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論文、投稿、刊登」這三部曲,我的經驗並不順遂……
⠀⠀
過往屢投屢敗,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一投再投,投個十次是司空見慣。只是,沮喪無力的感覺逐日累積。夜深人靜時,忍不住會想:「我就這麼不會寫論文嗎?」
⠀⠀
曾有學長跟我分享時告訴我,當你寫超過 10 篇論文時,你就會「知道」如何寫論文了。若有 10 篇論文在進行,每一篇平均被退稿 10 次以上,以我的心理素質,恐怕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想到這裡,實在不寒而慄......
⠀⠀
⠀⠀
👉 報名工作坊出現轉機,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
⠀⠀
我學到要站在審稿者的角度看文章,一篇文章想被接受,本身必定要有賣點、且架構上要有該有的樣子。茅塞頓開後,我懷抱著強大的勇氣,重新檢視文章的內容及架構。很「幸運」的,吳醫師及蔡校長提到的缺失我都有!這表示我的文章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有機會可以洗心革面!
⠀⠀
我砍掉重練,從資料判讀、文獻回顧、架構寫法,幾乎徹頭徹尾翻新。終於,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可以修改。好感動的一刻!
⠀⠀
⠀⠀
🎉#恭喜 李孟如醫師原著性論文,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
【🚩 全新改款】今年最後一班,機會難得!
年底末班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課程以初學者為核心,提供各位走到國際學術舞台上的重點。
⠀⠀
從稿件送出,經過 editor / reviewer / revision 三關,怎麼趨吉避凶?初學者如何集中資源,避開常見誤區,我們給你務實建議!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文獻回顧 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整天的工作坊中毫無冷場,從一開始的統合分析簡介、如何找題目、拆解論文架構、專有名詞的介紹 等,替生手的我們開啟了一扇嶄新的研究領域大門,而下午的文獻搜尋、圖表優畫重點、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是很好的起點,對我來說這些重點更能協助將目前研究流程、結果呈現,更精雕細琢一番。」
(國立中正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林育秀 助理教授)
⠀
互動實作階段,講師們與助教群一一的與學員互動,協助釐清步驟及內容,讓對於 CMA 陌生的我們,除了可以照著手冊依樣畫葫蘆外,還可以進一步的與前輩們互動。此外,我十分喜歡每節課的結尾,講者用簡潔的簡報總結重點。這些重點提示,可讓我們在課後回顧時,回憶起講者的演講內容。
⠀
當我們在做研究時(尤其是社會科學類的研究),文獻回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我們都做了完整的文獻回顧,何不就直接拿它來寫一篇統合分析的文章呢?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開始盤點了手上正在進行的研究與文獻,思考有哪些主題與內容適合用於統合分析,讓自己真的起步,而非淪為空談。十分感謝新思惟團隊,打造一門好課給大家!
⠀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全新梯次】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現在投資自己,將來 PubMed 上有你。
⠀⠀
👨🏫 堅強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linyh/
文獻回顧 架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一輩子大概會花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而且剛剛好的是,大約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失眠的困擾,通常女性失眠的機會比男性高。
阿嬤:「醫師,我每晚都睡不著啊…」
醫師:「是沒有辦法入睡?還是睡了,又醒過來?」
阿嬤:「都有啊,而且睡不著,就會一直亂想,結果越想越睡不著。醫師,你要給我安眠藥喔。我沒有吃安眠藥,都沒辦法睡。」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眠,全臺卻有高達1/ 3的民眾受失眠之苦,進而尋求安眠藥的幫助。然而鎮靜安眠藥的不良副作用,嚴重且可能致命,因此防治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誤用、濫用、依賴、成癮)已是當代的重要公共衛生議題。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107年統計,全臺將近20%的國人,近一年內曾接受過鎮靜安眠藥物治療,當中使用鎮靜安眠藥長達六個月以上不在少數,更有一定比例的族群每日使用超過建議劑量。不良副作用的風險持續攀升,且與使用的時間與劑量成等比增加。(李明濱)」
安眠藥不當使用為多重原因所導致的結果,本議題針對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將議題分成:(1)流行病學、(2)臨床準則與(3)策略擬定三大面向研議,期望能全面性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流行病學組透過分析健保資料庫與管制藥物管理系統,洞察國人鎮靜安眠藥整體用量變化;彙整特殊族群研究資料,了解使用鎮靜安眠藥增加不良事件之風險。
臨床準則組則透過文獻,回顧國內外安眠藥與睡眠處置相關指引,結合臨床實務,搜集目前現有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彙整提出合於實際情況的失眠處置準則。
最後由策略擬定組經由文獻回顧與醫病雙方的焦點團體,統整前述兩組建議,擬定了下列三大策略方向:
(1) 全面性策略:提升大眾失眠/安眠藥使用知能及專業服務架構與量能。
(2) 選擇性策略:強化醫療處遇量能以早期有效診治跨科病患失眠問題。
(3) 指標性策略:提升醫療人員失眠處遇專業技能。
最後,由衷地感謝所有參與「臺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議題之委員、政府機關代表、專家學者等人員,共同為此議題努力。希冀本書能夠作為政府在制定安眠藥不當使用防治政策之重要參考。
(免費電子書)歡迎線上閱覽「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臺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建言書」:https://forum.nhri.edu.tw/book-110-5/
文獻回顧 架構 在 04 文獻探討撰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介紹如何進行 文獻 探討的文章撰寫,如何整理 文獻 的各項內容影片與資料 ... ... <看更多>
文獻回顧 架構 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社會科學領域之系統性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跟「系統性」文獻回顧有什麼不一樣? ... 為新的研究主題鋪陳一個適當的「研究背景」或「概念性架構」 ... <看更多>
文獻回顧 架構 在 論文寫作教學視頻5 – 撰寫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 的步驟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一期的視頻中,我們會談一談為您的論文撰寫文獻探討部分的一些基本步驟和技巧。文獻探討或 文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 的目的是列舉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