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廖雲章小姐的分享中,我們也更加認識了從東南亞來到台灣的移民工們。但事實上,世界各國都能看到這些東南亞移民工,他們在世界各地提供著他們的服務,但也如同在台灣一樣,面臨著當地的文化挑戰。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的文章,介紹了在日本的東南亞長照看護人員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文化衝擊,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改善台灣的環境,幫助這些看護我們家人的東南亞朋友們,能更容易融入適應台灣的環境?
————————————
理性上明白,情感上過不去的文化衝突
然而,經過以禮相待的蜜月期,文化衝突漸漸浮上表面。
日本同事最多的不滿是,東南亞外籍員工語言能力不足,在照服現場很容易產生困擾。例如聽不懂家屬與長輩說的內容,容易造成誤會,用不正確語彙或文法寫下的照服紀錄也要由母語人士重新修訂一遍,徒增日本職員的負擔。而有些在其他國家服務過的外籍看護,會依照自己過去的經驗進行服務,而非遵守工作手冊行事,也因此常與日方職員起爭執。
在東南亞員工的投訴內容中,有人對日方善意安排的研修制度不滿,認為沒履行工作契約,只是不停地在上日文課,也有人不解為什麼自己已經有多年照服經驗,在這裡還是被當小孩子,重複練習鋪床、洗碗筷。此外,日本職場上若非重大事故,不會有懲戒,相對也很少因功績加薪。因此,有些惡質員工刻意遲到、拖延工作進度,不只日方無可奈何,外籍員工也會對獎罰不明的管理心生不滿。再加上每次反映都只會得到「我們會跟上層開會再回答您」的回覆,始終沒有處理,日積月累下雙方信任感也逐漸瓦解。
因著外國職員人數上升,日本舊式管理模式同時受到考驗。其中收到最多的申訴,就是職場的「軍隊式斥責」。日劇《半澤直樹》中上司怒吼下屬的場景,是日本職場的真實狀況,在文化差異教科書中還與加班、喝酒文化並列為外國人難以理解日本職場的課題之一。韓國、中國等國家的人或許還可以習慣,但遇到東南亞員工時,往往會踩到他們的底線。菲律賓大使館在工作安全通知文書中,就特別提醒「日本、韓國企業的管理者千萬不能在眾人面前怒吼當地員工,這行為在菲律賓是導致殺人事件的原因之一」,讓日本管理者不得不因此收斂,也讓同單位的日本員工意外獲得「解放」而鬆一口氣。
此外,在以和為貴的日本文化中,小職員對於工作的不滿只能選擇忍耐,職場上瀰漫著陰鬱氣氛。然而外國員工就沒有這個顧忌,對長官也有話直說的個性讓日本員工心中暗暗叫好,認為外國人多的單位氣氛比較自由。其他還有上司還沒回家下屬不能走、難以請假等日式文化,都被外國的職場文化逐漸改變,使得日本員工調回沒有外籍同事的單位時還會嘆氣:又要回到不能呼吸的地方了!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30/article/11359?fbclid=IwAR01QSU3vNAV-Cms1QzI0vmyhElWTmTKs2ooHsaZDD_tOcNZUuzvJ2NzJps
同時也有6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有不理解我的中文的部分,記得打開字幕喔! 今天的影片,我要來告訴大家如何讀 英國的新聞。 最近在英國今年的 A-level (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 的成績剛剛公布,但似乎出現了 "Grade Inflation" 的狀況,所以我選了一則相關的新聞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何讀英文新聞。 希望...
「文化差異 文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文化差異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文化差異 文章 在 文化交流類影音內容正夯-外國-youtuber-用影片將台灣文化推向 ... 的評價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昨天的【奧沃】創辦人林宛瑩的分享演講中,我們看到了她如何從人類學出發一步一步轉向解決商業上的問題與挑戰,也如何不忘初心,把人文的關懷帶入她面向商業顧問研究的工作之中。那麼人類學的視角在國際上又如何能被用來解決各種商業問題呢。
這篇貼文來自【經理人】雜誌上的文章,當中介紹了《金融時報》美國執行主編、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吉蓮.邰蒂(Gillian Tett)的新書《人類學視野》(暫譯,原文書名《Anthro-Vision》)。該書介紹如何使用人類學的視角來觀看今日的商業挑戰,也點出了人類學在商業應用的價值。
————————————
忽略文化差異,再好的產品也可能失敗
當你看到可口可樂瓶,會想到什麼?或許是一罐普通的碳酸飲料。然而,俄羅斯人相信,可樂能撫平皺紋;在海地,他們說可樂能使人死而復生;西印度群島島國巴貝多(Barbados)人則認為,可樂可以把銅變成銀。
這個故事說明,人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一件事情有各種意義。當企業意識到這點,就有助於他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邰蒂指出,想要學習運用人類學,除了仔細觀察,第一個重點是,接納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以及留意多樣性衍生的不同可能性。如此一來,你在解讀、評判時,視野才能比較寬廣,有利做出更圓融且正確的決定。
雀巢(Nestle)旗下的美國嬰兒食品公司嘉寶(Gerber),就曾犯了一個錯。在業務快速擴張時期,嘉寶把「微笑嬰兒」的照片印在食品罐上,這在歐美是很常見的廣告手法,但他們沒料到,這在非洲行不通。
在非洲文化,罐頭上的圖片代表食物的成分。有非洲村民就大力抨擊,罐子裡裝的,根本不是嬰兒食品,「美國人會吃嬰兒嗎?」由此可見,不同的文化差異,會產生令人驚訝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企業發現,使用人類學的視角,可以解決更多問題。Google、IBM、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巨頭,近幾年都聘用人類學家當顧問。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3724?fbclid=IwAR0shmi2U2LTtXuZS5K4M_YOkrisB3eYNnhuV1WMaHnaOYrdMR3s9QSUQzA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告訴我你的想法
昨天與幾個朋友才談到,我的文章應該反映時事,我的理念和經驗也應該融入平常生活,我的文章和書才不會落入「曲高和寡」的尷尬窘境。
我之所以在我的臉書上,轉貼分享曾昭旭老師的這篇文章,就是因為我對中西文化差異的理念和興趣,大部分都以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分析討論。看到曾老師將之連接到這次的疫情,從人文、哲學、文化的角度來批判,深受啟發。
果然吸引到我的臉書好友、也是「品觀點」的記者宋秉忠的注意,在網路上發表了這篇報導。冥冥中在呼應我昨天和朋友討論的觀點,更增加了我的信心。
有些臉書朋友也反應過,我的文章雖然很多乾貨、含金量很高,但是又臭又長,太像教科書了,因此,無法即時閱讀,過一陣子就忘記了,或是被刷屏找不到了。
我希望我的臉書朋友和讀者們,多花1分鐘時間,在這篇報導下面留言給我,我的文章是否應該更短更精簡?更呼應時事?貼近生活?這樣的話,你們會不會更喜歡閱讀?
以下是秉忠的報導,大家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2276445789109473/posts/4258609950893037/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果有不理解我的中文的部分,記得打開字幕喔!
今天的影片,我要來告訴大家如何讀 英國的新聞。
最近在英國今年的 A-level (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 的成績剛剛公布,但似乎出現了 "Grade Inflation" 的狀況,所以我選了一則相關的新聞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何讀英文新聞。
希望大家喜歡喔!
🔗新聞文章連結 ► https://bit.ly/3jJFdAQ
📧合作相關訊息請郵寄至 info@susiewoo.com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新聞 #英文新聞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今天的影片是全英語發音,大家也可以順便練習聽力喔!
前幾天我從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的一篇文章上看到「英國人的 50 個壞習慣」的討論,覺得非常有趣,今天我就來分享其中提到的英國人最惱人的 10 個壞習慣。
00:00 開頭
00:36 Comfort eating 安慰性進食
01:06 Swearing 罵髒話
01:46 Biting nails 咬指甲
02:21 Not doing exercise不愛運動
03:16 Procrastinating 拖延
04:07 Stressing about things 容易有壓力
04:35 Nose picking 挖鼻孔
05:07 Eating fast food 吃速食
05:37 Snoozing your alarm 把鬧鐘按掉
05:54 Too long scrolling through social media 整天滑手機瀏覽社交媒體
06:19 結尾
📃原文章 "Britons’ fifty most annoying habits" ► https://bit.ly/3Bm3qDs
📧合作相關訊息請郵寄至 info@susiewoo.com
🔔東西方表示尊重的文化差異 ► https://youtu.be/XlWZKPr6M8g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人 #壞習慣 #十個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多學生跟我說,英國人說話常常說話不是很直接,喜歡拐彎抹角,加上最近發現一篇「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的文章提到英國人的文化,但我不是那麼同意他們所說的內容,所以今天我想來解釋一下對於這篇文章的看法。
#關鍵評論網 的文章連結 ► https://bit.ly/3qbzmG5
00:00開頭
00:44 如果英國人說 ‘’It’s not bad’’
01:24 如果英國人說 ‘’That’s interesting’’
02:51 如果英國人說 ‘’It’s probably my fault’’
03:49 如果英國人說 ‘’If you don’t mind’’
04:10 如果英國人說 ‘’I’ll see what I can do’’
04:34 英文郵件的開頭 ‘’Hope you’re well’’
05:09 英國文化的特性
06:49 結尾
🔔為什麼聽不懂日常的英文,中文與英文的不同 ► https://youtu.be/dCiMmadqOAU
🔔如何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道地更有禮貌 ► https://youtu.be/Mi42nlrrl1o
了解更多我的線上課程:https://www.susiewoo.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人 #說話方式 #英國文化 #文化差異 #英語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文化交流類影音內容正夯-外國-youtuber-用影片將台灣文化推向 ... 的推薦與評價
在YouTube 上,我們就觀察到有越來越多創作者在頻道上分享與文化交流相關的影音 ... 實驗等影片探討台日文化差異或日本人對台灣文化反應的「三原慧悟Sanyuan_JAPAN」。 ... <看更多>
文化差異 文章 在 文化差異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看更多文章分享?或是想找特定資訊? 下載Dcard 看網友真實討論! 用App 查看完整內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