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當住院醫師,值病房班時,最怕遇到譫妄的病人。
「譫妄」是內外科疾病最終的表現,不是原發性精神疾病。
譫妄可以理解成「急性大腦衰竭」,也可以此向患者家屬衛教說明。就如同「急性心臟衰竭」一樣,是很多原因最終的表現。
「混亂評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s,簡稱CAM) 是最好的評估工具,並且有3分鐘診斷會談(3D-CAM)的版本,值得非精神科的專業人士採用。
CAM 包含四項特徵,須符合以下(1)、(2) 以及 (3)或(4)的其中一項:
(1) 急性意識狀態改變與病程起伏,通常晚上患者的狀況更為嚴重,稱為「日落症候群」。
(2) 注意力障礙:主要以「逆序記憶廣度測驗」測試:例如「3項逆序記憶廣度測驗」評估者說「3-5-8」,病人須回答「8-5-3」;患者若無法能完成「4項逆序記憶廣度測驗」,則算是注意力障礙。
(3) 思考混亂 或 (4) 意識狀態改變:
思考混亂主要評估患者對「時、地、人」的定向感。失去定向感(disorientation)的順序通常為「時 → 地 → 人」。
造成譫妄的原因,可以用譫妄的英文字母DELIRIUM記憶:
D:
藥物(Drug):最常見可以解決的譫妄原因
E:
電解質不平衡(Electrolyte disturbance): 特別注意脫水、鈉離子不平衡、甲狀腺異常
L:
減藥(Lack of drugs):評估停掉長期使用的鎮靜安眠藥、酒精的戒斷症狀(譫妄可能是戒斷症狀);評估是否有控制不好的疼痛(Lack of analgesia):定時給藥、局部用藥,避免使用鴉片類止痛藥(特別是meperidine,常見商品Demerol)
I:
感染(Infection)
R:
視力聽力不佳(Reduced sensory input):使用眼鏡、助聽器
I:
顱內病變(Intracranial disorders)
U:
排泄困難(Urinary and fecal disorders):尿液、糞便滯留
M:
心肺疾病(Myocardial and pulmonary disorders)
#譫妄
#delirium
#CAM
#ConfusionassessmentMethods
.
.
「日落症候群譫妄」的推薦目錄:
日落症候群譫妄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一樣
就說不可以(不要大聲)然後繼續按摩
我覺得不要一直很急的跟病患講話
就安靜的偶爾回應幾句就好(要小聲)
不然太吵鬧會刺激到病患然後自己也會很累
我們家看護安娜也很辛苦
所以我都會買零食給她吃
以下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台灣失智症協會陳專員表示,很多中度以上的失智症患者會開始出現譫妄、妄想和幻想的症狀,讓照顧家屬疲於奔命。
失智症其實只要配合藥物治療,即使症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仍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只是藥物很難一次到位,必須依患者的狀況與改善程度進行調整,以致於很多家屬在幾次用藥以後,就以為沒效果,便自行停用,這樣反而會使症狀更嚴重。
提醒照顧者,要將患者服用藥物後的狀況記錄下來,並持續與醫師討論藥物如何調整,只要有耐心,很多精神病行為,都能有很好的改善。
除了藥物以外,還可以配合照護技巧。例如:很多失智症患者常有「日落症候群」,只要天色漸暗就會開始躁動。照護技巧是在外頭天黑前,先把窗簾都拉上,再把家裡的燈全都打亮,只要撐過傍晚的時段,病患常常都可以安定下來。
甄瑞興也表示,約有三到四成的失智症病患,伴有妄想及幻覺的症狀。例如:看到死去的人回來、懷疑老婆外遇等等。尤其懷疑太太或老公外遇的狀況,怎麼解釋都沒有用,通常患者可能是從年輕時就開始有疑慮,老了浮現出來而形成情緒失控,有些老人甚至犯下暴力傷人或殺人案件。
上述行為問題,有很多照顧技巧可以解決。若是懷疑老婆外遇或是懷疑家人偷錢等等,首先記得「不要與患者爭辯」。因為再怎麼辯白也沒有用,他一下就忘記為什麼事而吵,但會記得心情不好的感覺。
除了不爭辯,最好的方式就是馬上「轉移話題」,例如叫他去吃飯、一起去看電視等等。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他說看到死去已久的太太回來了,可以說:「好,那媽媽先坐這裡。」然後馬上帶老人家做他平常喜歡做的事,患者常常馬上就忘記正在跟家人爭論些什麼,很容易就可以解除衝突場面。
處理患者的妄想或幻覺問題重點,不是要去改變病患,也不需要讓病患「了解」或改變病患本身;只要去改變會導致病患出現這些問題的誘因。
此外,很多病患會抓人、咬人、吐口水等,這些也是讓照顧者覺得很困擾的問題。但失智患者會出現攻擊行為,通常是覺得別人對他有敵意、對他說話的態度不好,或是阻止病患做想做的事,又或是身體不舒服等等。
所以面對有攻擊狀況的失智患者時,最好先先保持距離,之後再用溫柔的語氣和笑臉相處即可。
同時,也要注意患者身上是否有傷口或是病痛,了解他們想要做什麼,順著他們想要做的事。如果他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只要簡單明白地說:「不可以」千萬不要太急躁地阻止他們。因為失智患者的行為,常與照顧者的行為態度相呼應。
總結以上,給辛苦的照顧者照顧技巧建議,最重要就是:
1. 不要直接起衝突、
2. 轉移話題、
3. 態度不要急躁、
4. 和顏悅色。
把握以上原則,通常都能夠改善攻擊行為。
文章出處在這 可以點進去看看: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988
日落症候群譫妄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一樣
就說不可以(不要大聲)然後繼續按摩
我覺得不要一直很急的跟病患講話
就安靜的偶爾回應幾句就好(要小聲)
不然太吵鬧會刺激到病患然後自己也會很累
我們家看護安娜也很辛苦
所以我都會買零食給她吃
以下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台灣失智症協會陳專員表示,很多中度以上的失智症患者會開始出現譫妄、妄想和幻想的症狀,讓照顧家屬疲於奔命。
失智症其實只要配合藥物治療,即使症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仍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只是藥物很難一次到位,必須依患者的狀況與改善程度進行調整,以致於很多家屬在幾次用藥以後,就以為沒效果,便自行停用,這樣反而會使症狀更嚴重。
提醒照顧者,要將患者服用藥物後的狀況記錄下來,並持續與醫師討論藥物如何調整,只要有耐心,很多精神病行為,都能有很好的改善。
除了藥物以外,還可以配合照護技巧。例如:很多失智症患者常有「日落症候群」,只要天色漸暗就會開始躁動。照護技巧是在外頭天黑前,先把窗簾都拉上,再把家裡的燈全都打亮,只要撐過傍晚的時段,病患常常都可以安定下來。
甄瑞興也表示,約有三到四成的失智症病患,伴有妄想及幻覺的症狀。例如:看到死去的人回來、懷疑老婆外遇等等。尤其懷疑太太或老公外遇的狀況,怎麼解釋都沒有用,通常患者可能是從年輕時就開始有疑慮,老了浮現出來而形成情緒失控,有些老人甚至犯下暴力傷人或殺人案件。
上述行為問題,有很多照顧技巧可以解決。若是懷疑老婆外遇或是懷疑家人偷錢等等,首先記得「不要與患者爭辯」。因為再怎麼辯白也沒有用,他一下就忘記為什麼事而吵,但會記得心情不好的感覺。
除了不爭辯,最好的方式就是馬上「轉移話題」,例如叫他去吃飯、一起去看電視等等。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他說看到死去已久的太太回來了,可以說:「好,那媽媽先坐這裡。」然後馬上帶老人家做他平常喜歡做的事,患者常常馬上就忘記正在跟家人爭論些什麼,很容易就可以解除衝突場面。
處理患者的妄想或幻覺問題重點,不是要去改變病患,也不需要讓病患「了解」或改變病患本身;只要去改變會導致病患出現這些問題的誘因。
此外,很多病患會抓人、咬人、吐口水等,這些也是讓照顧者覺得很困擾的問題。但失智患者會出現攻擊行為,通常是覺得別人對他有敵意、對他說話的態度不好,或是阻止病患做想做的事,又或是身體不舒服等等。
所以面對有攻擊狀況的失智患者時,最好先先保持距離,之後再用溫柔的語氣和笑臉相處即可。
同時,也要注意患者身上是否有傷口或是病痛,了解他們想要做什麼,順著他們想要做的事。如果他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只要簡單明白地說:「不可以」千萬不要太急躁地阻止他們。因為失智患者的行為,常與照顧者的行為態度相呼應。
總結以上,給辛苦的照顧者照顧技巧建議,最重要就是:
1. 不要直接起衝突、
2. 轉移話題、
3. 態度不要急躁、
4. 和顏悅色。
把握以上原則,通常都能夠改善攻擊行為。
文章出處在這 可以點進去看看: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988
日落症候群譫妄 在 陳蔓菲-專屬粉絲團- 事情不是這樣的請大家冷靜一點|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此症到了夜晚會更加嚴重,因此又稱為日落症候群或黃昏症候群。 ... 譫妄並非疾病,是一種急性的症狀,患者在手術、慢性病治療、服藥、住院後都可能發生,是由於生理上 ... ... <看更多>
日落症候群譫妄 在 【譫妄-老人的隱性殺手】張維紘醫師-成大e學堂-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感染、開刀麻醉、藥物,可能出現意識混亂、幻聽妄想、「 日落症候群 」的睡眠週期異常、激躁或呆滯等所謂「 譫妄 」的症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