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式遊戲場缺乏整體規劃?穎孟要求盤點改善三大問題】
#遊戲是一種學習,一直已來,我都主張應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公平、安全的冒險和探索。
台灣近年掀起公園改造運動,北市社會局也於2016年開始,攜手各局處推展「共融遊戲場」,希望改善罐頭遊具氾濫的現象,打造讓大朋友、小朋友、身心障礙者等,不分年齡層和族群都可以共同遊玩的遊戲場。
然而,我調閱資料卻發現,即使納入公園處已規劃施作的共融式遊戲場,目前公園處轄管、具兒童遊戲場的公園之中,仍有超過83%無建置任何共融設施。且部分共融式遊戲場,根本 #缺乏整體規劃、宛如 #拼裝車。
以景華公園為例,景華公園在2017年被規劃為共融式遊戲場、全面淘汰原有設施。沒想到,卻換來 #半座二手 + #半座全新 的組合罐頭遊具,和獨立在側的2項共融遊具,儼然成為拼裝遊戲場,不僅引來里長不滿,配置上也完全不符合 #功能區分、#視線可穿透 等概念。
今年,景華里長想藉著疫情遊具未開放期間,更新設施,卻發現此批二手罐頭遊具,竟和共融遊具一樣,須重新計算五年保固期,導致要等到2022年才可重新設計、汰換器材!
因此,我要求公園處長提出老舊遊具汰換指引,並檢討保固期規範、盤點所有轄管公園的環境與硬體設施,訂定推展共融式與特色遊戲場的期程。
處長承諾,針對共融式遊戲場的推展,過去有陸續盤點,會再彙整盡速最新資料,將共融遊戲場朝向普及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另外,共融公園概念來自氣候較溫和的歐美,遊具設計傾向開放式、與自然景觀結合。但台灣位處亞熱帶,現有的CNS管理規則又十分嚴格,要求設施必須與樹木保持安全距離,過去已有許多家長反映正午時遊具表面溫度過高,導致小朋友無法遊玩的困境。
我要求處長,務必將遊戲場設計納入遮蔽物,並考量塗料、材質等,讓小朋友在白天也能開心玩樂。處長也表示,遊具高溫曝曬問題,確實是目前的重點改善項目,會重新盤點有相關狀況的地點、盡速檢討處理。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reurl.cc/6amRdO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1的網紅林嘉宏W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win’s talk院長說來聊聊環運動教育產業發展 想複習滑步車運動採訪請點擊這裡:https://bit.ly/2PAMMuH 少子化問題使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現象,人口紅利的消退對於教育產業是危機還是契機呢? 無論是我們的108年課綱亦或是中國的素養教育,體育、體適能相關項目成為教育產業...
普及化運動項目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基層打造Taiwan No.1】
昨天我和同事開了一場探討基層運動、國手、後勤團隊的記者會,發言熱烈,開了將近半個早上。
會中我提到美國職籃洛杉磯湖人隊傳奇球星 Kobe Bryant 有一代簽名球鞋名為 SYSTEM,設計團隊以食物鏈頂層的掠食者為發想,並提出體系的概念,象徵Kobe主宰比賽的能力。我覺得「 SYSTEM」這個字彙用在運動員身上,是再精準不過。不管是個人的運動或團隊運動,每個運動明星、每面獎牌的背後,都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有許多人在背後默默努力,像是教練、防護員、陪練員、運動科學分析系統與專家、心理諮商等等都該被重視,沒有後勤團隊的無名英雄參與,不可能會有站在台前的英雄。
此外,也應該讓從小開始培養的運動員了解未來的職涯出路,無論是投入職業運動、或選擇公務人員身分的隊伍,都要讓運動員充分了解選擇的優缺點。而在台灣,許多基層運動員若沒有獲得政府或企業幫助,就無法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訓練,因此難以維持生計,也難怪台灣家長普遍不鼓勵自己的小孩投入體育項目的學習,認為小孩未來若是作為選手是「會餓死的」。我常說:「恐懼來自於無知與未知」,因此,我認為應該營造友善民眾接觸運動的環境,讓台灣對於體育推廣與發展的想像不僅僅是「出國比賽! 得冠軍,拿金牌」,而是可以豐富民眾生活的日常,達到全民運動普遍化的風氣。
在台灣的運動系統裡面,過去常缺乏對「社區運動」的關注,但運動產業的發展,最是需要基層運動、社區運動做為基石。台灣過去欠缺全民「平等」接觸各項運動的機會,民眾時常連借運動場地都會遇到種種困難。
我的理想是「全民體育」——建立全民運動習慣,從基層的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出發,學校、社會人的運動組織參與開始改變,各縣市盤點閒置空間增建社區球場、微型運動中心,開放民眾免費時間,讓運動不只是競技,更是存在生活每一個角落的興趣。運動風氣要「從小深耕」,運動場地資訊要「公開透明」,讓民眾、社區、公司行號、鄰里據點、自行成立的隊伍可以租借、使用,政府做好軟硬體資源的提升,使運動據點鄰里化、普及化,讓運動成為全民的日常。
基層運動隊伍的教練、領隊,可能都是過去在職業或國際賽場上發光發熱的選手;或者更直接的,民眾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著手,活絡運動市場,從根本做起,透過循序漸進的行動和實踐,擴大運動產業的參與者、促進者、消費者。
期盼相關單位能一起攜手積極推動,統整及盤點各種可以讓體育環境更好的資源,創造選手、政府及民眾三贏的局面,以民間與政府的力量共同支撐台灣的體育環境!
並特別感謝與會的體育界出席者:
空手道 黃昊昀教練(也是文姿云選手的教練)
東奧代表團 運動心理諮詢師 陳泰廷
五人制足球 林良貿教練
台灣男籃 許皓程教練
謝謝你們長年的付出。
以及同事 立法委員 莊競程 陳秀寶 黃秀芳 陳瑩(Ying Chen) 陳亭妃 陳歐珀 的熱烈討論。
普及化運動項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於東京奧運前就表示,新加入奧運及亞運競賽項目的運動如滑板、攀岩、電競等,都是時下年輕人較感興趣的項目,認為從普及化的角度而言,應考慮提供更多資源讓他們發展。但事實上港協暨奧委會、體院等做過甚麼呢?這些冷門運動不但難以獲政府資助,連訓練場地、資源都要運動員自行爭取;若該項運動不是精英項目,即使於公開賽獲獎也不能向體院申請獎金。
港府對運動員的資助視乎成績,但即使獲取奧運這類世界賽獎牌的「精英甲」全職運動員,每只也只有約三萬元,若是「精英丙」級則只有約一萬元。有媒體就指出今屆奧運奪佳績的張家朗、何詩蓓,本身家庭經濟條件不俗,但其他全職運動員在獲取佳績前,就難維持穩定生活開支,當局應考慮例如為全職運動員安排可負擔的居所、生活津貼,才能讓他們全情投入訓練。//
普及化運動項目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集win’s talk院長說來聊聊環運動教育產業發展
想複習滑步車運動採訪請點擊這裡:https://bit.ly/2PAMMuH
少子化問題使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現象,人口紅利的消退對於教育產業是危機還是契機呢?
無論是我們的108年課綱亦或是中國的素養教育,體育、體適能相關項目成為教育產業發展的新寵兒,搭上數位穿戴的科技浪潮,運動也隨之多元,趨向專業化、精緻化、遊戲化的新局面……想了解更多體育產業的趨勢別錯過本集的精彩內容!
在此也鼓勵年輕創業朋友,AI等科技項目是趨勢但不是創業萬靈丹,反而是投其所好善用自己的資源與長才,說不定就能找到市場的突破口,創造獨一無二的新藍海。
【Win’s Talk】與【顧名思易】攜手合作的【院長說】,目的是做到「將商業知識普及化」。
更重要的是...
我們都有相同的使命「希望協助台灣創業家、企業家更加茁壯」!
未來將會在每月10號、20號、30號推出影片,第一季共24集,敬請期待!
如果你對商業知識有興趣,
請記得訂閱Win’s Talk 頻道 ▶https://bit.ly/2lHIbu8
顧名思易 頻道 ▶https://bit.ly/2ksdRUg
CHUANG STUDIO 頻道 ▶https://bit.ly/2kcQNso
(YouTube觀看記得開啟CC字幕唷!)
普及化運動項目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嗎?
電子競技在2022年正式納為亞運項目!!!
在這個最火最夯的新興產業—泛娛樂產業,
你可能沒有接觸過,
接觸過也不曾發覺電競玩家與電競直播竟然只是整個電競生態的冰山一角,
從腳本設計、軟硬體、消費者體驗、虛實整合...
每個環節都是龐大的產業鏈,而5G技術就像把鑰匙,
開啟電競產業的新紀元,更給ICT基礎深厚的台灣一個嶄新的契機。
你可以不玩電競,但你不能忽視的電競發展,
想了解更多,來聽聽院長怎麼說。
【Win’s Talk】與【顧名思易】攜手合作的【院長說】,目的是做到「將商業知識普及化」。
更重要的是...
我們都有相同的使命「希望協助台灣創業家、企業家更加茁壯」!
未來將會在每月10號、20號、30號推出影片,第一季共24集,敬請期待!
如果你對商業知識有興趣,
請記得訂閱Win’s Talk 頻道 ▶https://bit.ly/2lHIbu8
顧名思易 頻道 ▶https://bit.ly/2ksdRUg
CHUANG STUDIO 頻道 ▶https://bit.ly/2kcQNso
(YouTube觀看記得開啟CC字幕唷!)
【相關連結】
微軟翻譯AI►https://youtu.be/auJJrHgG9Mc
日本5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JC_yJTXIc&t=2s
普及化運動項目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5月11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我們繼續審議《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各項修正案。我就香港的青年、體育和電競發展發表了我的意見。香港的體育發展欠缺整體策略,政府投放於運動員和各個項目的資源也十分不足,我希望政府成立體育發展局,統籌體育發展政策,同時,增撥資源培育相關人才和加建體育場地,推動運動的普及化。當然,政府也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將資助對象由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並適度增加資助金額,減低運動員因訓練和比賽產生的經濟負擔。
除了傳統運動外,我也十分關注近年發展迅速的另一個新興運動—電子競技。政府雖然表示在今年暑假會舉辦一個大型電競比賽,但要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不能單單依賴每年幾個比賽,而是要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建立一個發展全面的環境。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培養電競產業的人才,電競運動不只是須要遊戲選手,還須要其他專業人員,包括分析師、直播主持人、專家旁述和技術支援等,讓年輕人有多一個出路和選擇,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規劃地發展。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主席:
在這個辯論環節,我會集中就涉及總目53民政事務局和總目95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修正案發言。首先,我想講體育方面。我相信不少市民同我一樣,認為香港過去在體育發展方面是欠缺整體策略、政府在培訓各類型運動員的資源投放並不足夠,各個運動項目的軟、硬件,包括運動場館,以及運動科學和物理治療等相關的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短缺情況,嚴重影響香港過去的體育發展,這方面民政事務局的實在責無旁貸。但我認為,即使削減民政事務局局長的薪酬開支亦無補於事,相反我們應該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敦促下一屆政府全面推動體育精英化和普及化發展。
過去,本地多數運動項目都是依賴政府資助,雖然很多時資助金額並不多,但對於很多運動項目而言,政府的資助亦只是唯一的依靠,不過現時的資助模式難以推動體育界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參考藝術發展局的模式,成立法定的體育發展局,負責統籌各項體育的組織,完善資源分配機制,同時肩負政策的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的責任。
在制訂體育發展策略方面,政府可考慮邀請商界合作,提供誘因,吸引商界投放資源,與政府共同扶助本地體育邁向商業化發展。當然政府亦須增撥資源,培訓更多運動科學、醫學及物理治療方面的人才,為各級、各類型的運動員提升訓練水平,並在護理方面提供更完善的支援,減少傷患,從而令運動員有更好的發揮和表現。
主席,本港不少精英運動員,包括曹星如、李慧詩、吳安儀等,近年於各項國際賽事取得驕人成績,為港爭光,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特別在互聯網發展的配合下,廣大市民對體育活動更為熱情,在近年越趨分化和對立的社會氣氛中,發揮了團結社會的作用。所以,政府應該把握這個好機會,透過進一步推動運動普及化,包括研究於各個社區增建體育場地,資助各體育會提供更多培訓,提高市民對各體育項目的認識和興趣,讓市民大眾多參與各類型的運動,希望可以有效緩和社會對立的氣氛。其中,政府應資助學界運動員到海外交流,透過比賽和交流提升技術水平,並且為青年運動員提供更具彈性的升學安排,令青年運動員能夠在學業和體育事業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另外,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包括將資助對象由現時只有精英運動員,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資助金額亦應適度增加,盡量減輕運動員因參與賽事所需負上額外的經濟負擔;至於對不同運動組織和協會的資助,政府亦要進行全面檢討,善用資源,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支援。
除了傳統的運動項目,近年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興起一種深受青年歡迎的運動項目,就是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都有提及的電子競技。雖然香港目前在電競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內地、美國、韓國等很多國家和地區,但我相信香港是有能力和條件發展電競項目和相關產業。
早前,我出席了本地一個遊戲資訊平台舉辦的電競比賽,現場人數超過100人。除了現場有觀眾觀看比賽外,其他遊戲愛好者也會上載打機的實況片段供大家參考,或以直播形式讓觀眾能投入遊戲當中。我亦了解過外國的電競發展,他們並非只是訓練電競運動員,或者單單舉辦幾個遊戲比賽,而是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讓身處電競活動中不同位置的參與者、歡眾和愛好者,透過持續參與,提升整體的電競水平,以及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其實,香港並不缺乏人才,本地不少電競隊伍和選手在國際賽事中都表現不俗,可惜的是,由於社會氛圍、認知和相關配套設施不足,窒礙了本港電競產業的發展,他們的努力不為人知,也沒有足夠支援支持他們更上一層樓。反觀美國,就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將電競視為正規的體育項目,除了設立專項「電競獎學金」,獎勵在電子競技遊戲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學生外,更會組織遊戲團隊參加聯校比賽。另外,韓國的大學亦開設專門的電競課程,甚至針對不同種類的電競遊戲,細分了不同專業,而一些優秀的職業選手更能像傳統運動員一樣能保送入大學。
電競運動員可說是電競產業的帶頭人,電競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龐大。電競發展,其實是一個巨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亦是可供青年選擇、有機會向上流動的其中一個出路。雖然真正能成為電競專業運動員的人不多,但其實電競的產業鏈與傳統體育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收入基本來自於贊助、門票、媒體版權以及周邊商品。新舊兩個產業的新型配搭與融合,有助雙方推動自身產業發展,開拓新市場。
根據國際電子競技公司Newzoo在今年二月發表的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經濟增長高達6.96億美元,比起2016年增加41.3%,預計到2020年將會進一步增加至14.88億美元,其中廣告佔1.55億美元,比2016年增加21%,至於贊助佔2.66億美元,增幅更高達57.7%。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觀眾達到3.85億,其中電競愛好者佔接近2億人,當中51%來自亞太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競愛好者將會增加50%至接近3億人。
主席,電子競技的發展潛力非常龐大,它同時加速了與多個行業和產業的結合,為不同品牌、媒體等締造了一個重要發展契機。隨著網絡直播平台的發展和興起,越來越多市民可以透過網上直播,參與和觀看電競比賽,同時吸引了不少運動相關的組織和團體、企業、廣告商等積極參與電競活動和投資,將有助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正規化、普及化發展。
日前,我們新民黨和候任特首會面時,我已建議特區政府應提供更多資源,支援有志投入電競產業的年輕人,因為電競運動不單只需要職業電競選手,還要有遊戲分析師、專家旁述、直播主持人、技術支援、賽事運營和組織,以及內容製作等不同專業人員的配合,香港可以在職業教育系統中加入電競相關課程的培訓,提升本地青年在電競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系統、有規劃地發展。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