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舊台北市府與北市升格】#舊台北市府 #時空咖啡廳 #張萬康
【書摘透露│年記1967 第8頁 圖:舊台北市府】
「多年後,台北市政府換成巨大方塊組合的建築體,天際上的電線亦改成地下化,所在的信義區則躍為最時尚的區域。1967年台北市升格成直轄市,它在壯大能量,蔓生活力。當年的老建築似乎才更有市民感?當年的公務車,嘿,長得很像公務車。當年黑頭車停在市府前,現在換到地下室。以前的黑頭車挺神祕的,後來的黑頭車,呃,也很神祕。」
──〈舊台北市府〉
節錄自《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 | 張萬康》
#報時光UDNtime
圖說:台北市政府的辦公大樓,已經粉刷一新,並在正門搭建起美侖美奐的彩牌。市政府這一次為迎接七月一日升格的來臨,粉刷各辦公室,一共花了卅萬元。
日期:1967/06/29
攝影:王萬武
來源:聯合報
#報時光UDNtime #年記 #1967年
歷史新聞
【1967-07-0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從人口、面積、組織、財富
看台北市新面貌
【本報專訊】台北市昨(一)日已由省轄市改制為院轄市了,這一改,在人口、面積、政府組織、財富四方面整個給大台北帶來了新的面貌。
面積擴大四倍有餘
主要的是面積的擴大,改制前台北市面積為六六.九八七二平方公里,改制後擴大為二七五.九○平方公里。面積的擴大是由於將合併台北縣和陽明山管理局所屬的六個鄉鎮:士林、北投、南港、內湖、景美及木柵。不過,這六個鄉鎮要到明年才正式併入台北市。
將增設五個地政所
為配合台北市區擴大後,地政業務辦事效率的提高,市府將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政事務所。東區事務所包括松山區、南港鎮和內湖鄉;西區為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及大安區和古亭區的一部份;南區範圍含景美鎮、木柵鄉、大安區和古亭區各一部份:士林鎮地政事務所保持不動,劃為北區事務所;中區地政事務所將轄延平、大同、建成和中山四個區。
市府地政科解釋說,增設地政事務所是基於土地登記案件的逐年增加,同時顧及改制後的實際需要。按一般情形,有五萬筆以上的土地,就應該設一個地政事務所,台北市改制後,因為市區自然擴大,分割土地將由現在的十六萬筆增加到二十五萬筆,所以必須設立五個地政事務所,才能應付今後業務膨脹的需要。
總人口逾一百六十萬
由於台北市改制後將合併市郊六鄉鎮,人口自然也將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不大。據市府民政局統計︰截至六月卅日為止,台北市人口為一、一九七、○六九人,其中男性六三五、六一三人,女性為五六一、四五六人;改制後將併入的六鄉鎮人口目前初步統計為三○一、二四三人,加上人口的自然增加,預計明年這六鄉鎮併入台北市後,台北市人口總數將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上。
編制員工一千八百
台北市面積擴大、人口增加,作為這些市民「公僕」的人數當然亦應成正比的增加。據行政院修正通過的台北市政府組織規程,其中規定改制後的北市政府設置八局四處,法定員額增加為一千八百人。
市府一級單位現在的全部員工,包括以工代職人員,已經有一千七百人,這裏面有七百人沒有編制,實際上祇有一千人;改制後這七百人可能採取甄選辦法,合格者即予任用。高玉樹市長曾強調:改制後市府將「為事擇人」,增加技術人員,並將採考試辦法錄用。
總預算超過十五億
升格改制後的台北市,舉辦任何事均需經費,那麼台北直轄市的財政情形如何呢?市政府說,改制後的地方財源增加將為一倍,這些增加部份,乃原解省庫的稅收,留下供台北市自己使用,並非另外向市民征收。
高玉樹市長說,改制後的地方總預算,可高達十五億六千多萬元,對台北市的各項建設,將更有裨益。
台北市改制後的第一年地方總預算,財源將包括:(一)稅收:七億三千零一萬餘元,(二)規費:一億一千餘萬元,(三)改制後依照新財政稅收分劃辦法增得稅收:二億五千萬元,(四)公賣收入:三億五千萬元,(五)愛國獎券收入:五千一百萬元,(六)汽車燃料使用費收入:五千八百萬元,(七)附加捐收入:二千四百廿萬元,合計為十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
█關於年記系列
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每個年份挑選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者撰文而成的老照片新文集,並收錄具有代表性的老報廣
告以及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躍然紙上。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制表」的推薦目錄: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制表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質詢】
臺北市議會第十二屆議員書面質詢用紙
質詢日期:中華民國104年3月18日
質詢議員:王欣儀議員
質詢對象:柯文哲市長、民政局
質詢題目:建請儘速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專責處理新住民所有事務並協助新住民能為其相關政策辯護及制定政策,捍衛權益!
說 明:
據統計,自民國92至104年1月份止本市新住民人口總計46,563人,本市國中小學生父或母為外籍人士之學生數已逾1萬人,占國中小全部學生數約5%!針對新住民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種種效應及問題,牽涉到4萬多個家庭、十幾萬市民的幸福與權益,政府應更加重視,故本席要求市府應率先研議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專責處理新住民所有事務,以真正保障新住民同胞!
本市目前於南港區及萬華區各設有一個新移民會館,提供新移民研習、聚會、原屬國資訊查詢之空間,及與新移民相關之機關團體辦理與新移民相關之業務及活動,但功能有限,仍不完全足以做為新住民同胞捍衛其權益、為其相關政策辯護、制定政策及專責照顧之平臺!
已知,市府為原住民同胞設立了原住民事務委員會,讓原住民人口能有一個官方的平臺和管道,讓他們發聲,表達需求;此外,對於居住本市之客家鄉親,另有客家事務委員會負責綜理本市客家事務及客家社團輔導等等事項。
本席認為,市府為本市新住民所做的仍太少!原住民及客家事務委員會皆是有預算編制的正式組織,但針對新住民,市府僅是偶一為之的召開局處會議、並無實質與正式組織編制代表本市新住民及專責處理新住民事務,故往往無法即時反映新住民心聲,且無法完整的掌理、規劃新住民事務政策並研究發展及擬定相關施政計畫,進而達到全面保障新住民權益之目的!
本席表示,市長先前用「進口」形容外配,引發社會議論,恐進一步加深民眾對因婚姻來台的新住民,歧視且負面的刻版印象,讓這些新住民更容易遭受到不平等對待!現今社會教育仍缺乏對人性的尊重(人文素養),做為首都市長更應「以身作則」!
本席發現,現今多數因結婚來台的新住民大多背負著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故還未適應台灣生活環境之前,便開始生育小孩;有些家庭甚至打從心底認為這些外配「來自落後國家」、「學歷很低」,對其生活有諸多限制及介入,於是新住民女性成為受婆家操縱養育幼兒的空殼,到孩子長大之後甚至因此跟著對母親不敬,故政府必須積極正視此一現象後續所衍生的問題!
除了子女養育問題外,新住民現今最常面臨著貧窮與就業、婚姻暴力等諸多問題,如在「就業方面」,新住民及雇主們往往不太了解僱用新住民的勞動及就業權益,而產生許多爭議,且現行新住民過去學歷在台灣不被承認,造成碩士以上學歷者也找不到工作!
而「婚姻暴力」問題,在新聞媒體上時有所聞,原因在於這些外籍配偶如遇到家庭暴力、婚姻危機,往往找不到一個管道,請求協助,顯得孤立無援。
本席強烈要求,針對擁有龐大人口數的新住民同胞們,市府應儘速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專責處理新住民所有事務並提供新住民一個官方管道,讓他們發聲、表達其需求、為其相關政策辯護及制定政策,以保障其權益!
相關處理情形,請於7日內回覆本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