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20
之前有說到,因為接下來要密集出外景,所以連載的內容必須「輕量化」,但每次寫著寫著,總想多交待一些背景,其實也沒「輕」到哪去(苦笑)。但今天起,不努力「輕」真的不行。
趁著龍馬還在江戶繼續修行,還是得將他未來活躍的「舞台」介紹一下。
之前寫到勝海舟時有提到,長崎,在整個幕府鎖國期間,是唯一對外的窗口,而且基本只允許荷蘭人通商(原因是他們只做生意,不傳教),而且是從很早的 1641 年就開始了。附帶一提,那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立、經營熱蘭遮城的同一時期。
但由於不允許洋人登上日本土地,所以在長崎外海,建了一座人工島,名為「出島」。約有兩百多年時間(1641-1859),荷蘭人就在這塊小小的島上,維持著通商,並輸入海外知識。
之前也提到,因為與美國簽訂了「日米和親條約」,下田和箱館(函館)開港;而到了 1859 年(安政六年),橫濱和長崎也正式開港,荷蘭人的勢力,慢慢被英國人取代。
如今的出島已經不再是一座島,而是與後來填海的區域,融合成陸地的一部分。但經過長時間的復元與修繕,成為展示當年荷蘭商館風貌的區域,仍很適合歷史旅行者造訪。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的新節目觀眾問答全家餐,幫大家準備了以下題目 1.為什麼香港、澳門和台灣的黑道很愛國 2.什麼是澳門的123事件 3.什麼是江南案 4.為什麼這些黑道都很親共 5.為什麼日本鎖國兩百年,卻跟中國、荷蘭往來 6.中共官方有正面宣傳太平天國嗎? 7.國民黨也宣傳過太平天國嗎? 8.為何兩次大戰期間...
「日本鎖國荷蘭」的推薦目錄:
日本鎖國荷蘭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11
東京有一塊區域,早期應該較少旅客踏足,那便是「江東區」。
(註:除了台場和有明以外,主要指的是陸地側的部份)
以前我曾經納悶,它既然在隅田川以東,為何不叫「川東」,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江」戶之「東」,簡直是化外之地。
而事實上,根據資料,現今的江東區有七成以上面積,幾乎都是填海而成的新生地,在江戶時代,那就是兩川(隅田川、荒川)河口夾著的海灘,堪稱下町的下町。
前兩篇寫到,由於黑船來航,龍馬曾當做雜兵,被派往品川海岸當警衛;而正因為這個事件,令許多當時的武士們,意識到光是劍術不足以「攘夷」,為了抵禦海上來的入侵,掀起了一股學習「砲術」的風氣。
江戶時代雖然鎖國,西洋唯有荷蘭人,可以經由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熱蘭遮(台南安平),一路北上到長崎的出島,與日本通商。歐洲的知識,也經由此路徑傳入,稱為「蘭學」。
當時的蘭學大家,其中一位,就是佐久間象山。
象山當時在江戶有兩處私塾,學問塾是在銀座;而砲術塾,當然就不能在町內,而是必須到過了隅田川的海邊去操練。它的位置,就在如今江東區的「門前仲町」附近。
搭地鐵來到這裡,才發現有一條「深川仲町通」商店街,位於深川不動堂(成田山)前,雖然不長,但比起早已高度商業化的觀光景點,例如淺草寺前的仲見世商店街,這裡卻依然保持著濃厚的下町風味。
這也是我說過,而且以後還會常常說:若非因為探訪歷史人物史跡,還真不會來到這些地區呢。
佐久間象山的砲術塾跡,就在其中一條運河的橋邊。
當年曾經師從象山學習砲術的人,包括勝海舟、吉田松陰、橋本左內、山本覺馬、坂本龍馬......等,名單一字排開,簡直是半部幕末史(或是大河劇史,笑)。可見象山當時的影響力。
返回市區,可來到東銀座的象山塾跡,再一路散步到 Ginza Six,以及旅遊服務中心的 Terminal Ginza,看著相片,這些因應日本「觀光立國」的設施,經歷一年多、且仍遙遙無期的疫情打擊,只怕難以為繼,
光想都覺得辛酸了。
日本鎖國荷蘭 在 Mobile01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還不知道長崎新寵絕品「#南山手布丁」,一定要來看一下~
是近來大家在網路上紛紛分享的火紅甜點,馬上就來看看它的魅力所在!😉
快來加入悅遊日本社團👉http://bit.ly/2SeEHNu
#長崎縣 #長崎必吃美食 #絕品布丁 #悅遊日本 #線上觀光 #Mobile01
日本鎖國荷蘭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次的新節目觀眾問答全家餐,幫大家準備了以下題目
1.為什麼香港、澳門和台灣的黑道很愛國
2.什麼是澳門的123事件
3.什麼是江南案
4.為什麼這些黑道都很親共
5.為什麼日本鎖國兩百年,卻跟中國、荷蘭往來
6.中共官方有正面宣傳太平天國嗎?
7.國民黨也宣傳過太平天國嗎?
8.為何兩次大戰期間,大家很熱衷考古
9.為什麼阿拉斯加不賣給清朝
10.cheap怎麼看民俗療法
https://reurl.cc/NXr3qm
日本偉大文豪的不偉大故事集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cheap遊戲副頻道:
https://tinyurl.com/y3hfw7du
日本鎖國荷蘭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起源於1834年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家傳統工藝─江戶切子(Edo Kiriko),最初是因仿照英國的雕花玻璃,在玻璃的表面進行裝飾,慢慢發展出屬於日本獨到的細緻工藝文化。切子無法機械化生產,所製圖形也沒有草稿,只能在玻璃表面先作記號,預設出圖案的位置,其後全憑工藝師的巧手慧心,一氣呵成,上千刀的切割才能形成一只握在手中,有著美麗圖騰的切子玻璃杯。「極致」,不僅反映在日本人的性格上,在藝術上也有著奇特的表現。有素雅的茶具,簡約,卻耐人尋味,也有如藝術家草間彌生那不可思議的前衛圓點,鋪天蓋地,令人屏息。不過,另有這樣一種工藝、一種器物,能讓人靜下心來把玩,能感受到時間的溫度。
1720年,在長時期閉關鎖國之後,德川幕府發布了「洋書解禁令」:除與天主教有關的書籍外,允許其它洋書輸入日本,並開放日本人向荷蘭人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此後,有一批一批為數不多,卻絡繹不絕的歐洲玻璃工藝流入日本,為江戶切子的發展,埋下了種子。江戶切子的誕生,可溯自1834年,相傳源於江戶(今日的東京)大傳馬町的一位老工匠—加賀屋久兵衛(通稱:加賀久)。他最初只是用金剛砂在冷玻璃表面進行紋樣簡單的雕琢,美化玻璃器皿。不久後,加賀久自行開始了切子的創作事業。明治維新時期,開放的政府對有著西方先進玻璃技術背景的切子,開始支持和大力發展。1873年的明治政府為振興切子產業,特地開設了品川興哨子(哨子意即玻璃)製造所,成為日本近代切子生產的發源地和聚集地。1881年,幾位日本切子工藝師,為自己的手工作坊注入了新生力量—招募了擁有當時最先進玻璃切割技術的英國人,作為店裡的玻璃切割技師。這也確立了近代江戶切子切割技術的轉型和發展。那個時候的匠人,踩著人力研磨的機器,緩慢卻有序地用金剛砂雕琢著手中的玻璃,陰刻著一條一道或淺或深的線條。伴著略微刺耳的摩擦聲、水磨聲,一件件玻璃藝術品在他們手中誕生。200年過去,除了機械磨盤的引入,匠人雕琢的場景好像並無改變。其實,在江戶切子誕生的同一時期,還有一種叫做「薩摩切子」的手藝,是由當時的薩摩(今日的鹿兒島)藩主所培植起來,然而,隨著藩主的去世和戰爭的爆發,薩摩切子在當時僅維持20年,就消滅於歷史中。江戶切子則以其普遍性流傳至今,被譽為「庶民培育的文化」,這也是它幾經地震、戰爭,卻依然延綿至今的生命力所在。江戶切子的傳承也很有章法,新的工藝師,是誰的弟子,又是在哪裡學習,都清清楚楚的記載在譜系之中,讓珍貴的工藝不會斷代。江戶切子,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起先,它只是在透明玻璃表面上,通過切割、手工打磨等,雕刻各種紋理的工藝。如今,已發展為在釉彩玻璃上雕刻精美細緻的花紋圖騰。相對於脫蠟鑄造法的十二道工序,切子的製作步驟相對簡單。先是利用吹製技法將器皿製作完畢,再於冷卻成型的玻璃器皿上,標記切割的位置(相當於作畫之前的描線)。然而,這樣的線條定位,其實只是粗略的描繪,要使最後繁複華美的圖案能夠呈現,還是需要工藝師長期培養的技藝與美感,以及深諳於心的手藝。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江戶切子「職人」通常需經過十年以上的培訓,目前在東京約有三十幾位合格的職人。切子的重要工具,是旋轉的圓盤狀切割刀──鑽石砂輪。機器開動,圓盤高速旋轉,玻璃器皿摩擦聲,沙沙作響。技藝生疏者,根本無從下手,各色花紋線條的長或短,深或淺,工匠要掌握毫厘間的分寸感,堪稱「一次性藝術」。純手工的珍貴,不言而喻。熟練的工藝師,心定手穩,膽大細膩,根據深度和形狀的不同,要選擇不同規格的切割刀,從大的線條逐漸到細密的紋路,切割成完美的花紋,最後再經精細拋光,將素材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日本鎖國荷蘭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2:29 橫濱
1859年開港,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從東京/新宿/澀谷車站乘坐電車,30-40分鐘就能到。這座繁忙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擁有美麗的海港景色、西式建築群和日本最熱鬧的中華街。
09:39 函館
函館港是天然良港,也是連接北海道和本州的交通節點。函館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從幕府末期就開始有西方文化傳入,許多遺留至今的史跡帶動了觀光產業的發展。
函館三面環海,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港,漁業和水產加工業一直是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其中烏賊更是具代表性的特產。
20:39 神戶
從六甲山系的群山延伸至大阪灣的陡峭岩岸,形成水深極為深的地形特色,是作為「天然良港」的最佳條件。
1868年開港,明治時代便成為外國人居留的地區,所以擁有充滿了異國風情的生活區,變成現在受歡迎的旅遊地也是高貴的消費地域。
31:12 長崎
在江戶時代的鎖國時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與荷蘭、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有外國人居住區出島。因此長崎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擁有許多歐洲風格的建築,加上市區多坡道,使得長崎的都市景觀和大多數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
40:44 鹿兒島
位於九州的最南端,由薩摩、大隅2大半島和種子島、屋久島、奄美群島等延伸於南北方向的大小145個離島所組成,從北面的縣境界到南面與沖繩縣交界處約 600 公里。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獨特,鹿兒島縣成為鎖國的德川時代,將西方文化引進東瀛的重要門戶,所以從古代開始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南方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
#金探號日本 #金探號評鑑 #金探號特色玩法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日本鎖國荷蘭 在 為什麽日本施行鎖國政策後還與荷蘭保持了幾百年聯繫?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 在近代歷史上,曾經長期奉行鎖國政策。除了小小的長崎港外,並不允許其他地方與國外有貿易等關係往來。原本已經在日本建立商館的葡萄牙、西班牙和 ... ... <看更多>
日本鎖國荷蘭 在 [情報] 江戶時代鎖國的過程- 看板WarringSt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ㄟ,因為我自己沒有去爬文,只知道精華區好像沒有關於鎖國過程的資料。
不過「鎖國」跟原本的主題不大相關,為了避免混亂,另PO一文。
中文與日文維基都有德川幕府鎖國的過程,中文維基的內容如下:
元和2年(1616年)中國(明)以外的船隻限定停泊於長崎及平戶。
元和9年(1623年)英國的平戶商館被關閉。
寬永元年(1624年)與西班牙斷交,禁止船隻進入。
寬永8年(1631年)奉書船制度開始。朱印收以外的朱印船必需有老中奉書。
寬永10年(1633年)第1次鎖國令。禁止奉書船以外船隻渡航。此外,禁止滯留外國5年以
上的日本人回國
寬永11年(1634年)第2次鎖國令。再次通達第1次鎖國令的內容。
寬永12年(1635年)第3次鎖國令。中國、荷蘭以外的船隻只能進入長崎,禁止所有在外的
日本人回國。
寬永13年(1636年)第4次鎖國令。與貿易沒有關係葡萄牙人妻子(包括日本混血兒)總共
放逐了287人到澳門,其餘滯留在出島
寬永14年~15年(1637年~1638年)島原之亂。
寬永16年(1639年)第5次鎖國令。禁止葡萄牙船隻入港。
寬永17年(1640年)葡萄牙船隻要求再次通商。幕府處死61名使者
寬永18年(1641年)鎖國制度完成。荷蘭商館遷移到出島。
正保4年(1647年)2艘葡萄牙船來到日本,要求恢復外交關係。幕府拒絕。
另外依田熹家的「日本通史」也有一個類似的表。
而「權限大人」家康是什麼時候死的呢?1616年5月22日
那,請問某H,家康對於「鎖國」要負什麼責任?
還是你要說,「我感覺家康就是要鎖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42.6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