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也納台灣音樂節in新營
※ 2018年6月17日 15:00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了一場音樂盛宴,這是「維也納台灣音樂節in新營」首次在新營舉辦,非常幸運地能夠躬臨其盛,大飽耳福!
由於平日在「公務.家務兩頭忙」之下,越來越少有機會陪伴孩子一起參與藝文盛事,但在怎麼樣也得陪陪孩子珍惜可以一起成長時光!
進入演藝廳後沒想到一樓已經高朋滿座,座無虛席,連貴賓席也是滿滿滿,可見大台南地區的民眾多麼注重藝文活動,文化水準有目共睹! 迫於無奈之下,只好和女兒前往二樓尋覓佳座。
在燈光美,氣氛佳的氛圍下,節目拉開了序幕。第一個曲目是由台南市新營愛樂協會,南新國中南瀛青少年管弦樂團共組的樂團,以及五燈獎五度五關的吹笛名家陳中申先生帶來的《梆笛協奏曲》及《風的想念》安口曲更絕~《秀才騎馬弄弄來》樂曲時而低首輕吟,時而澎湃激昂,時而行雲流水,時而萬馬奔騰,令人悠然神往,怡然自得,大飽耳福!
接下來由新韻合唱團、新營混聲合唱團以及月港合唱團接棒演出,分別演唱了《美麗的新營》、《戀戀北迴線》、《愛的真諦》、《城南送別》和《台灣翠青》等曲目。他們優美宛轉的歌聲,生動活潑的動作,博得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這場中西合璧,新舊混搭的創新音樂盛宴,至今仍讓我耳中餘音繞樑,回味無窮。實在非常感謝台南市文化局的精心策畫及安排,讓這場音樂盛宴能夠圓滿地達成,希望往後也能夠如期盛大舉行,永不落幕! 並讓新營這塊文化沙漠能夠長成蓊蓊鬱鬱的森林,嘉惠更多的藝文愛好者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60的網紅長笛琴人Annie&Mim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薩頂頂/黃霄雲《左手指月》小提琴&長笛版本 Sa Dingding《Upwards To The Moon》Violin&Flute version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特別來送給大家這一首飆高音的《左手指月》,這次的影片裡還有大家還沒看過的樂器,趕快一起來看看吧!Annie和Mimi在這邊預祝...
「曲笛梆笛分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嗨~哇是沈家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長笛琴人Annie&Mim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竹笛的介紹.購買.保養方法- 精華區NTUChmusic 的評價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笛子種類、橫笛、竹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笛子種類、橫笛、竹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曲笛梆笛分別 在 此曲只应天上有,最美笛箫欣赏- YouTube - Altis 油電 的評價
曲笛梆笛分別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給台灣的情歌-灣聲樂團成立音樂會有感】
呂岱衛 l 文
是什麼樣的感動能讓一場以演出台灣作曲家作品為唯一內容的音樂會,在終場時獲得全場觀眾的起立鼓掌與致敬?又是什麼樣的一股信念讓一群優秀的年輕音樂家願意付出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在幾乎無償的條件下,每週不間斷地聚在一起,練習一首又一首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與本土作品?
灣聲樂團就是這麼一個擁有信念與傻勁的樂團。回想去年夏末,在台北某間團練室裡,灣聲樂團的發起人李哲藝正抖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領著團員們排練他特地為弦樂團成立所重新改編的台灣歌謠與原創作品。當時的我看到每位團員專注認真於譜上的每個細節,在李哲藝一次又一次的要求下調整音色、拿捏層次。團練後,李哲藝向我提起他發起成立灣聲樂團的理念與構想。當時的我一度認為只為了專門演奏台灣人的音樂而成立一個樂團,這是否有些不切實際?更何況團員們幾乎是分文未取,花費如此多的心力與時間來練習,這樣的熱情能維持得住多久?台灣又是否能有這麼一個環境足以支持這麼一個樂團?
然而這樣的疑慮卻在前兩天灣聲樂團的成立音樂會上一掃而空。明明是再熟悉也不過的歌謠,為什麼還能讓我的心情激動、好幾次止不住差點奪眶而出的眼淚?我想我聽到的不只是音樂、不只是感動,而是灣聲樂團那從上到下、齊心齊力所展現出的信念與對台灣這塊土地濃到化不開的情感。
從當晚開場演出的前兩首樂曲《台灣舞曲》與《梆笛協奏曲》開始,灣聲樂團所展現的演奏實力便牢牢地抓住了我。江文也的《台灣舞曲》無論是最原始的鋼琴獨奏版或是後來拿到大獎的管弦樂版,都存在著演奏技巧艱難、音響色彩難以捉摸,甚至結構處理不當就會使音樂分崩離析的問題。而李哲藝這次將原本的管弦樂版改編成難度更上層樓的弦樂版,要讓全團30人在單一音色下製造變幻莫測的音響與層次分明的織體,光想就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當晚樂團的演出卻著實讓我吒舌。整首樂曲無論主題、對題、或是襯托於下的和聲音響皆清晰無比,音樂聽來井然有序卻又不失生動活潑,每位團員對於自己的聲部線條都能掌握確實、收放自如,這樣的《台灣舞曲》傳達出了江文也的意念,同時也讓人更期待接下來大家都熟悉的《梆笛協奏曲》樂團又能變化出什麼樣的效果?
果然,沒有梆笛的《梆笛協奏曲》真的是讓演奏難度再提升好幾個檔次的樂曲。雖然這次樂團僅演出了這首經典名曲的第一樂章,然而李哲藝要求第一小提琴模擬梆笛的效果、整首樂曲幾乎都在高把位上呼嘯,讓梆笛協奏曲成了小提琴的超技協奏曲,這樣的改編與演奏真可說是神乎其技。再次讓台下所有觀眾見識到了灣聲樂團非凡的演奏實力。
接下來無論是大家熟悉的《嘸通嫌台灣》、《橄欖樹》,或是李哲藝重新改編串連的《四月雨小提琴幻想協奏曲》等,都是音樂精彩、情感真摯的作品。樂團的演出不煽情、卻也不流俗,讓旋律穿插在各聲部間,搭配節奏韻律與和聲的轉換讓音樂自然流露出情緒。我相信當晚台下許多觀眾絕對會跟著音樂情不自禁低吟著旋律,因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歌,只有我們知道該怎麼唱。
下半場的四首台灣民謠代表的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展現。從《望春風》到《天公落水》、《茉莉花》到《阿里山之歌》,每個族群都擁有屬於自己最美麗的音樂語言。李哲藝結合了各式曲風,從如歌的行板、優雅的圓舞曲到節奏輕快的拉丁舞曲,賦予了這些傳唱大街小巷的歌謠全新的生命力。在灣聲樂團時而細膩、時而奔放的詮釋下讓台下觀眾忘我地陶醉在美妙樂音之中。台灣擁有這些美麗的聲音,哪還需要政客們假情假意地喊出族群融合?透過音樂,我們一直都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嗎?
緊接著,兩位聲部首席梁茜雯與歐陽慧儒分別在樂團的伴奏下演出了這場音樂會中最觸動人心的樂曲。梁茜雯的《草螟仔弄雞公》在詼諧中展現浪漫,李哲藝巧妙地調整節拍韻律,讓俏皮的曲調也能抒情,而梁茜雯的小提琴演奏彷若對我們訴說一個年代久遠、屬於阿公阿嬤的故事,既懷舊也濃郁,甚至還讓我們嗅到了田野的稻香。而由歐陽慧儒所演奏的《碎心花》不知讓台下多少觀眾掏起了手帕頻頻拭淚,這是鄧雨賢寫給早夭的愛女最沈痛的一首歌曲,音樂裡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沒有驚動天地的嚎哭,只有那點點滴滴、刻骨銘心的哀傷與懷念。當年鄧雨賢把這種台灣人的含蓄寫進了音樂,而今李哲藝將這樣的含蓄透過大提琴的音色悠悠道來。歐陽慧儒的詮釋深刻誠摯,每個音符都在他的弓上如泣如訴、扣人心弦,可說是當晚音樂會中感人至極的樂曲。
當晚最後的壓軸曲《弦舞》可說是李哲藝為弦樂團所寫下最精彩的炫技作品。當帕薩喀牙舞曲的頑固低音遇上觸技曲般的音樂鋪陳,30人的弦樂團就如同置身在風暴中的一艘大船,必須齊心齊力跟著指揮如舵手般的指示、在高專注力的要求下齊心齊力在風暴中穩定前進。《弦舞》之難不僅止於技巧,而是弦樂團各聲部、各樂手間知己知彼的默契,你來我往、張弛分明。此外,在樂曲中段由各聲部首席如同即興般所演出的炫技樂段,更有如高空走索、臨淵履冰。果然一曲演罷,全場情緒沸騰、掌聲熱烈。這證明了灣聲樂團絕非臨時拼湊、更不只是隨意玩票。樂團有組織、有默契、更有水準齊一的高度演奏技巧,若非長時間練習,絕不可能有此境界。
最後在觀眾不絕於耳的安可聲裡,樂團再演出了兩首安可曲《搖嬰仔歌》與《蘭陽舞曲-丟丟銅仔》,同樣感人肺腑、引人激賞。值得一提的是,在音樂會後的隔天,我剛好來到蘭陽博物館一遊,沒想到在展覽室一隅播放的竟是昨晚才聽到的《蘭陽舞曲》,當弦樂團奏出如調音般的招牌前奏時,我的思緒竟跟著音樂起伏而升騰、久久不能自己。
會後,李哲藝在台上所發表的一席感言激勵人心。如果連我們台灣人都不願意珍視我們自己的音樂,那還有誰願意為我們珍視?如果連我們台灣人都不願意演奏自己的音樂,那還有誰願意為我們演奏?台灣的音樂不該只是收在圖書館裡的文獻資料,她得活過來、活在舞台上、活在每個人的心底。只有從我們自己作起,才能讓大家永遠記得台灣有這麼美麗的聲音。
灣聲樂團,恭喜你們,你們做到了!灣聲樂團,也謝謝你們,因為你們讓我再次重拾了對這塊土地久違的感動與信念。
對灣聲樂團來說,這晚是他們的成立音樂會,卻也是台灣音樂復興的里程碑。這一小步走得並不容易,且讓我們用行動來支持這個屬於台灣人的樂團,讓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能永遠飄蕩在這塊土地上,為後代留下最珍貴的文化記憶。
如果這場台北的成立音樂會你錯過了,3/5下午,在台中國家歌劇院還有一場,由灣聲樂團所組成的首席室內樂團將邀請你一起來聽見屬於台灣的聲音。
曲笛梆笛分別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感動.....
讀完眼眶都紅了。
我們真的是一群,很認真的人
想要很認真的,做好一件事。
謝謝呂老師:)
【寫給台灣的情歌-灣聲樂團成立音樂會有感】
呂岱衛 l 文
是什麼樣的感動能讓一場以演出台灣作曲家作品為唯一內容的音樂會,在終場時獲得全場觀眾的起立鼓掌與致敬?又是什麼樣的一股信念讓一群優秀的年輕音樂家願意付出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在幾乎無償的條件下,每週不間斷地聚在一起,練習一首又一首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與本土作品?
灣聲樂團就是這麼一個擁有信念與傻勁的樂團。回想去年夏末,在台北某間團練室裡,灣聲樂團的發起人李哲藝正抖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領著團員們排練他特地為弦樂團成立所重新改編的台灣歌謠與原創作品。當時的我看到每位團員專注認真於譜上的每個細節,在李哲藝一次又一次的要求下調整音色、拿捏層次。團練後,李哲藝向我提起他發起成立灣聲樂團的理念與構想。當時的我一度認為只為了專門演奏台灣人的音樂而成立一個樂團,這是否有些不切實際?更何況團員們幾乎是分文未取,花費如此多的心力與時間來練習,這樣的熱情能維持得住多久?台灣又是否能有這麼一個環境足以支持這麼一個樂團?
然而這樣的疑慮卻在前兩天灣聲樂團的成立音樂會上一掃而空。明明是再熟悉也不過的歌謠,為什麼還能讓我的心情激動、好幾次止不住差點奪眶而出的眼淚?我想我聽到的不只是音樂、不只是感動,而是灣聲樂團那從上到下、齊心齊力所展現出的信念與對台灣這塊土地濃到化不開的情感。
從當晚開場演出的前兩首樂曲《台灣舞曲》與《梆笛協奏曲》開始,灣聲樂團所展現的演奏實力便牢牢地抓住了我。江文也的《台灣舞曲》無論是最原始的鋼琴獨奏版或是後來拿到大獎的管弦樂版,都存在著演奏技巧艱難、音響色彩難以捉摸,甚至結構處理不當就會使音樂分崩離析的問題。而李哲藝這次將原本的管弦樂版改編成難度更上層樓的弦樂版,要讓全團30人在單一音色下製造變幻莫測的音響與層次分明的織體,光想就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當晚樂團的演出卻著實讓我吒舌。整首樂曲無論主題、對題、或是襯托於下的和聲音響皆清晰無比,音樂聽來井然有序卻又不失生動活潑,每位團員對於自己的聲部線條都能掌握確實、收放自如,這樣的《台灣舞曲》傳達出了江文也的意念,同時也讓人更期待接下來大家都熟悉的《梆笛協奏曲》樂團又能變化出什麼樣的效果?
果然,沒有梆笛的《梆笛協奏曲》真的是讓演奏難度再提升好幾個檔次的樂曲。雖然這次樂團僅演出了這首經典名曲的第一樂章,然而李哲藝要求第一小提琴模擬梆笛的效果、整首樂曲幾乎都在高把位上呼嘯,讓梆笛協奏曲成了小提琴的超技協奏曲,這樣的改編與演奏真可說是神乎其技。再次讓台下所有觀眾見識到了灣聲樂團非凡的演奏實力。
接下來無論是大家熟悉的《嘸通嫌台灣》、《橄欖樹》,或是李哲藝重新改編串連的《四月雨小提琴幻想協奏曲》等,都是音樂精彩、情感真摯的作品。樂團的演出不煽情、卻也不流俗,讓旋律穿插在各聲部間,搭配節奏韻律與和聲的轉換讓音樂自然流露出情緒。我相信當晚台下許多觀眾絕對會跟著音樂情不自禁低吟著旋律,因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歌,只有我們知道該怎麼唱。
下半場的四首台灣民謠代表的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展現。從《望春風》到《天公落水》、《茉莉花》到《阿里山之歌》,每個族群都擁有屬於自己最美麗的音樂語言。李哲藝結合了各式曲風,從如歌的行板、優雅的圓舞曲到節奏輕快的拉丁舞曲,賦予了這些傳唱大街小巷的歌謠全新的生命力。在灣聲樂團時而細膩、時而奔放的詮釋下讓台下觀眾忘我地陶醉在美妙樂音之中。台灣擁有這些美麗的聲音,哪還需要政客們假情假意地喊出族群融合?透過音樂,我們一直都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嗎?
緊接著,兩位聲部首席梁茜雯與歐陽慧儒分別在樂團的伴奏下演出了這場音樂會中最觸動人心的樂曲。梁茜雯的《草螟仔弄雞公》在詼諧中展現浪漫,李哲藝巧妙地調整節拍韻律,讓俏皮的曲調也能抒情,而梁茜雯的小提琴演奏彷若對我們訴說一個年代久遠、屬於阿公阿嬤的故事,既懷舊也濃郁,甚至還讓我們嗅到了田野的稻香。而由歐陽慧儒所演奏的《碎心花》不知讓台下多少觀眾掏起了手帕頻頻拭淚,這是鄧雨賢寫給早夭的愛女最沈痛的一首歌曲,音樂裡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沒有驚動天地的嚎哭,只有那點點滴滴、刻骨銘心的哀傷與懷念。當年鄧雨賢把這種台灣人的含蓄寫進了音樂,而今李哲藝將這樣的含蓄透過大提琴的音色悠悠道來。歐陽慧儒的詮釋深刻誠摯,每個音符都在他的弓上如泣如訴、扣人心弦,可說是當晚音樂會中感人至極的樂曲。
當晚最後的壓軸曲《弦舞》可說是李哲藝為弦樂團所寫下最精彩的炫技作品。當帕薩喀牙舞曲的頑固低音遇上觸技曲般的音樂鋪陳,30人的弦樂團就如同置身在風暴中的一艘大船,必須齊心齊力跟著指揮如舵手般的指示、在高專注力的要求下齊心齊力在風暴中穩定前進。《弦舞》之難不僅止於技巧,而是弦樂團各聲部、各樂手間知己知彼的默契,你來我往、張弛分明。此外,在樂曲中段由各聲部首席如同即興般所演出的炫技樂段,更有如高空走索、臨淵履冰。果然一曲演罷,全場情緒沸騰、掌聲熱烈。這證明了灣聲樂團絕非臨時拼湊、更不只是隨意玩票。樂團有組織、有默契、更有水準齊一的高度演奏技巧,若非長時間練習,絕不可能有此境界。
最後在觀眾不絕於耳的安可聲裡,樂團再演出了兩首安可曲《搖嬰仔歌》與《蘭陽舞曲-丟丟銅仔》,同樣感人肺腑、引人激賞。值得一提的是,在音樂會後的隔天,我剛好來到蘭陽博物館一遊,沒想到在展覽室一隅播放的竟是昨晚才聽到的《蘭陽舞曲》,當弦樂團奏出如調音般的招牌前奏時,我的思緒竟跟著音樂起伏而升騰、久久不能自己。
會後,李哲藝在台上所發表的一席感言激勵人心。如果連我們台灣人都不願意珍視我們自己的音樂,那還有誰願意為我們珍視?如果連我們台灣人都不願意演奏自己的音樂,那還有誰願意為我們演奏?台灣的音樂不該只是收在圖書館裡的文獻資料,她得活過來、活在舞台上、活在每個人的心底。只有從我們自己作起,才能讓大家永遠記得台灣有這麼美麗的聲音。
灣聲樂團,恭喜你們,你們做到了!灣聲樂團,也謝謝你們,因為你們讓我再次重拾了對這塊土地久違的感動與信念。
對灣聲樂團來說,這晚是他們的成立音樂會,卻也是台灣音樂復興的里程碑。這一小步走得並不容易,且讓我們用行動來支持這個屬於台灣人的樂團,讓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能永遠飄蕩在這塊土地上,為後代留下最珍貴的文化記憶。
如果這場台北的成立音樂會你錯過了,3/5下午,在台中國家歌劇院還有一場,由灣聲樂團所組成的首席室內樂團將邀請你一起來聽見屬於台灣的聲音。
曲笛梆笛分別 在 長笛琴人Annie&Mim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薩頂頂/黃霄雲《左手指月》小提琴&長笛版本
Sa Dingding《Upwards To The Moon》Violin&Flute version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特別來送給大家這一首飆高音的《左手指月》,這次的影片裡還有大家還沒看過的樂器,趕快一起來看看吧!Annie和Mimi在這邊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喔!😊
FACEBOOK:長笛琴人Annie & Mimi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flutist/
各式活動演出/婚禮演出/商演等都歡迎至Facebook來信
姐妹均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分別師承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首席及帕格尼尼大賽得主,在國內外均有豐富演出經驗
歡迎支持贊助長笛琴人
歐付寶 ▶ https://p.opay.tw/ZvhLj
Paypal ▶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anniemimimusic
樂譜網站
MUSIC SHEET ▶ https://www.mymusicsheet.com/anniemimimusic
蝦皮 ▶ https://shopee.tw/anniemimimusic
If you like the video, Please SUBSCRIBE :)
記得開啟小鈴鐺接收通知哦!
有喜歡的歌希望長笛琴人演奏嗎?歡迎留言在下方讓我們知道,有機會將會為你演奏哦:)
#左手指月 #薩頂頂 #黃霄雲 #香蜜沉沉燼如霜 #長笛cover #小提琴cover #長笛演奏 #小提琴演奏 #婚禮演出 #活動演出 #商業演出 #長笛樂手 #小提琴樂手 #長笛 #小提琴 #長笛老師 #小提琴老師 #flute #violin #flutecover #violincover #長笛琴人 #長笛annie #小提琴mim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r8wDnBm7A/hqdefault.jpg)
曲笛梆笛分別 在 笛子種類、橫笛、竹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笛子種類主要分兩種,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昆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習慣上稱為「曲笛」和「梆笛」。 2.律笛又名新笛或十一孔笛,為近年來由物理學家丁燮林 ... ... <看更多>
曲笛梆笛分別 在 笛子種類、橫笛、竹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笛子種類主要分兩種,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昆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習慣上稱為「曲笛」和「梆笛」。 2.律笛又名新笛或十一孔笛,為近年來由物理學家丁燮林 ... ... <看更多>
曲笛梆笛分別 在 竹笛的介紹.購買.保養方法- 精華區NTUCh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竹笛概論
竹笛是具有明亮色彩的樂器,他的表現力豐富、音色清新動人,竹笛的基本構造如下:
一、吹孔:
吹笛時,吹氣柱衝向吹孔邊緣,氣流被孔的邊緣分為內外兩部份,外面一部份浪費掉,無作用,若太多時則產生氣聲;裡面的一部份則沿管壁形成空氣柱與笛子本身的振動。
二、膜孔:
膜孔需貼上笛膜,笛膜是中國竹笛音色的重要特定之一,笛膜的材料原有竹膜、蘆葦膜兩種,今幾乎已都用蘆葦膜了。
三、指孔:
一般的笛子如曲笛、梆笛、小笛的指孔都有六個,而大笛則有六孔或七孔兩種,七孔的大눊獺A在第一孔與第二孔間多加一孔,多使用了右手小指來按孔。律笛則有十一個孔,除十隻指頭外,尚用左手食指指側多控制一孔。
四、調音孔:
一般的笛子如曲笛、梆笛、小笛、大笛都有四個調音孔,兩個在上側,前後分布,兩個在下側,左右分布。調音孔作用在調整笛子音高。律笛無調音孔。
五、塞子:
塞子多是由軟木製成,必須緊密不透氣。笛子雖有笛塞,但仍需歸類於開管式樂器。
六、角飾:
角飾的作用在保護笛身,避免因碰撞使笛身裂開,也可以增加笛子美觀。角飾的材質有塑膠、牛骨、玉等。
七、笛身:
笛子的主體稱為笛身,竹笛在竹材上有許多種,常見的有紫竹與白竹。竹材的本身外有外ꔊ痋A在製作時,白竹的笛子會把外皮去掉一部份,紫竹的笛子則多不去皮。因為竹皮熱脹冷
縮時的膨脹係數小於竹肉的部份,所以在天氣寒冷時竹皮收縮的部份較少,而竹肉部份較多,所以竹管的管徑會變大使音偏低,相反的,天氣熱時則音會偏高。
八、纏線:
一些竹材的笛子,如白竹的笛子,因為經過削外皮的手序,所以會用線在笛子上綑好幾圈,這些線一方面可以避免笛子吹裂,一方面有統一笛身共振的效果。
各款竹笛介紹
曲笛
有吹孔、膜孔各一,指孔六,吹孔到第六指孔長約25到40公分,內徑約1.2到2.0公分左右ꄊC以按三孔為主音,則有降B、C、D、E之間等調,音域有兩個八度半左右。音色溫厚明亮、醇美婉約,原流行於中國南方。
梆笛
有吹孔、膜孔各一,指孔六,吹孔到第六指孔長約18到25公分,內徑約0.6到1.2公分。以ꬊ鬗T孔為主音,則有F、G、A之間等調,音域有兩個八度半左右。音色高亢遼亮、清脆,原流行於中國北方。
小笛
為吹奏較高音域而製的笛子,有吹孔、膜孔各一,指孔六,吹孔到第六指孔長約15到20公ꐊ嚏A內徑約0.6到1.0公分。以按三孔為主音,則有降B、C、D之間等調,音域有兩個八度半左右。音色較梆笛高亢遼亮、尖銳。
大笛
為吹奏較低音域而製的笛子,有吹孔、膜孔各一,指孔七﹝多加以按三孔為主音之第七音괊陞b音孔﹞或六,吹孔到第六指孔長約38到67公分,內徑1.8約2.5到公分。以按三孔為主音,則有C、D、E、F、G、A之間等調,音域有兩個八度半左右。音色深沉厚實。
律笛
又名新笛或十一孔笛,由中央研究院物理學家丁燮林先生在民國二十五年發明,由高子銘ꔊ蹵穻b民國二十七年成功的首次演奏,原先律笛設有膜孔,但因易潮濕而改為不設。律笛的
創新在於能演奏全部半音,音域超過兩個八度半,但缺點是按孔太多,持笛和技術上易受限制,難度較高,高音的指法較繁,且音量有限。故只較常見於合奏。
口笛
近年來由竹笛演奏家俞遜發先生研製改良而成。有吹孔一、指孔三或無兩種,無膜孔,為똊}管式的笛哨,音域有一個八度加三度左右。音色圓潤,音域頗高,適合用來吹奏鳥鳴等效果。
竹笛的選購
以一般曲笛為例,價格從台幣五、六百到八、九千,甚至上萬都有,若只是學著好玩,買ꐊ@隻一千元以內的就很夠了,若是想長期學的人,買兩千五到三、四千的笛子也就不錯了,
五千元以上的笛子多有兩種,一是竹材較特殊的笛子,如石斑笛、鐵心笛等,這種笛子需괊茪H適合來挑選;另一種是經名家鑑定及整修的笛子,這種笛子確實很棒,但是一定不要隨
便聽別人說是名家笛就買,否則易受騙上當。若非是具非常程度的學笛者,否則我認為絕對沒必要用這麼貴的笛子。
笛子的選購,初學者宜請老師代選,有時樂器行老闆選並不一定精於笛子,故還是請高手去選比較妥當,因為選笛子是需要相當的演奏功力才能勝任的。
選購笛子時,應依下列順序,逐步淘汰選擇:
1.音準:一般市面上的笛子音多有不準,甚至標錯笛子的調性,筆者就有見過這種笛子,뜊簏P正確音準相差太多時,校正是非常麻煩的,故選笛時,音準在偏低20音分以內的,可以
買回加以調音。通常以筒音為5得7音亦偏低、4音易偏高,又遇音偏偏高時調音是極麻煩的。
2.按孔:若是笛子的按孔位置不當,影響學習和演奏是很嚴重的,選購時不妨試吹一些指ꨊk較複雜的練習曲,看是否順手。此外吹孔、膜孔、指孔應排列成一直線,吹孔不宜太大,
否則吹奏時會浪費許多氣,若太小則可加以整修,膜孔的大小也與音量有關,太大也不行。
3.音色:若音準及音孔都沒問題,那就要顧慮音色了。對音色的判斷,非有相當的經驗和씊奶O,是不易分別的,將笛膜貼得好後,音色以能吹得厚實,穿透力強為佳,如此的笛子對
於音樂的表現才會豐富。笛子很輕吹就很大聲,或怎麼吹都吹不大聲,接非良品。當然,要以笛膜的最佳狀況作比較,從竹材上,宜選質地密度較大、較乾燥者。
4.個人因素:每個人會有自己習慣或適合的笛子,對學笛一段時間的人而言,個人的習慣갊O選笛的重要參考因素,初學者不宜用太費氣的笛子,否則學習運氣時容易抓錯要領,但也不能用太輕吹的笛子,要不然基礎不紮實,以後會吹不動較厚的笛子。
竹笛的保養
其實竹笛是很脆弱的,需要細心的照顧與保養,我常見到有人因為不小心、或是貪玩,而把一支很好笛子弄壞了、弄差了,真教人心痛。
以下是保養竹笛的細節:
一、口腔不潔時,不可吹笛子,以免笛子產生異味,如喝完飲料後要漱口才能吹笛子。
二、吹完笛子後要將笛子陰乾再收回笛袋或笛盒,因為吹笛子時的熱氣會使水氣凝結在管븊嚏A尤其是冬天,若未待陰乾就收了起來,那極容易使笛子發霉,若過份潮濕則要用通條擦拭。發霉嚴重的笛子就必須報廢,不能再使用了。
笛子在經長時間大量的練習後,會使竹笛竹材的水份含量過多,使音色變差,這可以把笛子放一斷時間不吹,多少可有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