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型編輯工作術 ] #文末抽獎
小時候除了漫畫以外,大概小學到國中的一段時間也很愛看圖文書。當時很喜歡小栗左多里的《達令是外國人》系列跟高木直子的《自己一個人生活》系列,還有一些有的沒的。圖文類型的漫畫,比較沒有華麗、嚴謹的分鏡構圖,或磅礡完整的宇宙觀,多半是較為日常。這種頗有小品文或散文意味的漫畫後來也成為我主要的創作方式。
因為這些書在台灣分屬不同出版社出版,所以當我看這本《煩惱10秒就夠了》時,發現這些影響我這麼多的圖文書,竟然都是出自同一個編輯(也就是本書作者松田紀子)之手,真的相當驚訝。順帶一提,作者的姊姊就是《重版出來》漫畫家松田奈緒子,看完全書覺得黑澤心這角色,奈緒子鐵定是向自己的妹妹取材了。
本書的副書名是「突破型編輯的工作術」,突破型編輯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以出乎意料的角度切入,運用創意與企劃能力去推動事物的工作方式,只要企劃對、有「打中人心」,書自然就會長成最適合的樣子。松田編輯雖然以圖文書編輯知名,但年輕時是從雜誌編輯起家。根據我自己擔任過書籍編輯和雜誌編輯的經驗,兩者最大的不同的確在於企劃能力的訓練。(當然這也跟台灣的出版環境有關,我們的翻譯書比日本多很多,很多時候編輯本身的企劃潛力都沒機會完全發揮。)
這種成功(打造暢銷書)的方式,是很難複製的,我猜很多人讀了書會覺得「根本沒講到重點」,或是聽起來很像她只是歪打正著,但其實每一個成功的企劃,都是長時間培養的敏銳度,遇到機會爆發而來的。從書中不難看出,松田編輯是一個會觀察他人、覺察自己,並在出現一點點疑問時馬上去想「為什麼?」「怎麼辦?」「怎麼會這樣?」的人,並將這些疑問實踐在工作上。而不是對事物抱持著理所當然的心態,在接下了一份新工作後,就理所當然的承襲著前人的傳統或原本的風氣做事,這也是她能讓一本滯銷雜誌起死回生的關鍵。這才是這本書想傳達給讀者的核心觀念。
其他故事就讓大家自己慢慢閱讀,接下來是抽獎時間!感謝 大田出版 贊助,接下來大家可以:
①公開分享本文
②於本文下方留言「一起跟松田紀子學煩惱10秒就夠了」並標註一位朋友(不可重複留言,tag假/公共帳號不算)
下周我會抽出一名幸運讀者!
同時也有3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書籍編輯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人的模樣 #失去心跳的勇氣
「我這輩子做了無數次簡報,大概沒有比這更難的,我不知道怎麼跟我媽講,我不能用電腦跟我媽說,什麼叫做直腸癌末期」-黃健予
這篇專訪一共出了3則系列文章,總計近6千字。
採訪當下,毛哥忍不住哭了起來,我也跟著泛淚,陪同的書籍編輯也哭成淚人兒。
毛哥的生命故事,很轉折,也很動人。
曾是意氣風發的公關公司總監,黃健予曾過上那種外人想見的大魚大肉生活,體重突破100公斤,更以「人生勝利組」為目標,但2016年他錯失健康檢查時,醫生給的心導管手術檢查建議,同年父親節他心因性休克被送到汐止國泰醫院,緊急轉院到振興醫院,昏迷9天後,醫生決定進行心臟移植手術,他也幸運等到心臟,醒來之後人生從此有了新的代號「編號461」,而他帶著這股幸運,分享「失去心跳的勇氣」,但老天爺的玩笑沒有停止,母親卻也在短時間發現癌末,30天過世。
專訪影片:男心臟梗塞因器捐重生 母卻30天癌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y3sb37Xig
文稿
1.第二人生/男心臟梗塞因器捐重生 醒來與母和解她卻癌末逝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29371
2.第二人生/忽視健檢建議男心肌梗塞 移植重活巧遇捐贈家屬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35417
3.第二人生/他心臟移植後暴瘦、中風失明 狂重訓盼活過十年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29375
書籍編輯 在 緯育Tiba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員見證 #給自己重新出發的機會
「 在職場擔任了兩年的技術支援工程師,
但我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
決定再給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
讓自己成為對業界有貢獻的人才。」
—
#把握學習的每個時刻
來了網工班學習,
自己知道要的是什麼並且很積極的參與每堂課程,
網工班的老師知道部分同學對IT是沒有基礎的,
所以基礎課程教課時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
讓大家了解技術的know-how,
秉持著空杯心態又再次重新吸收學習,
讓自己的三觀有了新的見解,受益良多。
老師除了竭盡所能的傳授教導我們技術,
每當我們有不懂或是困惑的問題,
總是會替我們解惑解答,
課後之餘也會和我們分享當前業界的動態和時事,
不只是單純學習技術,
讓我們學習的東西也能和產業有所連結。
#專題將實作案例編寫成書籍
在課程末段的專題,
老師在我們班以嶄新的議題—「雲原生」
一起合力完成艱鉅任務,
不只學習技術、團隊合作的溝通能力、
還有問題排除能力的養成。
老師也指導我們需要出版專題的書籍,
編輯小組的製作也考驗專案執行力,
書本編輯小組讓全班同學的心血被看見,
很感謝老師們指導和同學們的合作。
#職場最後一哩路獲得完整的協助
課程分成三個部分,網路、系統和雲端,
其實對自己要就業的方向有點迷惘,
不太確定自己要走的是哪個產業,
透過班導的協助,健檢我的履歷,
在期末安排各產業的面試,
讓我一步步找到自己想走的方向和產業,
有幸在最後面試階段得道合勤科技的二面機會,
並且拿到offer,讓我能在IT產業重新開始。
未來我們一定會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發揮自己的專長,貢獻所學,All the Best!
▍#雲端網路系統工程師養成班
👉 https://bit.ly/34j046q
書籍編輯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書籍編輯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天下實戰讀書會】
共讀經典書籍 共享實戰心法 共同面對下半年 第二戰:行銷5.0 Part II
#科特勒大師最新經典 #行銷人必讀 #MarTech行銷
掌握MarTech策略佈局的關鍵與戰術,啟動後疫情時代的長期商機!
同時面對橫跨5個世代的消費族群,該如何觸及?
擁有會學習進步的智慧MarTech,可以如何運用?
第二戰更加著重在實際應用案例,
特別邀請 Isobar 數據暨顧客關係行銷總經理 夏雨農、
台北101企業品牌傳播部資深總監 吳育達、
以及天下雜誌出版總編輯 吳韻儀,
與您共同導讀交流、分享實戰應用心法。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書籍編輯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UFO Presences」, Javier Arcenillas, 2018(RM)
※ https://www.editorialrm.com/libros/ufo-presences/
②「Negative Publicity: 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Edmund Clark & Crofton Black,
2016(Aperture)
※ https://reurl.cc/VXG8lN
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或者是歸納、歸檔的重要物件,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Photo-Text Book」的名稱。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封底及內頁模造紙、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