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怎成「近代中國勝日第一人」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現代一些歷史愛好者認為,袁世凱是近代中國戰勝日本的第一人。但殊不知,他所謂的勝日是什麼成色。
這話就要從頭說起了。
早年袁世凱的成敗都發生在同一塊場地上。
這塊場地就叫朝鮮半島。成也朝鮮敗也朝鮮,這句話對袁世凱可謂刻骨銘心。
查考歷史,中國的國際地位,從與朝鮮的關係上,可見淋灕的體現。而中日之間的強弱對比,也不可或缺這麼一塊試金石——朝鮮半島的宗主權。
從公元前的西漢開始,朝鮮就一直是中國最親近的藩屬國,進入明朝中後期,中朝兩國的關係走得越發近了。因為明萬曆年間,中國挽救了一次朝鮮亡國危機。
這事就與日本有關。歷史上中國與日本有四場大戰,其中三場都就圍繞朝鮮半島展開。這三場戰爭分別是:白江海戰、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戰爭。戰爭的發起方,不是泱泱大國中國,而反倒是島中之國日本。
因為從古至今,日本一旦羽翼稍豐,總是要先拿朝鮮試刀。所以進軍朝鮮,便成為它崛起的一個象徵。公元1592年,大明中國進入萬曆皇帝統治的中後期,國力漸衰,而日本這個時候卻走入上坡,四分五裂的戰國日本被草莽英雄豐臣秀吉統一,國力大增,就任關白(相當中國攝政丞相)的豐臣秀吉躊躇滿志、野心外露,於是率20萬兵征討朝鮮。應朝鮮的請求,宗主國明中國萬曆皇帝派兵援朝抗日東征,雙方斷斷續續打了七年拉鋸戰,最後日軍因領袖豐臣秀吉猝逝而撤軍,明軍付出很大代價,幫助朝鮮取得「壬辰衛國戰爭」慘勝。統治朝鮮的李氏政權保住了,尊明朝為「永世的父國」,故此朝鮮人對明朝的感情非常深厚。今日半島尚有「明朝在韓國」之說。
而時光流逝到袁世凱所在的清朝,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滿洲八旗征服中國以後,朝鮮曾一度自詡為正統,認滿清為夷狄,不向滿清稱臣,且決心為明朝報仇。後清朝派兵橫掃朝鮮半島,朝鮮也不得不服,與清朝重修了宗藩關係。1832年,英國人胡夏米前往朝鮮,要求與其通商,朝鮮方面的回覆是「朝鮮服事大清國,只尊大清國的旨」。顯然,朝鮮甘居大清國附屬國。
如果把國家肢體化,那麼東北是中國的右膀,而此時朝鮮則是中國延展的右臂。二者確實已經達到「打碎骨頭連著筋」的親密程度。因為歷史原因,朝鮮對中國大哥罩著小弟的能力從來是不曾懷疑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會變的。十九世紀中葉,朝鮮一部分人對清朝的宗主國能力產生懷疑動搖。在此之前,大清在與西方的交戰中處於完敗,分別向英國、法國甚至葡萄牙賠款割地,本土香港、澳門分別淪為英國、葡萄牙屬地,一個政治落後、無法自保的國家,有什麼資格再做他國的宗主國?可憐的老大連自己都保不全了,哪有能力保護自己的藩屬國?
於是,朝鮮政府內部,親清派已非鐵板一塊的主流派,親清派之外,新起了一股親日派。親日派中以朝鮮少壯派精英為主,他們希望脫離清朝,改革國政,組成開化黨。
這些少壯派的特點是敢說敢幹、且說幹就幹。1884年12月4日,開化黨發動政變。控制了王宮,殺了一批親清保守派大臣。成立了親日改革派政權,這就是朝鮮號稱的甲申政變。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朝鮮的這場政變,就給了大清國青年才俊袁世凱露臉機會了。
當時清朝在朝鮮設有駐軍,他們是兩年前應朝鮮王室要求入駐朝鮮的。原來進入十九世紀末葉的弱肉強食時代,困守半島的朝鮮李氏政權想偏安也不成,國內動盪不斷,兩年前就已經經歷過一次震盪。1882年7月23日,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也稱漢城士兵起義。一群不滿外統治的軍人和市民,聯合起來攻入王宮。朝鮮王室向兩國求援。得到清政府積極響應。8月17日,清政府令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率三千人馬赴朝鮮平亂。
在派往朝鮮的清軍陣營中,有一位年僅23歲的青年軍官,他便是袁世凱。師從淮軍將領吳長慶,籍籍無名。而朝鮮突發的兩場事變,令他時來運轉。在第一次平息壬午兵變事件中,袁世凱已經小試牛刀、嶄露頭角。事後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特別表揚了袁世凱,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事後論功行賞,袁世凱被授予五品同知官銜。「壬午兵變」後,朝鮮王室重新編練新軍,袁世凱因在平息事變中表現突出,也受到王室器重。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紮朝鮮。大清的這支遠征軍也以幫朝鮮訓練新軍的名義全部留下來。
兩年後,即1884年12月4日,身處多事之秋的朝鮮再次發生政變,就是這場「甲申政變」。袁世凱再次大顯身手。
開化黨因為是親日派,所以得到了當時日本的配合。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他率領150名日軍趕到王宮,與開化黨的50名士官生徒一同,控制了王宮。
開化黨組成的新內閣,並在12月6日,對外宣佈十四條政綱。其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要脫離與清國的宗屬國關係,建立獨立國家。他們宣佈「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
客觀評價,甲申政變實質,既是親日派與親清派之爭,也是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可謂朝鮮歷史第一場憲政革命,帶有推動朝鮮歷史發展積極意義。領導政變的開化黨應屬朝鮮進步政治力量。
然而,開化黨雖屬進步力量,但得到的外援很少,開化黨加日軍,總共不過200號小股軍隊,基本屬於孤軍奮戰。而當時清朝入朝軍隊人數在3000人左右,十倍以上於對方。
幫辦朝鮮軍務的袁世凱,是在政變發生第二天才得知確切消息的。他權力有限,清朝駐朝軍號稱「慶軍六營」,主帥當然就是吳長慶。
因為顧忌到宮中還有日本軍隊,起初吳長慶表現得較為謹慎,不敢擅自行動。即便遭開化黨清洗的中間派大臣紛紛跑到清軍大營,「痛哭乞師」、要求出兵,吳長慶也一時猶豫不決。而此時袁世凱起到了鼓動作用,在吳長官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力勸吳行動,並自告奮勇,表示自己願率清軍入宮鎮壓開化黨。為了打消吳長官及群僚的失敗問責顧慮,袁世凱承諾:「如果因為挑起爭端而獲罪,由我一人承當,決不牽連諸位」。
勝利功勞歸大家,失敗責任我獨抗。應該說,年輕的袁世凱此時還是體現了一定的勇氣和血性。最重要的,評過一次朝鮮內亂的他,曉得對手的戰鬥力,心裡有底。12月6日,血氣方剛、信心十足的袁世凱率領約2000名清軍,聯合擁護國王的朝鮮軍隊一道進入王宮,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擊敗了總共不到二百人的開化黨人和日軍,重新控制了王宮。日本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郎自焚公使館,率部逃亡仁川的日本領事館。後帶開化黨殘餘幾人,逃回日本。開化黨政權僅存在3天,便告流產。
事後,清廷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與日本簽署了《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確定「朝鮮若有變亂或者重大事件,清、日兩國如果其中一國要派兵入朝,應先行文知照對方」。這項條款事實上第一次確立了日本在朝鮮同清朝對等的地位,也使中國的宗主國地位發生了根本的動搖,被公認為是清朝外交政策的一次巨大失敗。
但是,作為朝鮮內政的實際控制者,這場政變最大的贏家卻是袁世凱。這場以十倍之力,平小股之敵的事件,事後被袁世凱聯合吳長慶上報朝廷,描述為重大勝利。1885年11月,年僅26歲的袁世凱被清政府任命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太上皇。
為什麼袁世凱會在朝鮮成功呢?
一方面,是他的果決成就了他。當時清政府接到甲申政變、清軍捲入的消息時,十分震驚。不過還沒有想好對策之時,又得知袁世凱率清軍已及時平叛,而沒用國內派一船一艦、添一兵一卒時,清廷實在是大喜過望。
而另一方,袁世凱的成功還有賴於日本的成全。
袁世凱此時的日本對手竹添進一郎,只是個外交家,並非政治和軍事強人。史料稱他「態度和行事風格都偏靈活」,他與清軍駐朝統帥吳長慶交情融洽,反對「中國威脅論」,不是一個強硬派。朝鮮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說:「金某無義,又無智識」,「竹添素性怯懦,即一書生」。可見,袁世凱的對手,不是日本士大夫中的佼佼者,只是一介書生文人而已。
而且,這裡還有日本國策幫忙。當時明治政府鑑於本國維新大功尚未告成,軍隊羽翼還未豐滿,命令駐朝日軍對這次朝鮮變局採取了有限介入方式,140人一個連的隊伍,怎麼能抵3000人的六個營清軍呢?這在一定程度上讓袁世凱撿了便宜。從而得到「近代中國戰勝日本第一人」的誇世資本。
甲申平亂後,袁世凱在朝鮮過上了太上皇般的風光好日子。但到了1894年,朝鮮又生東學黨內亂,袁世凱錯判時局,誘發中日甲午戰爭,結果差點被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活捉,最後不得不臨陣脫逃,退回中國。
對手十年前的韜光養晦,十年後就找回來了。甲午戰爭令袁世凱「近代中國勝日第一人」光環迅速消褪,聲望一度一落萬丈。
作者:(程萬軍)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日清拉王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拉麵- 看板Instant_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 - 看板Instant_Food | PTT美食旅遊區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日清拉王ptt的推薦與評價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日清拉王PTT - 美食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日清拉王泡麵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拉麵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全聯日清泡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全聯日清泡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am730 - 【#am開箱試食】留言「我想食日清拉王杯麵」 送你 ... 的評價
- 關於日清拉王評價 在 得衛生紙site wwwpttcc 的評價
日清拉王評價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真的夭壽好吃的泡麵"蔦"由「7&i PREMIUM」也就是台灣較熟知的7-ELEVEN與「東洋水產」以及「蔦」三方共同研發,於7-ELEVEN獨家販售的「蔦 醬油拉麵」
蔦是位於東京巢鴨的一間拉麵店,除了以連續榮獲米其林一星的殊榮之外~同時也是日本首間拿下一星米其林的拉麵店~作為一個食間魔術師身兼拉麵愛好者~讓沒機會前往「蔦」夥伴們也能在家簡單嚐嚐這米其林一星的好滋味~
蔦所販售的醬油拉麵~其最大特徵除了那雞魚雙湯頭與香醇的醬油之外~那就是黑松露醬所引出的風味,讓其拉麵登上了奢華高雅的殿堂~可說是蔦的靈魂之一~抽掉了這塊~那就不是蔦了!
而在這次的泡麵版本也特別強調了湯頭的靈魂要素~可說東洋水產很有自信的能還原出店內所嚐到的那碗醤油Soba~松露醬的部分~礙於成本考量或製成~則是取松露醬的「香」所製成的松露風味油來取代松露醬~
此款泡麵為132克,熱量為414大卡~值得注意的是此款泡麵並非以往的等候三分鐘~而是需要更久的五分鐘~來進行沖泡~估計是麵體的特性需要更長的時間熟透~料理時還請留意喔!
內容物一覽,乾燥的蔥與叉燒是有別於日清的圓形叉燒~東洋水產的則為方片狀~湯頭包為液態濃縮~並未一同使用湯粉包與液態湯包~稍微有些擔心呈現後的層次~不過清湯或許不用太多慮~香油包與不常見的真空油漬筍~
五分後~較為濃厚的松露味與淡淡的醬油香隨著蒸氣緩緩而來~
湯頭為透徹的琥珀色~醬油與松露的香氣正式由這湯頭散發出來的~入口後的主要滋味油的部分佔了近七成~較為強烈的松露味與淡淡的雞香味~我想是來自於混合了黑松露的雞香油~而湯頭本身~魚介淡雅的風味與醬油渾然天成~但以加到注水線的標準來說~風味稍微淡了些~層次也有待加強~喝到尾巴才能感受到調味料沈澱~風味稍稍變重些~如果拔掉松露的風味就像是在喝一碗很平凡的醬油高湯~或許認為靠著松露味與醬油味就能矇混過關了吧!
麵條的部分能感受到一個世代的進步~以油炸麵來說~好比日清「ラ王」的等級~類似東洋水產自家的「匠」系列麵條~但又更接近現煮麵的境界~質地柔軟~無油耗味~咀嚼起來也像是現煮麵所有的口感~難以想像是用泡出來的油炸麵~美中不足的點就是少了點彈性~以油炸麵來說真的是挺厲害的~但礙於用泡的~雖然柔軟~吃到最後反而會覺得稍微黏糊了些~但仍可接受範圍~單純對麵條的評價是不錯的喔!
而在配料方面~肉的部分理所當然的不可能出現拉麵店所用的低溫肉~單就一塊泡麵叉燒還算挺有存在感的~筍乾的部分~在泡麵界也能稱上是高級品~但吃起來就是一般油筍的風味~這次以多片呈現~量的部分挺實在的~不過我仍希望出現的是與「蔦」相同的筍塊~至少在風味不同的情況下也保留一下形狀與口感~蔥的部分則不多加贅述~表現以泡麵來說是水準之上~
不過其實單論一碗麵來說~雖然是偏向淡麗系的泡麵~整體表現還算尚可~並沒有到難吃~在視覺上的呈現也相當出色~CP值高
日清拉王評價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是枝裕和
「我一向認為小說帶給讀者陶醉,
紀錄片帶給觀眾覺醒的心理變化。」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早期拍攝的紀錄片多關注社會議題,充滿人文主義色彩。他拍日本第一個公開現身的愛滋病患(《愛之八月天》,1994年)、因醫療失誤導致無法擁有任何新記憶的人(《當記憶失去了》,1996年)、福利政策削減導致兩名戰爭遺孤相繼自殺(1991《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他對社會正義的執著,深受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肯‧洛區和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的影響。
本書是是枝裕和將近30年的創作生涯回顧,從早期拍攝紀錄片開始、電視劇到電影,分享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
.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766
是枝裕和:我們都沒能成為想成為的大人
https://www.twreporter.org/a/director-hirokazu-koreeda
誠品六月選書、博客來六月選書、讀冊六月選讀、香港誠品七月重點書。
Source 17: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是枝裕和
http://wangzhihong.com/…/What-I-Thought-While-Shooting-Films
侯孝賢《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導演 推薦
李屏賓《花樣年華、空氣人形》攝影 推薦
王志弘 wangzhihong.com 書系主編、設計
.
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日本當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1962年6月6日出生於東京練馬區,原本夢想成為小說家。1978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公司從事電視紀錄片拍攝工作,後來接觸到侯孝賢的電影,更堅定他往拍電影這條路走去。2016年獲得第8回伊丹十三賞 https://goo.gl/mxX5dn ,該獎項意於鼓勵日本國內各領域活躍的創作者,評選的考量重點是「有趣」、「令人出其不意」且「普羅大眾都能領略」。
.
早期拍攝的紀錄片多關注社會議題,充滿人文主義色彩。他拍日本第一個公開現身的愛滋病患(《愛之八月天》,1994年 https://youtu.be/xXLpW9cl9BA)、因醫療失誤導致無法擁有任何新記憶的人(《當記憶失去了》,1996年)、福利政策削減導致兩名戰爭遺孤相繼自殺(《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1991年)……,他對社會正義的執著,深受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肯.洛區和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的影響。
.
是枝裕和高中時就是宮本輝的書迷,拍劇情片也是他最想做的事,因此在電視製作人的邀請下,於1995年首次執導改編自宮本輝小說的電影作品《幻之光》 https://goo.gl/n42PlD 。這部探討女性如何從生離死別陰影中重生的故事,獲得第52屆威尼斯國際影展金奧薩拉獎,也開啟了是枝裕和劇情片的創作之途。第二部處理人死後若能選擇,哪一段生前記憶值得帶入永生的《下一站,天國!》(1998年 https://goo.gl/HDoJNw ),獲得世界各國很高的評價,在三十個國家、全美兩百家戲院上映,以日本獨立製作的電影來說,賣座實屬異數。是枝裕和早期的作品直探生死、記憶等幽深的議題,在如以沙林毒氣事件為主幹的《這麼……遠,那麼近》(2001年 https://goo.gl/rOc52C )、取材自1988年東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2004年 https://goo.gl/kAhokE )都可窺見。
.
其中描述四個被母親遺棄的小孩子們生活風貌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入圍第57屆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當時年僅十四歲的柳樂優彌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坎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影帝,此片是他風格轉變的開始,也是劇作成熟的標誌。2006年首度拍攝帶有反武士精神與反戰色彩的江戶時代劇《花之武士》,挑戰「復仇」議題。直到2008年拍攝《橫山家之味》,是枝裕和才將拍片焦點轉換到日常生活。
.
紀念母親、反映自身經驗的家庭倫理劇《橫山家之味》 https://goo.gl/2kyNxZ ,透露出死去的人並沒有真正離開。除獲得東京影展最佳導演藍帶獎外,在海外也頗獲好評,包括亞太電影獎最佳影片、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2009年到2016年,是枝裕和來到創作生涯的高峰期,七年之中拍了五部長片及一部日劇,穩定的質量讓他成為日本電影的標竿人物。
.
2009年以《空氣人形》 https://goo.gl/e1D8HN 於第62屆坎城影展獲得「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因描述官能性愛情與奇想新境界廣受讚揚。2010年於NHK播出的「奇幻文豪怪談」系列中發表由室生犀星短篇小說改拍的《之後的日子》。2011年執導電影《奇蹟》獲得59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2012年自編自導與剪接首部連續劇《Going My Home》 https://goo.gl/3TtcZ9 。2013年秋推出福山雅治主演的《我的意外爸爸》 https://goo.gl/H3uoZn ,榮獲第66屆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及第5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2015年電影《海街日記》 https://goo.gl/GH2baZ 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獲得第39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燈光獎。
.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大人。2016年拍攝《比海還深》 https://goo.gl/sf5Kmb ,描繪那些長大後無法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理想模樣的大人們,一直徘徊遊走在現實與夢想的掙扎邊緣,難以靠近幸福生活的困頓。這部片子有許多是枝裕和童年對父親隱藏的情感。拍完此片後他暫時放下家庭式故事,嘗試拍攝法庭懸疑劇《第三次謀殺》 http://gaga.ne.jp/sandome/ ,預計2017年秋天在日本上映。
.
是枝裕和被譽為小津安二郎傳人,但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向田邦子和侯孝賢才是他電影美學的啟蒙。他在向田邦子身上感受到「日常」細節的重要,而從侯孝賢身上學習到捕捉現場「氛圍」的重要。兩位給予他的影響,加上身為紀錄片拍攝者的社會自覺與敏銳度,使得他的作品有社會關懷,亦有散文的質地,能在平凡的故事中拍出生活的味道,在生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
是枝裕和監督作品(長編映画)予告編
幻の光 予告編 https://youtu.be/QCpUctY9D4k
ワンダフルライフ https://youtu.be/7tyq0tWwBsA
Distance https://youtu.be/8P7--YGED0I
誰も知らない https://youtu.be/-L6iKhtezaE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https://youtu.be/OLMvV0V1QH8
空気人形 https://youtu.be/If0tshEMfK4
奇跡 https://youtu.be/OMGI3UxCFS8
そして父になる https://youtu.be/sRGhEzALb4w
海街diary https://youtu.be/klRrF-EMvk4
海よりもまだ深く https://youtu.be/nN4bzbwqtGg
三度目の殺人 https://youtu.be/QIL71AmUTeY
日清拉王評價 在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 - 看板Instant_Food | PTT美食旅遊區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 +收藏. 分享. 看板 ... ... <看更多>
日清拉王評價 在 日清拉王PTT - 美食貼文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拉麵- 看板Instant_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每每去閒逛日本商品店總會看到此款:日清Nissin拉王拉麵,拉麵外觀包裝簡約,一直很怕踩雷(日本泡麵偏鹹時 ... ... <看更多>
日清拉王評價 在 [心得] 日清拉王豚骨拉麵- 看板Instant_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每每去閒逛日本商品店總會看到此款:日清Nissin拉王拉麵,拉麵外觀包裝簡約,一直很
怕踩雷(日本泡麵偏鹹時而無香氣)如買一袋很難吃的話又要苦惱其他包該如何消耗~
這次去日本時與日本友人碰面時,請她推薦幾款不錯的泡麵(拉麵),雖然台灣也有不過
我還是半信半疑的買回來(叫人推薦又不買滿雞歪的哈哈)
正文開始
外包裝長這樣、幾乎與袋上圖片無差異
內容物拿出來後有麵體(極細)、油包、粉包
因原先沒抱持太大希望,故無準備叉燒筍乾溏心蛋等配料。煮出成果如下圖
依包裝說明:
1. 將粉包、油包倒入碗內(這部分我個人是先倒入粉包而已)
2. 麵體因非常之細,其烹調時間為滾水後下麵,一分半後撈出
3. 麵水倒入碗中與粉包攪拌均勻後倒入油包
吃起來意外合胃口、湯的味道較為濃郁也偏鹹但豚骨的香味有出來;偏好不過軟的麵條,
故在煮麵時自動縮短了10秒。
此款泡麵其實應該也滿合台灣人口味,麵條並非像台灣捲捲麵條並皆可吸附湯汁,在吸拉
麵時不需再拿湯匙喝湯,但麵條帶有淡淡的麵粉味,個人是比較不愛這個味道,其餘以泡
麵的表現程度很優秀!
這時後悔自己應該要煮個溏心蛋來豐富他!
因為我粉包沒有拌勻造成底下的湯部份過鹹,加了蛋、青菜做了雜炊,中和了過鹹的湯。
如果也在觀望的版友也可以買來嚐嚐鮮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42.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stant_Food/M.1494803289.A.512.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