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團隊進一步提高平臺安全性,決定更改Git協定,在用戶拉取和推送Git資料的時候,提供額外的保護,這些更改包括取消所有DSA金鑰支援、刪除舊的SSH演算法、關閉未加密的Git協定,以及新增要求RSA金鑰等。大部分用戶不會受到影響,只有使用SSH或git://連接的用戶,需要進行相對應的措施
#看更多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650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2的網紅Hsu Mel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三個步驟,手機創業」的線上課程錄影:http://bit.ly/2020igsecret --------------------------------------------------------------------------------------------------- ✅訂...
暴力破解法 演算法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目前社會中有一個崇尚無爭世外桃源的思想,認為人應該要追求平靜、喜悅,放下了競爭人類才能真正的快樂。我們目前看到最真實心靈層面的群體,包括瑜伽班、靜坐班、身心靈界、靈修團、宗教集團等等,他們教義中宣揚的無爭一回事,信徒們有沒有爭是另一回事。
瑜伽班裡面,不管你的動作有多難,都會有人對自己能夠達到最難動作、或手腰頭腳扭曲打結的多久而引以自豪。
喜歡靜坐的人看起來好像與世無爭,但同門之間依然是有比較:誰的姿態最完美、誰坐得最久、誰的靜坐境界最高等等。
身心靈界也一樣;誰比誰更屬靈、誰的前世來頭更有料、誰能夠接通哪個宇宙高靈等等。
宗教界一樣都有虔誠度、道德度、放下度的潛規則比賽。
所以老子道德經裡面有一句話「不尚賢,使民不爭」,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最唾棄競爭的團體,他們只要有推崇某一種能力、人格、想法,其實就已經會推動了競爭。
你的教團推崇卑微和放下,大家就會比賽誰更卑微,誰最能放得下。
如果你不推崇任何東西呢?
沒有任何一們學問、思想學說、宗教是不推崇任何東西的。
這些那麼追求心靈喜悅的,都有競爭,他們競爭誰能夠身體更柔韌、靜坐得更久更喜悅、更虔誠。一旦某個人做到了,會引來其他人的認同、讚美、眼紅或發奮圖強。
發奮圖強看起來好像很正面,其實就是競爭,你要變得更強,就是要跟弱對比,沒有了對比,你怎麼知道自己變強了呢?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我不是要跟人家對比,我只是要跟自己對比,要精益求精。但,你就必須問自己一個很坦白的問題:你要越來越強來達到甚麼目的呢?
那些不求名利、不斷深究一門學問的人,雖然不是為了向大家證明甚麼,但實際上是間接的跟競爭掛鉤。
例如李民傑老師對儒家和紅樓夢研究到入迷了,這種入迷不就是純粹的興趣,沒有競爭嗎?
其實不只是李民傑老師,包括博學和尚,如果你們有機會看到他們侃侃而談他們的學識,你看表面的話,好像看到他們也是沒有競爭。但,談得多的時候,一種間接式的競爭就會出現:鄙視鏈 —— 那些被你看不起的言論,你會排出一個階級榜。
李老師的例子,有時候你有機會會在他看到其他研究儒家、周易和紅樓夢學者的一些有漏洞的言論時,就看到他露出了鄙視鏈。
我針對我自己很有興趣的修行方法課題,我雖然不是為了要超越某個人而研究,確實也是為了自己興趣。我可以告訴你,一旦我發現一些人也研究我同樣的領域,但他們有些地方沒有我所看的資訊深入,我可能善意提醒他、可能談笑間揶揄他的資訊、可能欲拒還迎的賣關子,但隱藏在這些提醒、揶揄和關子之下的,是有極其微乎其微的快意。(例如一些佛教徒告訴我靜坐要見禪相,或說修靜坐修得好,所得的快感比性高潮更強,所以就能放下性慾)
這個微乎其微的快意,不一定代表自己就是要打壓他人,而是有實際的證據告訴你你懂的東西是更深入了。
如果你連這一絲的快意都沒有,你是不可能在一門學問裡面肯下幾十年的功夫。這一絲的快意,其實就是人類競爭之樂。
其實競爭不是問題,整個社會的進步、科學的昌明,都是有競爭而來的。
你去訪問那些發明甚麼藥物的科學家,他們會說要幫助人類云云,但如果你是和他們一起工作的,你就知道他們是要比自己的同行更快的破解現象、更快的發明出解藥。
你是第一個破解那現象的科學家,你是對那現象有命名權的,往後的科學家論文中如果是基於你這個研究而進行其他更深入的研究,他們都會採用你所命名的。
競爭會導致一些科學家、商家鋌而走險的犯法嗎?
會。
但有人會拿刀來殺人,我們就要用法律來禁止人們買刀,或強制所有買刀切菜的人要考用刀執照嗎?
有人類學家發現一個社會開始有交易上的競爭時,經濟自然會成長,而且暴力兇殺是會減低的。
很多認為競爭是萬惡之源的人,都沒有看清楚歷史的真相,他們認為那些沒有商業競爭的部落,暴力是少的。但從考古學家挖掘古代部落埋葬地的證據,和人類學家研究近代沒有競爭的部落,發現這個沒有暴力完全是迷信。
實際上的記錄是,有了商業競爭後,人們才開始比較和平。
遠古沒有競爭的時代,是一個很危險的時代,你出門找吃的,獵到了一隻狐狸後,另一些陌生人可能會幹掉你來吃你獵到的狐狸。
(這圖在藏傳佛教講座皈依樹,你可以看到畫家會把不同階位的佛菩薩金剛空行母護法神擺不同階級)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暴力破解法 演算法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量子計算對新一代物流管理的衝擊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特約撰稿人
本文作者是編輯部特約撰稿人,隱姓埋名高深莫測,是台灣武功高強的獨行俠,曾職於國際快遞公司,擔任供應鏈分析與管理工作。經歷於各大物流企業與貨主企業,吸收各大門派功夫,並將其融會貫通,自創一派,爾後擔任各大企業供應鏈物流顧問工作,對台灣物流發展有獨特的眼光,總是能夠洞燭機先,布局未來。近年來,在研究與實踐中,不斷提出科技趨勢與產業創新發展策略,希望能為台灣供應鏈產業注入活水。(編輯部)
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是最早的理論基礎源自1969年,1980年代還處於理論探索的時代,2011年加拿大D-Wave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套號稱商用量子電腦,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所提出的量子電腦嚴格來說都只能做特定的計算,離真正的泛用型商業化(例如如預測氣候變遷、藥物最佳成分組合、材料配方最佳組合…等)仍有一段距離,不過猶如當年萊特兄弟首次飛行12秒,開創了人類商用飛行的序幕;量子計算再過幾年將會有更成熟的技術,對於物流界而言,量子計算應用於日益複雜的物流系統是可期待的。
關於量子計算的相關概念,目前已有許多其他文章有專文介紹,本篇不會再贅述這些基礎知識。對我們而言,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假設有一台新的電腦,其運算速度是目前電腦的幾百萬倍,物流業可用這樣的電腦資源做那些改善?
演算法與資料傳輸的重要性
量子計算打開了物流中心與供應鏈系統「最佳化」的一扇窗,但是要能有效利用量子計算,關鍵還是相關數據的即時回報,以及演算法的設計。
物流的實務應用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推銷員(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問題,也就是一個城市假設共有n個點需要去取件,從物流中心出發,我們希望每個點都只拜訪一次,最後再返回物流中心,要怎麼走可使總路徑最短。
假設拜訪點共有25個,就會有25X24X23…X2X1=25!(第一個點有25個選擇、第二個點有24個選擇…依此類推),這個值大概是「1.55X1025」。要在這麼多排列組合中找到最佳路線,假設電腦每一秒可計算「1013」個路線(每秒計算一兆次,已經是超級電腦等級),也需要「1.55X1012」秒,而一年有 3.1536X107秒,大約需要「5X104」年才能算完,就算是祖孫三代都不停歇,也無法完成此計算。
然而實務上的問題不光是如此:每台貨運車輛在都會間的最後一哩配送,每天至少都是20~40個點,而且以往 我們的運具種類少,因此在做路線最佳化時,大概只需考慮最佳路線這件事;現在(甚至以後),貨運運具種類越來越多,除了無人機、無人車,還有人類駕駛員的電動小車、甚至派送員騎的機車、自行車。
也就是說,如果有n個物流配送點,每個配送點可選擇m種運具,光是運具的排列組合就有「m x m x m .…= m2」種,再考慮最佳的路線求總運輸成本最低,而且這個計算尚未考量各運具所在道路的車流狀況,有時候算出的最短路徑說不定剛好就是塞車的路徑。
在演算法設計上,就好像要計算1+2+3…100的累加,我們可以很直覺利用一個100次的循環,每次把數字依序加入,最後得到結果;也可以利用「(100(100+1))/2」這個公式直接算出來;要計算哪條路徑最短,我們可以使用暴力破解(brute force)方式,先窮舉所有可能的路徑,逐一計算其運輸成本,全部算完後再決定最佳路徑,也可透過啟發式演算法,找到「近似最佳」的路徑。
演算法好壞有著天壤之別,如果使用較差的演算法,或許透過量子電腦可算出最佳解,但是需要耗用較多時間,這些計算時間都代表成本,如果要花很多錢計算去找出最佳解,反而減損了最佳解所帶來的實際效益,因此好的演算法才是最佳化的硬道理。
而在資料的即時回報上,這也是量子計算過程中需要管理者多關注的議題,因為屆時「計算力」已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是否即時餵給中央系統正確的資料!
例如物流中心目前正在路上的各種運具,每分鐘需回報一次自己所在位置與狀態(包括車輛剩餘的油量、電量、目前載重),以及系統對於目前各運具所在位置與道路擁擠狀況,因此這些車輛上必須有相關的IOT設備,將訊息自動回報給物流中心後,物流中心彙整再批次送上雲端交給量子電腦計算。
可想見,我們所謂的即時,最多只能以「一分鐘」為單位,因為如果上傳的是五分鐘、十分鐘前的數據給中央系統,算出來也是五分鐘、十分鐘以前「應該」的最佳化狀態,拿五分鐘前的最佳化狀態指令作為物流資源的調度,恐怕會拉大實際運作的差距。
就拿「十分鐘」來說,十分鐘對一個物流系統而言,已經有很多事又變化,例如原本客人的訂單可能被取消、更改配送地點、緊急訂單加入、或是又有100個新的消費者下單…,而量子計算對於這類多變的動態環境,有機會把「物流最佳化」這件事真的做出來。先決條件就是,是否真的有即時把資料餵給系統。
資料來源:https://www.logisticnet.com.tw/publicationArticle.asp?id=1065
暴力破解法 演算法 在 Hsu Mel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三個步驟,手機創業」的線上課程錄影:http://bit.ly/2020igsecret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MeloHsu_channel
#不完美行動 #個人品牌#學習分享 #melo的簡陋創業秘辛
--
- 做直銷的人到底再隱瞞什麼?有什麼好不能講的?https://youtu.be/uojfzhhl2a0
- 最簡單暴力增粉術:https://youtu.be/8WgbQv7M1as
- 20幾歲一定要知道的事....:https://youtu.be/5oKGPTnoPZY
--
最新網路行銷流量全攻略Traffic Secret(免費領取):https://bit.ly/melohsutrafficsecret
ConvertKit(我的電子郵件蒐集系統):https://bit.ly/melohsuconvertkit
最完整的網路行銷書籍Expert Secret(免費領取):https://bit.ly/melohsuExpertSecretfree
--
**加入神秘臉書社團**
https://bit.ly/39T5K6G
--
關注更多
☛我的IG(分享我即時得到的資訊):http://bit.ly/IG_secret101
☛粉專:https://bit.ly/igsecretxmeloshu
【留言區】也歡迎留言你想看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