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為結構問題,東補西補成效不彰」
少子化是整個台灣社會應正視的嚴重問題,
這凸顯出現在的制度,
已經無法提供民眾足夠的安全感,
讓我們安心生育。
孩子是父母人生中最大的禮物,
但在社會還沒有健全且完整的人口政策之前,
在年輕人連自己都難以照顧好之前,
到底誰敢生?
萬年不變的低薪結構、
杯水車薪的社會公宅、
零散的獎勵生育政策、
城鄉不均的托嬰制度,
這些都是年輕人在生孩子前會有的顧慮,
卻未見政府有系統地提出改善方法。
孩子的事,
不是生產完就結束了,
像生育津貼、
育嬰環境、
托嬰照護、
育兒貸款、
學前教育等等,
當過爸媽的都知道,
要讓一個孩子長大並不是那麼容易,
而政府若能在方方面面做出系統性的資源整合,
成效一定會比零零散散的現行制度更有用。
對於新住民政策也是,
說東補東、
說西補西,
並不能有效地改善廣大姊妹們的實際問題;
我們真正要的,
是一套周全縝密的制度,
適用於新住民的歸化、職訓、生育、托嬰、社福、教育、培力、長照等等,
而非只是散落在各部會的新住民業務。
新二代成長數量下滑,
顯現出台灣少子化的嚴重程度。
在沒有安全感的生活中,
不會有人想生小孩,
社會大眾是如此,
新住民朋友亦如是。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258905
#少子化
#國安問題
#人口政策空洞
#新住民政策零散
#新二代人數漲幅下滑
#今天不解決
#明天更嚴重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