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新創薪資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新創公司給人的綺麗幻想與殘酷現實-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如果可以, 真的建議試試看新創公司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如果可以, 真的建議試試看新創公司PTT推薦- 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請益] start up公司vs 穩定公司-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選擇] offer系統廠vs新創- 明門實業求職PTT評價彙整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請益] 知名外商vs美商startup offer leontief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討論] 會給新創公司多久時間? - 看板Soft | 台中新創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請益] 請問進新創公司需要特別注意的考量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軟體工程師的倖存者偏差(二) 不想加班的新創WEB 仔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大統新創ptt - 愛玩股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亞德客面試Ptt. [心得] 15家中小型公司、新創公司面試心得分享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聘書] 新創公司配股offer請教- Tech_Job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群創技術員薪水Ptt. 全員「寫日記」終結倒閉危機怡利電轉骨 ...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台灣資料科學年會- 【PTT 薪水板10 年文字探勘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台灣資料科學年會- 【PTT 薪水板10 年文字探勘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徵才ptt - 中文導遊考試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PTT|FACEBOOK|傳播人悄悄話】職缺- 2023年4月熱門工作 ...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PTT|FACEBOOK|傳播人悄悄話】職缺- 2023年4月熱門工作 ...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為什麼你不該去新創公司-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群創面試ptt - 三合興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萬里雲ptt - 力特光電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Re: [心得] 加入新創如何避免踩雷- Soft_Job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請益]系統廠韌體v.s. 新創後端- 看板Soft_Job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Re: [心得] 加入新創如何避免踩雷- Soft_Job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Re: [問題] 新創生技公司- 看板Bioindust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104 外包ptt - 2023 - connectrural.u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Re: [心得] 加入新創如何避免踩雷- Soft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大統新創股份有限公司的薪資、面試情報 - 誰的消防不合格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勝品電通股份有限公司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製程設備比較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104 外包ptt - 2023 - merczone.u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勝品電通股份有限公司ptt - 2023 - glancebox.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職場力:解析職場的人與事,提升工作與管理績效的34條建言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製程設備比較ptt - 2023 - hdcinema.u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創新產品鍊金術:獲得第一千個鐵粉客戶,打造不敗產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元晶太陽能屏東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Taiwan in a Pandemic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製程設備比較ptt - 2023 - alanhibberd.u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製程設備比較ptt - 2023 - mistake.sbs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元晶太陽能屏東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元晶太陽能屏東ptt - 2023 - inferware.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全端工程師ptt - 高雄69 號碼頭 的評價
- 關於新創薪資ptt 在 網友分享新創公司工作心得!年薪大公開竟達100萬美金!? 的評價
新創薪資ptt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接案平台有哪些?台灣&國外精選接案管道大統整!】|SOHO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
許多人都很嚮往「SOHO接案」、「在家工作」,但剛起步時「到底要去哪裡找案子」真的會讓人毫無頭緒,甚至因而卻步,就此打消念頭。因此,本篇文章特別結合「自身經驗」與「資訊搜集」,來為大家統整精選的「國內外接案平台」與「各式接案管道大集合」!
.
市面上很多「專門主打接案的平台」都是要向「接案者」收費的,所以很多人在剛要展開接案生活的時候,難免都會覺得怕怕的。想到還沒開始真正賺到錢,就要先出付會員費或收入被抽成,就覺得有點心有不甘。哈哈哈!
.
但別擔心,其實除了「專門主打接案」的「正式接案平台」之外,也有很多其他「非正式」、「不用錢」的接案平台和管道,且找到的案子「品質甚至還更高」呢!這篇文章將會把所有可以接到案子的有效管道、方式和秘密,通通分享給大家。你可以依據自身情況和喜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接案方式,各種感興趣的管道也都可以多方嘗試看看喔!
.
.
一、我的第一個案子是怎麼接到的呢?
.
其實我從開始接案到現在,都還沒有付過任何平台費。(哈哈哈,糟糕!這樣講出來會不會被接案平台們圍毆!XDD)
.
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案子」,是在「104人力銀行 主網首頁」直接搜尋「兼職」的「行銷/文字類工作」然後去面試詳談,這樣找到的。 一般「台灣各大人力銀行」的「工作主網」通常都是不向求職者收費的,人力銀行的「外包網」才會需要收費喔!
.
不過建議搜尋「兼職工作」時,最好能找「專業性/技術性」和「不可取代性」較高的職缺類型,而不要找單純出賣「勞動力」與「時間」換取收入,工作內容也「和你想精進之專業領域毫無關係」的「單純打工型職缺」。因為只有這樣,接案期間的專業和經歷成長,才能為你的人生帶來「具有累積性」的幫助,讓你之後「和案主的談判議價空間更大」、「接案收入穩定性更高」,「未來的職涯選擇性」也會更多喔!
.
上述這個方法,其實只要在「履歷」與「自我推薦信」中,寫清楚自己目前正在「自由接案中」,然後鎖定「企業文化比較年輕的公司」和「可以網路/遠端作業的職務」應徵,再搭配「當面洽談」,接案成功的機率都還滿高的。
.
有第一個案子,就可以藉此「發展成長期案子」,或用第一個案子作為「加分經歷」找到更多更多的案子!
.
另外,剛起步的時期,我也有在「PTT SOHO版」上找到一些「文字類型」的工作。「PTT SOHO版」也是一個新手可以「免費接到案子」的好地方喔!
.
之後當我的「接案人生」比較上手以後,案源就多來自「親友與顧客的好心介紹」,以及「因為個人品牌經營而自行上門的顧客」了!
.
自從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開始,一直到目前為止,都尚沒有遇到找不到案子的工作空窗期。不過倒是有過「一個月收入只有2萬」的情況!但當時是因為在忙博士班課業,所以才故意如此安排的,生活費和存款也都還充裕,我本身的消費力和物質慾望又都不高,因此並沒有覺得太過焦慮、害怕。哈哈!
.
所以說,市面上的外包工作需求還是很多的,如果你的專業能力夠、有做好財務分配,又懂得行銷自己、經營顧客的話,其實就不用太過擔心接案「收入會太不穩定」這件事情啦!
.
------------
.
以下將分成「正式接案平台」、「非正式接案平台」與「長期來講最推薦的接案來源」這3大類,來和各位朋友分享所有「我自己用過的接案管道」與「我還沒用過但廣受多數接案者推薦的接案平台」。(這些地方都算是「案源比較多」或真的可以「實際接到不錯案子」的地方喔!)
.
------------
.
二、正式接案平台:(專門主打「接案」的平台)
.
這類接案平台通常都是專門主打「外包接案媒合服務」的網站,在上面「案主可以發案」,「自由工作者也可以接案」。提供了一個「供需整合」的方便平台!
.
不過在這類正式接案平台上,通常發案的案主都十分老練,也有自己「固定的外包預算」,所以價格相對比較難談。且平台上「接案競爭者眾多」,內容、待遇比較好的案子,應徵者一般都是爆棚的,也比較會有「削價競爭」的情況發生。因此,接案的效益和報酬可能也會比較低一些。
.
所以我建議只在「剛起步接案」、「完全不知道該從哪開始」,自己也「完全沒有其他可以接到案子的管道與方式」時,做「短期使用」。用以接觸、經營第一批顧客,並累積接案經驗和作品。之後就可以透過「老客經營」、「將短期案子做成長期合作」和「口碑/人脈介紹」...等等方式,更輕鬆的去接收入比較好的案子囉!
.
以下分享「最主流」也「最多人用」的幾個「正式接案平台」。
.
.
1. 「各大人力銀行之 “外包網”」(要收費):
.
舉例,像是「104外包網」這類人力銀行附屬的接案平台,便是台灣比較大型的「外包接案媒合平台」。這些網站一般都是可以「免費瀏覽案子」的,不過若要「聯繫廠商開始接案合作」就要收費了!在這類的接案平台上,好的案子通常都競爭激烈,好多才華洋溢的接案者都在爭相應徵。因此,如何脫穎而出、接下來價格要怎麼談,就需各憑本事啦!
.
2. 「PTT SOHO版」(免費):
.
因為受到廣大熱心「PTT鄉民」的嚴密監督把關,所以平台上面每個案子的「支付費用」、「工作內容」和「聯絡方式」...等等資訊都會寫得非常清楚,「價格」也還算合理,不會低到太離譜。哈哈哈哈,因為很容易會被鄉民酸!不過上面的競爭者還是滿多的,需有一定的實力才能爭取到比較好的案子。
.
3. 「Facebook相關接案社團」 (免費):
.
直接在Facebook上面搜尋:接案/外包、自由工作者、SOHO、Freelance...之類的關鍵字,就會看到很多可以接案、發案的「Facebook社團」囉!可以在裡面自我介紹,讓案主認識你,社團裡也不時會有許多案主上來徵人。不過競爭也滿激烈的,要爭取到好的案子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困難一些。
.
4. 其他「國外接案管道/平台」(要收費):
.
像是「Upwork」、「Freelance.com」、「Fiverr」...等等,這些都是國外幾個比較知名的接案平台。如果你的英文還不錯的話,也可以考慮試著接國外的案子!如果外國案主剛好身在一個薪資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本身的預算也很充足的話,他所給的薪資可能就會比台灣案主要高出許多。不過關於「溝通時差」、「匯率轉換」與「匯款方式和手續費」...等等的這些問題,也都是很需要慎重考慮的重點事項,別忘了要自己事先研究一下,做好功課喔!另外,也建議可以先辦一個像是PayPal之類的帳戶,來做跨國收款。
.
------------
.
三、非正式接案平台/管道:(「一般工作」平台 & 其他接案管道)
.
這類「工作平台」的服務內容比較沒有聚焦在「外包接案」上,網站裡面多是「一般全職工作」或「兼職工作」。因此想透過這類平台找到案子,就需要在自己的「履歷」與「自我推薦信」中,將你目前的「接案合作方式」寫得非常清楚,也要把握面試的時間,特別去和對方詳談,細心說明未來的合作模式,解釋疑慮,以說服對方。
.
不過千萬別小看這種「非主流接案管道」!因為就我的親身實驗發現,只要是「認真看過你的應徵資料」之後,還找你去面試的公司,一般就是「思想比較前衛」也「比較可以接受接案合作或遠距工作模式」的公司。
.
而且如果你可以事先研究該公司目前的需求、情況和痛點,在面試時,用「自己可以為公司帶來的價值」、「以外包型態合作為對方省下的人事成本」與「能替對方解決的關鍵迫切問題」這3個點來說服對方,就很有機會可以獲得一個「品質非常不錯」的案子。
.
而這些「原本是想找正職員工」的公司,因為「本來就預備好一筆薪資預算」了,所以接案合作的價格也會比較好談。未來做得好的話,甚至還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成「長期合作的關係」,就此省下許多「尋找新案源」與「重新面試溝通」的心力!畢竟公司要再重找新的優秀合作接案者也是很耗費時間成本的,如果你們配合得好,對方當然也樂得繼續合作下去啦!
.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
剛開始接案時,有一次透過104人力銀行主網搜尋「文字類兼職工作」,原本應徵的職務是「兼職」、「一個月酬勞幾千塊」的「短期合作 編輯寫手」,結果經過一番「當面詳談」之後,我竟意外成了該公司的「行銷教育訓練講師」。變成以「每個月數萬元」的金額,「長期合作」的接案夥伴!案主說,我過去「演講」、「教學培訓」與「行銷企劃」的經歷,正好就是他們近期想嘗試之新計劃所需要的人才呀!是不是很神奇呢?XD
.
以下不囉唆,就來分享所有最實用的「非正式接案平台」吧!
.
.
1. 「各大人力銀行」主網 (免費):
.
可以上台灣「各大人力銀行」搜尋「兼職工作」,找到其中符合自己專長、興趣的職缺,然後直接在「自我推薦信」和「履歷自傳」中,開門見山的表明自己是一位獨立接案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希望爭取以「在家工作」、「外包接案」的方式與對方合作。會找妳去面試的公司,通常對工作型態的限制也會是比較開放的。(PS. 這個方法就不用註冊需付費的「外包網」,不用先付一筆錢啦!哈哈哈哈哈!🙈🤣🤣)
.
2. 「比較年輕型的工作平台」(免費):
.
比如「Yourator」這類主打「年輕新創公司」的職涯平台。因為徵才的多是「新創公司」,「企業文化較年輕」,因此對「自由接案」或「遠距工作」這類合作模式的了解和接受度也會比較高。
.
另外,像是「CakeResume」也可以嘗試看看,這是一個主打充滿設計感之「免費履歷模板」的履歷製作網站,不過上面也有「求職徵才」的服務。裡面徵才的公司一樣也是一些比較年輕、活潑的企業,所以目標這類公司去談「接案合作」或「遠端工作」模式,成功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喔!
.
3. 跨國工作平台「Indeed」 (免費):
.
這是一個很大的「跨國性」人力銀行網站,各國的全職、兼職工作都有,也有很多公司是接受「接案」或「遠距工作」模式的。只要在上面搜尋:remote job、work at/from home...之類的關鍵字,就會出現很多可以接受遠端工作的職缺囉!
.
4. 跨國交流平台「Nomadlist/RemoteOK」(免費):
.
這裡是全世界「數位遊牧工作者」交流的大本營,上面會有很多「遠端工作資訊」與「旅居各國之獨立工作者的最新情報」。從「Nomadlist網站」可以連結到「RemoteOK」網站,裡面就有許多「跨國接案」的工作機會喔!
.
5.其他方式---「主動向目標顧客毛遂自薦」(免費):
.
這是一個我個人非常推薦,且可以在初期獲得不錯案子的有效方式。其實有時候「不要依賴接案平台」,勤勞一點的搜集「潛在目標客戶名單」主動出擊,獲得的案子品質會更好喔!
.
針對所有「自己很想與之合作」,對方也很有可能會需要自己之專業服務的「企業/組織/個人」,搜集他們公開的聯絡方式,不論是email、私訊或官網留言板...等等之類的都可以。之後針對每一位顧客「客製化」的製作一份「自我推薦信」與「個人資料/履歷/作品」,寄給對方毛遂自薦。
.
盡量用最簡單、清楚、專業又有禮貌的方式,告訴對方自己可以為他做什麼、帶來哪些寶貴的價值。比如,有禮貌的把自己的影片剪輯作品寄給最喜歡的YouTuber,告訴他你可以「實際怎麼幫助他」將影片精緻度提升到「什麼樣的樣子」。
.
準備資料之前,最好能先研究過這些目標客群目前的狀態、活動與需求,然後針對「對方最關鍵的需求與痛點」去製作「專屬內容」。如此一來,成功的機率也會更高喔!這種方法雖然比較費時費力,但是能找到的案主與案源品質通常也會比較好,案子金額的議價空間也會比較大喔!
.
------------
.
四、長期來講「最推薦的接案方式」:被動接案!
.
每次要接下一個新案子,都要從洽談、溝通到簽約,拼死拼活的再「重新證明自己一次」。是不是覺得每天都在「被面試」,壓力比上班族還大呀?
.
因此,我建議已經稍微累積了一些經驗、人脈和口碑的「老鳥接案者」,開始訓練自己捨棄以上所有的接案平台和網站,試著透過「個人品牌經營」與「人脈/口碑」來「被動接案」吧!
.
從這類管道所獲得的案主,通常彼此的「理念都會比較契合」,「價格也相對好談」呢!
.
以下分享,2個最推的「被動接案」管道!
.
.
1. 「個人品牌平台/自媒體接案」(免費):
.
這是一種透過經營「自身影響力」與「目標客群(包含新舊客與潛在客戶)」來接案的絕佳「被動接案」方式!
.
不只可以不要像Uber司機一樣「被平台綁架」,還可以發展出自己的一批死忠顧客,和真正欣賞你、你也很喜歡他的人合作!而且現在一點一滴經營起來的「個人品牌平台/自媒體」將成為你的一項資產,在未來持續為你工作,讓你可以越來越輕鬆的賺錢。
.
好好經營「個人品牌平台/自媒體」,以後的發展可能性也會比較廣,就算未來不再接案了,還是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透過自己所經營的「個人品牌平台」獲得收入。比如:平台廣告、聯盟行銷、業配、顧問服務、電子書、線上課程、自售商品...等等,都是透過「個人品牌網站經營」賺取收入的有效方式。
.
2. 「口碑/人脈接案」(免費):
.
這個方法簡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讓所有人知道你在接案,然後把每個案子都做到最好」!
.
大家在剛起步要開始接案時,肯定都會覺得很害羞,不敢在一開始就讓身邊的人知道。但其實通常最想要幫助你的人,就是你身邊的親朋好友了,而他們也時常會不小心成為你職涯中最棒的貴人喔!
.
因此,如果你想真正開啟高效率的接案事業的話,就鼓起勇氣在親友間昭告天下吧!你完全不需要瘋狂騷擾身邊的朋友,或逼迫對方找你做案子。唯一要做的事情,真的就只是「讓大家知道你正在接案」就好了。只要你平常做人不是太差XD,當身邊的人手邊剛好有適合的機會時,他們當然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你啦!幸運的話,你很快就會接到人生中的第一個案子。
.
接著,盡你所能,盡量把每一個案子都做到最好。如此一來,透過人脈的積累與口碑介紹,你很快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還有後續無數個接案合作機會!
.
用專業和負責任的態度,與每一位案主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夥伴關係,不只有機會「把短期案子做成長期合作」,案主還有可能因此成為你的貴人和「最佳見證人」,把你大力推薦給其他有相似需求的案主朋友們呢!
.
------------
.
以上就是所有最精選的「接案平台」和「接案管道」分享啦!
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一種接案方式呢?現在就去嘗試看看吧!
.
PS. 上述所寫的「收費規定」,都是在「寫下這篇文章時」所查到的收費情況,後續實際狀況還是依「各平台之最新規範」為準喔!
.
.
——
.
🔻野羊xS編【線上聯合講座】🔻
影片票正式開賣啦!!!
👇🏻快點選第一條連結,搶先購票👇🏻
https://pse.is/S3Q4R
.
S編的風格思維圈
@野放上班族
.
-----
.
🔻我出第二本書啦!🔻
《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easymall.co/2h1Fx
.
↓↓【哪裡可以買到】↓↓
.
「各大電子書平台」都可以找得到喔!
▪️博客來電子書:https://easymall.co/2h1Fx
▪️Rakuten kobo樂天:https://pse.is/TCNLQ
▪️Readmoo讀墨:https://pse.is/SMJWG
▪️Google Play Books:https://pse.is/TBM5J
▪️udn電子書平台:https://pse.is/T88DM
▪️讀創故事:https://pse.is/SU9YA
.
▪️其他上架中平台:TAAZE讀冊、myBook台灣大哥大、momo購物商城、BOOK WALKER台灣漫讀…。
.
(撒花~特別感謝「聯合線上」協助我電子書出版的編輯與相關同仁們,尤其是超罩的厲害芷葳!)
.
🔻歡迎追蹤🔻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
.
➡️目前正在嘗試著把一些「自由工作者試驗心得 & 野放上班族生活故事」做更有系統的整理和分享,如果你感興趣、也希望未來能接收到更多相關資訊的email,歡迎填寫一下這個表單,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哦!🤣🤣🤣💕💕💋
➡️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
新創薪資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對於人工智慧的第三次復興,正在引領我們進入第四波工業革命這件事,已經越來越沒有歧見了。不管是 AI 的研究還是投資都在持續加快的此刻,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應該很想知道: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我們該拿出什麼策略才能搶得先機?
前總統馬英九在 4/30 日舉辦了一場眾星雲集的經濟論壇(重振台灣競爭力會議),包括馬前總統在內,台上坐了 11 個人,另外 10 位是: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高雄市長 韓國瑜、前新北市長 朱立倫、前新北市長 周錫瑋、媒體人陳文茜、媒體人陳鳳馨、中小企業主代表劉智源、立法委員費鴻泰、立法委員賴士葆、立法委員 許毓仁。
由於之中有多位被視為即將問鼎總統大位的人物,論壇也變得像是總統辯論。看完整場論壇以及問答的我,儘管並不太滿意,但可從眾人談話中歸納出兩個主軸:第一就是「年輕人的未來」,第二就是「 AI 人工智慧」 。而這兩個我也非常關注的議題,其實是一體兩面:人工智慧被認為是創造未來、帶來希望的契機,但由於人工智慧也被認為將讓許多工作消失,因此也是讓年輕人覺得未來黯淡的因素之一,必須立即應對。
( 論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ygCcdiPbI )
( 回溯閱讀:
鄭國威專欄:在人工智慧奪走工作之前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803/1403209/ )
這讓我想到最近有一則令我哭笑不得的消息。在 5/2 日,有一位自稱 18 歲剛入社會工作的九年級 PTT 網友Metallicat,於八卦版發文問卦,他說他在「仔細探究」之後,發現都是七年級的老人趁著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賺了錢,然後又去炒房,才讓八、九年級生現在根本沒未來。
( [問卦] 七年級炒房讓八九年級出社會買不起房?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6812192.A.E77.html )
儘管這說法之荒謬令我這個七年級生不知從何吐槽起,總覺得是故意調侃,但若轉個念,我覺得不妨先問:即將邁入中年的七年級跟年輕的八、九年級生,有哪些差異?首先我想知道,在 2019 年的此刻,台灣到底有多少七年級生、八年級生、九年級生?
透過 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我很快獲得答案:民國 70 -79 年出生的「七年級生」,目前在台灣約有 348 萬人,是所有「年級」中人數最多的。而民國 80-89 年出生的「八年級生」則驟降,約有 309萬人,足足比七年級生少了將近 40 萬人。
( 人口推估查詢系統:https://pop-proj.ndc.gov.tw/ )
更大的差距出現在八年級跟九年級生之間。於民國 90-99 年出生的「九年級生」,他們今年最小九歲,最大十八歲,總共只有 213 萬人,比八年級生少了將近百萬人。跟七年級生比起來則是少了 135 萬人。至於我的女兒所屬的「十年級生」(2011 年後出生)當然又比九年級生更少了,不過因為目前十年級生還沒全部出現,就不納入討論了。
少子化與老齡化是鐵錚錚的現實,然而從這些數字簡單來看,七年級其實是「僧多粥少」,競爭最激烈、又始終攀不上去的一個「緩衝世代」。
(借用作家黃麗群語,請見 〈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單打獨鬥的浪人──專訪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035 )
此刻的我們不夠老,又不夠年輕,「厭世」、「負能量」、「鬼島」、「崩世代」、「小確幸」、「佛系」這些時代氛圍都從七年級生的「悶」跟「喪」當中孵化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人工智慧第三波復興。
關於這波人工智慧浪潮將如何影響年輕人的未來與工作,我們可以依照樂觀跟悲觀分成兩派。樂觀派認為技術革新造成的技術性失業只是暫時的,他們認為推動第一次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如蒸汽機或是電力,都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讓勞工的薪資提升、整體生產力也提高了。人工智慧這波新技術革命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讓全球人類都過上富足的生活。
( 樂觀派的意見,可參考《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一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1811 )
悲觀的人則認為,人工智慧帶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例外」,而且從 30 年前起至今,由資訊科技推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已經與過去兩次工業革命有了不同的發展。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資訊科技帶動生產力的提升,卻沒有讓人們的薪資與就業機會同步提升,反而還下降。什麼零工經濟、斜槓青年,恐怕都只是滑落到「無用階級」之前的美化用詞。
悲觀派的意見在《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這本書中有深入的闡述。
然而,不論你是樂觀派還是悲觀派,都得先理解當前人工智慧最主要的價值所在。我在〈人工智慧,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上篇) (中篇) 中引用過《AI 經濟的策略思維》一書作者的論點,其實現在的人工智慧提供的價值就是「平價的預測」。而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並非如科幻電影中那樣突如其來、征服地球,而是漸漸地改變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例如當 Amazon 等電商平台越來越能預測消費者的購物偏好跟節奏,就可能將「先下單再送貨」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先送貨再下單」的全新模式。
( 上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8A-f7f344e8be0 )
( 中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AD-c8b845fa5637 )
那麼,如果從政府的角度與總統的高度出發,面對人工智慧時代該如何應對呢?如果只是鬼打牆般地說「要利用 AI」、「邁向 AI」、「結合 AI」,不禁令我懷疑是否真的對這個重大議題有足夠的理解。若我身為那場論壇上需要回答問題的 2020 總統參選人,我會仿效最近政壇流行的五字訣,提出「政府得開放、企業更負責、人民要自覺」三個進入 AI 世紀重點。
大多數人期望生活變得更好,就算不發大財,也想安穩地小確幸,人工智慧具有極大的潛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但若政府想發揮這樣的潛能,就要更加開放。
首先,政府在投資與應用人工智慧上,需要獲得外界更多且更完善的監督,切記動輒以機密來迴避,而是要主動提高透明度。如果要使用人民的資料——例如現在有很多政府其他的單位、研究者、企業都想用台灣人的健保資料-——就必須獲得批准,而且這樣的批准流程也必須是公開可檢驗的。
而且,人工智慧作為一種人類創造出的科技,肯定是有漏洞的,政府應該主動修補絕大多數的系統漏洞,不要為了入侵跟監控的目的,而破壞產品或標準規格。例如,政府的警察/司法/國安單位,可能會為了各種目的,隱藏政府掌握的自動駕駛車或是物聯網家電設備的人工智慧安全性漏洞,如果後續因此出現問題,或是被揭露,人們對整個系統的信心都會受到嚴重打擊。
再者,就是企業得更負責。在 2016 年 AlphaGo 征服圍棋之後,先進國政府都不斷加碼,例如美國白宮科技辦公室在 2016 年就推出三份與人工智慧有關的策略報告。分別為「國家人工智慧研究發展戰略計劃書」(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
https://www.nitrd.gov/PUBS/national_ai_rd_strategic_plan.pdf
「國家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計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 )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whitehouse.gov/files/images/EMBARGOED%20AI%20Economy%20Report.pdf
以及「準備迎接人工智慧未來」(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whitehouse_files/microsites/ostp/NSTC/preparing_for_the_future_of_ai.pdf
中國國務院也在 2017 年 7 月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定出三大策略目標,簡單來說就是期望在 2030 年,在人工智慧的理論、技術、與應用三方面都達到世界領先。英國則在 2017 年 10 月發佈了人工智慧發展報告,並在 2018 年 4 月推出《產業策略:人工智慧部門協議書》( AI sector deal ) (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artificial-intelligence-sector-deal/ai-sector-deal )
希望在面臨未來「人工智慧與數據經濟」、「行動未來」、「潔淨成長」以及「高齡化社會」四大挑戰下,推動英國成為人工智慧全球領先國家。
日本在 2017 年 3 月也提出了 人工智能技術戰略 (http://www.nedo.go.jp/content/100865202.pdf),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跨領域的 AI 生活跟生態系,與日本原本的社會5.0 倡議結合,強調生產力,健康和行動化,特別重視要讓一般人能夠從 AI 發展中獲益。韓國政府在 2016 年人機大戰後, 立即宣布投入一兆韓元於人工智慧,2018 年又宣布新的五年計畫,將投資 2.2兆韓元,以加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舉例政策或法令),除了以上介紹到的幾個國家,加拿大、澳洲、印度、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國也都各自有類似的國家級AI策略,搭配既有的優勢,手段基本上都不脫離投資新創、人才教育、基礎建設、法規調適等項目。
( 日本的社會 5.0 倡議
https://www.japan.go.jp/abenomics/_userdata/abenomics/pdf/society_5.0.pdf )
各國卯起來希望自己能夠大有為地帶動本國的人工智慧產業,然而先行的企業積極投入研發跟打造應用場景,才是這一波人工智慧高潮不斷的動力。問題是,當人工智慧進入了企業運作的流程之後,可能讓企業得以規避責任,包括收集資料,侵犯隱私的責任,以及系統表現不良,造成客戶及使用者損失的責任。
「資料資本主義」主流化,代表資料超過了人力、土地、工廠、資本等等,成為最重要的經營資源。因此,當前企業傾向採取「用便利性換安全性」、「用免費換監控」等經營策略來推廣人工智慧產品,個別使用者很難抵禦。
當企業掌控的資料越多,在人工智慧,特別是深度學習的模式下,就佔據越大的優勢。資料也成為交易的貨幣跟競爭的籌碼,例如 Facebook 就藉由封鎖部分競爭公司,像是 Twitter 推出的 Vine 短視頻 App 使用他們的資料 API ,來阻止他們成長,同時也容許某些公司,像是 Netflix 跟 AirBnb 來使用 API ,藉此交換,讓 Facebook 也得以使用他們的用戶資料。擁有越多資料的公司,就能夠透過深度學習提升人工智慧的預測能力跟反應能力,讓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 延伸閱讀: Another scandal: Facebook user data reportedly at risk again
https://phys.org/news/2019-04-scandal-facebook-user-reportedly.html )
Facebook 這種作法雖然有違反市場競爭,打壓對手之嫌,而且在我們這些用戶毫無所悉的情況下,就私相授受,也有爭議。但這早已是業界常態,專門的資料仲介商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人工智慧與資料資本主義只會逼得這些企業更加大力道競爭,不擇手段,包括更全面的監控、對隱私跟人權的迫害、以及讓系統漏洞被政府、企業、犯罪者錯誤以及惡意地剝削。
因此政府應該幫人民把關,要求企業告知使用者在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時,應該設想不同情境與影響,,包括政府單位可能會向企業索取使用者的資料、犯罪者跟駭客可能會將人工智慧系統視為目標而讓資料外洩、企業也可能會與其他單位交易使用者的資料。這些問題通常都隱藏在沒人看的服務條款或隱私聲明等頁面,並預設為同意,使用者都被迫說謊,假裝自己都看了、同意了這些複雜冗長的條款,這種現況需要被改變。歐盟從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DPR) 到最近提出的人工智慧道德準則,都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沒有人是局外人!史上最嚴個資法衝擊全球,帶你搞懂什麼是GDPR〉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249/gdpr-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eu-
〈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
https://ec.europa.eu/digital-single-market/en/news/ethics-guidelines-trustworthy-ai
最後,人民需要更自覺。消費者有時候需要跟政府聯手,強迫企業坦承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實際蒐集到哪些資料,並要求他們用比較少的資料來做事,儲存最少的時間,降低前面提到的各種風險。最重要的是,要讓使用者擁有處理個資的權利,能夠選擇在結束使用服務之後,把資料刪除。
就像網路一樣,我們已經無法迴避人工智慧,不管是用 Google 還是 Facebook,用手機app修圖、看機器寫的新聞、還是坐自動駕駛汽車、或是接受機器醫生的診斷,我們不自覺地與人工智慧展開共同生活,某方面來說是好事,代表我們正在適應新的時代,而且還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代表我們不太清楚哪些生活中的場景(如前面所提到的案例),已經大量或全面使用人工智慧,哪些政府機關跟企業組織已經採用人工智慧,而且使用了大量來自人民的資料來訓練機器學習。要是我們對人工智慧不了解,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犯,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政府不夠開放、企業不夠負責、而人民缺乏自覺。就會如歷史學者與暢銷作家哈拉瑞說的,人類的天然愚蠢,藉由強大的人工智慧放大,帶來糟糕的結果。例如過度的政府監控、無止境的軍備競賽、不受控的資料壟斷、更嚴峻的社會分裂,以及由人民發起,對人工智慧的全面否定與不信任。
以上是我試著角色扮演,以一個總統參選人的身份,設想出的回答,雖然我也不是專家,但這大概是我期待聽到、及格的回答方式。
然而回到一個公民的身份,我想對有志於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說的是:你們當中或許有人是一時之間無法妥善回答,或是被迫不懂裝懂,想靠著喊人工智慧跟發大財就獲得選票,但我想我們其實都更期盼人工智慧讓人不用在馬路上因車禍死於非命、相信藉由人工智慧能解開能源危機與環境惡化的難題、讓少子化跟老齡化不再是危機而是機會,甚至讓人類再也不用從事無意義的工作。
我們都不是奇異博士,未來會是什麼樣,我們都還不知道,但一個更理想的未來,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選出誰是下一任總統,只是其中之一。
-----
如果你是總統參選人,針對人工智慧與年輕人的未來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歡迎投稿給 PanX (contact@panx.asia)切磋~(也歡迎真正要參選總統的人來稿喔~)
-----
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 暫停一天。
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如果可以, 真的建議試試看新創公司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我的背景:工作11 年,待過兩間美國、一間台灣上市公司,有多次創業經驗。)環顧我的同學們,認真覺得財富就是人生選擇的結果。如果打工領薪水, ... ... <看更多>
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如果可以, 真的建議試試看新創公司PTT推薦- 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打工領薪水,我們可以賺到「金錢」,卻沒有創造「財富」。 在這個可以無限槓桿的時代,關鍵在如何提高我們的判斷力來創造財富。 「加入新創」: ... <看更多>
新創薪資ptt 在 [心得] 新創公司給人的綺麗幻想與殘酷現實- 看板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Hi各位,我在新創的一些經驗,希望給還沒入坑的PM或RD一些躲雷的指引,或是在職涯上
可以有一些啟發。
--
medium好讀版:
https://reurl.cc/yeAzGO
--
講到新創公司,大家總會想到當初windows在車庫中創業的狂野;Facebook現在建立起超
屌的社交帝國;抑或是十多人團隊被天價收購的Instgram,還有對岸的阿里巴巴、京東、
淘寶等神級企業,現在這些現象級的產品(企業),幾乎幫我們把"新創公司"這一次加了一
層夢幻泡泡。
但是……我想說的是,實際上的情況卻與現實相反,可能90%的新創企業都還在生存線下
拚死拚活的掙扎。真的只有極少數的新創公司可以不斷的調整策略、修正產品方向,滿足
用戶需求,然後讓用戶群擴大,逐漸長成怪物級的企業,而大部份的企業由於方向錯誤、
資金斷鏈、人才缺乏、時機過早,反而變成別人踩著往前的前浪,這些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才是新創公司真正的寫照。
大家可能會覺得新創公司應該是福利好待遇優的快樂工作公司,但這種公司可能只存在於
獨角獸企業,或是完成一定里程碑,不斷募到資金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在外國我不確定多
不多,但是以我在台灣新創環境的經驗,其實不是太友善。
新創環境基本上一定會有兩個特徵,一是情況混亂的,二是資源匱乏的。先從情況混亂來
說,在新創會面臨到兩種混亂:管理的混亂和戰略的混亂。
管理的混亂
先從管理的混亂來說,我曾經以為新創應該組織扁平,訊息相互交流快速,大家沒有隔閡
的往一個方向前進才對。但是我面對的經驗不是這樣,大約30~40人上下的公司,有時候是
副總跟執行長的意見方向不同,有時候是底下自己的宮廷戲內鬥,後來才發現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這些事情其實只是人之常情,而公司有沒有一個可以把話說開、或是一個公正
合理的第三方、更甚至是一個能維持公司生命的營利模式,來讓大家在可以接受的情緒下
,持續往一個方向推進。
而情況混亂的另一種情況是,每個人可能是誇張的跨職能在做社會標準下,不合理的事情
。例如說:有些是做營運的被安排去辦活動,有些是做行銷的被弄去做PM發需求,而有些
工程自己身兼UI切版,而PM你就該死做什麼都是合理的ㄏㄏ。這種美其名是讓你去學不同
的東西,但千萬不要忽略的是,如果學習的東西沒有系統性與框架的成長,那基本上只是
瑣碎的打雜,很難對自己的能力可以有顯著的幫助。
戰略的混亂
戰略的混亂我大概分為三種:創辦人活在想像中、公司的且戰且走、高層戰略的調整。
創辦人活在想像中
第一種比較可怕:因為之前在某一家新創,盯著自己三個月來不斷修修改改的唯一一份
ppt,看著執行長不斷的在畫大餅跟講要做的多大、要跟東X合作,要打造出一個通路的生
態系,但是我們實際的營業現金流為0,然後app端只有一個雙平台工程師不知道在執行什
麼工程。看著營運的同仁在不是在處理營運相關事務而是在弄活動,然後自己的規劃沒有
任何企業的戰略點和利基點,這種混亂你只感到不知所措。
而這些混亂的源頭出於創辦人活在自己的戰略想像中,他沒有了解到現實情況與理想的差
距,他所想的戰略方向其實在整個產業鏈上已經有很多難以撬動的用戶習慣、或是目前無
法撼動的商業壁壘。在用戶需求上也沒有很精準打中用戶的需求(當時的App日活躍只有4%
,沒錯日活躍只有4%)。而在這種打商業戰略時,公司沒有量體;打產品戰時,執行長根
本對用戶不屑一顧的情況下,我怎麼想都覺得這公司很難有翻身機會。
對了,大部分的新創公司雖然沒有這麼奇耙,但情況雖不中亦不遠矣,因為我看過美國有
一份針對新創的創業者的報告,約有60%的創業者只是想創業,或是純粹的覺得這個創業
點子很棒,沒有做過任何MVP的產品測試、沒經過適合的思考或市調,就決定開始創業。
這件事就像產品人在端規劃出來時,在沒有相關的市場分析或是在一個既有的市場下去做
邏輯上的創新或迭代,那這產品通常可能只是等著領便當。
公司的且戰且走
這比較屬於合理新創的日常,因為很多新創公司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藉由拿到ABC
輪的的資金先燒,想辦法先鞏固市場需求、把產品做好,等到明確的市場需求成型,再來
看怎麼變現。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在產品發展的途中,不斷的洞悉使用者的需求,不
斷的迭代產品讓用戶牢牢地黏著在產品上,這就是一個好的新創公司重要使命。
如果你待在這樣的新創公司,我想這代表你的老闆應該是有相當的產品人的思維的,而在
這樣的公司重點是看著你的老闆怎麼去操盤,去盡量的擷取對產品、對戰略的思考,讓自
己變成一個思考全面的怪物,別在這時候去要福利、要薪水(當然太爛還是說不過去啦
XDD),只要一個看的見成長、打的中趨勢的產品,資本市場通常不會吝嗇去挹注資金,有
資金換句話說你的薪水應該是低不到哪裡去。
這邊順帶一提,台灣過B輪的新創公司…似乎不多,真的對台灣的新創市場感到憂傷,但
台灣說實在是一個淺碟市場,新創公司要活下來其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在美國推一個
產品背後有兩三億人,中國推一個產品背後有能力用的也是三四億人,台灣推一個產品背
後只有一千萬人,這種天生的限制真的是打算讓我們發揮洪荒之力打破限制QQ。
高層的戰略調整
很多的新創公司可能有時是環境所逼、有時是大膽高明的商業軸轉,而會讓既有的組織架
構產生巨大的改變。以現在家喻戶曉的netflix,也曾經砍過大量的人為了組織的縮編,
阿里巴巴最一開始的營運模式也不是現在的電商帝國。很多組織不斷因應需求在求新求變
的調整都可能會有極度混亂的情況出現,可能原本你是做App,但卻可能要去做PC或是做
網頁,或是你可能身兼投放廣告業務的職責,這些情況可能不常見,但如果我們走在做產
品的前緣,我覺得一定躲不掉(汗)。
有時候一個職稱只是社會給的定義,但是對一個企業來說,有些人力不要差異太大是可以
基本挪用或運轉的,我曾經也覺得產品PM就是要規劃要幹嘛幹嘛了,直到後來更以企業戰
略和資源層來看產品後,我對於這些事情就淡然多了,我會試著去做,但我會想辦法系統
性的建立新接觸的方向與知識,因為只要系統性的建立之後,這些知識也許會在未來有一
天幫得上忙,但如果負責的職務基本上就是打雜的廢廢或是輪為高階主管的主觀大戰犧牲
品(夾心餅乾的概念),那這種職務我則會強烈的表達要換位置的意願,我會給公司迴旋的
時間來調整,但絕對不長期處在對自己職能沒幫助的位置上。
小結
新創公司雖然帶給人不少的遐想,但以我的親身經歷與省思,十個新創九個雷,除了自己
能力要夠以外還要能夠慎選公司,不然只是進去荒唐幾年而已,如果有實際運作過產品但
公司失敗了那也沒關係,產品迭代的經歷和戰略的思考對產品人是有巨大幫助的,但最怕
的是只被當一個工具人,浪費了幾年時間後也沒有建立任何戰略 或 產品能力框架,看起
來懂了一些卻做不好任何事情,那就有點悲催苦逼了。
其實對於一個產品人來說,如果沒有相當能力與水準的資歷,我一律建議從大公司的產品
體系開始做起。大公司或多或少已經是一個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而從這樣的商模之上去
做產品去學習才有成長的空間,而且我覺得互聯網公司可能會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只要目
前的趨勢沒有質上面的改變,用戶的習慣成本、遷移成本可能都是極其巨大的,而大部分
的新創如果沒有本質上的創新、或是極其精準的用戶需求探索,都很可能變成努力開拓市
場之後,再被已存在的大公司以降維打擊方式整碗端走。
但如果我們已經是懂得商業戰略、公司管理、用戶需求的產品大神時,那我們待在大公司
或新創公司與否,則只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了。
希望有志走在產品路上的產品人們,都可以有自己獨到的思維在這塊領域中活出一片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83.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635341457.A.A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