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中美競爭:時間優勢在哪一方?
我很早已提出過美國正採取危險的修昔底德陷阱式思維來對待中國。即使中國從不稱霸,只想和平發展,美國仍把中國當成假想敵,錯誤和過時地以為中美鬥爭仍只像古希臘時代,兩個小城邦之間的近乎零和遊戲。美國仍未充分明白中國更具智慧、更科學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到了今天,全球人類的安全、經濟和生態環境都是緊緊連接在一起,共同目標應該是世界和平、共同經濟繁榮、互相包容和清潔環境等。在過去一年的全球疫情威脅下,其實此道理更明顯,更應被全人類接受。
但不幸小小脆弱地球始終仍被分為近200個國家,每個的政治、文化,以至種族和宗教都不盡相同,所以自私之心仍是在所難免。况且競爭也未必是壞事,可激勵進步,但當然必須注意「體育精神」,不應惡意抹黑和妖魔化敵人,但不幸近年美國對華政策已走上這條錯誤和危險之路,亦令到自己失去二戰後得來不易的道德高地。當然美國也必須非常小心過度的惡意鬥爭可帶來等同世界末日的核戰,長期的氣候變化和目前的大流行挑戰,亦極需要中美和全球各國共同合作,才有機會成功。
昨天美國時間,美、中剛舉行了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高層會議,截稿時仍未見任何宣布。選址在美國,但遠離華盛頓的冰凍阿拉斯加,當然有意義,象徵美中關係處於冰點,亦有意貶低中國地位,迫使中方連續兩次去美國開會(上次跟蓬佩奧在夏威夷,亦遠離美國大陸)。
無可否認美、中仍在激烈的全方位競爭中,包括經濟、金融、貿易、科技、軍事和外交等等,即是整體全球影響力。大家最關心的,但可能太過簡單化的問題是到所謂「最後」,誰勝誰負?其實歷史是股不會停止的洪流,當然是沒有最後的。龍爭虎鬥,鹿死誰手,沒有答案,所以衍生出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時間優勢在哪一方?兩方對此問題的觀感和結論,將影響美國和中國在這場競爭中所採取的策略。
中國人口質量制度具優勢
近乎本能地,我當然認為時間優勢在中國這邊,整體中國政策和態度也表現出此信心。有3個主要原因:
(1) 人口量與質優勢。中國人口接近是美國的4倍,擁有極端的人口紅利優勢。除量之外,近年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得好,年輕人的質也明顯大有進步。中國的每年STEM科畢業生數量,更是美國的8倍(包括很多外國留學生),更重要的是德育做得好,大部分中國年輕人有禮貌、明事理、有愛心,甚至天真(是好事),已不止純粹自私想發達,不少真的有志服務人民、社會、國家,甚至全球生態。
(2) 制度優勢。我經常說COVID是個地球給予人類的警告,亦是一次大考。明顯中國治疫是相對成功的,中國政治制度科學化,擁有高度效率,政策亦非常有效。這次成功更或證明中國體制,在極需要長期穩定,有效處理氣候變化挑戰政策的今天,亦有一定優勢。
甚至經濟上,過去一百年,大家奉為金科玉律──市場永遠是對的,資本主義的效率是最高的,多種石油年代的假設,放在數據年代,都變得很猶豫,甚至證明是錯誤的。過度寬鬆的QE和零利率政策,對治疫固然於事無補,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也有限,最大效應是吹出資產泡沫,以及把貧富懸殊問題加劇,製造更多社會矛盾和衝突。毫不意外地,美國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又稱Y世代)和更年輕的Z世代(Gen Z),在民調中,他們都傾向支持社會主義。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未來世界需要的政經制度,極可能需要超越資本與社會主義的框框,但應較接近社會主義。
(3) 戰略優勢。中國的基本戰略就是有耐性,集中精神在長期穩定發展,包括社會、經濟、環境和外交等。有必要時,看準時機,亦會爭取科技、貿易、醫療、環保和外交上的較大話語權。過去4年特朗普的瘋狂種族加國家加保護主義政策,反給予中國一個領導全球自由貿易、對抗氣候變化和協助落後國家發展,爭取道德高地的機會。當然治疫也被政治化,中國站在人道立場上輸出大量疫苗,反被抹黑為疫苗外交;近日美國跟日本、澳洲和印度開會,決定供應10億劑疫苗給亞洲國家,是好事,但出發點只是想抗衡中國影響力。
但一些非常成功,來自中國內地,可能比我更熟悉中國情况的好朋友,竟提出時間優勢是否真的在中方的懷疑。他們也有具說服力的論點:
(1) 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從2012年起,中國新增勞動人口已開始下降,最差情况,到2100年,人口可腰斬一半。人口老化雖可說是每個趨向成熟發展的國家必經之路(韓國是最嚴重例子),中國暫仍可以城鎮化、延長退休年齡、鼓勵婦女工作、提升自動化和科技水平等手段,繼續推動經濟。但其實TFP(全因素生產率)的走勢毫不理想,已連續多年下降。
人口老化致中國新增勞動力下降
今次兩會,本來很多人期望全面取消限制生育,但非常失望地沒有出現。有人解說即使取消亦沒有用,現代城市人,以日韓等地為例,生育小孩的意欲極低,加上今次疫情,全球出生率更急速下降。我當然明白這道理,首先在道德立場上,即使無用,但取消已執行40年的人口政策,也是應該的,中國已不再是一個赤貧的國家,食物供應和營養不足亦幸而不再是問題。除此之外,中國仍有近半人口在農村,即使城市人真的不願意生,在農村,如國家給予大量稅務、房屋和教育等優惠和補貼,肯定對鼓勵生育有不少幫助。
(2) 如何不斷修正改善政策和體制。中國制度確證明治疫成功,亦可能對處理氣候變化問題有效。根據哈佛大學和其他獨立民調,中央政府得到廣大人民支持,支持率高達90%以上,證明每四年投一次票才有民主,這已變成落後過時的思想。政制只應是一種手段,和平、穩定、繁榮、健康和快樂的社會才應該是好政府的目標。
但中國在處理一些內政問題上仍有不足之處。香港問題從回歸後已發酵20多年,竟然沒有任何危機感和有效政策預防2019年大規模暴亂,明顯民生、教育、傳媒、香港政制、司法等等,都出現嚴重問題。幸而已開始着手處理,但已過了病向淺中醫的最佳時機,現今已到收拾殘局階段。台灣問題更當然未有完善解決方案,仍是最經常被外國利用,最易擦槍走火的高危熱點。新疆問題,無疑是西方故意誇大,甚至無理指控種族滅絕,即使新疆動亂其實已獲平息,但最少突顯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的弱勢。
美國自稱選舉制度有自我修正能力,某程度上拜登的勝利亦恢復部分信心。但選舉人票和參議院制度一天不改,黑奴年代遺留下來的不公,甚至反民主制度仍將存在,槍管、種族歧視和治安問題更難解決。其實數十年來,中國制度不斷改變,極具適應能力,但我已多次指出,仍缺乏理論基礎,亦缺乏控制論述能力。
美國科技仍領先 人幣暫難挑戰美元
中國經濟發展無疑是個奇蹟,但到了現今水平,如何再升上更高台階,將愈來愈困難。整體科技仍落後於美國,且美國已着意打擊半導體這重要瓶頸。中國確需要發展全本土化器材、設計和製造技術,但需時將很長;貿易上,中國也面對保護主義的挑戰;貨幣上,人民幣更當然仍沒有挑戰美元地位的能力。
在互聯網的多樣應用,包括電商、社交平台和Fintech等範疇,對比西方國家,中國本來都具有一定商業模式和技術上的競爭優勢。不止TikTok,甚至阿里(9988)、騰訊(0700)和拼多多(PDD)等,經本身業務和全球投資,都有可能成為如facebook、Google和Amazon般的全球科技龍頭。但近日中國政策,明顯更擔心這些平台式互聯網公司的壟斷問題,以及Fintech對金融系統的危險性。中國監管互聯網確具前瞻性,早年控制網上不適當言論,本來以為過度嚴謹,但對比美國,假新聞充斥互聯網,對疫情失控和社會矛盾惡化,都有很大責任,證明中國政策有一定道理。西方也開始想處理龍頭科技公司的壟斷問題,但他們也知道這些企業對保持西方霸權,推動創新,以及製造財富的重要性,不會輕舉妄動。
反觀中國,近日大力打擊阿里和騰訊等中國龍頭企業,不禁令人擔心政策的平衡。防止壟斷固然對減少不公平競爭有好處,但會否亦同時減低這些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現在騰訊和阿里的市值都始終不到一萬億美元,遠低於Google和Amazon,更不及蘋果一半。高股價就是一種重要戰略資源,可以此進行收購和投資科研。中國在電子支付和相關Fintech本來有頗大領先優勢,但近日Square、PayPal和Stripe等,都已急起直追,在加密貨幣(crypto)方面,更有多樣創新。
中央開始收水 A股慢牛更遙遠
同樣地中國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現在都有點過度保守。美國極寬鬆政策固有加劇貧富懸殊,資產泡沫化和債台高築的危險,但美元地位仍然穩如泰山,聯儲局最新預測今年GDP增長6.5%,反而中國今年所訂目標只有6%以上!中國甚至已開始收水,固然有防止泡沫之用,但中國股市慢牛之夢又再變得更遙遠。同時資金或又再將流入房市,是政府最不想見的泡沫。短命股債牛市,對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地位的大業,一點好處也沒有。
美國方面,也絕不能說完全沒有長期競爭優勢。美國仍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科學和科技領先全球的年輕國家,明顯對墨西哥和中美洲,以至全球移民仍具很大吸引力,如有需要,大可加速接納移民。軍事和外交上,仍擁有極大優勢。跟中國的競爭是長期和動態的,中國名義GDP很有可能在5至8年內超越美國,但也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後,美國又再超越中國。
中美未來幾十年GDP或互有領先
總括來說,不易判斷時間優勢在哪一方,最重要目的仍是維持世界和平。如要達到這個目的,其實雙方都必須有信心時間優勢在自己一方,避免操之過急,過度擔心對方將在短期內取得絕對勝利,因而做出一些可導致世界大戰的危險動作。近年美國對中國的憂慮明顯急速上升,已公開把中國當為百年來最嚴重競爭對手,亦因此多方面不停攻擊中國。我認為美國毋須過度憂慮,應對自己有信心,如政經制度上有重要漏洞,就應自我修補,比整天抹黑中國更有用。
中國反而不應太自信時間優勢在這邊,因而在各方面的政策太過保守或太慢,這種態度和論述,亦可能令到缺乏自信的美國,採取更針對中國,更危險的政策。即使在治疫,中國亦已到了需要加速接種疫苗時刻,以防優勢變成弱勢。過慢開關,不止影響旅遊業,亦減少國際上非常重要的人民交往,反而增加國際間的誤會,無助推進美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環資產持有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Amazon、Google、Apple、Square及PayPal的財務權益)
日本 參議院 選舉制度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報:美中高層會談前夕,美方再就香港問題制裁24名中港官員】https://bit.ly/30R6gQy
工作一天後,看看今天不能錯過的新聞:
1. 美中高層官員舉行會談前夕,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提交《香港自治法案》定期跟進報告,點名制裁中港24名參與推行《港區國安法》、削弱香港高度自治的官員。
2. 關於美中高層會談,路透社引述華府官員透露,美方在會談上將採取強硬態度,就香港問題、新疆及西藏人權狀況等向中方表明深切關注,同時會提出兩國貿易矛盾,以及就中方針對美國盟友使出經濟脅迫等手段表明立場。
- 美聯社引述華府一名高層官員表示,美方不期望會談能達成任何具體成果,預料不會有重要事項公佈,會談結束後也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3. 中國官員連續第三天在香港舉辦選舉制度座談會,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作出總結時,稱有很多意見要求取消或大幅削減選委會內的區議員委員名額,而未來的立法會選委會議席應該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席多。
4. 因參與「35+ 民主派初選」而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的范國威,宣佈辭任西貢區議員一職,成為「泛民初選案」以來首位因被關押而辭職的區議員。
5.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由於國際專家組仍然希望修訂報告內容,原本計劃在本週發表的「2019 冠狀病毒溯源報告」可能要押後至下週才發表。
6. 美國佐治亞州發生連環槍擊案,至少八人遇害、一人受傷,大部份死者為亞裔女性。警方事後拘捕一名21歲男性疑犯,目前仍在調查他的涉嫌犯案動機。
7.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警告,假如歐盟就新疆人權問題而制裁中國官員,中方只有奉陪。
8. 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雲埃爾克(Glen D. VanHerck)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指北韓有可能在短期內試射經過改良的洲際彈道導彈。
9. 日本北海道札幌地方法院今天公佈原審判決,裁定當局否定同性婚姻應被視作違反憲法。
============================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早報 #晚報 #WhatsNews
日本 參議院 選舉制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311新加坡聯合早報
*【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緬甸軍方暴力鎮壓示威者】
在美國對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的家人實施制裁之際,聯合國安理會10日強烈譴責緬甸軍方用暴力鎮壓反政變的和平示威者。據法新社報導,自上個月軍方驅逐和拘留原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以來,緬甸一直處於動盪之中,引發全國各地的示威活動,要求恢復民主。緬甸安全部隊用催淚彈、眩暈手榴彈、橡皮子彈和實彈對付示威者。外交人士告訴法新社,安理會在聲明中“強烈譴責(緬甸軍方)對和平示威者使用暴力”,這是安理會15個成員國在短短一個月內第二次表現出對緬甸危機的團結。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52
*【中國駐聯代表籲推動緬甸局勢降溫】
據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官網發佈的新聞稿,張軍就安理會發表緬甸問題主席聲明說:“當務之急,是推動局勢降溫,是加大外交斡旋,是促進對話和解。”張軍說到:“中方建設性地參與了有關磋商。安理會成員發出一致聲音至關重要。我們希望安理會傳遞的資訊有助於緩和局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11-1130448
*【若推翻軍政府緬恐成下個伊拉克 楊榮文:東協可發揮關鍵作用】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認為,東協可透過內部運作向軍政府施加同儕壓力,要求軍方具體說明如何還政於民,並嚴格遵守一年後舉行大選的承諾。西方國家若強行干涉緬甸局勢,推翻目前掌權的軍政府,緬甸恐將在未來五到10年間成為下一個動盪的利比亞或伊拉克,對區域乃至國際社會造成災難。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指出,軍方雖是問題本身的部分癥結,卻也是解方。他認為,東協此時可發揮關鍵作用,透過內部運作向軍政府施加同儕壓力,要求軍方具體說明如何還政於民,並嚴格遵守一年後舉行大選的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0311-1130323
*【美國對敏昂萊兩子女與旗下六家公司實施制裁】
美國10日宣佈對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的兩名孩子和他們所控制的六家公司實施制裁。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部門將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的兩名成年子女,即Aung Pyae Sone和Mhin Thiri Thet Mon列入黑名單。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警告說,美國可能會採取更多的懲罰性行動,並譴責緬甸安全部隊拘留超過1700人以及攻擊手無寸鐵的示威者。布林肯說,緬甸安全部隊已經殺死了至少53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41
*【美國眾議院通過1.9兆美元紓困方案】
美國國會眾議院10日通過了總額1.9兆美元的紓困法案,讓總統拜登獲得上任以來首場重大勝利。這項措施為大多數美國人提供了4000億美元,即向數百萬美國人發放每人1400美元的補助金;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3500億美元的援助,並擴大了子女稅收抵免,也增加了疫苗分發的資金。預計它將推動美國經濟復甦。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刺激措施之一。拜登發推文說:“幫助到來了。”美國白宮說,拜登計畫在週五簽署該紓困法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39
*【布林肯本月18日將與楊潔篪王毅會面】
美國國務院宣佈,中美最高級別的外交官員將於下週四(3月18日)在阿拉斯加會面。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兩國高層官員首次舉行面對面對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11-1130440
*【美國印太司令:加快取代美在亞洲軍力 北京可能未來六年內侵台】
美國印太司令Philip Davidson向國會指出,中國將加速推進其野心,在2050年前取代美國基於規則的國際領導地位,甚至把目標提前。他呼籲美國在太平洋大幅增加防禦預算。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Philip Davidson近日告訴國會,北京正加快在亞洲取代美國軍事力量的步伐,並可能在未來六年內入侵台灣。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11-1130354
*【林鄭月娥仍有興趣爭取連任特首】
隨著香港選舉制度即將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將于明年3月舉行的新一屆特首選舉也即將開跑。與現任特首林鄭月娥關係密切的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昨天透露,林鄭絕對沒有時間及空間考慮參選下一屆特首的問題。但據《聯合早報》瞭解,林鄭月娥仍然有興趣爭取連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11-1130345
*【消息:中國中央官員下周赴港就選舉方案聽意見】
香港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全國人大閉幕及通過《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後,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等中央官員,下星期將會赴港,就人大決定進行解說,同時就具體選舉方案聽取香港各界意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11-1130446
*【港人不可憑BNO提早領強積金】
就昨日有指宏利等強積金受託人,接納客戶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作為永久離港的證明文件,以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的消息,香港積金局發出嚴正聲明指,工作人士不能靠BNO護照或相關簽證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宏利也隨即表示會緊跟積金局最新厘清指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11-1130447
*【為哈利夫婦遭遇感到難過 英女王承諾認真對待王室種族歧視指控】
英國哈利王子和妻子梅根近日的訪談引起軒然大波,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前天打破沉默,表明對哈利夫婦的遭遇感到難過,並承諾會認真對待有關王室成員種族歧視的指控。英女王週二通過白金漢宮發表簡短聲明說:“家庭成員都對哈利和梅根過去幾年所面對的種種挑戰感到難過。(哈利夫婦)提出的問題,尤其關於種族的課題令人關注。儘管某些回憶可能有出入,但我們非常認真對待,家人們會私下處理這些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0
*【宏都拉斯總統涉勾結毒販運毒入美國】
美國檢察官在一名毒販的審訊中,指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已經成為“毒品國家”,安全部隊和包括總統埃爾南德斯在內的政治人物與毒販勾結,將大量可卡因運進美國。檢察官古特利格在宏都拉斯毒販Geovanny Fuentes Ramirez被控販毒案的開庭陳述中說,被告以2萬5000美元現金賄賂埃爾南德斯,從而獲得埃爾南德斯和宏都拉斯安全部隊對其毒品生意的保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1
*【日本三國際機場航班 入境乘客限制百人內】
據報導,日本國土交通部已經要求入境羽田、成田、關西三個機場國際航線的各航空公司,把每個航班的入境人數限制在100人以內。共同社3月9日從相關人士獲悉,當局此次要求是為了切實實施在各個機場的檢測和14天健康觀察等,這項措施已從8日抵達的航班開始落實。一些海外航空公司因該要求,對可預約的乘客人數進行限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3
*【即使接種三款疫苗 佛奇:美國冠病病例 或仍處“無法接受高水平”】
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警告,即使美國迅速接種了三種冠病疫苗,美國的冠病病例仍可能處於令人無法接受的高水平。佛奇週二接受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訪問時指出,今年1月初以來,美國的確診病例開始減少,但現在病例下降的速度似乎“稍微慢了一點”,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再次停滯在一個無法接受的高水平”。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6
*【拜登:美國人將首先獲得冠病疫苗 任何剩餘與世共用】
美國總統拜登10日說,美國人將會是首個獲得冠病疫苗的人,但任何剩餘將會與世界分享。據路透社報導,拜登與嬌生和默沙東首席執行官宣佈他們共同努力生產更多疫苗後告訴媒體:“我們將首先開始並確保美國人得到照顧,但我們之後將嘗試説明世界其他地區。”拜登說:“如果我們有剩餘,我們將與世界其他地區分享。”他表示,美國已承諾向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提供40億美元,以向發展中國家分發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45
*【巴西單日冠病死例連升兩周】
巴西單日冠病死亡病例已連續兩周上升,週二新增死例達1972起,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而當天全國新增確診病例7萬零764起。巴西累計約1110萬人確診,近27萬人死亡,是繼美國後全球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4
*【土耳其放鬆限制一周後 病例回彈創兩個月新高】
土耳其在放鬆冠病限制措施一周後,週二的新病例激增了近1萬4000起,是兩個月來的新高。土耳其衛生部資料顯示,當天新增1萬3755起病例,是1月6日以來最多,累計病例達280萬7000多起。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上週一宣佈部分重開咖啡廳、餐館和學校,以及放鬆週末限制措施,並形容這是“受控制的正常化”。當天土耳其新增病例少於1萬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5
*【歐盟首個國家 義大利將生產俄疫苗衛星V】
歐盟面對冠病疫苗供不應求之際,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與瑞士藥廠簽署協定,將在義大利生產俄羅斯研發的“衛星V”(Sputnik V)冠病疫苗,是首個生產該款疫苗的歐盟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11-1130367
*【美國延長中國醫療產品豁免加徵關稅措施期限】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通過聯邦公報通知宣佈,為了協助對抗冠病疫情,美國政府將大約99款中國醫療產品的豁免加徵關稅措施期限延長至今年9月30日。據路透社報導,豁免加徵關稅的產品包括口罩、手套和X光檢查台。這些產品豁免在“301條款”下加徵關稅,豁免措施原定本月31日到期。前川普政府使用“301條款”發動美中貿易戰。通知提到:“由於要持續對抗冠病疫情,美國貿易代表認為不宜允許某些產品的排除措施失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11-1130455
*【義大利將開通“無病毒”高速列車】
義大利國家鐵路集團首席執行官巴迪斯蒂宣佈,從4月開始,開通米蘭至羅馬往返的“無病毒”高速列車,作為復甦旅行的其中一種方式。他聲稱,這是全歐洲第一個“無病毒”高速列車。巴迪斯蒂稱,往返羅馬米蘭的無病毒專列,在出發前,所有工作人員和乘客都將進行冠狀病毒篩查,檢測結果呈陰性後方能上車。他表示,在羅馬和米蘭路線後,當局將於夏季對更多的旅遊目的地,包括威尼斯、佛羅倫斯和那不勒斯的列車實施這一解決方案。在疫情期間,國家鐵路集團為處理疫情和解決旅遊業危機,保障了500萬噸物資的運輸,並改造相關工廠生產了1500萬個口罩,其中向紅十字會交付200萬個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0-1130308
*【研究:女性接種疫苗副作用或比男性嚴重】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接種冠病疫苗後產生的副作用,比男性嚴重。CDC研究人員調查分析從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3日之間,1370萬名冠病疫苗接種者的安全資料,即使其中女性只占61.2%,但向官方通報接種後出現頭痛,疲勞和頭暈症狀等副作用的女性比例高達79.1%。對冠病疫苗出現罕見過敏反應,也幾乎發生在女性身上。CDC研究人員表示,對莫德納疫苗產生罕見過敏反應19個人全是女性,對輝瑞疫苗產生過敏反應47人中,有44人是女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0-1130300
*【阿拉斯加成美國首個向16歲或以上人群開放冠病疫苗接種的州】
阿拉斯加9日正式成為美國首個向16歲或以上人群開放冠病疫苗接種的州。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9日在推特上說:“阿拉斯加將成為美國第一個允許16歲或以上的任何人接種冠病疫苗的州,立即生效。”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在當地生活或工作的該年齡段人士才有資格接種疫苗。《紐約時報》報導稱,鄧利維鼓勵所有“正在考慮”是否接種疫苗的阿拉斯加人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0-1130287
*【法國一大型網路服務商資料中心起火 數百萬網站遭破壞】
這起大火破壞了數百萬個網站,並摧毀了政府機構的門戶網站、銀行、商店、新聞網站,並佔用了一大塊.FR網路空間。OVHcloud說,大火摧毀了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的四個資料中心之一,並損壞了另一個資料中心。該公司未立即解釋發生大火的原因。OVHcloud兩天前啟動了首次公開募股計畫。該歐洲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告訴包括法國政府、蓬皮杜中心和加密貨幣交易所Deribit在內的客戶,在大火過後啟動其災難恢復計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60
*【美國會參議院批准Merrick Garland出任司法部長】
美國國會參議院週三(10日)投票批准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前首席法官Merrick Garland出任美國司法部長。參議院當天以70票贊成、3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總統拜登對Merrick Garland出任司法部長的提名。全部50名民主黨參議員和20名共和黨參議員投贊成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1-1130443
*【日本學者:2030到2040或有大地震 衝擊日本經濟】
日本學者預測,接下來在2030到2040年間,可能發生規模達9.1級的南海海槽大地震,因範圍廣大,經濟損失恐將是十年前東日本大地震311的十倍。根據日本氣象廳網站解說,南海海槽是靜岡縣駿河灣到九州日向灘海底的板塊交界處,震央發生在此區域的地震,即為南海海槽地震。氣象廳指出,這個區域約每100年到150年會發生大地震,上一次南海海槽地震,是1944年的昭和東南海地震,以及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至今已超過70年,下一次南海海槽地震時期逐漸迫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0-1130305
*【阿富汗政府軍擊斃36名塔利班武裝分子】
阿富汗非政府組織“減少暴力事件”組織10日表示,自9日以來的24小時內,阿富汗政府軍擊斃了36名塔利班武裝分子。該組織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共有41人在武裝衝突中喪生,包括5名政府軍成員和36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另有25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受傷。”這些武裝衝突發生於阿富汗的5個省份。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於2020年9月12日在卡達啟動和平談判,因分歧多,談判進展緩慢。塔利班武裝分子頻繁襲擊軍隊、員警、官員以及政府機構,政府方面也一直沒有放鬆對武裝分子的打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10-1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