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台灣女兒!——小六越南美食店老闆娘阮阿姨的故事〉
#臺灣街頭越南美食店的老闆娘們#
晴朗的月夜抬頭望天,不知不覺又是月圓之時,距在廣東和家人共度中秋已過去了三個月。說到離開家鄉,臺灣有一群異鄉女子,隻身前來,在臺定居並開始全新的生活,她們是越南籍配偶。
內政部統計,2019年臺灣的外籍配偶數達55萬,其中越南籍佔比人數逐漸上升。街頭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越南美食店,訴說著臺灣的多元與多姿,店內勤勤懇懇操持生活的越南籍「媽媽」們,更增添讓這片土地的生機和活力。
陸生在臺灣感受到的多是溫暖和感動,但我們只是「短暫過客」,而她們,不是路過,而是下定決心在此安頓,感受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
#爽快地答應採訪#
這裡是熟悉的景美夜市,小雨淅瀝,我們駐足在小六越南小吃店門前,透明櫥櫃裏豆芽菜、洋蔥、九層塔等各色材料塞得滿滿的,澎湃而隆重,蒸汽不斷從鍋裏湧出,順滑白膩的河粉在其間齊刷刷地浮起,正值晚飯時間,兩個越南姐姐忙得不可開交。
前一個約訪對象的臨時拒絕,我們受了不少打擊,玻璃架內懸掛著好幾只長脖子鴨,看著它們垂頭喪氣的樣子,我的太陽穴更腫脹了。
搓著雙手試探著:「你好,我們是世新大學的學生,我們想要瞭解...」其中一個姐姐轉過身來,「吃什麼?」順手把菜單遞給我,看來,她們大概是沒有聽懂...
正準備放棄,「怎麼了?」一位陌生阿姨說話了,她前額發絲上霧滿了雨星,穿著雨衣停在門口好久了。直覺告訴我們,老闆娘!趕緊介紹自己的來歷,沒想到阿姨一下子就答應了採訪,甚至都不等我們解釋採訪目的,「我知道,你們是那個大學(世新)...」太好了!我們很快決定了採訪的時間和地點,後天見!
#客人很多,阿姨一個人招架#
第二次來就是正式採訪,當時同時有接近十位客人,其中三桌是前腳接後腳進來的,今天一位員工臨時請假,阿姨只好一個人招架,「太忙了!你們等我一下!」
從前經過這家店,我就對總是塞滿一整櫃子的菜末印象深刻,阿姨告訴我們,準備這些要花好幾個小時呢,提前切好,不然忙起來沒空細細地切菜。菜末壘得高高的,像電影院外的機子裏爆開的米香,多得要炸出來。「阿姨這些可以用多久?」「一天就可以用完!」看來不需要擔心阿姨的生意⋯
#人力碎冰#
因好奇,我們點了一杯越南風味的「煉乳咖啡」,不久後聽到後廚傳來砰砰的聲音,只見阿姨手捏一個灰色的布袋,不停地往桌上敲,還用小錘子砸。咖啡送來,看到一整杯碎冰時,才明白怎麼一回事。店裏沒有碎冰機,而餐廳不主打賣咖啡,沒必要額外購置。阿姨只好每次都「人力碎冰」。
阿姨做越式河粉很拿手,「之前我經營的是越南小吃,在前面那家。」景美商圈越南小吃很多,經過考慮後決定主打鴨肉,「牛肉河粉每一家都有,賣不一樣,特別。」
兩個臺灣客人結賬的時候還特別跟阿姨比贊:「好吃!」阿姨笑得很燦爛。那笑容裏不僅僅是做成了生意,而是有著其他的內容,但我們暫時還勾勒不出來。
#賣花生的師父#
採訪間,來了一位著灰袍的師父,師父走到客人身邊開始展示手上的香菇和花生,客人擺擺手,阿姨立馬過去,大概是不想客人為難。她問師父花生多少錢,師父說一罐200,是賣三碗河粉的錢,阿姨沒有考慮太久,從師父手中接過來,便走向櫃檯。
#改變生命的跨國姻緣#
送走了師父,阿姨按照我們的指示,坐在攝影機前面,今天她沒有特別打扮,如往日樸素,沒塗抹脂粉,彎彎的眉毛下,眼睛亮晶晶,笑起來臉上會有兩顆小蘋果。
她主動向攝影機打招呼:「你們好!我姓阮!我的名字是子怡。」經瞭解,原來阿姨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透過仲介嫁來臺灣,而是有一段綿長的相熟相知相愛的故事,她和先生在越南的一間工廠認識,相處五年後,他們決定結婚,阿姨也就隨先生來臺生活。
當問到會不會不捨得家的時候,阿姨的眼眶紅了,「會啊,剛來的時候一直哭。」一個年輕女子,背井離鄉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認識字,不會講中文,其中的困難和心酸可想而知。
#相信緣份的阿姨#
那為什麼有勇氣嫁給先生呢?阿姨莞爾一笑,像個羞澀小女孩,「緣分嘛,他那麼遠來越南,怎麼會認識他,那麼多人怎麼會都沒有(認識)就找到他?佛家說有緣才能在一起。人就是有這樣的緣分,今天你們跟我也是有緣分,所以你們這樣說我就馬上接受(採訪)。」
冬至前夕聽到這樣的話,
真是比吃一大碗湯圓還甜還暖啊!
#為台灣客人調整高湯味道#
阿姨曾經有在別的餐廳幫忙,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有人說這麼好吃的東西,為什麼景美沒有呢?她就下定決心要自己開一家。
為了適應臺灣人的口味,阿姨做了一些調整,例如減輕辣味,增加臺灣特有的調料如九層塔等。「我們來臺灣賣越南的河粉,也要有所調整,不能說全部都是越南的。」
阿姨說最重要是高湯,「如果是客人介紹的話那就百分之百人家喜歡吃,喝湯的話(她)會問:「這個湯可以嗎?」然後客人就會說「很好吃」,這樣子。」
#開餐廳的意義#
開越南餐廳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是例行公事一提,沒想到得到了一個最可愛的答案。
「因為大家吃飽,吃得開心,可以有力氣幹活,我覺得這樣很開心。」
真好。
阿姨的中文雖然流暢,但畢竟不是母語,辭彙量有限,但是跟她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被她的智慧和真誠打動,她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了世間最深的道理。「讓人吃飽,有力氣幹活。」
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為生活為養家,而是說讓來的人吃飽可以幹活,多麼坦誠和懇切啊,思考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不正是佛家「為眾生」精神的體現嗎?我忽然了明白剛才臺灣客人比贊時阿姨的心情。
#做人不會失敗#
當問到店名「小六」時,阿姨坦言這是姐姐的名字,這家越南小吃是剛接手不久的,「我本來經營的那邊是子怡,不想同樣,不然大家走錯,那好吧就叫小六。」 之前那一家已經開了八年了,但是因為一些不得已,轉讓了,雖然如此,有很多客人因為懷念阿姨的廚藝,發現她不在原來的店裏後,也追隨到現在的小六越南小吃。
「還是很開心,之前經營牛肉河粉,我沒有在那邊大家也不去,發現我在這邊馬上就來。我就覺得很感謝很感謝,人要有福報才能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做人的道理才會這樣,心裡覺得很開心,表示做人不會失敗。」
我們說阿姨你這家一定能再開八年以上!
阿姨被我們逗笑了。
#對臺灣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提到剛才那位師父,問為什麼要買那一罐花生呢?阿姨說師父們化緣非常辛苦,雖然這間店並不是賺很多錢,但是能幫就幫,「師父來,我們本來是要供養,(既然)沒有供養,可以幫助就幫助,有買就是我的心意,讓師父提早回家。」
阿姨從前在越南就是虔誠的佛弟子,來到佛光興旺的臺灣,一定有冥冥中的機緣。「我有去學打坐,去中臺禪寺禪修,已經一學期,我覺得還不錯。很多那邊(的人)都很關心我,會打電話(過來),我覺得很不錯。」
阿姨說自己對臺灣真的很感恩,生活中要辦手續,她看不懂中文,會有人耐心地教她。「每件事不知道都會問,我看不懂檔,會有志工服務,遇到什麼事情大家都很幫助我。」「因為阿姨,你,現在也是臺灣人了啊!」「是啊!我也是臺灣人了!」
人的溫暖可以補制度和現實的缺,所有硬邦邦的條條框框,都因為在臺灣遇到的人,變得不再那麼冰冷了。
「一開始不習慣,國語啊什麼都不會,什麼事情都忍受下來。沒有朋友,一個女孩子才二十歲出頭,什麼話也不太會。會但是不敢講,怕人家聽不懂,就是很不愉快,很想家,很想家。」過去的時光歷歷在目,阿姨忍不住流下眼淚。
「除夕那天我會哭,想到大家都是回家,但是我要回婆婆那邊。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比較好。」
阿姨擦乾眼淚,「但也是慢慢來,交朋友,出來工作,認識臺灣人,(他們)就帶我出去,介紹我這個、這個,慢慢才懂。(後來)國語比較敢講,比較會講。
現在(國語)比較不好,因為常跟越南人講話,講越南話比較多,我女兒說媽媽,你國語越來越不好了餒!哈哈哈哈哈!」說起女兒,阿姨爽朗大笑,幸福藏不住。
「來臺灣做生意也有困難,也有堅持不下去。每次遇到事情我就覺得這是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教我懂得外面的生活。」阿姨在臺灣並不是一路順遂,張羅自己的餐飲事業對當時的阿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人的路不會一直都這麼順利,會有很多...」「很多挫折?」阿姨笑著點頭。「路不可能那麼平給你走,也有洞給你掉下去,你掉下去你爬上去,你才知道這個路是怎麼樣的。現在在臺灣已經二十幾年了,我覺得懂很多,我也很感謝那個人討厭我,讓我成長,讓我懂得怎麼做事。也感謝有好人來幫我,貴人一直幫我。」
阿姨的語氣很平靜,面對逆境和「冤家」,選擇圓融和坦然,是這樣柔軟慈悲的心,使她前行得更篤定、堅強。
#阿姨和她的臺灣女兒#
阿姨來臺已經二十多年了,甚至比兩個土生土長的組員在臺的時間還久!阿姨有兩個女兒,大的那個都上高中了。談到學業,阿姨說不會給孩子們壓力,因為那是她們的人生,「我不認識中文,不會寫!不能逼她,她好是她的,不好我也不曉得怎麼辦,因為我不懂怎麼教。」
我們問是否會去開家長會,阿姨說一般是爸爸去開。「學校拿的單子我也看不懂,就是靠爸爸比較多。」
如果可以跟女兒說說話,會想對她們說什麼?阿姨深呼吸,「希望她要健康,不要學壞,就不會讓我心那麼疼。」
這一番話,其實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聲。工作很忙,總覺得對孩子關心不夠,想到這,她眼眶再次泛紅。
阿姨開店請了一位工讀生妹妹,「我就把我的工讀生像(當作)女兒一樣,以後我女兒去上班,人家也能對她好,對人家好,人家就對我們好,希望我的女兒會遇到好人。」
「我們的心如果善良的話就不會遇到困難。」當初接受我們採訪,也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女兒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功課需要幫忙,希望她在求助的時候不會被拒絕。
「如果我女兒跟你們一樣,要做功課(怎麼辦),我一定會讓你們做好,我就想說你們好像我的女兒一樣,在外面遇到功課想,阿姨就盡量能幫助你們。」
阿姨的世界原來那麼簡單,
「好人有好報」。
我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說自己沒有文化、不懂教小孩的人,她的內心世界遠比我想像中豐富得多。在她看來,善良的心念是一個無遠弗屆的循環。現代社會,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循環。需要彼此包容互相關愛嗎?
小六越南美食店的阮阿姨,用最拿手的越南小吃,為來往的每一位不分國籍和身份的客人帶去溫飽,幸福和快樂,善待生命中每一個人,或許沒能改變全世界,但她確實改變了每一個如我們一樣無意間闖入「小六」並認識她的人。
#天空#
阿姨在臺灣有自己的「越南朋友圈」,保留原有的飲食習慣和語言文化,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高興見到她在臺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生根發芽,靠雙手創造全新的生活。
女兒們一定會為此感到驕傲,自己的媽媽有著野草般的蠻勁和耐力,勇敢堅毅地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臺灣並不完美,但是這裏的人們張開雙臂擁抱每一位「異鄉人」,島嶼不大,每個人或深或淺地有著某種關聯,彼此珍惜,彼此善待,彼此愛護,臺灣美,大概是因為如此吧。
2019.12.28
景美夜市
廖小花
曉樂小吃店菜單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問題之北京觀察
和謙是我的好朋友,現在在北京當記者;他對於香港送中事件到今天的局勢,有著精細的觀察!他的評論,值得一觀!
1.香港這次事態,和2014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割席,主張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文鬥的人搞文鬥、願意武鬥的去武鬥;彼此不批評各自的手段,盡量不在輿論場上對內檢討“同穿黑衣人”之間,是不是有哪些真的做得不當的地方。“是你們告訴我和平、理性、非暴力沒有用的”─不只一位同情或參與了香港抗議的朋友如是說道。
2.但從北京或港府的角度來看,如果示威者內部不割席、不檢討、不產生分化,那就相當於只能把所有的示威者看成一整個整體;在看成一整個整體的前提下,那五大訴求,就一個也沒有辦法答應,遑論全部答應。因為,一旦答應任何一個,就宛如是對示威者─包括最激進的那批人,認輸、認錯。
3.當然,我也知道,在本次香港的事態中,現在多數運動者的興趣,已經不在於討論推進議題的有效性和鬥爭策略。聽說,討論怎麼樣跟北京/港府角力博弈、見好就收、交換優先目標和次要目標等等,已經成為一種非常old fashioned、被示威者主流輿論場嫌惡的事情。運動者眼下關注者,在我從旁觀察看來,只剩下兩個:一,怎麼把抗議維持下去;二,盡量維繫抗議的整體軟實力形象和合理性。至於在五大訴求上,其實能拿到什麼,或不能拿到什麼,感覺多數目前仍然活躍的示威者並不是最關注的。而是希望通過運動的持續,凸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以及香港部分群眾在這個結構下的怨懟。
4.這種心態,當然另外一邊也看到了。結構性的問題能不能討論?當然可以討論,或者說,當然不能永遠不去討論。畢竟基本法明訂寫了,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最終、逐步過渡至雙普選,本來就是一個“立憲者”(當年當然包括基本法的內地草委和香港草委)所承諾的終極理想狀態。但是,這種討論無法在街頭仍然烽煙四起的背景下開啟。否則對政府來說,那和波蘭團結工聯大蜂起後不得不召開的、重寫遊戲規則圓桌會議有何兩樣?林鄭又不是雅魯澤爾斯基,北京也不是戈爾巴喬夫。
5.張曉明上星期在深圳會見香港“社會賢達”和各界有力人士時表的態,值得好好看一看,這差不多是一封哀的美敦書。在此之後,諸多乍看下去不是很完全符合比例原則的重拳一一發出,警告制裁國泰航空、局部關閉國際機場,皆是如此。國泰航空是承載了香港民間集體記憶的標誌性企業;間歇性地關閉國際機場,那對香港的國際地位和日常政經運作意味著什麼,人們也都完全清楚。通過這些手段,從小了說,是希望呼籲、勸服香港原本大部同情抗爭者的主流中產社會,好好思考一下這麼下去的代價,孤立削弱目前仍然激越的前線示威者的群眾基礎。而在我眼中,更重要的是,向國際社會展現鞏固一國兩制這一超越性結構的決心。當局者的信息是:如果香港的政治制度基礎受到動搖,特別是香港在國家安全上的角色,出現質變性的轉化,如果那麼短暫或不短暫地犧牲香港的日常服務功能,那都是在所不惜。
6.香港回歸22年來,我感覺到的北京對香港視角的一個重要轉變在於:在回歸初期(姑且說第一個十年吧,或十五年內),北京像掌上明珠一樣捧著香港,把香港的貨幣表現、金融表現和地產表現是否紅火暢旺,當作是向全世界論證中國能不能依然管理好香港、至少管得不比英國人差的晴雨表。因此,對房地產商的保護、對四大家族的溫存、對2003年50萬人上街反23條立法的迅速妥協,皆是此理。然而,這種通過香港表現,來向全球論證中國治理能力的強烈動機,如今已然不存。香港的好或壞,起或落,日益被當作是香港自己的事了。同時,香港人的認同和選擇,也決定了香港的前途;從北京角度看,港人選擇了一種什麼樣的和內地的關係,那就要為這種選擇帶來的前途自己負責。
7.幾周以來,在我的兩岸三地友人之間,香港對整個中國還重不重要、或到底還有多重要,成為大家樂此不疲地爭論的話題。有親港或看重香港的人士認為,香港的普通法法制基底、國際信息的聯通性,是短期內任何內地城市無法複製的。此外,就算不做內地生意、中資撤資,香港的人才和服務業還是可以做全世界的生意。也有人退一步說,在中美貿易對峙日蹙、內地的許多資金運作,可能難免要受到越來越多西方世界掣肘制裁的背景下,保留香港這個白手套和氣眼,總體來說利大於弊,中長期的用處遠重要於短期發泄的爽度。但也有人認為,香港在全世界的地位,還是全球資本進出中國的資金自由港;一旦中國逐步放開資本賬,這些資本和資本服務行業還需不需要取道香港,這就兩說了。還有意見更強烈者認為,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資本輸出國,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主要是一個中國資本外流的漏洞,而不再是如當年那樣為內地引資的磁石,堵上,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關於上述這些不同友人的討論,我自己沒有太明確的對錯判斷,只好全部摘敘並陳,供方家們參考。
8.對於境外一些(且為數不少)的意見認為,北京當局者“相當擔憂香港的如今事態,恐星火燎原地傳導到內地”的說法,我覺得完全是想多了。而且恐怕是可笑地想多了。從2014年以來,官方通過官媒和依附主旋律逐利的民族主義自媒體所形塑的片斷化的香港敘事,基本已經克盡全功。對香港的各類抗議活動展現強硬和決絕,恐怕恰恰是大陸內地,如今不分菁英草根、不分一線到四線城市、不分中老年到青少年,最具有全民共識的公共議題之一,或沒有之一。
其他允許討論的公共議題,無論是中美貿易戰、台海、是否該全面放開城鄉人口流動、高考錄取應不應該向貧困地區傾斜、環保問責應不應該一刀切等等,恐怕都沒有這麼高度的共識。面對香港,內地絕大多數的聲音,是從民族主義出發來考慮的。這固然有官媒frame議程的“功勞”,但另外一個不可否認的面向是,從2014年以來,香港面向內地的種種爭權行動,除了民權主義敘事和民生主義主張之外,始終藏在內核的核心敘事之一,即是香港自身的民族主義色彩。
這種通過一次次運動形塑產生的港人本土認同,未必全都是反中、反內地的,但是至少都是和內地欲展現切割心態、對內地充滿質疑和疑慮,對香港社會存在或新增的內地元素泰半視為負面因素來看待的。而且,除了反體制,還不乏以內地個體人士作為鬥爭對象者。除了這次反送中外,此前的反一地兩檢、反香港故宮分院計劃、抨擊內地遊客購買奢侈品消滅了小吃店和特色商家、批評雙非家庭、內地奶粉客、看診因為大陸人來多了變很慢.....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問題個一個來看,都像是民生問題或公共政策問題,但拼在一起來,卻很難否認其中帶有的民族情緒特性。那麼,既然如此,一種有著如此大聲響、大動靜,且在內港互動頻繁的如今,還不時針對個人發酵的香港民族主義,召喚出另外一種有著強烈對抗衝動的內地民族主義,我覺得並不讓人意外。
在此過程中,至少在內地而言,政府也通過嫻熟的融合媒體操作(傳統廣電渠道+互聯網門戶及其周邊+app+非媒體的垂直類社交平台應用),借用香港示威中湧現出的極端案例,完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愛國主義抽水。並且,平心而論,收效甚高;遠遠甚於上半年欲放還收的對美鬥爭輿論操作。
9.既然內地民間對涉港議題高度團結,那麼可以推想的是,在政界更不會有什麼顯著的異聲和裂痕。為了維持一國兩制的有效運行,以軍隊介入民間衝突來收場,應該不會是選項;如果港警真的無法完全控制住事態,應港府要求從深圳調度一些警力過來應援,應該就已經可以達到足以處理的境地。不論是前天官媒集體放出大批警力和車輛在深圳集結的視頻,或各地內地警察輪流錄製和香港警察“與子同袍”的聲援視頻,都可以視做一種一旦介入、順理成章的輿論準備。但有點好玩的是,如果我的理解沒錯,過往香港警察自認為“亞洲最棒”的職業榮譽感,很大一部分就是奠基在自己和內地警察同行在SOP、處理手法、執法公正性和流程嚴謹性有著明顯差距這一事實之上。如今,弄出一大堆內地警察挺香港“同行”的宣傳動員,我猜,香港警隊內部看了也是五味雜陳。
10.這次事態,我缺乏臨場感地遠觀猜測,應該已經過了某種群眾情緒的最高點。這個周末,廣大市民中能不能再動員出可觀人力四處上街,是一個觀察指標。而此前官方一再把示威參與者分成三類:一,領頭激進份子;二,廣大的被裹脅市民;三,境外幕後黑手,其實也是有給民間社會一個下台階的意味。政府不願意,也無法和所有香港市民為敵。警察如今會繼續做的,則是維持強勢穩控的姿態,更強硬地貫徹對所謂領頭者的彈壓、同時形成對主流溫和市民的群體的震攝,使市面街頭先逐漸廓清,使越來越多地香港市民意識到無終點地升高和持續與警察的對抗是不划算的。最終使對這場抗爭“拋與買”的市場心理平衡點,不再繼續上升。這就完成了警隊的任務。
另一方面,即便特首不動,但內地的涉港澳工作系統可能要迎來一波大檢討。畢竟,今年三月韓正會見港區人大代表時的“四個印象”言猶在耳,其中最主要的判斷就是港獨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不到一個季度後,香港便爆發如此大的空前事態。那麼,港澳工作系統是否misleading中央,報喜不報憂?對本地社會的情緒迅速變化是否缺乏感知?對特區政府的重要議程規劃是否缺乏掌握和有效評估?對港府和立法會內建制派議員協調不足、步調不一的情況是否視而不見?這每個問題預計都將在事態平息後,引來體制內部的檢討和追問。
最後,則是事態逐漸冷卻後,對香港社會現存的廣泛境外政商影響力的又一波擠兌和清理。97以來,仍在香港擁有廣泛利益的外方,只是把香港當作一個換了主理人的“俱樂部”,即使經理換了,但既存者作為“俱樂部會員”的權益猶存。我仍有我的一些特權、有我專用的餐桌和衣櫃,有我在這裡存著的、別人不能喝的酒。但爾後,北京應該益發地要把香港從俱樂部制,轉換成一個普通的餐廳制了,取消會員卡、重印菜單。來者固然是客,但再沒有什麼會員不會員的,對經理層指手畫腳、點評關切的權利了。願意點菜消費的你就坐下,不願意的,那就請走。當然,這會是一個比較長期而持續的過程。
曉樂小吃店菜單 在 小樂宵夜麵來囉 1月1日起民權店開始宵夜供應地址 ... 的推薦與評價
小樂宵夜麵來囉 1月1日起民權店開始宵夜供應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88號電話:0965069359 時間是每個星期二到星期六晚上九點開始後也能點餐囉! ... <看更多>
曉樂小吃店菜單 在 [食記] 台北五草車中華麵食館,永和平價版鼎泰豐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小籠包、芋泥包、炒手、炒飯、酸辣湯、小菜們,看菜單覺得像,看到等等送上桌的餐 ... 不過一份要價$175 元,以平價小吃店來說,也是有點有點小貴呢。 ... <看更多>
曉樂小吃店菜單 在 [食記] 台北五草車中華麵食館,永和平價版鼎泰豐- 看板Food 的推薦與評價
餐廳名稱:五草車中華麵食館
消費時間:2021年/09月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一段 46 號
電話:02 2920 5332
營業時間:平日11:00 – 14:00、17:00 – 21:00;假日 11:00 - 21:00
每人平均價位:250
有無包廂:無
=========================
圖文版:https://www.daisyyohoho.com/wu-tsau-jiu/
=========================
說到台北的平價版鼎泰豐,我腦中出現的第一間店是新店的「小樂精緻麵食館」,真的是價格可愛多了又很好吃!這次朋友帶路,帶我來到永和「五草車中華麵食館」,才讓我知道原來永和也有一間平價版鼎泰豐!小籠包、排骨蛋炒飯當然是基本款,還有一款特色招牌菜燒椒皮蛋也推薦必點!
五草車中華麵食館位在永和頂溪站附近,離樂華夜市也很近喔,走路就可以到了。我們吃完還直接跑去樂華夜市續攤吃地瓜球(到底有多餓XD
五草車除了永和店外,在師大夜市附近還有一間五草車中華麵食館南昌店,有些人覺得口味上有一點點差異化,但我只有吃過這一間,所以無從比較,但聽說南昌店比較不需要排隊。永和這間在用餐時間的話,可能就要稍微排一下下。
走進五草車中華麵食館,感覺裝潢也是很乾淨大方,沒有鼎泰豐刻意營造的中式感,五草車返而是比較家庭溫馨感。
五草車的菜單跟鼎泰豐真的是很像欸!!小籠包、芋泥包、炒手、炒飯、酸辣湯、小菜們,看菜單覺得像,看到等等送上桌的餐點,更覺得是 87 分像了!哈哈!
燒椒皮蛋 $85
來來來~第一道上桌的餐點就是五草車的經典菜色「燒椒皮蛋」!為什麼一份燒椒皮蛋被分成三份?因為疫情期間,五草車除了有梅花座、隔板外,還會幫客人分食,這天我們三個人來,就被分成了三份。是說...,這個防疫真的是我看過最落實的一間餐廳了,必須給千千萬萬個讚鼓勵啊!
迷你版的燒椒皮蛋,店員建議攪拌一下,皮蛋跟辣椒一起吃。不吃辣的我,原本怕辣椒會很辣,但其實辣椒已經去籽過,辣度不高,反而是辣椒香很足,搭配皮蛋的濃郁,是在其他地方沒吃過的吃法,好好吃!難怪是很多人推薦的五草車必點小菜。
麻醬麵 $85
小小份的麻醬麵,看起來超級可愛的,即使分成三份小碗裝,也沒有失去原本該有的擺盤水準。
五草車的麻醬麵,口味偏淡,麻醬醬香很特別,麵條是偏硬的那種,我自己吃是沒有特別喜歡,覺得麻醬應該要再濃一點才更好吃,不過友人說五草車麻醬麵味道跟其他間不一樣,他還蠻喜歡的,所以味覺就見仁見智囉。
小籠包
原本一籠六顆的小籠包,店員直接幫我們分做了一人一籠,一籠兩顆。看起來...,有點空虛欸!哈哈哈!不過這樣分食也是頗有趣的用餐經驗。
咬一口,想看看小籠湯包的湯汁,哇賽!一顆小小的小籠包,湯汁就滿溢整個湯匙,難怪店家會提醒說小籠包燙口。熱熱的吃,湯汁非常香濃,皮薄肉多,好吃!但跟鼎泰豐比,我覺得還是沒有超越鼎泰豐的厲害,不過以這樣的價格品質來說,已經算很不錯。
紅油蝦仁炒手(8入) $145
紅油炒手皮有點像是蒸餃皮的口感,每一口都可以吃到蝦仁,風味篇清爽,也不會太辣。
排骨蛋炒飯 $175
排骨蛋炒飯,你們看!即使分成了三份,是不是還是覺得跟鼎泰豐的排骨蛋炒飯 87 分像!
排骨外表油亮,厚度很厚,咬起來肉感很好,鹹香得很夠味,吃起來嫩而不柴,搭配蛋炒飯較清爽的味道,排骨的鹹度有讓蛋炒飯更美味的笑果。
看看炒飯,有粒粒分明,不過口感上炒飯偏比較濕潤一點點的感覺,有蛋香,好吃!不過一份要價 $175 元,以平價小吃店來說,也是有點有點小貴呢。
第一次吃五草車,覺得口味真的不賴,雖然整體不及鼎泰豐的美味,但價格上也不需要這麼貴。是我永和朋友很常吃的日常小館之一。如果喜歡鼎泰豐的口味,想試試平價版鼎泰豐,推薦可以到五草車試試看,但真的要比較的話,我內心還是更推新店小樂精緻麵食館!
--
旅行狂|黛西 Daisy...旅行中
Blog: https://www.daisyyohoho.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isyYohoh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196.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640655182.A.93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