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玄機】
不少名畫令人着迷之處,在於藏在畫中的細節與玄機,正如以上作品《使節》,看似只是兩個男人的肖像畫,但細心一看,地板上中央突然斜放的是甚麼?沒錯,那是一個骷髏頭骨。大家現在能夠認出,主要是因為作品在大家的電腦或手機屏幕前縮小了。如走在2米高的原作前,很難認出那是一個人頭骨,觀賞者一般需要走到原作旁邊望過去(從右邊往左向下望,或從左邊往右邊向上望),變形的骷髏頭骨才會清楚展現眼前。這種「變形透視」(anamorphic perspective)繪畫方法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說明畫家對人類視覺已有高水準的把握。這幅作品的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借此表現出他高超的繪畫技術。
畫中站着兩位男人,左邊是衣着華貴的法國駐倫敦的外交使節Jean de Dinteville,另一邊是衣着簡樸,曾任主教的學者兼法國外交官Georges de Selve。1533年,兩人在倫敦相遇,促成此畫。畫面內容十分豐富,多年來都吸引學者發表各種不同的解讀。最常聽到的說法是,二人代表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一種是華麗世俗的,另一種則有宗教意義的,而兩位學識淵博之人合起來,交織成對世界與宇宙的認知。畫中層架,上層放有天球儀、圓柱形日晷、四分儀等;而下面則擺放了地球儀、數學書、魯特琴和一本寫着宗教讚美詩歌的樂譜。可見物件反映出這兩人涵蓋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等知識。
然而,在智慧洋溢的氣氛下,為什麼會在畫面下方畫一個骷髏頭骨?學者對此有不同解讀。其中一種較簡單的說法是,骷髏頭骨寄託了Jean de Dinteville的座右銘「Memento mori」(拉丁語片語,意思為「勿忘你終有一死」)。
即使如此,為什麼畫家不正經畫個人頭骨,要用變形的方式畫呢?這個處理手法可說語重深長。當我們從正面看這幅作品,注視當中的人和物件的細節時,就好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金錢、權力、學識等等,沒有留意死亡一直隱藏其中。只有當我們移動到畫的旁邊,視線看不清其他東西時,「死亡」反而清楚透現出來。
這幅畫還有很多寓意可以解讀,不妨瀏覽這幅作品的藏館──英國國家畫廊,將畫作放大,細心觀賞。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hans-holbein-the-younger-the-ambassadors
作品資料:
1533年 德國 小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使節》(The Ambassadors)
油畫 橡木板
縱207cm,橫209.5cm
英國國家畫廊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宗教 #歐洲 #骷髏骨 #知識 #文藝復興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nature #skull #religion #knowledge #renaissanc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神鬼戰士】開頭的這場羅馬軍團與邊疆蠻族的戰爭,是一齣足以被放入電影教科書的戲,一開始緊張氣氛的鋪陳用的是一般的攝影格率與剪輯、中場戰鬥利用高快門攝影與短CUT的剪輯、快節奏的音樂呈現戰鬥的慘烈,到結尾讓悲憫的女聲吟唱搭配混亂、失焦、抽格的戰場畫面,六分鐘的戰鬥摻雜了多種的情感,角色的個性也在這六分...
文藝復興樂譜 在 古典吉他家 蘇孟風/Guitarist Meng-Feng S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吉他風景線」1/10 星期天
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 From Kühnel to Brouwer 十弦齊鳴——從文藝復興到現代 》
早期歐洲常見的撥弦家族樂器包括比維拉琴、魯特琴等各具特色的樂器,琴弦的數量也從六弦、十弦、十三弦不等,加上單弦與複弦的差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十八世紀中期,六條單弦的吉他逐漸成為主流,使用的樂譜也從圖表譜轉變為五線譜。與此同時仍然有少數音樂家嘗試使用弦數較多的樂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或許是在巴黎活躍的義大利吉他大師卡露里,不但與法國製琴大師 René Lacote 合作開發十弦吉他,甚至特地為這個樂器編纂了作品293號的教材曲集,目前這些樂器其中兩把展示於巴黎音樂城的音樂博物館。
與前人彈奏的十弦吉他概念不同的地方在於,耶貝斯所加上的低音弦採用的特殊定弦音,能夠使吉他產生最多的共振聲響,同時在音量與音色變化運用的可能性上達到更大的範圍。在1977年出版的專輯當中,耶貝斯演奏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古典時期的作品,除了卡露里為十弦琴寫的嬉遊曲,也包括德國與英國魯特琴作曲家的組曲和歌曲,都由耶貝斯親自改編為自己常用的十弦吉他演奏,另外甚至也包括了古巴吉他大師布勞威爾題獻給耶貝斯、歌頌佛朗門歌藝術的作品「Tarantos」。豐富的選曲呈現了耶貝斯對音樂獨到的見解,也展現他在吉他藝術領域獨樹一幟的風格與魅力。
愛樂平台 經典節目
隨選隨聽 無遠弗屆! 🎧
【吉他風景線】🎸
§ 主持人: 蘇孟風 (Meng-Feng Su)
§ 播出時間:每週日 19:00 ~ 20:00
§ 播出頻率:台北 FM99.7📱
「樂 997」全球跨時空同步放送!http://hyperurl.co/prtapp
文藝復興樂譜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斯季默的音樂與雷利史考特的影像
【神鬼戰士】開頭的這場羅馬軍團與邊疆蠻族的戰爭,是一齣足以被放入電影教科書的戲,一開始緊張氣氛的鋪陳用的是一般的攝影格率與剪輯、中場戰鬥利用高快門攝影與短CUT的剪輯、快節奏的音樂呈現戰鬥的慘烈,到結尾讓悲憫的女聲吟唱搭配混亂、失焦、抽格的戰場畫面,六分鐘的戰鬥摻雜了多種的情感,角色的個性也在這六分鐘一覽無遺。
雷利史考特原本就是受過美術繪畫訓練出身的導演,因此他的電影畫面永遠都是作品的看點之一,這種戰鬥畫面的色彩與構圖,其實在歐洲系的史詩電影中經常出現,我印象當中,【瑪歌皇后】的聖巴托羅繆之夜以及【大敵當前】的史達林格勒之役也有很相近的處理方式,影片的色澤、人物的動作都像是會動的油畫般,戰場的畫面與其說是寫實,還不如說是唯美化了,只是雷利史考特所能調度的資源與場面比前兩者更大更滿,他在這部電影之後的【王者天下】、【出埃及記】的戰場戲當中也都看得出一貫的「繪畫影像」風格。
綜觀整個好萊塢電影界,能夠拍出這種浩大的戰爭場面同時還兼具藝術美感的導演,除了雷利史考特之外,還真找不到第二個人。
這部電影的音樂由漢斯季默作曲,在當時,電影音樂界已經超過三十年沒有出現過關於「羅馬」這種比文藝復興時期更古早的音樂主題出現了,音樂旋律調性依舊聽得出來受到了【賓漢】的影響,要知道現存最早的古典音樂也是在有樂譜之後才能留存下來的,羅馬時代可沒有樂譜,因此音樂早就沒人知道是什麼樣子了,現存的「羅馬」風格音樂都是由米克羅斯羅薩這些音樂家在早期的好萊塢所創作的音樂,不過漢斯季默所做的是把過往【賓漢】的「羅馬」式弦律現代化,諸如加快音樂節奏、賦予更流行化的編曲等等,而漢斯季默與麗莎傑若合作出來的音樂則是在之後接連影響了【絕地再生】、【300壯士】、【超世紀封神榜】、【怒戰天神】、【星際大爭霸】甚至是【權力的遊戲】等影視作品的音樂。
文藝復興樂譜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神鬼戰士】開頭的這場羅馬軍團與邊疆蠻族的戰爭,是一齣足以被放入電影教科書的戲,一開始緊張氣氛的鋪陳用的是一般的攝影格率與剪輯、中場戰鬥利用高快門攝影與短CUT的剪輯、快節奏的音樂呈現戰鬥的慘烈,到結尾讓悲憫的女聲吟唱搭配混亂、失焦、抽格的戰場畫面,六分鐘的戰鬥摻雜了多種的情感,角色的個性也在這六分鐘一覽無遺。
雷利史考特原本就是受過美術繪畫訓練出身的導演,因此他的電影畫面永遠都是作品的看點之一,這種戰鬥畫面的色彩與構圖,其實在歐洲系的史詩電影中經常出現,我印象當中,【瑪歌皇后】的聖巴托羅繆之夜以及【大敵當前】的史達林格勒之役也有很相近的處理方式,影片的色澤、人物的動作都像是會動的油畫般,戰場的畫面與其說是寫實,還不如說是唯美化了,只是雷利史考特所能調度的資源與場面比前兩者更大更滿,他在這部電影之後的【王者天下】、【出埃及記】的戰場戲當中也都看得出一貫的「繪畫影像」風格。
綜觀整個好萊塢電影界,能夠拍出這種浩大的戰爭場面同時還兼具藝術美感的導演,除了雷利史考特之外,還真找不到第二個人。
這部電影的音樂由漢斯季默作曲,在當時,電影音樂界已經超過三十年沒有出現過關於「羅馬」這種比文藝復興時期更古早的音樂主題出現了,音樂旋律調性依舊聽得出來受到了【賓漢】的影響,要知道現存最早的古典音樂也是在有樂譜之後才能留存下來的,羅馬時代可沒有樂譜,因此音樂早就沒人知道是什麼樣子了,現存的「羅馬」風格音樂都是由米克羅斯羅薩這些音樂家在早期的好萊塢所創作的音樂,不過漢斯季默所做的是把過往【賓漢】的「羅馬」式弦律現代化,諸如加快音樂節奏、賦予更流行化的編曲等等,而漢斯季默與麗莎傑若合作出來的音樂則是在之後接連影響了【絕地再生】、【300壯士】、【超世紀封神榜】、【怒戰天神】、【星際大爭霸】甚至是【權力的遊戲】等影視作品的音樂。
其他出沒地區
►【半瓶醋】臉書粉專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QDDQT
這邊其實是每天都在出沒的區域
►【半瓶醋】IG
https://www.instagram.com/baofuzhang/
其實一直沒有很習慣用IG...
►YouTube頻道【半瓶醋】
https://pros.is/RDVPU
每週五晚上九點半固定會有【半瓶醋夜未眠】的實況節目,然後會不固定的發佈一些影片,以前很多電影影評與少許的遊戲介紹,不過最近比較少了。
►Twitch【半瓶醋】
https://www.twitch.tv/bpf1980
會聯播每週五晚上九點半的【半瓶醋夜未眠】,之前都會用這個台玩遊戲,可是因為老是被Ban,所以最近轉戰YouTube了
Podcast
基本上就是把【半瓶醋夜未眠】當中的精選討論片段放上去,不想看畫面只想聽聲音的朋友可取用。
►iTunes Podcast【半瓶醋】
https://pros.is/SRYWZ
►Spotify Podcast【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N9AN
部落格:之前有很多個部落格,不過目前縮減到只有兩個還在更新
►GQ【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HT4V
►巴哈姆特【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PSUU
專欄:媒體合作的供稿,不定期出影評
►派特88【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3HRD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RQv1OLJmQ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