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年暑假,我從鄰居通靈阿姨那裡聽到的一個故事。
銀色快手的都市傳說時間 _ 光之誓言
這個故事最初刊載日本鄉民論壇 2ch 的超自然板
時間是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六日,我把大致內容翻譯成中文。
聽說是來找通靈阿姨諮詢的一名女性在幼兒園時的親身體驗。
那時候我記得老師曾教我們唱一首名為「光之誓言」的歌曲,可是成年之後對於這首歌卻完全沒有印象。我很珍惜待在幼兒園的那段短暫的時光,以及老師教我們唱的一些兒歌,我在網路上搜尋了各式各樣的資料,就是找不到「光之誓言」這首歌。
我甚至去那所幼兒園,找當時老師教唱所使用的歌本,上面也沒有印著「光之誓言」的琴譜,而那些網上搜尋到曲名相近的歌曲,試著聽了幾首,每首歌的旋律都和我腦中記憶的曲調不同。
教我們唱「光之誓言」的是鬱金香小班的U老師。在鬱金香小班裡,這首歌相當受歡迎,但不知為何我總覺得這首歌很恐怖,雖然我不喜歡它,但到底哪裡覺得恐怖?一時也說不上來,只記得歌詞有點艱深,旋律有些陰暗,它是一首令我感到害怕的歌。
有一次鬱金香小班的同學相偕去遠足,地點是附近的一間被森林所包圍的神社,抵達目的地之後,U老師突然對大家說,現在大家跟著老師在神社展開冒險吧!
我呢當時帶著一個稻草做成的人偶,那是在U老師的協助下製作的,鬱金香小班每個人都有自己做的稻草人偶。
順帶一提,在這次的遠足活動中,只有U老師是成年人,其餘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而且翻找我的相簿,並沒有關於這次遠足的記錄,也沒有拍下任何照片。
到達神社以後,U老師就逕自步入森林的深處,跟在後面的小朋友走得很疲累,有著三棵黑色大樹的灌木叢赫然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這時候,U老師突然從背包裡取出釘子和鐵槌。
對大家說著,各位小朋友把你們手裡的人偶拿出來釘在樹木上吧!
於是在U老師的協助下,黑色的樹幹被釘上好多稻草紥的人偶,那畫面有著說不出的怪異。
最後,小朋友們在黑色大樹前,開始高唱「光之誓言」。
一邊唱著一邊哭泣的孩子,其中也有嚇到努力閉上雙眼的孩子,這歌聲聽起來彷彿將佛經倒著念似的,我感覺到其中混雜了恐怖的聲音,真的沒有人發現嗎?
可是這時候,U老師反而興高采烈的要求大家唱得更響亮一點,於是小朋友們提高了嗓門,比剛才更大聲的唱著。
當我們步出森林時,天空已是落日餘暉的黃昏時分,這時候老師把大家集合在神社前,跟大家說現在是自由時間,我們原地解散吧!
在短暫的時間裡,大家玩著捉迷藏,隨後回到了幼兒園。到了隔天,有些孩子發高燒,也有手受傷的,有好幾位鬱金香小班的同學請病假在家休息,我也是其中一位。
等到大家身體都恢復正常以後,陸續回到了幼兒園上課,可是U老師已經不在那所幼兒園了。我試著問其他同學,你知道U老師去哪兒呢?大家都說不清楚耶,也有人說好像是辭去幼兒園的工作。
其中也有小朋友根本不知道有U老師這回事。
連同班同學當中,記得有那次遠足的人也不多。
U老師真的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嗎?
連一句話也沒說,就這樣不告而別,翻找相簿也看不到有著U老師身影的照片,到底那時候發生了什麼事,照理說舉行遠足活動通常都會有合照,這點我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想起來,那次不是普通的遠足,好像是另有目的。
我試著向其他老師詢問,知不知道U老師去了哪裡,可是每個人都沒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露出奇怪的表情。
就在那段期間,幼兒園的老師們禁止我們再提起關於U老師的話題,彷彿他就在班級裡人間蒸發一樣,U老師究竟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我們幾位少數同學腦中的幻想?我覺得大腦很混亂,但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真相是什麼?
而U老師的名字是腕千切,當時的我只記得平假名的讀音「うでちぎり」其實就像是幼兒短短胖胖的手臂一樣,還有包裹著克林姆內餡連綴成長條狀的甜餐包也是這樣的形狀,可是有人會取這種名字嗎?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光之誓言」的旋律至今依然迴盪在我腦海中。
<民俗學的觀點 關於稻草人偶的詛咒>
在這則故事中,U老師到底是何方神聖,來歷不明。
但故事中的女性小時候和幼兒園的同學一起去神社遠足,那時他們在神社後方的森林裡把草人釘在樹上的行動,其實就是古老的一種巫術,名為「丑時參拜」。
在日本,若是提到女性的怨靈一定會談到「丑時之女」。
最早在鳥山石燕《今昔畫圖續百鬼》稱為「丑時參」,也就是丑時參拜,是相當有名的怨靈妖怪。書上記載在丑時(大約夜間二點至四點,在陰暗無月的夜晚尤佳)會看見頭上點了三根蠟燭的女子前往神社附近,找一棵大樹(一說是杉樹)將寫有詛咒對象姓名的草人釘在樹幹上面作法。
「丑時之女」是胸中充滿妒火與怨恨的女子化成的幽靈,這名女子因為失身又被人拋棄,死後含恨變成厲鬼。一般的所想像的幽靈通常是呈半透明或是籠罩著白色霧光,但是厲鬼卻是呈現紅色的光!因此盛傳「丑時之女」是穿著紅色的衣服就是這個緣故。一旦「丑時之女」看到漂亮的女性就會引起她強烈的嫉妒心,便會施法加害。
「丑時之女」正式的穿著是身穿白衣,胸口掛一面銅鏡,腳踩著單齒木屐,嘴裡要啣著一把木梳,用生鐵鑄環戴在自己的頭上,並且插上三根蠟燭(分別代表著感情、仇恨、怨念三把業火),一手拿著鐵鎚,另一手拿著五寸釘,在深夜時分施咒作法。不過,仔細想想頭頂著蠟燭走來走去,真的很危險,弄巧作拙搞不好會釀成森林大火,但是心懷怨恨的丑時之女偏偏又喜歡跑到荒郊野嶺去,實在教人替她捏一把冷汗!
《新耳袋》裡寫著:「丑時之女,傳說中的幽靈,有時不止一位女人,還包括一位小孩,一般來說,應該會叫做「親子幽靈」或是「帶小孩的幽靈」,若出現在某某神社附近,則以該神社命名,稱其為某某神社的幽靈。
最有名的莫過於貴船明神的「丑時之女」。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雙一」系列中,男主角雙一就經常頭戴鐵環,插上三根蠟燭,嘴裡含著鐵釘,動不動想要釘草人,對別人施以惡毒的詛咒。這個造型令人印象很深刻!伊藤老師在訪談當中也親口證實,雙一喜歡惡作劇的古怪癖好很像他小時候的調皮模樣,因為個性孤僻,但滿腦子古靈精怪,常想出許多旁門左道的害人伎倆以滿足內心的幻想。
日本一九七零年代相當受歡迎的女歌手山崎葉子(山崎ハコ)有一首代表作,歌名是「詛咒」,歌詞的內容就是描寫一位被愛情折磨到想要詛咒那個拋棄她的情人,歌詞相當恐怖:「咚咚咚咚/釘釘子/ 榻榻米下面/ 傳出了笑聲 /邊唱著歌/ 邊釘著釘子/ 一直到死/ 都在釘釘子 /稻草人偶 /流淌著血」
這麼恐怖的歌詞,山崎葉子卻唱出了失戀者極度悲傷的心聲,有趣的是,知名的漫畫家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很喜歡這首歌,有次的小丸子動畫特集還特別把這首歌放進片尾曲,使得有些日本網友嚇一跳,怎麼會想要把這首歌放進給小孩子看的動畫影片呢?
後來記者訪問櫻桃子才知道,她非常喜歡山崎葉子的歌曲,有次靈感一來,就乾脆把這首歌置入,動畫中還請到山崎葉子現身彈唱歌曲給小丸子和她的朋友聽,筆者也有看過那集動畫,被櫻桃子如此神來之筆的安排,再恐怖的歌也瞬間覺得沒有那麼恐怖了,削弱了歌詞本身的恐怖感,成為一代人難忘的時代記憶。
文字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圖片 / Pinterest 插畫者不詳
我把山崎葉子的歌曲《詛咒》放在留言的第一則請安心服用
如果你喜歡這篇故事,請為我按個讚
如果你想要分享或轉載這篇故事,請記得註明出處
也可以留言給我,告訴我你喜歡的都市傳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東北山形縣的藏王溫泉區四季景色宜人,春夏可以踏青郊遊、秋季遍山楓紅、冬季白雪皚皚。不過說到最能感受藏王魅力的,一定是冬天雪季。這裏不但是滑雪勝地,還可以看着雪景浸溫泉、食靚和牛,最重要的是能夠觀賞一個藏王得天獨厚的大自然鬼斧神工──樹冰(Ice-monster)! 【樹冰】 樹冰之所以罕見,全...
最後一棵樹動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芷伃是《我是你的誰》的導演
也是《好風景》的導演
是我的好朋友鍾適芳政大的學生
她製作《好風景》的MV
我們都好喜歡
立刻點來看👉🏼 https://youtu.be/luiN1Dvitns
做完好風景,芷伃就飛去布拉格唸書了
我在思考《我是你的誰》
想有一些陌生城市冬天的孤獨
於是請芷伃在布拉格完成這首歌的影像
分享導演 林芷伃的關於《我是你的誰》MV
.
.
今年四月我們在空城布拉格做了一支MV!
We made a music video in empty Prague this April!
2020初秋乍到布拉格,好空好美,電影清場等級,尤其夜晚,整座城市安靜地沈睡,走在橘色燈暈下恍恍惚惚,像被催眠。開玩笑說要拍布拉格廣場,沒想到年底就接到了萬芳的第二支MV!
疫情下的空城布拉格,沒有演員,所以提議用插畫和我堪用的動畫技巧來做一支混合媒材的作品,希望能呈現女主角到了不屬於她的城市找尋回憶裡的人的感覺。真的很謝謝萬芳姐讓我嘗試!
因為這個機會,跟非常仰慕的學長,巴西攝影師Bruno Grandino合作,插畫則是和在墨西哥的Kaori Hayama(IG:@ka.or.i),跨歐亞美洲工作,超級難得、超級享受!
橘色圍巾的故事則是,有一次派對,我因為突然感傷而提早離席,到了一樓,聽到同學在五樓大喊,我忘記把掛在立燈上做氣氛的圍巾帶走了,因為太想回家,就請同學直接丟下來,沒想到圍巾就飄飄蕩蕩得落在距離約五公尺的大樹上⋯⋯
當下朋友們都醉了,沒人有能力幫我救圍巾,大概隔天也會忘記,所以我想,可能要和這條圍巾說再見了吧,真的很不捨,含著淚用捷克文寫了紙條掛在樹邊,請左右街坊注意如果掉下來的話協助歸還。圍巾沒有下來,就掛在那一週,還變成人們去朋友家的地標,大家都認圍巾找門⋯⋯
最後我看到大雨預報,實在沒辦法接受橘色圍巾在那棵樹上死去,所以拿了兩支掃把衝到朋友家,逼迫同學接成長棍勾回來了,哈哈哈!
橘色圍巾就是我放不下、不甘心的疙瘩,這支MV在我心中紀念去年秋末和我一起在空城布拉格散步的人。冬天拍攝的時候,我從鏡頭裡看到我們一起漫遊的影像,今天我又降落秋天布拉格,人滿為患,沒有位置留給記憶了,我知道你走了,應該就讓風帶走一切。
最後,謝謝各位的觀看我的murmur,我還在接案,導演/編劇/動畫,跨國工作ok!
What Am I to You
"Wearing your scarf to feel your warmth, going to the places you have been before, and trying to find out what am I to you."
This song is from a famous Taiwanese singer, Wan-Fang, who has been in her singing career for 32 years. She's still very active and always tries new things, approaching artists from the young generation. I am very glad to make the second music video for her.
We made it a combination of live-action and animation!
Thank you Bruno Grandino for understanding my story. You are so creative, exquisite, and skillful. You've inspired me a lot with many technical ideas and amazingly made yellowish Prague become what I want, bluish. 🤩 I am very very grateful to have had this experience learning from you.
Thank you Alejandro Ríos for listening to my pitch and introducing super-talented Kaori to me. It was a very efficient and pleasant working status!
Thank you Márton Simó for being chased by me in Prague.😂
I am so glad that I got this chance to visualize this beautiful song. Personally, I have this song to remember the rare moment in empty Prague and my feelings at that time. Let the wind blow, I can eventually say goodbye!
https://youtu.be/1Vw7z0a5rqc
最後一棵樹動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最後一棵樹動畫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東北山形縣的藏王溫泉區四季景色宜人,春夏可以踏青郊遊、秋季遍山楓紅、冬季白雪皚皚。不過說到最能感受藏王魅力的,一定是冬天雪季。這裏不但是滑雪勝地,還可以看着雪景浸溫泉、食靚和牛,最重要的是能夠觀賞一個藏王得天獨厚的大自然鬼斧神工──樹冰(Ice-monster)!
【樹冰】
樹冰之所以罕見,全因為它的形成必須配合多種氣候地理條件及特殊因素。第一,嚴峻寒冷的東北季風遇上日本對馬暖流產生的大量水氣,產生過冷卻水滴的雲粒。加上藏王高原連峰上的雪,形成雪加冷水滴的共融狀態。第二,必須要有固定方向而且持續的強風使雪水附着樹木,樹冰結構才不會被破壞。第三,樹種必須為常綠針葉植物,這樣才容易附着冰雪。第四,積雪量不能過多或過少。積雪不夠當然不能形成樹冰,可是積雪太多的話樹木容易被壓垮,而且山林有可能被掩沒,也就無法造就整片樹冰的奇景。研究樹冰的專家稱最佳的環境為積雪量2至3米。
樹冰只出現在海拔超過1,550米的高山地區。除了藏王,日本東北地區還有幾處地方可以觀賞樹冰,較著名的還有八甲田山、森吉山等。不過說到規模最大型的還是藏王樹冰。樹冰的形態每棵各異,大多都呈現蝦尾形狀。由於表面不平滑,其實近看有點像動畫片中的怪獸,甚為詭異,也難怪樹冰的別名叫「雪怪」(Ice-monster)。而且剛才提到樹冰形成必須有固定方向且持續的強風,所以「雪怪」的頭都往同一方向望,有點像一隊軍隊準備出征。不過從纜車上或展望台看一整片樹冰,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厲害,超-壯-觀!
樹冰大約從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開始形成,2月至3月初為觀賞樹冰的最佳時機。
【藏王纜車】
從公園入口藏王山麓駅(海拔855米)到山頂(海拔1,661米)共需搭乘兩段纜車,全程共需約三十分鐘。沿途能夠欣賞到樹冰與普通樹木交匯的位置,也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在雪道滑雪。景色之美使人目不暇給,根本就無法好好在纜車休息,因為會不斷拍照啊!
【樹冰幻想迴廊】
為讓旅客能夠欣賞不同的樹冰姿態,12月至3月初當中的50多天會舉行「樹冰幻想迴廊」。旅客坐上附有暖氣的新型雪地車「夜間巡邏號」,在車廂中近距離欣賞樹冰。靜寂漆黑的晚上,將白色「雪怪」打上七彩的燈光,令「怪獸」更加生動有趣,與白天看到的模樣完全不一樣。到了海拔大概1,500米處,會讓旅客下車拍照,時間只有十餘分鐘,要把握機會打卡!聽說這個位置連滑雪人士也到不了的,機會實屬難得。
記者採訪的日子,剛巧藏王有滑雪活動,在雪地車上,看到遠處的煙火,非常浪漫美麗!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由於車廂內外的溫差,所以車上玻璃窗常有霧氣,記得要帶毛巾去擦玻璃,避免因霧氣而影響視覺效果!
最後溫馨提示,冬天去藏王溫泉區,山頂溫度可低至零下16°C或更低,因此記得做足禦寒措施!除了穿著足夠保暖衣物、手襪(滑雪手襪最佳)、冷帽、頸巾、保暖防水靴,記得要多帶幾個暖包傍身。由於有時候山頂風雪甚大,戴上口罩可以防止凍傷!
【藏王溫泉】
欣賞完冰天雪地,當然要回酒店浸暖笠笠藏王溫泉!這次記者入住的Takamiya Village Hotel Jurin的室外風呂可以看着雪景泡湯,很寫意。藏王溫泉開湯至今已經有差不多2,000年歷史,屬強酸性硫磺泉,一旦接觸空氣就會變成奶白色。據說對皮膚疾病和腸胃問題很有療效,還有嫩膚美白功效,有「美人湯」之稱,長年備受女士喜愛!
不過如果你是敏感性皮膚,或者不喜歡硫磺味,這裏也有非硫磺泉,讓你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
【山形料理】
去旅行又怎麼少得了吃特色料理!這間酒店一泊二食的晚餐都相當豐富。一年四季都可以選擇牛壽喜燒、各種肉類的Shabu Shabu(包括藏王牛、米之娘豚肉及羊肉)、藏王名物成吉思汗羊肉,而冬季更有雞煲供選擇。這次試吃三肉Shabu Shabu,藏王牛雖然不及米澤牛、山形牛等入口即化,可是相較起來沒有那麼肥膩。米之娘豚肉出產自山形縣,肉質嫩滑多汁。而羊肉不太羶,吃起來有點像豬肉,而且切得夠薄,味道不錯。其他前菜、配菜等如雞肉蝦沙律、海鮮刺身的擺盤也相當用心,值得一讚。
看雪景、拜訪樹冰大神、滑雪、泡湯、飲飽食醉,晚上相信可以好好睡一覺了!一天下來不就是Yurutabi (ゆるたび)嗎?(Yurutabi (ゆるたび),即「閒式遊日本」,以「悠閒」、「舒適」的方式遊日。)
藏王温泉 Takamiya Village Hotel Jurin
地址:〒990-2301山形縣山形市藏王温泉上ノ台814
電話:+81 23-694-9511
網址: http://www.zao.co.jp/jurin/
交通:除自駕遊外,還可以到山形站或仙台站搭乘巴士往返
藏王纜車 Zao Ropeway
►地址:山形縣山形市藏王温泉229-3
►電話:+81-23-694-9518
►營業時間:
冬季(12月11日至3月31日)
藏王纜車山麓線 8:15am - 4:45pm;藏王纜車山頂線 8:30am - 4:30pm
夏季(4月1日至12月10日)
8:30am - 5pm
►費用(成人:初中學生以上/兒童:小學學生):
目的地-地藏山頂站:成人單程$107、往返$200;兒童單程$57、往返$100
目的地-樹冰高原站:成人單程$57、往返$107;兒童單程$29、往返$57
►備註:遊客眾多時,會臨時加開班次。依天候狀況而定,有時會停運
樹冰幻想迴廊
►日期: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3月3日期間指定日子共52天
(22/12-23/12,28/12-6/1,11/1-13/1,18/1-20/1,25/1-27/1,1/2-3/3)
►出發時間:5pm,6pm,7pm,8pm(每次一小時)
►費用:成人$286、兒童$236
►備註:如遇惡劣天氣,可能會被取消。需要提前預訂。
►網址: http://zaoropeway.co.jp/zao/winter/nightcruiser.html
採編:黃愷晴
拍攝:周義安
鳴謝:
JNTO 日本國家旅遊局 (www.welcome2japan.hk)
日本精彩無限Japan Endless Discovery
Yurutabi 閒式遊日本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最後一棵樹動畫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都市傳說】 十個鬧得最兇的都市傳說,八尺大人,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淘寶開箱】 世界奇異檔案系列, HenHenTV奇異世界#29
【都市傳說】 十個最恐怖的都市傳說 (一),拍攝途中發生些怪事。。。記得看到最後,Baby Blue,四角遊戲, 牆角遊戲, 乾枯的骷髏, 血腥瑪麗, 通往異世界的電梯,HenHenTV奇異世界#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tG_amdSS8
淘寶鏈接:https://click.alibaba.com/rd/uvhsceho
產品鏈接按這裡~:https://click.alibaba.com/rd/di8u5kvo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今天我們來講你我都曾經聽過的都市傳說,那些傳說越傳就越多版本出現,但是真相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記得訂閱HenHenTV,我每個星期最少會上傳一到兩個奇異影片,探討一些奇異的題材,希望你們會喜歡!
好!我們開始吧!
1. 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如果大家不知道什麼是俄羅斯剝奪睡眠,應該看過這張照片。在1940年末,在俄羅斯有班科學家,把五個政治犯放進充滿興奮劑氣體的房間裡,30天內不給他們睡覺,以前沒有閉路電視,他們唯有通過麥克風去監控,開始實驗的五人還有說有笑,到了第九天就開始尖叫失常,但是到了第15天一點聲音都沒有,他們覺得不對勁了,就派特種部隊去查看,當他們放掉興奮氣體換上新鮮空氣時,房間裡面的人突然間狂叫!當他們打開了房間,看到其中一個實驗的人已經被分屍了,其它四人變成力大無窮的怪物,他們自殘自己,只剩下心臟和肺部,其它的內臟已經沒了。他們犧牲了幾個特種兵才制服他們。但是真相是這篇文章是在google裡面出現的日期是在2009年,第一,所謂的政治犯,其實是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士兵展示他們不同的防毒面具,照片上面有他們國家的名字,只是給人改圖了。那那張照片的怪物是哪裡來的?原來怪物有名字的,叫SPAZM,其實是一個萬聖節的人偶,只要把照片改成黑白,很多人應該會相信的!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編這個故事出來的人,一個公仔也可以寫成那麼有頭有尾的故事,也真的蠻有創意的。
2. Slenderman 瘦長人
大家一定有聽過瘦長人Slenderman的故事,或者一定有看過他的照片,這個瘦長人也叫殺童鬼,在美國一帶一直瘋傳,也有人說這個傳說已經在十七世紀時已經存在過,很多人聲稱他們曾經看過Slenderman,也有照片拍到他的存在,他常出現在森林地區,有著沒有五官的臉,瘦長的身體,身後帶有觸手,專抓小孩子和吃掉他們。如果大家在網上搜尋Slenderman,就可以找到其實他根本就是在2009年Victor Surge為了參加靈異改圖的比賽而創作出來的人物,圖中的照片的印章並不是美國而是來自澳洲,而且原圖是沒有瘦長人的,那些16世紀說有圖證明瘦長人的存在當然也是改圖的。
3. 妹妹背著洋娃娃
大家一定有聽過這個童謠,更聽過這個童謠背後的故事,為什麼娃娃會叫媽媽呢?傳說是用人皮製成的娃娃,她被他的父親殘殺,剝了皮做成了娃娃,這個娃娃被傳到一個小女孩身上,當一天她背著娃娃時,突然娃娃叫媽媽了~~感覺好像是中文版的annabelle, 但是真相是,這首歌也叫花園裡的洋娃娃
原版的歌詞是:
《花园里的洋娃娃》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花上蝴蝶笑哈哈,姐姐抱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玩耍,娃娃饿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而改編的歌詞是一名叫Windevil的人改編的,他改這個歌詞是為了祝賀他朋友生日快樂,而旋律是日本動畫:its only a fairy tale的配樂。而作者本人已在2010年在網上澄清過了!所以並沒有日本的傳說或是台灣的傳說,那些人也真的很得空哦!!編寫這樣的故事!
4. 龍貓的都市傳說
這個真的讓我這個龍貓粉絲生氣,有沒有搞錯哦~~這麼可愛的龍貓竟然可以給他們改編成恐怖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他們說龍貓其實是死神,凡是遇到龍貓的人,就接近死亡了,而故事途中小梅失踪時候在池邊找到她的鞋子,其實妹妹那時已經淹死了,而貓巴士是專接靈魂的巴士,而最後一幕媽媽在醫院說:現在在那棵樹上,我好像看到gao皋月和小梅在上面,其實那時他們已經死了。由於有幾幕皋月和小梅都沒有影子,加上在取景的狹山曾經發生過兩個小女孩失踪而被殘忍殺害,他們就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而吉普力的製作人鈴木敏夫也開口澄清他們覺得那一幕不需要影子,所以就沒有放影子,而這個故事根本就是溫馨可愛的。龍貓的作者宮崎駿一直以來的作品都是非常溫馨,也適合三四歲小孩子看的,而他製作這個動畫時是剛剛2011年三月11好日本地震過後,為了安撫災民所創造的溫馨小品,被人改成這樣真的有點荒唐了。
5. 八尺大人
相傳在日本某個村莊流傳著一名神秘女性,她身高八尺,帶著帽子穿著連身裙,如果看到她的人,就會被她迷惑,最後就會把他殺害,在每個人眼裡看到的她都是不同的,但是一樣的都是看到一名很高的女性,而一直以來在村莊都一直有流傳被八尺大人殺害的事件,所以當地人為了鎮壓八尺大人而在不同的路口設立地藏王。網上有著一名男孩被八尺大人看中,而躲過一劫的故事,大家可以看看,但是真相是。。。這個名字是在2008年8月在google才出現的,如果她真的在很久以前就一直獵殺人類,不可以沒有任何的文章和書籍留下來,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在日本網站2ch,超自然現象的Forum上面刊登的,這個網站是不介意故事的真實性,只要恐怖就行,開始這個故事並不是那麼的紅,但是由於大量的網民在那邊討論她獨特的笑聲,你知道她的笑聲是怎樣的嗎?就是bo,bob,bobobobobobo bo bobo,就是這樣這個故事被人多次拍成短片和動畫,而媒體也大量的報導之下,很多人已經信以為真了!
在很多人傳播之下,就算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也可以被人編寫成都市傳說,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一些書籍看看,今天在淘寶買了一個系列的書籍,叫:世界奇異檔案記錄,收藏了世界大部分的奇異檔案,由於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奇異案件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做淘寶開箱!(這個廣告進到剛剛好哦~)哈哈
還有另外的五個我會在下一集和大家介紹,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和頻道,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謝謝大家的訂閱,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都市傳說 #都市傳說真相 #奇異檔案 #淘寶開箱 #八尺大人 #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龍貓的都市傳說 #妹妹背著洋娃娃 #slenderman #瘦長人 #淘寶書籍 #HenHenTV奇異世界 #HenHen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