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8/23
* 創紀錄降雨,洪水湧入美國田納西州部分地區,22日至少已有22人確認死亡,救援人員仍盡力搜查、目前仍有數十人失蹤。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us/tennessee-flash-flooding.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颶風亨利在美國東北部帶來停電和創紀錄的降雨
預計風暴將於周一晚上繼續經過美國東岸的地區·並降下傾盆大雨,多個州已進行洪水監測。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表示,週六和周日光紐約市的降雨量為 7.04 英寸,是自 2011 年颶風艾琳以來最大的兩天降雨量。
週日,颶風亨利以狂風和暴雨襲擊美國東北部,導致羅德島沿海大部分地區停電,康州被迫疏散,紐澤西州數十名駕車者受困,紐約市的降雨量記錄也破紀錄。
這場熱帶氣旋在登陸羅德島數小時前,從颶風降級,使該地區免於最嚴重的影響,並在向北移動時迅速減弱。周日下午亨利颶風的高峰期,風暴使從紐澤西州到緬因州的 140,000 多戶家庭斷電。
這場風暴——繼上個月艾爾莎之後,也是本季第二次襲擊美國東北部的颶風——促使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和麻州新貝德福德關閉其港口的颶風閘門。這是自 2012 年的桑迪颶風以來。他們第一次為風暴關閉颶風閘門。
長島的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多米尼克·拉蒙尼 (Dominic Ramunni) 表示,預計到週一晚上,該地區仍將繼續傾盆大雨——再下雨 3 英寸。在紐約、紐澤西、康乃迪克、羅德島、麻州、佛蒙特和新罕布什爾州部分地區,洪水警報將一直持續到週一晚上。週日晚上,它已降級為熱帶低氣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nyregion/tropical-storm-henri.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塔利班正討論組織新政府,喀布爾機場混亂持續
塔利班武裝分子與前官員哈米德卡爾扎伊和阿卜杜拉正式與莫斯科進行接觸,尋求他們幫助建立一個“包容性”政府,同時鞏固阿富汗的統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fghanistan-taliban-biden-karzai.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阿富汗最新消息:拜登考慮在8 月 31 日之後持續撤離工作:拜登重申他讓美國人和阿富汗人離開喀布爾是的堅定意志,並表示他將保證所有撤離的阿富汗盟友,未來在美國會有一個家。
拜登說阿富汗撤離的最後期限可能會延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biden-afghanistan-evacuation.html
美國軍方啟動軍事後勤支援計劃,徵調六家商業航空公司幫助美國運送阿富汗撤離人員離開中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fghan-refugees-commercial-airlines.html
喀布爾機場目前的情況越來越嚴峻,情勢在惡化。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the-situation-grows-increasingly-dire-at-kabuls-airport
美國共和黨人在阿富汗難民問題上內部意見衝突。
聯合國工作人員表示,塔利班執政對阿富汗工人,尤其婦女的威脅正在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afghanistan-refugees-republicans
G7 領導人將於週二舉行視訊會議,討論阿富汗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g7-leaders-will-meet-virtually-on-tuesday-to-discuss-afghanistan
到底還有多少美國人在等著離開阿富汗?國務院尚不確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mericans-afghanistan-evacuation-how-many.html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拜登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周日警告,伊斯蘭國發動恐怖襲擊的威脅對政府從喀布爾國際機場撤離數千名美國人和阿富汗盟友構成嚴重威脅。
“威脅是真實的。它是急性的。它是持久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 CNN 的“國情咨文”節目中說,這是我們撤離計劃中的每一個人都關注的問題。
官員們說,他的評論是迄今為止關於情報和軍事官員私下向拜登先生及其高級幕僚簡報情勢中最緊迫的發言。
蘇利文先生和其他美國高級軍事或情報官員,都未提供有關威脅或其具體性的詳細來源。然而,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ISIS可攻擊的範圍從對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起飛或降落的運輸機發動導彈襲擊,到載有炸彈的卡車或滲透至機場外人群自殺式炸彈式攻擊,皆有可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us/politics/isis-kabul-airport.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為了回答紐約時報讀者如何幫助世界各地阿富汗難民,列出一些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接受阿富汗安置計劃的註冊慈善機構、組織和基金。
《美國》
人權第一:正在尋求無償律師幫助阿富汗撤離人員。
國際難民援助項目:正在募集捐款,為流離失所的阿富汗人提供法律服務。
路德會移民和難民服務中心:志工可在其官方網站註冊頁面,看到如何協助阿富汗難民從機場出發、入住公寓或提供膳食。
信守我們的承諾:總部位於紐約州羅徹斯特,他們未來將提供阿富汗難民安置服務,包括技能培訓和住宿。
自 1984 年以來一直在阿富汗開展業務的國際醫療隊:在該國提供醫療培訓和服務,並正在為其緊急救濟基金募集捐款。
國際救援委員會的目標是籌集 1000 萬美元,用於在阿富汗“提供救生援助”。該組織的當地分會也在尋找志工,以幫助持阿富汗特殊移民簽證抵達美國的人,尋找工作和住房。
英聯邦天主教慈善機構:與社區組織合作,正在弗吉尼亞州李堡為來自阿富汗的特殊移民簽證持有人提供重新安置服務和兒童保育服務。
擁有大量阿富汗移民的加州佛里蒙特市正在收集捐款,以支持當地慈善機構為新阿富汗移民提供必需品。
位於亞特蘭大的非營利組織 New American Pathways 正在尋找志工支持阿富汗難民。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要求希望捐贈物品(包括衣服、家具或金錢)或志工服務的公民發送電子郵件至 afghaniresettlement@ccislive.ca,以便與慈善安置機構取得聯繫。
一些慈善機構已經為阿富汗的家庭開展了緊急籌款活動,包括加拿大兒童基金會、加拿大伊斯蘭救濟會和退伍軍人網站,該網站表示將利用捐款支持該國的口譯員等待撤離。
《英國》
Mercy Corps 正在幫助阿富汗的流離失所家庭獲得清潔水和其他必需品。
AfghanAid 已在阿富汗開展工作近四年,其人道主義項目旨在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該慈善機構正在收集捐款,為家庭提供資金、廚房用品、太陽能燈和其他物品。
《如何幫助女性》
Women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正在為其緊急救濟基金募集捐款。
Vital Voices 設立了 Vital Voices 阿富汗婦女基金,以支持阿富汗婦女權利活動家和從該國撤離的婦女的安全。
《如何幫助當地記者》
國際媒體支援機構正與阿富汗記者安全委員會合作,接受捐款以保護仍在該國的記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world/asia/how-to-help-afghanistan-refugee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亨利颶風上週一在美國東海岸附近形成,在達到颶風強度後,它在周日向西北緩慢移動穿過羅德島前減弱,但它仍帶來大雨和每小時 40 英里的風。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8/20/us/hurricane-henri-path-tracker.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去年冠狀病毒出現時,沒有人準備好如此長時間地、危險的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大流行迫使美國人在過去 18 個月的每一天都在生死攸關的選擇中掙扎——而且看不到盡頭。
對病毒的科學理解,似乎每小時都在變化。該病毒僅通過密切接觸或在受污染的表面上即可傳播,甚至通過空氣傳播。病毒初期變異緩慢,但隨後以一系列危險的新形式變種病毒出現。
美國人仍有許多人堅持不需要戴口罩。
在這場磨難中,我們腳下的日子從未顯得如此不確定。
就在過去一周,美國聯邦衛生官員宣布他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向所有美國人提供第三劑加強疫苗注射。幾週前,這些官員向公眾保證,疫苗對病毒的 Delta 變體具有很強的抵抗力,並且不需要加強劑。
預計最早在周一,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正式批准輝瑞-BioNTech 疫苗,該疫苗已提供給數百萬美國人。
一些反對者認為,該疫苗尚未得到正式批准,但卻以某種方式廣泛分發,這一點令人懷疑。對他們來說,“緊急授權”似乎永遠不夠。不能保證免疫保護力。
美國人本來生活在頂尖科學中,它實時展開研究。這個過程一直是流動的,不可預測的。但它很少以這種速度移動,讓公民一到前門就面臨研究結果。
探望生病的父母是否太危險?
親自上學的好處是否大於對孩子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家庭聚會會變成超級傳播者的活動嗎?
即使對於習慣科學可變性的研究人員、公共衛生官員和記者來說,與反復無常的病毒敵人共處也令人不安。
他們也經常為什麼是保護自己和親人安全的最佳方式而苦惱不安。
但對於不熟悉科學且經常質疑科學又沮喪的美國人來說,公共衛生官員有時似乎在移動目標和翻轉,或誤導,他們甚至認為國家撒謊。
冷泉港實驗室出版社助理主任兼兩個熱門網站 bioRxiv 和 medRxiv 的聯合創始人Richard Sever說,大多數時候,科學家們“以一種非常漸進的方式向前推進”,科學家們在這些網站上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
“人們走下坡路是死胡同,很多時候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生物學和醫學要求特別高的領域。過去許多重要的想法在被接受之前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評估。但現在,我們沒有時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health/covid-research-delta-booster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地球編年史 #希臘神話 #蘇美爾文明 今天是地球編年史的第一集,如果大家還沒看地球編年史,可以看我的影片,算是我看了第一部過後,以濃縮和加上我自己的看法,用更簡白的文字,用故事的方式來講給大家聽。大家就以好像聽科幻小說來看待這系列的影片吧! 我們先從蘇美爾文明開始講起,蘇美爾文明,Sumeru...
普羅 拜 爾 生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國有機雙認證
平價環保無毒烏烏超愛的 #大地之愛
寶貝呵護組&親子、哺乳呵護膏+優格餅+生機鮮果飲
👉 團購結束,下一次開團11/15
在媽媽界享有盛名的「大地之愛」團購終於來了~我超迫不及待想要把這個好品牌介紹給大家!
認識大地之愛是我在月子中心時深受乳頭流血破皮所苦(記得那時候說烏烏是護理師認證吸力超強嗎?),每天擦羊脂膏只覺得很黏很油但每天還是很痛啊(痛到每次哺乳都咬緊牙關那種鑽心痛),
後來粉絲私訊我他買大地之愛的「哺乳舒緩呵護膏」,晚上擦,通常醒來就好很多,我馬上手刀上網下標,從此羊脂膏就被我丟到陰暗深處了~
「哺乳呵護膏的修護力真的太好了!!」
🌟哺乳舒緩呵護膏:
美國進口
成分:冷壓初榨橄欖油、*蜂蠟、*乳油木果油、*藥蜀葵、*金盞花
✔️全成份天然有機
✔️也可以拿來按摩胸部,可以緩解乳房肌膚的緊繃感。
✔️植物性 USDA 有機認證
✔️低敏感性
✔️滋潤、修護、舒緩乳頭肌膚,加強乳頭肌膚耐受度(事前預防+事後修護)
✔️好吸收不黏膩
✔️嬰兒、孕婦、產婦、全家皆適用(舒緩皮膚搔癢、舒緩乳頭刺痛、預防肌膚乾燥脫
皮)
✔️不進行動物實驗、不含大豆成份、不含防腐劑、不含麩質
👉如果是孕婦或是正在哺乳水深火熱當中的媽媽(有朋友是也跟他們說!!),拜託你們一定要帶這瓶回去,我用了五種乳頭修護膏,這瓶是「修護力最強」,不用擦掉可以直接哺乳也最安心的。
雖然肌膚受損處不會到馬上全好,但真的因為修護力太好,痛感直接少一半以上!
有機成分新生兒用了也安心啊~~~
========
🌟親子呵護膏(花花推薦必買第一名)
這瓶真的太好用了!!(吶喊)
烏烏舉凡:被蚊子咬、紅屁屁、蘋果臉、肌膚莫名出現的小顆粒⋯⋯任何皮膚哪裡不舒服,拿來擦都超有效!
之前烏被蚊子咬我馬上擦,他一小時後直接消掉(他之前被蚊子咬都會引發過敏腫得很誇張你們應該有印象),但這瓶現在是我們母子的心頭好,不能沒有他!
屁股大便太多次紅紅的、被蚊子咬,擦了修護力都超快~
烏烏現在也知道到這瓶「香香的,擦了就不會痛痛癢癢」,所以超喜歡,變成每天都吵著要擦==還要各種幫媽媽擦
✔️不含類固醇等藥物反應
✔️ 脫屑粗糙、蚊蟲侵擾會想抓、紅屁屁、跌倒肌膚受傷、甚至連預防孕期肌膚紋路、腳跟龜裂、硬繭都可以擦!
✔️ 「英國土壤協會」高規格有機認證
等於就是一瓶萬用膏,全家大小都可以用(比澳洲木 x 霜好用很多我覺得)
✔️ 環保包裝、不含塑化劑、素食者可用、不做動物實驗、不含人工香精、不含礦物油、不釋放甲醛
成分:橄欖油*、蜜蠟*、乳油木果油*、金盞花*、月見草油*、橙花*、德國洋甘菊
👉偷偷說,我現在都拿這瓶擦我的屁股下面&肚子,他可以預防孕期紋路,我擦孕婦
霜之前都擦這瓶,現在肚子還是很漂亮(我懷烏 20w 就出現妊娠紋了勒)還有孕婦
肚皮會癢癢我擦一下也好很多!
==========
🌟烏烏御用:三合一泡泡露+舒敏身體乳
敏感肌寶寶看過來!
❤️三合一泡泡露
✔️法國原裝進口
✔️ECOCERT、COSMEBIO 有機雙認證
✔️洗髮、沐浴、泡澡一次搞定
✔️以無患子取代化學起泡劑
✔️不流淚配方,成分溫和,不含皂鹼,
成分:有機洋甘菊、有機菩提花萃取物、及薰衣草精華、蜂蜜,南法普羅旺斯地區傳統的草本植物配方。
✔️pH5.5 弱酸性配方
👉這瓶是我找超久「敏感肌寶寶也能玩泡泡浴的沐浴乳」,其實很多兒科醫師都不建議皮膚敏感的小孩泡泡浴,因為沐浴乳裡的化學物質會引發過敏,不只異膚寶,正常皮膚的寶寶其實都比較薄所以都不是很推薦泡泡浴。
但這瓶沒有化學起泡劑、雙有機認證,還可以維持寶寶的「健康皮脂膜」!
我之前在顧烏烏的皮膚的時候,真的非常龜毛,我是完全不給他用沐浴乳的,到現在也是 2-3 天才用一次,而且都是精挑細選的,大地之愛這瓶就是我的愛將之一!
👉他的泡泡超綿密,只要擠在水龍頭水流出來的地方就會自己起泡超方便,而且一瓶
不到 500 根本無敵平價~~~根本應該囤十組
❤️寶貝舒敏身體乳:
很多人問我烏烏都用什麼乳液,畢竟敏感肌寶寶能用的乳液不多,有的還很貴!
我大概買過十種品牌以上烏的乳液不誇張(為了他皮膚媽媽媽媽真的快當博士)
那時候很苦惱的就是評價幾百元的有凡士林(其實對寶寶皮膚不是這麼好)、單純有機沒有香料的又都破千(我曾經買過一組就要快$3000)
但是能怎麼辦?
每天看烏皮膚這樣真的很心疼~
但這組身體乳是烏持續一直有在用!
團購價一瓶才$460 !!
而且
✔️法國有機雙認證
✔️甘油+木糖醇:保護肌膚表層、維持肌膚健康
✔️ 甜杏仁油*、乳油木果油、沒藥醇 :可以加強保濕、舒緩乾燥、在肌膚形成保護膜
👉他真的是一般皮膚寶寶或問題肌膚寶寶都可以用,烏烏是用到不對的東西皮膚會馬上起反應的小孩,但是現在他晚上睡前都是擦這瓶,都睡得棒棒~皮膚也嫩嫩QQ已經幾乎沒有粗粗乾乾
而且寶寶的皮膚問題有時候目前看起來正常,其實 3 歲之後才會浮現,現在給他有機沒有添加的乳液,才不會讓他皮膚防禦能力被不好的乳液給破壞掉~
=========================
接下來來介紹超好吃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是不給烏吃任何加工食物,所以他的三餐裡面「沒有麵包饅頭麵之類任何加工品」
他唯一會吃的,就是我們出去時要讓他安靜或坐車,或怕他餓又或是在家時偶爾犒賞他的「小點心」
但連小點心我都是精挑細選
✔️絕對不能有人工色素、防腐劑、其他額外添加
我才敢讓烏烏吃!
=======••=
🌟Kiwigarden 優格餅(寶寶孕婦都超愛吃)
✔️不使用任何人工色素和防腐劑(這包裡面有一點點糖分,如果完全不給孩子吃到糖分的要注意唷)
✔️FREEZE-DRY 冷凍乾燥技術, 完整保留水果優格的多種益生菌和風味,吃的到水果的營養成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每克至少含有 100 萬的益生菌,
其中包含 4 種乳酸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ecies bulgaricu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幫助消化,使排便順暢,防護力 up !UP!
✔️水滴狀,小巧入口,微酸甜口感,讓寶寶一口接一口
✔️保留優格的多種益生菌活性。
✔️選用純淨無汙染國度-紐西蘭天然水果元素,農藥 Out!
✔️酥脆的綿密口感與適中的大小,易溶於口,不用擔心寶寶噎到
這系列真的超好吃,我已經偷吃掉烏烏的兩包了(不要跟他說他一定會跟我生氣),
我目前還沒有聽過寶寶不愛吃他們家的優格餅!
==========
🌟皮皮奧斯生機泡芙條
我覺得他長得很像大一點的乖乖😂
但是他是
✔️義大利進口
✔️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防腐劑、非油炸
✔️大小剛好訓練六個月寶寶抓握
✔️不含麩質
✔️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的天然食材做成
他的草莓、藍莓六個月以上可以吃,起司口味要 8 個月,烏每次跟我們坐車南征北討,帶幾包就可以乖乖讓他在車上五小時(吃玩睡完全不哭鬧)
============
🌟Happy Hours 生機纖果飲、Holle 生機蔬果得來速
✔️義大利原裝進口
✔️整包水果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輕鬆補充每日的水果營養!
✔️不添加水、糖、保存劑
✔️不含麩質、人工糖精、防腐劑
烏只要出門,沒辦法吃到足夠量的水果我就會給他喝一包纖果飲或生機蔬果~
他一整包完全沒有添加水跟糖,單純就是水果泥~
❤️尤其是我要大推有 demeter 認證的
Holle 生機蔬果得來速
✔️產品原料取自「生物動力自然農法」,也就是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殺
蟲劑的耕作法(按照四季節氣耕作、對自然友善)
✔️從農業生產、產品製作、加工、包裝皆符合最高生機程序標準
✔️孕育出營養豐富的蔬果及自然穀物
烏每次看我拿這個出來就會超開心,我大概一週給他 1-2 包,補足可能我們三餐不小心沒有補足到的營養,而且重點媽媽也在喝,一包才 60 卡左右,真的好喝也無負擔(到底是寶寶食物還你的食物🤪)
大地之愛真的東西平價好用還都是有機認證,寶寶點心好吃又不造成身體負擔!
團購價更是超好入手~
真的給寶寶好一點的沐浴乳、身體乳,他們的皮膚會回饋你~(新生兒就可以用)
👉然後記得親子膏必帶,真的太萬用了!
如果是孕婦你現在可以擦自己,然後寶寶出生擦寶寶,之後你就會覺得買一組太少!
對了,花粉團除了團購價!
❤️滿$1200 就送👉大地之愛副食品歡樂時光禮盒(有優格餅、泡芙條、有機纖果飲)
這邊團: 👉 團購結束,下一次開團11/15
#上次快閃的有機蘆薈潔手液目前大缺貨
#所以沒有單開賣場只有在禮盒裡才有喔
#上次就叫你們快下單吧~~~
#但禮盒也超值每一樣都值得帶回家
普羅 拜 爾 生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能量流動,可以使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有意識地呼吸。
試一試
一、以舒適的姿勢或站或坐,在手舉過頭時吸氣,放下手臂時吐氣,慢慢重複此動作二十次。
二、在工作時,堅持每小時要起來走動、跑步、旋轉或到戶外騎腳踏車五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專注在慢慢深呼吸,同時也注意周遭美麗的事物,並一起吸收這些美景。
摘錄自《#創傷照管》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之前我在贈書直播的時候分享過,深呼吸是一個跟身體連結的方式之一,很值得養成習慣。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472008306433911
倒過來說,當我們身心難以放鬆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正在憋氣而不自知。呼吸的品質,跟身心目前的狀態有關。而影響呼吸,也能影響身心。
再進一步說,沒有呼吸,也就沒了生命。生命的進展,便在一呼一吸間,能觀呼吸,就回到了生命的當下—這不只是一種隱喻,也是一種實務。
呼吸又跟能量的流動有關,透過運動、調整呼吸,我們淤積的能量便有機會鬆動。有人一深呼吸,反而會心悸緊張,這也不用過於勉強,能注意到自己正在自然呼吸即可。
我個人得益於深呼吸許多,我尤其喜歡用鼻子吸氣,再慢慢用嘴巴吐氣,這是我長年的習慣。但少數時候,我也會只用鼻子吸吐,這似乎是無意識的過程,我就任它自然。
有時候,我會搭配動作,特別是在比較空曠的場地。吸氣時,雙手張開成擁抱狀;吐氣時,雙手慢慢合掌。這時會特別注意雙腳腳踏實地,成站姿,想像腳底有樹根牢牢抓住地面。
祝願您,能好好呼吸,能隨時靜心!
... ... ... ... ... ... ... ... ... ... ... ... ... ... ...
讓能量流動
【文/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
我從上個禮拜開始就沒好好呼吸過了。
──正在處理危機的社區診所執行長
…
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取得身心靈平衡,確保內在能量像風一樣流動,而非身陷在壓力過大的狀態。
傳統中醫相信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能量停滯鬱塞。這裡的能量指的是生命力、活力等讓你能活得像自己、展現內在本質的力量來源。它讓你在早晨時願意起床開啟新的一天、讓你感受到他人走進房間、在想到過世的人或動物時湧現感覺。中醫特別強調,健康的關鍵在於促進能量流動,而非停滯在某個感覺或問題上。這種做法對於那些照顧受創傷者的人來說尤其寶貴,能夠幫助他們察覺痛苦輻射出來的影響力,並學著放任其漣漪效應自行消散,而非一味吸收、累積這些痛苦。
彼得.列文鼓勵我們向野生動物學習,從中了解為什麼人類如此容易受到創傷,但動物卻很少有這樣的問題。從數十年的研究中,他發現人類和動物面對威脅都有三種基本回應方式:逃跑、戰鬥或靜止不動(凍結),這些回應方式都由原始的爬蟲腦主宰。我們感受到威脅時,會發揮巨大的能量,並在戰鬥或逃跑時釋放這些能量。如同在野生動物身上所見,牠們可以再回復到遭受威脅前的生活狀態。然而,若無法戰鬥或逃跑,我們的生物本能會收縮(凍結),盡最後一份力來試圖自保。野生動物則是透過靜止不動度過威脅,並於恢復活動時,釋出累積的能量,然後繼續餵養、照顧其後代、過正常生活。
但是,列文發現,人類卻不容易透過這種方式釋放能量。只要我們進入收縮、凍結的回應方式,就會積攢巨大能量,對神經系統造成沉重負荷。如果我們的爬蟲腦可以按照自然方式運作,就能在度過危機後加以釋放能量;然而,我們高度演化的新皮質(理性腦)通常會干擾這段過程。其所感受的恐懼與欲望,會強大到抑制恢復訊號釋放的能量。身為人類,卻困在讓動物維持健康和成長的神經系統循環。對我們來說,未釋放的殘餘能量會成為根深柢固的創傷源頭,許多創傷接觸反應症狀,都包含為了制服這些堆積能量而衍生的生物反應。
列文在《喚醒老虎》一書中總結:「新皮質沒有強大到能取代我們面對威脅與危險時的直覺防禦機制,也就是戰鬥、逃跑或凍結等反應。在這方面來說,人類還是有相當大的程度受到動物本能約束。然而,由於動物不具備高度演化後形成的新皮質,身體藉由釋放能量自然回復正常的功能不受影響;但對人類來說,我們在面對威脅時,卻會啟動永無止境的直覺反應循環,直至形成創傷。」
列文用他的研究做為「身體經驗創傷療法」的基礎。奉行者相信:「創傷反應的核心為生理反應,我們也必須從生理下手才能開始康復。」列文的方法應用多種技巧,釋放因創傷而凝結的能量,若能成功,就可以使神經系統恢復原有的彈性、達到能自我調節的狀態。
學習如何與內在能量互動,是支持身體內在復元力的第一步。我們可以溫柔地探索讓身體內部能量保持流動的方式。當能量流通受阻時,便能找到解開阻礙的方法,進而創造長期維持健康的基礎。
…
我彷彿能感覺到身體中累積的一切毒素。如果不去衝浪、騎單車或跑步,我就沒辦法繼續好好生活。
──馬克.泰納西(Mark Thanassi),加州聖塔克拉拉急診主治醫師
…
在猶太傳統中,有人過世時,大家會「坐七」守喪。對於大多數猶太人來說,他們需要在這段時間與痛失至親者密切接觸和對話,以提供支持。在某些東正教社群中,坐七的其中一項規定,就是只有在喪親者主動搭話時,訪客才能與他們對話。其中一個原因是見證他人的痛苦本身也有巨大的力量。我們做什麼、說什麼或是以什麼方式觸碰對方並不重要,而是要讓這些承受痛苦的人了解自己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本質上彼此緊密連結,就算什麼也沒做,見證他人創傷者也可以分享喪親者經歷的痛苦。
如果我們要保持身體、情緒與心靈健康,就不能把分享痛苦當成吸收痛苦,因為痛苦的能量必須持續流動。如果放任自己見證的掙扎和苦難在身體扎根、積累,就會使其過於蓬勃發展,遮蔽內在的一切光明。將這種累積的痛苦連根拔起,比預防痛苦在內心扎根要困難得多。
傑克.康菲爾德說:「別人託付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回應?答案很簡單,當我們以不健康的方式接受他人的痛苦,我們會擔心、感到不安、不自由。既然一切都改變了,我們需要找到放下的能力,讓自己的心得寬慰。」
對不少人來說,要實踐這種概念,可能得先大幅度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放下痛苦聽起來很被動、很艱難,因為想到要減少對事情的掌握程度,就讓人充滿恐懼。畢竟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都是「採取行動等於實踐、等於成長、等於生存」。於是靜止可能等同放棄、軟弱,甚至是死亡。雖然最終這些聯想可能會遭到質疑,但也不必一夕之間丟棄一切既有想法。
不一定要靜觀問題,才能使能量流動,但可以透過有意識且自律的方式,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滌、排毒,並放下重擔。有些人能透過跑步這種快速的動作來讓能量流動;其他人則可能會更傾向透過靜止方式達到覺察、連結、行動,最終促進生命平衡。這些人可能會練習專注呼吸、靜心、散步、園藝、念經、頌唱禱文等。
釋一行曾對一位詢問應該把腳步放多慢的門徒說:「你從來沒看過僧侶跑步吧?我們總是慢慢走,如果你動得太快,就無法聚焦在當下。」
讓能量流動,可以使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有意識地呼吸。很多人可能會很訝異,專注呼吸居然是讓我們維持平衡的關鍵。但幾乎所有古老傳統都認為,有意識、刻意的呼吸非常重要:北美原住民舉辦日舞與汗屋儀式(編按:Sweatbox,以蒸氣浴導致大量出汗,象徵排出體內不潔淨之物以達到淨化目的)長達好幾世紀;北美塔拉烏馬拉人把跑步視為健康的核心;印度自有史以來就有瑜伽的傳統,也開始舉辦大笑集會。
世界各地的冥想傳統發展出各種做法,透過呼吸為主要指引,使心思覺察力更敏銳,並培養慧眼。呼吸是最平常,且維持生命所須的動作。而這也提醒我們,萬事萬物,連同生命都服膺於「無常」的普世法則,讓我們了解自己必須與各式各樣的抉擇和諧共存,且對生命有更深入的覺察。
…
一般對於暴行的回應,就是將其從意識中驅逐。有些暴行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力過於可怕,以至於無法明言⋯⋯然而暴行卻拒絕被掩蓋。和企圖否認暴行欲望同樣強大的,就是掩蓋無用的信念。普羅大眾都知道,除非我們公開談論暴行,否則其影響力將陰魂不散。
──茱迪.赫曼,《從創傷到復原》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副教授
…
卡崔娜風災過後,許多城市的居民深陷痛苦當中,眼神空洞不已。我在紐奧良主持創傷照管工作坊,並有幸能與風災紓困人道支援基金(People's Hurricane Relief Fund)合作,並看到兩位容光煥發、與眾不同的女性:金伯莉.理查茲(Kimberley Richards)與卡妮卡.泰勒墨菲(Kanika Taylor-Murphy)。她們都是社區組織者、倡議人士與教育家,風災侵襲、河堤垮掉時也都不在紐奧良,且度過了身為緊急救難人員帶來的創傷,其中一位更是僅存一幢位於密西西比州皮卡尤恩的磚房。兩人都在源源不絕的創傷接觸後續影響中,繼續堅強生活,更為生存與重建人道協會(People's Institute for Survival and Beyond)等機構服務,並與親朋好友一同努力重建紐奧良。
我幸運地能有機會問她們如何有效照顧自己,金伯莉說:「風災過後,我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完全沒有照顧自己,之後我開始生病,精神方面開始出問題。自那時起,我每天早上都會花一、兩個小時散步。現在有其他七位女士也加入了我的行列。我們會在社區中行走,而我會在這時候好好呼吸。這很困難,因為我會想,要是我有時間散步,就應該去幫助別人。這念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但我依然堅持下來,繼續散步。」卡妮卡則說,練氣功以及和金伯莉與其他朋友一起散步,讓她得以克服創傷。
比莉.羅森的整個職涯都在第一線對抗創傷,且在全華盛頓州各地投入創傷心理減壓活動。她會在一天中找幾個時間點,提醒自己要記得深呼吸。在工作時,每當電話響起,她就會先深深吸氣、吐氣一次,才接起電話。
其他讓能量流動的方式有運動、寫作、唱歌、念經、頌唱禱文、跳舞、武術、散步與大笑,只要你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同時運用正念即可。有位在基督徒和睦行動中負責協助北伊拉克空襲受害者的同事說:「我喜歡能夠放空的活動,像是靜心、深呼吸、接觸大自然,還有思考自己能如何不緊緊抓住東西不放。」
……
試一試
一、以舒適的姿勢或站或坐,在手舉過頭時吸氣,放下手臂時吐氣,慢慢重複此動作二十次。
二、在工作時,堅持每小時要起來走動、跑步、旋轉或到戶外騎腳踏車五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專注在慢慢深呼吸,同時也注意周遭美麗的事物,並一起吸收這些美景。
三、與一位可以固定聯絡的同事或朋友建立互助諮商的關係。你們必須同意為彼此提供諮商幫助,就算只有五分鐘也好。讓朋友先開始講話,並平靜地注意聆聽;接著再換你講。你可以將所有心聲都說出口,排出心中一切想法;而朋友也要專注聆聽你說話五分鐘,你們可以經常反覆這麼做。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創傷照管》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52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52-B
金石堂★選書 https://bit.ly/T0400052-K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普羅 拜 爾 生物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地球編年史 #希臘神話 #蘇美爾文明
今天是地球編年史的第一集,如果大家還沒看地球編年史,可以看我的影片,算是我看了第一部過後,以濃縮和加上我自己的看法,用更簡白的文字,用故事的方式來講給大家聽。大家就以好像聽科幻小說來看待這系列的影片吧!
我們先從蘇美爾文明開始講起,蘇美爾文明,Sumeru,是目前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裡面最早的文明記載,通過以放射性碳十四的斷射代謝來測量,蘇美爾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前。就是大概6千多年左右,有些人還問我今年才2019年,哪裡來的6千多年,那麼大家知道公元前和公元後的分別嗎?在英文裡面公元前是叫B.C,全名就是before Christ, 也就是耶穌基督之前。世界定義為耶穌出現的時候為公元第一年。大家不要搞錯啦~
那麼我們開始吧!
最早時期蘇美爾這個名字並不是蘇美爾人自稱的,而是阿卡德人,蘇美爾人稱自己的Sig-giga意思是黑頭人,在聖經裡面的Shinar希納爾出現過8次,在希伯來語裡面它的意思是兩條河流,而蘇美爾最早開始的時候就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南部,也是底克尼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據聖經的記載,在創世紀裡面有寫到:有 河 從 伊 甸 流 出 來 滋 潤 那 園 子 、 從 那 裡 分 為 四 道 ,第 一 道 名 叫 比 遜 、 就 是 環 繞 哈 腓 拉 全 地 的 . 在 那 裡 有 金 子 、並 且 那 地 的 金 子 是 好 的 . 在 那 裡 又 有 珍 珠 和 紅 瑪 瑙,第 二 道 河 名 叫 基 訓 、 就 是 環 繞 古 實 全 地 的 ,
第 三 道 河 名 叫 希 底 結 、 流 在 亞 述 的 東 邊 。 第 四 道 河 就 是 伯 拉 河 。最後一條伯拉河,在英文聖經裡面叫Euphrates,就是現在的幼發拉底河,第三條河叫希底結河,英文裡面叫Tigris,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底克尼斯河,這條河流向亞述的東邊,而亞述就是真實在蘇美爾文明真實存在過的城市,亞述城,我們在遲點會有說到亞述,大家先記得這個名字。
那麼究竟蘇美爾從何處來呢?這個我們可以先從這張圖開始說起,大家都有看過達爾文的進化論圖,但是很多人以為這是進化中的人類,其實不是,這是出現在每個時代不同人種的人類,在最早的1400萬年前出現的類人猿,然後到高級南方古猿,到直立人,然後最後到90萬年後才有第一批原始人,叫尼安德特人。但是在南方古猿和尼安德特人相差200萬年,但是兩者還是屬於石器時代,進化論的核心是說萬物的進化是隨機的,並且都是源自單一起源,但是為何偏偏的人類呢?如果是隨機性的,世界上應該至少存有另外一種生物的進化版,但是這裡的200萬年裡面,人類沒有進步過,用了兩百年還是在玩石頭。。。
還是這兩百萬年經歷過文明的進步極限,然後自我毀滅後,在變成原始的人類呢?我本身並不贊同進化論,因為不同時代出現的人類可能不是同源,到了大概3.5萬年前,突然出現了人類的另外一群人,叫智人,就是有思想的人,叫克羅馬農人,這些人和我們長得很像,而且突然他們有了文明,會祭拜死者,藝術文化開始有了文明,有了很多原始人類沒有的特徵,這個就是造成很多科學家想不通,如果人類用了兩百年還在玩石頭,為何突然間在20萬年可以突然出現文明呢?
(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相差20萬年)除非現代智人是外來的生物,突然間來到地球。。。是否好像創世紀一樣,是上帝製造我們呢?
就算是現在在世界某處還有人類的部落處於原始時代,如果他們和我們一樣,應該也會至少進步到會用銀器,為什麼和我們現代的文明差距會如此巨大!!
那麼我們來看看6000多年前的蘇美爾文明究竟有多先進,從遺跡當中找到十多萬個楔形文板,記載了軍事,法律,醫學,離婚證明,冶金,建築,宗教等等。那不就是現在的社會嗎?在那個時候已經有手術了,而文板上有記載,如果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失誤,是需要負上責任,就是附上他的手,哇!那麼誰要做醫生啊?
那麼究竟蘇美爾人或者是人類是如何開始的呢?我們就從神話中找線索吧!
今天我們就來說希臘神話裡面的人類起源還有故事
下一集我們繼續說希臘神話裡面的線索還有這些神話究竟是從何起源?
我們下一集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nhvuvFpfv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