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花很多時間思考與寫作。
疫情才剛降級,開始償還因疫情延遲的各種報復性課程,還有不同組織的培訓邀約。
我該書寫的工作也沒擱著。這週因為竹山、嘉義的課程差旅,時間很零散有限,我都在等車、搭高鐵過程中,甚至在教課午休時,搶時間專注寫稿。
今晚才把未來的新書初稿交出一半。因為編輯已經催促好一陣子,我因為各種課程壓力,延遲書稿進度。
例如上週去花蓮四天、上三天課程,預計晚上寫稿,但是光是備課、喝酒...就已經沒力氣寫稿了。太魯閣晃動大,更難思考。
這週拼命趕進度,總算先把第一批、完成一半進度的書稿寄出。
再來還不能休息,要準備各種課程與講座,再伺機思考書稿內容。
至於新書主題是什麼?唉,還是要燒腦實作的方法學。
這本寫完,我就暫時不想寫方法書了。因為要把複雜的內容變簡單,要實用,要易懂、又不能乾澀,作者其實要耗費更多腦力去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過程,收穫最大的還是作者本人。
每本書的主題,都是一種越界與探索,透過寫作與思考的正向循環,讓作者持續成長。
寫作,先精進作者的思考,作者再站在讀者的角度與需求,精進讀者的思考。
書稿進度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趟計程車.一場對話的旅程】
司機女士和丈夫胼手胝足開計程車打拼一生,賺了一棟台北的房子,結果看不慣四個小孩好吃懶做,經常教訓他們。
大兒子早就離家,很少聯絡,彷彿沒生過這個小孩,一個女兒在家也幾乎不講話。她覺得生這四個小孩,全都不孝,白養一場。
.
我自己的判斷,問題應該出在司機女士和家人的應對姿態上。我決定,開啟和她的對話……
.
下車時,大姊退還我100元,零頭也不算了,轉過頭來,眼眶紅紅的,神情專注地對我說:「我覺得你講的好有道理,我會照你說的去做看看。」
.
📍薩提爾縱深對話>>https://cplink.co/m6zx0Qb0
書稿進度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遙遠小島的邀請】
六月底,我跟馬祖青年協會設計了重新深入體驗馬祖的風土小旅行。
第一天下午我帶家人入住南竿津沙村的55據點背包客棧(其他旅人住在附近的包棟沐光民宿,因為房間不夠,我帶家人住在這裡),突然來了一大群孩子與老師,原來是西莒的國中生來參訪55據點,因為男生多,汗味濃厚,但我很好奇,就躲在一旁觀察。
客棧主人阿亞侃侃而談,我覺得這是馬祖的驕傲,這群孩子應該也很嚮往,能在家鄉做一件喜歡的事情。
沒想到擦肩而過竟是一個緣份。
前幾天,當時的老師寫信給我,希望我能來西莒教全校十位老師故事力與提問力。信上也提到,西莒是馬祖觀光客最少的地方,很希望我到訪。
我突然想起那天午後孩子們的眼神。空氣很悶熱,孩子的眼神也炙熱,聽到家鄉青年改造空間的故事,經營的故事,自信的故事。
也想起我去過東莒幾趟,從未去過西莒。心想,應該要去走走,也會跟老師們交流。
但是我還有書稿進度要趕啊,早已婉拒了非常多邀約。我有些遲疑,但看到老師邀約的信上寫著都是晚上上課,就被打動了。
也許,也許白天在島上寫稿,順便走走,應該不影響進度才對。
我問太太是否要答應這個邀約?太太只說,就去吧,這很重要。
我就安排了這趟三天兩夜的行程,搭飛機、搭船,上島。
老師後來又問,可以來教國中生嗎?全校十一個學生,都很溫柔安靜,只是偏鄉的孩子稍微缺乏自信,希望能帶給他們不同的想法。
當然了,全校師生都一起來吧。很難得有這個經驗,去一座島,跟十位老師、十九位學生交流與互相學習。
我也想起那天在東莒的畫面。走到一個無人的據點,眺望大海,平靜海面上,一條小船正在捕魚。
如果孩子們能擁有這座島、這片海洋,也被這座島嶼這片大海擁有,是多麽驕傲且幸福的事情。
我一定要告訴他們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