人又繼續創造新的里程碑,不過這次不是上太空,而是「下海」寫歷史,下海就是字面上的下海。美國史上第一位完成「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現年68歲的凱薩琳‧蘇利文,選在世界海洋日的前一天6月7日,潛入馬里亞納海溝南端的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抵達這個地球最深處的女性,但更厲害的是,她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既上過太空又到過海溝的人,上天下海成就解鎖。
這次蘇利文是和另一名美國退休海軍軍官「維斯科沃」搭檔,整趟任務包括下潛和上升,共花了大約4到5小時,兩人下潛了1萬零925公尺,在海溝底部的溫度攝氏零下5度,但很可惜沒看到魚。回到陸地上的時候,蘇利文還打電話給距離地球408公里外的「國際太空站」連線一下。總之呢,蘇利文現在可以很自豪的說,她曾經造訪過離地球最遠的地方,以及離地心最近的地方。
蘇莉文其實在踏入航太業以前,幾乎是沒有任何科學背景的,會成為太空人其實也有點無心插柳。她父親是航空工程師,雖然她從小就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但後來讀大學的時候,卻想說自己很擅長學習新語言,那乾脆主修語言好了,還計畫成為一名翻譯人員,不過大一的時候選修了一門海洋生物學課程,就這樣歪掉跑到了科學的懷抱。後來她大學畢業的時候拿的是地球科學學位,26歲就拿到地質學博士學位,結果畢業那年耶誕節左右,她哥哥參加了NASA的太空人招聘計畫,也鼓勵她去申請看看,結果1978年她就被選中,成為NASA第一批女性候選太空人之一。
她在NASA服務的15年間,總共執行過三次太空梭任務,累計532個小時的太空飛行記錄,除了剛剛提到的,她是第一個完成太空行走的女太空人以外,還參加過一些厲害的任務,像是1990年4月美國部署哈伯太空望遠鏡,她就是其中一員。
1993年離開NASA,跑去擔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首席科學家,後來被歐巴馬任命為這個單位的行政長官,2014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人物之一。反正她就是一個從外太空到內子宮都開外掛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陸海空三棲達人。
「挑戰者深淵」是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最最最深處是1萬零971公尺,是目前已知地表最深的地方,比凱莉的股溝還要深(?)我們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對吧?「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公尺,想像一下你把「珠穆朗瑪峰」倒插進海底,都還碰不到「挑戰者深淵」的底部,據說你往溝裡丟一塊石頭的話,要一個多小時才會到底。那海溝底部的溫度大約是攝氏0度左右,而且四周一片漆黑,水壓是8噸,相當海平面壓力的1100倍,如果潛水艇破一個小洞,應該不到一秒人就變肉醬。
因為環境真的太險惡了,所以過去執行過的任務,有載人加上沒載人的,兩隻手數得出來,甚至比上過月球的人數還少。最早一次是1960年,美國探險家和瑞士探險家聯手下潛,停留了20分鐘,發現海溝底有魚蝦之類的生物,1995年日本也執行了一次無人下潛,最有名的是2012年,奧斯卡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挑戰單人下潛,還一口氣停留了3個小時,而一開始我們提到的,跟蘇利文搭檔的「維斯科沃」,他自己在2009年兩度獨自挑戰成功,然後帶蘇利文下去之後隔沒幾天又帶了另一個女登山客下去,真的是把潛水艇當計程車搭,喔對了,他2009年的時候說他在海溝裡看到塑膠袋和糖果包裝紙,所以在這邊也要呼籲大家減塑,不然真的很誇張,連那麼深的海溝裡都有人類的垃圾足跡。
其實現在隨著科技發展,要飛天遁地都不成問題,不過我曾經聽過一段話說得很好,就是不要抱持著「征服」的心態去挑戰大自然,不然總有一天會被大地之母教訓,我們要帶著尊敬的心情與大自然互動,也別忘了愛護環境和動物,穿山甲沒有療效,不要再吃穿山甲了喔~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月球溫度 在 墨鏡哥S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看到有人說拎北學老高
不好意思我還真不知道老高有上這影片
更不好意思的是,我看了一下
我早在2019/1/21的影片當中的4:54就講過牠了
網址→https://youtu.be/MgGEg6UJLeA
並且在2020/5/31的影片當中7:54我也才剛「二度」提到水熊蟲
並且我也在該部影片當中「預告」我接下來會完整地把水熊蟲在講一次
並且我也在該部影片當中「預告」我接下來會完整地把水熊蟲在講一次
並且我也在該部影片當中「預告」我接下來會完整地把水熊蟲在講一次
明確預告我會再拍的影片時間點是8:02
明確預告我會再拍的影片時間點是8:02
明確預告我會再拍的影片時間點是8:02
網址→https://youtu.be/inDpmU9B3XU
而你們所說的老高我查了一下發現他是「三天前」6/3~6/4才發的影片
.
「請問,誰學誰?」
「請問,誰學誰?」
「請問,誰學誰?」
我都預告我會再拍一部完整的了
結果他拍了之後,我他媽之前就預告過會再拍的就不能拍了??
什麼智障邏輯?
.
請各位腦粉不要鬧
你可以有你喜歡的人
但不代表那個人的觀看比較高就代表其他人都是學他的
創作者的很多內容本來就容易重疊
我所說的題材可能很多國外的創作者也提過
老高說的題材國外也很多人提過
「不然我們的資料哪裡來的?」
.
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拍出世界上唯一一個他自己第一個發現的新知識
就算偶爾有一兩個,但不可能「每部影片都是如此」!
只是創作者看過眾多資料後能否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知識並且「重新詮釋」出來
這就是考驗創作者的能力了
我仔細的看了一下,我所說的水熊蟲也與老高的不同
我更深入的講到Dsup DNA部分老高也沒講到
溫度考驗部分我也更詳細情況的描述了
強酸強鹼部分他也沒提到
水熊蟲如何有這麼強的能力我也講的更加完整
.
「請問,這還是學?」
.
查水熊蟲,往下一拉滿滿的水熊蟲資料
什麼抗高溫耐低溫餓不死跑到月球去
一堆!
請問,我跟老高都在抄襲這些新聞以及這些資料?
又請問,這些新聞跟資料難道都是世界第一手資料?
新聞與網站之間難道沒有互相參考資料?
你能夠100%保證老高所講的知識都是全世界他第一手知道的?
.
如果這是學,那麼遊戲實況主全部該死
玩英雄聯盟的全部互相抄襲
玩GTA的全部抄襲
玩傳說對決的全部抄襲
玩最火紅的動森的全部抄襲
.
不要再腦腦地說誰學誰!
若不是內容用字遣詞鋪陳描述都一樣
那就別愚蠢地胡亂說誰學誰!
尤其當你今天說「先發這種主題的人是學後來發的」
這真的只會顯得你無知、可笑!
.
儘管墨鏡哥後來發現老高「後來」也發布了同樣主題的影片
但我也不認為老高在學我
搞不好甚至他根本沒注意到我
事實上墨鏡哥不看其它知識型YTB的影片
因為我就是怕如果有講到重疊的主題,結果內容還不小心跟那個人有所類似
結果今天竟然跑出這種沒有邏輯沒有思考的腦留言
真的是夠了!
.
溫馨提醒:本片資訊可能並不百分之百完全正確唷
想聽墨鏡哥介紹什麼?來這投稿👉https://forms.gle/6Jj5A5eFouwq52nM9
投稿給阿財👉https://reurl.cc/exOjnM
🔴乾爹廠商合作聯絡信箱→ sunglasses0168@gmail.com
-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D
訂閱按這→https://goo.gl/qIlaRV
🔴訂閱超人氣阿財→https://goo.gl/HkjZk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nglasses_0168/
很多人問的片頭曲在這→https://youtu.be/T7Bw_qJYwHw
很多人問的片尾曲在這→https://youtu.be/AXt-ZtIRvXI
最後這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SB70OL7IO7RnZCj_7MQDw/join
#訂閱墨鏡哥 #墨名奇妙
月球溫度 在 大膽科學 - What If Chine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冰都這樣呢?這可不是一般的冰,這是熱冰!現在,如果我們把世界上現有的冰都換成這種,新的熱冰呢?你能吃掉它嗎?我們的冰蓋會怎樣?我們會像這樣生活嗎?
請多多支持和訂閱〜!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G_f_x7GlHsLy18rkDUNrg/join
我們的的Facebook也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What.If.science/
我們的英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hTF9wHwhCt-BzIq-s4V-g?sub_confirmation=1
我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hatif.show/
#大膽科學
#whatif
#scifi
#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