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湛藍,你會更愛台灣】
走過的旅人都知道,山海的顏色比照片還要鮮活,台灣位於洋流交界,潛水資源得天獨厚,海底美景一點都不輸國外。
深蹲恆春十餘年的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思考潛水如何和其他觀光資源串聯,潛水搭配豐沛文化、飲食、風土,造就獨一無二的魅力。
https://bit.ly/39vRlj8
📨週週發送,立即訂閱進步的軌跡電子報:https://bit.ly/3qiujmh
#天下40 #打開天下 #進步的軌跡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異地果然笑料百出~連大使夫人也不例外! 沒有狗=沒朋友? 每天來家裡抓 “寶可夢” 的兒童們?令人看傻了眼的跨文化飲食差異? 等食衣住行的問題輪番上陣! 《別叫我大使夫人》絕對是一門人人都能修,卻人人從沒聽過的當代新潮外交課。 求生大法(上集): 1) 希臘大使用咖啡占卜? 2) 如果沒有狗,你...
文化飲食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翻譯能夠為不同文化與語言帶來溝通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過隨著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有許多本來比較不容易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異文化飲食也逐漸變得常見。因此,有些菜餚的命名是帶有原生文化以及語言脈絡的邏輯,就會對翻譯成其他語言形成挑戰。一般來說,翻譯可以用白話的方式去描述這道菜餚的內容來協助消費者理解,不過,單獨描述食材或大概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沒有辦法表達出這道菜餚的精神或特殊脈絡。若是直接以這道菜餚的特色來進行翻譯,也有可能反而讓消費者摸不著頭緒。除此之外,對於自己文化中菜餚在其他文化的翻譯名稱,除了能夠標準化自身文化透過飲食的文化交流之外,或許也會涉及文化背後的國際政治角力?
——————————————
今年7月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辛奇」,雖然表面看來是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ISO)認證,並聲稱韓國「泡菜宗主國」地位名存實亡而開始的「泡菜宗主國」之爭,但新聞一出,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
不只中國網友批評「管太多」,同樣使用華文的台灣,也出現不少表示不以為然的評論,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甚至在青瓦台公佈欄上發起請願,要求撤回這項措施。然而,隨著韓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流持續席捲全球,「Made in Korea」也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比起單純的民族主義,這次的「辛奇」正名除了維護文化自主性,或許也將再次為全球化下的文化推廣,提供新的參考案例。
愚蠢的亡國政策」?韓食正名早有先例
「『김치』(Kimchi)是使用了上百年,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固有名詞」、「中國人要怎麼翻譯我們的固有語是他們的問題!」
包含擔心Kimchi的韓文字「김치」就此消失、批評政府不應干涉他國翻譯、擔憂宣傳效果下降,以及造成其他外國人混亂等,請願文中洋洋灑灑列出六大項反對「辛奇」的理由,不只稱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拋棄韓國人的自尊心,甚至還痛批這是「愚蠢的亡國政策」。直到9月1日請願結束,也累積獲得1萬2千多人響應。
追溯Kimchi被稱為「韓國泡菜」的起源,是因為華文中並沒有相應的名詞,因此借用概念類似的泡菜代稱,並加上「韓國/韓式」加以區別。
但姑且先不論「辛奇」的出現是否會反而導致「김치」的韓文用法消失,雖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習慣上確實會先以當地有的名詞稱呼,不過事實上早在2014年,韓國就已經有為食物「正名」的先例。
「想要提升『韓式料理』的品牌價值?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2011年正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以最基本的飯(밥)為例,有的店家是直接使用韓文發音寫成「Bab」,有的則會取意思寫成「Rice」。同時報導中也以當地日本餐廳作為對比,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料理的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兩年後,就在首爾外國觀光客人數超越巴黎,即將突破每年千萬人次之際,同樣的問題也再度被提出,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國內的韓式料理店。
石鍋定食(돌솥 정식)被翻譯成「hot stone pot full」(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牛頭骨湯(곰탕)則變成「bear thong」(熊湯),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卻是當時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
不只英文翻譯出包,日文翻譯也好不到哪去,除了醬油蟹變成「蟹の醤油ピックル」(螃蟹的醬油酸黃瓜),各種翻譯錯置的情況也屢屢出現,讓點餐彷彿成為一場「大冒險」。當記者詢問店家,卻發現對方只是直接委託招牌業者製作,10多年來都不知道上面的翻譯是錯的,而進一步追問招牌業者使用的翻譯方式,竟然是依賴最陽春的網路翻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韓國國語院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及農林畜產食品部(簡稱農食品部)合作,並在2014年發布了《主要韓食名稱羅馬字標記與翻譯標準事案》,針對200種著名的韓式料理,規定了標準的日文、華文與英文名稱。在這波名單中,被「正名」的不只有如今台灣人常見的拌飯(英文翻譯由Bibimbab、mixrice等統一為 Bibimbab)、冷麵、烤五花肉(過去也有人稱三枚肉)等,「紫菜飯卷」更是在此時與日本的「壽司」分道揚鑣。
有趣的是,這次引發議論的「辛奇」,因為製作過程與原本的翻譯「泡菜」不同,也曾經出現在2014年的正名名單中,但農食品部最後還是因為「無法在中國內產生影響力」而作罷。連帶的,像是「김치 볶음밥」、「김치전」等料理的華文翻譯,也定調為泡菜炒飯與泡菜煎餅。
然而,比起維護文化自主性,這次的「正名」實際上更接近於促進資訊流通的「書同文」政策,不只牽涉的語言較廣,對象也主要是韓國自家人。相較之下,2005年韓國首都由「漢城」正名為「首爾」,不論在對象或意義上都更接近這次的辛奇正名。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714937
文化飲食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遠高於歐美,
這和我們精緻澱粉的文化飲食習慣有關?!
有效控醣需要多管齊下,
4大營養策略,教你穩糖飲食這樣吃!
>>https://bit.ly/3ziZgvp
#合作推薦
文化飲食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在異地果然笑料百出~連大使夫人也不例外! 沒有狗=沒朋友? 每天來家裡抓 “寶可夢” 的兒童們?令人看傻了眼的跨文化飲食差異? 等食衣住行的問題輪番上陣!
《別叫我大使夫人》絕對是一門人人都能修,卻人人從沒聽過的當代新潮外交課。
求生大法(上集):
1) 希臘大使用咖啡占卜?
2) 如果沒有狗,你大概也不算人了
3) 夫人開大絕:一招讓外國小朋友愛上台灣
4) 看到魚頭上桌,老外嚇傻
5) 小朋友注意囉~被綁架千萬不要吃魚眼睛喔!
6) 兩道菜撐全場,一個霸氣的官邸!
7) 哪一國的駕照最難考?
8) 嘴上說 Yes, madam! 身體倒是很誠實:我行我素的司機
9) 車內禁止交談?🤔
人在異地果然笑料百出~連大使夫人也不例外!
🤙🏻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大使夫人 Jeane, 鬼島之音 凱西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監製 - 吳怡慈 Emily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即便你不是大使夫人,也可以透過這個節目,讓自己不管在台灣,或是在國際江湖上,成為一名走跳大師!
MB01CGSFD5K7WZZ

文化飲食 在 Uta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UtaTV/ウタ看新影片: https://goo.gl/BIfbJy
============================
❤️联系Ut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utatv520
♥ 推特 TWITTER https://goo.gl/jf2bnZ
♥ 商務聯繫 EMAIL mydearuta@gmail.com

文化飲食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嘗試過用節食來減肥嗎?
你試過「斷食」「生酮飲食」「低熱量食品」等等的減重方式嗎?
你知道廚房裡的那罐植物油
才是你一切心血管疾病的開端嗎?
影片中大概有幾個重點
1. 人體內有個體重平衡機制,它大多來自於遺傳,意志力能操作的空間並不多,但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用正確的飲食習慣,來維持最佳的體態
2. 幾乎所有植物油(除橄欖油),只要經過高溫,都會產生出反式脂肪,它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源
3. 高糖高度加工的食品只要進到胃裡面,胰島素的大量分泌,會讓大腦更難知道你已經吃飽了
4. 節食只在短期內有效,隨著時間人體會依靠「減少基礎代謝」的方式來拉長存活時間,這時候只要恢復正常飲食,往往體重就會恢復
這本書非常多醫學用語
雖然知道作者很努力把東西講得簡單一點
可身為業餘的我還是讀得有點吃力
但同時
這本書上的資訊非常非常多
作者也提出關於喝酒會不會變胖啊、上夜班會不會變胖等等的問題
然後因為在Google上一直搜尋這本書相關的東西
害我最近的廣告都是健身房跟舒肥雞的....
如果你想減肥、吃得更健康、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
這本書都非常推薦給你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