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國際鯨鯊日 🦈】
人稱 #海中溫柔巨人 的海洋夢幻明星 #鯨鯊
究竟是鯨魚?鯊魚?還是巧克力🍫?(喂~
其實是鯊魚喔~~
而且還是地表體積最大的魚類
身長可長到12公尺呢! (吊起來大約4層樓的概念 😲
這群巨人們之所以擁有專屬的日子
並不是因為很~大~尾~
而是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 和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華盛頓公約)
分別將牠們列為 #瀕危物種 😢
和 #族群數量稀少且須有效管制 的名單!
而我國 海洋委員會 也在今年5月
正式將鯨鯊納入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特別呵護~
話說鯨鯊本來是 #台灣 海域很常見的物種
但過去因為人類獵捕嚴重而不見蹤跡...
不過!!
聽說最近有潛水者在 #墾丁 發現了牠們美麗的身影
不知是否因為 #武漢肺炎 造成人類活動減少
讓這些人品好到爆的 #大憨鯊 更放心靠近呢❓🤔
無論如何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善盡 #地球公民 的責任
保護海洋 🌊 嚴禁濫捕 🚫
才能繼續一起和鯨鯊們當好朋友喔 💙
#生物多樣性
#向海致敬
Photo credit: 李世軍先生
🐠🐟🐬 資訊補給站
華盛頓公約,正式名稱為「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由「國際自然與天然資源保育聯盟」各會員國政府在美國華盛頓起草及簽署,並於1975年生效。目前CITES管制了大約5,000種的動物與28,000種的植物,並分為3個等級來規範,以達到物種貿易永續發展的目標。
#InternationalWhaleSharkDay is held on August 30 every year to raise awareness of #WhaleSharks and draw attention to their importance to marine ecosystems.
The fish species is listed as endangered not only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but also under the Washington Convention (CITES). The Ocean Affairs Council announced in May that the whale shark has been added to the nation's list of protected species.
Whale sharks are the largest fish in the ocean. Despite their size, whale sharks are gentle and pose no danger to humans, hence their nickname "the gentle giants of the ocean." Over-fishing and other human activity has left them vulnerable, and as a responsible global stakeholder, #Taiwan has a duty to do our best to protect them!
#CITES
#CBD
#IUCN
族群數量稀少且須有效管制 在 族群管理與保育 - 臺北市立動物園 的相關結果
單一動物園的動物數量通常太少,對長期保育難有太大價值,需借重區域性或全球性的域外繁殖合作計畫,形成數量大且能存續的族群,除了可作為大眾教育展示及科學研究等 ... ... <看更多>
族群數量稀少且須有效管制 在 台灣准輸入瀕危長頸鹿國家專家警示恐涉國際犯罪 - Yahoo奇摩新聞 的相關結果
... 且2019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大會也將長頸鹿列入附錄二,即「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貿易」,顯示長頸鹿的保育已刻不容緩。 ... <看更多>
族群數量稀少且須有效管制 在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 臺灣物種名錄 的相關結果
有鑑於國際間蓬勃的野生動植物貿易已經直接或間接對野生物種族群造成威脅,為了能夠 ... 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包括目前族群數量相當稀少而雖未必遭致滅種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