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心得] (匿名代PO) 新創公司面試心得-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黃山料- 謝謝願意給我23 歲「第一份工作」的公司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加分/地雷傻傻分不清楚? ft. Everiii、台灣新創競技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面試分享8家新創公司的專案、行銷工作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Re: [問題] 找工作的困境與請教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問題] 找工作的困境與請教powernba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距工作 vs 自由接案 :遠端工作不等於自行接案,也不等於薪水不穩定!
.
本週茶水間,我們聊到了遠距工作的面試/合約/溝通注意事項
希望有幫助想要繼續朝著 Remote Work 前進的你更知道要做什麼準備
.
不過除了遠距工作之外,還有一種工作者滿足Location Independent特色
也是很多人感興趣的選項 -- #自由接案者
經常很多人會把遠距工作和自由接案兩者混淆
但其實除了工作地點不受限以外,其他部分相差非常大
.
今天就來幫你釐清一下
#遠距工作 vs #自由接案 的差別與各自的優缺點
讓你更能分析、比較自己比較適合哪一種💪
.
❶ 遠距工作者通常是「公司職員」
這裡在討論的是「全職遠端工作者」
和那種不用進辦公室的創業家、自僱者是不太一樣的。
遠端職員最棒的好處,就是薪水穩定又不受地點限制
缺點呢就是「它其實和一般的公司差異不大」,你一樣受僱於人
你可能一樣要「打卡上班」(利用通訊軟體通知主管上線時間)
雖然一切都還是在線上遠端進行,但是公司一樣有制度與文化
所以一定要確保自己認同公司理念,同時也要能夠面對線上溝通和在家工作的孤單。
.
⚡好處:薪水穩定、通常享有公司福利、可跟著企業一齊成長發展、
工作內容穩定、工作地點自由...
⚡壞處:薪水漲幅小、接令行事、時差問題、溝通不便…
.
———
文章太長來不及閱讀?
可以先分享這則貼文到自己版上
晚些再回來看呦~
_____
.
❷ 自由接案者通常是「約聘/簽約制」
我們這裡指的「全職自由工作者」,是指你不隸屬於任何公司
(你不是某位公司的正式員工),但是你利用個人的專業與技術
和不同的品牌、客戶或企業合作,因此多半是以「接案、簽約」的方式
來合作一個檔期的專案。
.
⚡好處:有機會選擇理想的合作方、打造個人品牌、工作地點自由、技能深化
⚡壞處:薪水起伏高、身兼多職、長時間待命、須自行處理法律保障
.
So,你想要遠距工作,還是自由接案?
👉 適合自由接案者:
如果你的性格是屬於不喜歡為別人工作,想要變成Business owner
你會比較適合創業和做自由接案。
記住,當自由接案者,你就是這個事業的負責人,成也在你、敗也在你
你不能怪上級的方針錯誤,你也不能怪業績不好
但換個方面想,你可以全權負責這個品牌,甚至也可以選擇想要合作的客戶或廠商。
.
👉 適合遠端工作者:
如果說你本身的性格還是喜歡團隊合作,只是不太喜歡進辦公室,那像這種還是有團隊,但是地點自由的工作就比較適合你。
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去選擇一個你認同的工作,不然久了,
你一樣會覺得自己只是機器人底下的一個小零件,而薪水穩定的反面
就是死薪水,漲幅的空間比較不大(除非有獎金制)。
一樣的,你要時時去注意自己的個人未來計畫是否和公司願景Align
也要去評估公司的發展性,同時也會有突如其來被炒魷魚的風險性
就跟在一間公司上班是一樣的道理。
.
如果說現階段的你還是學生或剛出社會,我強烈建議你先到公司學習
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在家工作,也建議你可以從新創或是外商公司著手。
.
在一般的商場上,並不是說大家通常不在乎你的專業
而是,他們更在乎「你能給他們什麼?你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
因此,當你還沒有辦法獨當一面解決各戶接踵而來的挑戰
我建議你選擇一個好的領導者或團隊,好好向他們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巧
待技術、作品和人脈資源都更豐富後,再來開始自己的事業。
.
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帶給你一些收穫,如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提問
我也將原文連結補充在留言區,提供給你參考
也想請你留言和我分享:「你認為自己比較適合哪一種類別?為什麼呢?」👇
我非常好奇你的答案呦!來交流吧~ 😉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破解外商愛用的行為面試?獵頭顧問:3元素掌握萬用「應答架構」】
行為面試對大部份求職者來說,是相較陌生的。所謂的行為面試(Behavioral Interview),是以過去經驗為基礎,通過詢問求職者如何處理過去與工作中遇到的情況類似的問題,來衡量在未來情況下的表現。
這類型的面試較常出現在外商環境,尤其顧問性質產業中,但愈來愈多的本土、新創公司也都開始採用行為面試。一般我們在面試中,傳統常見的面試問題,會像是:「你覺得你的缺點/劣勢是什麼?」這種對談較為單向的問題。而行為面試提問特徵都會是:某個過去經驗+行動過程,常見的問題可能像是…⬇️⬇️⬇️
📲喜歡這篇文章?下載商周Plus立刻收藏:http://bwnet.psee.io/UEM7A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黃山料- 謝謝願意給我23 歲「第一份工作」的公司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3歲的我應徵了新創公司,面試第二階段,運氣好能直接和老闆說一次話,新創公司老闆明確告知我「我們沒有成本能花在你身上!只有夢想沒有實際經驗?請問你 ... ... <看更多>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加分/地雷傻傻分不清楚? ft. Everiii、台灣新創競技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面試 技巧訓練營,幫助同學們在諸多競爭中過關斬將✌️講師邀請到Everiii Consulting 的營運總監Peter,身為顧問 公司 的靈魂人物,Peter 閱人無數, ... ... <看更多>
新創公司面試提問 在 [心得] (匿名代PO) 新創公司面試心得- 看板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前言
先跟這位鄉民說抱歉
他前陣子站內信給我請我代PO這篇
先說好~
我不是這位代PO
PTT站方之前有解釋如果走到法院程序
PTT法務還是會把使用者個資拿出來,不然會成為共同被告
但這篇也完全沒寫到是哪一間公司
所以我認為可以作為一篇對新創公司的警惕
所以願意代PO
但我還是希望使用者自己盡量用自己的帳號代表自己發言
我知道可能多少擔心對方不怕跟你打泥沼戰
或者遇到明明就違法卻還要訴諸法院
請不用擔心
遇到諸如此類侵害權益或者面試時無理的要求
請對方白紙黑字寫清楚,或者要求錄音
你敢要求不敢錄音嗎?
並在下面註明,此份文件除個人資料外均可公開
真有類似心得,板主也不是你的擋箭牌XD
請隱匿掉相關公司名稱,否則還是要請你自己PO文
感謝
另外順便還是再打一次廣告
如果你參加哪一間板上的公司面試跟所寫的不合
或者諸如撰寫說比照勞基法
實際上用流程或者用高壓文化,還是主管刻意刁難不讓申請加班費等
請將證據默默收集好
然後站內信給板主
將作為日後被控告之法律依據以及證據
會優先將該公司與IP封殺
並列作底下違反勞基法張貼
但可作匿ID處理
但相關法律責任如同上面PTT站方之宣告
當法院來信要求PTT給予
我仍將檢附相關ID之證據給法院作為參考
所以請勿捏造不實的指控
希望共同為台灣軟體圈
能創造一個合理且合法的勞資關係
------------------------------
新創公司接觸實錄
第一間: 我的夢想最重要(一顆星 *)
我會接觸這家新創是因為該創辦人是技術背景,剛開始聊得挺愉快的,
但在技術方面深入了解之後發現還好,並沒有我想像中的深入。
當然,在今天而言,對於一個創辦人能是技術背景就不錯了,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呢?
就是大家閒聊之間,創辦人對於要不要讓我加入卻是忸忸怩尼,提出了滿多的問題,
原本在談是否能技術入股。
在談了幾次之後,就在我旁敲側問的情況之後,對方希望我能夠投資,
而且金額還不是一筆小數目。就在我問了一個問題之後,對方爆怒了,還教訓了我一頓。
這個問題就是: 我技術比你好,又要出很多錢,但題目是你挑的?那我的股份能比你多
嗎?
結局當然是謝謝再聯絡。
第二間: 誰才是主管(二顆星 ** )
該公司是間新創,人數不到10人,聽創辦人說已找到資金,還是一間外商。
面試的時候他們demo了他們的作品,尤於這間是在找工程師,並不是找co-founder,
所以我就純技術上與他們聊天,結果沒想到整個面試過程,
有90%的時間都是我在分享他們的系統要怎麼做,一直到面試結束,
我問了他們,才知道他們做了1年多還只是demo,過去也沒有人有系統上線的經驗。
這時候有個未來的同事跳出來,一直跟我和創辦人強調他認識很多人,
還說我履歷上的公司他都有朋友在,
然後我停頓了3秒,我心裹想:所以你是來炫燿你有很多朋友的?
最後這個未來的同事問了我一個無法置信的問題:你希望待遇多少?
這個問題我沒回答,反而問了一句: 你是主管嗎?
這時該創辦人眉頭一皺,打斷了他,說這個問題創辦人自己與我談就可以了。
整個過程十分的怪異,當天面試完,HR寫了一封信說很快會通知你結果,
我忍了2天,就回說有找到更好的機會了。
和一個超嘴炮的未來同事工作?我簡直無法想像。
第三間: 誰不是Manager(三顆星***)
該公司是間新創,公司共有3個人,分別是xxx.ooo.CTO。我想第4個人或許是QOO(誤)
這間公司就絕了,該公司的產品已經從2014年就開始做了,目前也還是demo的狀態。
細問之下,原來換過一批人。
所以我就拋了一個問題,問他們核心技術大概是怎麼做的?
CTO回我說,他還在交接,目前只知道有用到 Machine Learning。
我心裹想,我還知道 AlphaGo 有用到 AI 咧.
或許是這個問題太尷尬,我就問CTO說請問你待多久了,答案是不到一個月。
"所以就只有出資者沒變嗎?"
對方回答我是的
。
其實談到這邊我有點想閃人了,應付到面試結束,趕快閃人
。
第四間: 鍵盤創業家(五顆星 *****)
這間真是經典中的經典。該創辦人背景是app使用者,專長未知。
該創辦人提出一個idea,自己做了一個投影片,然後要你加入,說會給你技術股。
而在細節都還未談定之前就叫你做事情了。
等等。
等等。
就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該創辦人跟我說希望我下周可以做點網頁給他。
由於事發突然,於是我直接封鎖他的 Line。
其實這件事情,後來還有後續,過了8個月之後,我看到他還在 PTT 找人,
一樣的題目,一樣是用技術股,一樣的什麼都還沒開始....
--
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
Mark Twa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3.115.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59424841.A.816.html
※ 編輯: femlro (61.63.115.113), 03/31/2016 19:53:34
之前有人爆過創辦人的八卦QQ
但這間創投好像還好,最近我看blog,再舉辦不用錢的養成班XD
三個月全心全力教你學會IOS程式設計
還蠻屌der
※ 編輯: femlro (61.63.115.113), 03/31/2016 19:54:38
我原文照貼而已XD
※ 編輯: femlro (61.63.115.113), 03/31/2016 20:35: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