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造成2人死亡,10多人輕重傷,可謂近年公共工程重大安全事故。
作為新竹市議員,正鈐呼籲市長 #林智堅,要求 #新竹市工務處 等相關部門對全市 #橋樑,#香山豎琴橋、#舊社大橋、#經國大橋、#頭前溪橋、#竹港大橋、#舊港大橋、#東大高架橋等 #橋樑結構安全 展開檢查,避免再生意外。
正鈐呼籲政府應設立 #斷橋預警系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斷橋預警系統」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鄭正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新聞] 讚!國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精華區Road 的評價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斷橋預警系統提早6小時防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國研院研發斷橋預警系統全球首創20151006 公視晚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斷橋預警系統 在 陳立教育士林分校- 危橋示警台灣首創「斷橋預警」系統... 的評價
斷橋預警系統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科學大事】來看中央社新聞粉絲團與 PanSci 科學新聞網 本週有哪些科學新發現、熱門話題。看過的話就分享給朋友吧~
久坐死亡風險未必高 上班族仍該動一動
http://goo.gl/tbelyn
圖解2015諾貝爾獎 這些得主如何改變世界
http://goo.gl/EsBs6D
前進火星困難多 NASA文件稱可解決
http://goo.gl/y1Hr09
民俗植物訴說的「出臺灣說」?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
http://pansci.asia/archives/86574
碳封存,是逆天而行的工程神話,還是順應自然的科學奇觀?
http://pansci.asia/archives/86639
危橋示警 台灣首創「斷橋預警」系統
http://pansci.asia/archives/86910
斷橋預警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斷橋預警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斷橋預警系統 在 斷橋預警系統提早6小時防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8年和09年侵台的颱風造成橋樑斷裂,16人因橋斷死亡,國家實驗研究院耗時六年研發出「 斷橋預警 」平台,可提早6小時 預警 ,協助公路人員找出最佳封橋 ... ... <看更多>
斷橋預警系統 在 國研院研發斷橋預警系統全球首創20151006 公視晚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 ... <看更多>
斷橋預警系統 在 [新聞] 讚!國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精華區Road 的推薦與評價
讚!國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台灣位於極端降雨區域,暴雨經常沖刷橋樑造成意外,2009年雙園大橋斷橋造成6車10死
的意外,為降低災損,國家實驗研究院整合六大中心,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研發出世界第
一套「斷橋預警-雲端防災互聯網」,已在中沙大橋等4座橋樑進行實測,可全年全天候監
測橋梁安全,並在斷橋前6小時提出預警,橋梁管理單位人員透過雲端就能即時監看橋梁
現地狀況,作為封橋決策的依據。
國研院長羅清華指出,台灣有大小橋樑約2萬座,年齡大都在30至40年,而近年來全球氣
候異常,極端降雨氣候明顯,暴雨導致橋樑沖刷情況嚴重,對橋樑安全形成極大威脅,例
如2008年后豐大橋橋墩沖毀造成3車6死、2009年雙園大橋斷橋造成6車10死的意外,過往
慘痛經驗提醒國人橋梁安全的重要性,故國研院進行跨領域合作,以超過5年時間開發出
世界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國研院指出,橋樑會斷的原因是河水沖刷、淘空橋墩下方沙土,國震中心與晶片中心合作
,製作出一整排可感測水流震動、又可防水及防撞擊的感測晶片,埋在橋墩下深約5到10
尺泥土下,一旦橋墩被沖刷淘空導致晶片露出在水中時,晶片就會發出訊號,得知橋墩遭
沖刷的狀況。
除上述晶片外,國研院其他中心開發出橋面震動感測晶片,將即時監測資料透過儀科中心
高速網路傳輸系統,傳送到雲端的超級電腦後進行分析與計算,再將結果傳送給橋梁管理
單位,根據狀況出現綠燈、黃燈、紅燈等訊號,作為封橋的科學依據。
國研院地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說,該系統目前已在中沙大橋等4座橋樑進行實測,證實可達
到全年、全天候監測橋樑安全,目前一套系統約一百多萬,包括日、美等國的研究單位也
對這套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有興趣,未來期望進一步整合台灣居於世界領先群的ICT產
業及相關領域,將防災技術服務輸出國外,為我國產業開創新的防災互聯網產業藍海。(
許敏溶/台北報導)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006/7057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23.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444112045.A.A30.html
> -------------------------------------------------------------------------- <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看板: Road
標題: Re: [新聞] 讚!國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時間: Fri Oct 16 16:25:43 2015
泛科學這期有介紹~ 裡面有照片
https://pansci.asia/archives/86910
---
國家實驗研究院整合六個中心,首創全球第一個斷橋預警系統,「斷橋預警─雲端防災互連
網」可全天候監測橋梁安全,特別是颱風洪水時影響橋樑安全甚劇的「沖刷深度」,並可在
橋梁發生斷橋危機前,提前六小時預警。國研院目前已在濁水溪與大甲溪共四座橋梁完成實
驗,未來可望擴及其他主要橋梁。
此系統可在洪水氾濫時供當局做封橋決策的科學依據,平時則做為橋梁保養維護之用。台灣
目前大小橋梁共兩萬多座,過去十年來,有一百多座橋梁被颱風洪水沖斷,嚴重案例如2000
年碧利斯颱風高屏大橋斷橋導致22人墜橋受傷;2008年辛樂克颱風時后豐大橋橋墩沖毀造成
6死;2009年莫拉克颱風沖垮雙園大橋15橋墩與500公尺斷裂路面,造成6車10死的意外。
橋梁損壞原因統計
全球橋梁損壞原因統計。其中有60%來自沖刷,而台灣降雨強度集中,地形陡峻,河流短促
,沖刷問題特別嚴重。圖/國研院提供
目前世界各國封橋的依據都是看水位有多接近橋面(我國標準是1.5公尺),但水位上漲與
沖刷深度並非完全相關,橋梁斷裂主因是河水沖刷、掏空橋墩下方沙土。國家地震工程研究
中心研究員林詠彬說,2000年高屏大橋是在颱風過後兩天、水退了才斷,單憑水位高度看不
出橋有危險。
沖刷感測器封裝在鋼球裡,埋於河床下的沙土中,每50公分深裝設一個,至少安裝至河床下
十幾公尺深。當沙土被沖刷、掏空,晶片就會一個個露於水中而發出訊號,即可得知沙土的
沖刷情形(想像一下,十幾公尺深的泥土被沖走,相當於掏空五層樓高了!)。
橋梁上並有水位計、流速計、應力感測、橋面振動感測等,所有即時監測的資訊回傳至國網
中心的雲端超級電腦分析,搭配電腦模擬降雨及沖刷情形,再將結果傳給橋梁管理單位,幫
助掌握封橋時機。
國研院已在濁水溪上中下游的名竹大橋、中沙大橋、自強大橋,以及國道3號大甲溪橋裝設
此系統,實驗了兩三年。林詠彬解釋,濁水溪上游是卵礫石,下游為沙質,中游段則是兩者
混雜,台灣四大流域的地質特性皆相同,因此可以類推運用至台灣各地區。中部河流的沖刷
強度最大,像大甲溪、濁水溪、高屏溪等都是有潛在沖刷危險的橋。
林詠彬表示,一座橋不需要每座橋墩都裝,只要裝設在位於深槽區的兩三座橋墩即可推算整
座橋梁的狀況,在一座橋上安裝這些感應器的施工費約新台幣300萬。
此系統為國研院整合儀科中心、颱洪中心、國震中心、國網中心、晶片中心、奈米實驗室六
個單位,歷經十多年研發而成,已申請台、日、美、中等各國專利,待技術更加成熟也考慮
輸出國外。
經封裝後於名竹大橋安裝之感測晶片
感測晶片就封裝在鋼球裡,埋於橋下沙土。平常橋上感應器一分鐘傳一筆資料,橋下則是10
分鐘一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橋下感應器也增為一分鐘一筆。圖/國研院提供
自強大橋監測管固定施作照片
系統安裝於自強大橋的施工情形。圖/國研院提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7.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444983946.A.B8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