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sterClass】黃霑吸收了香港第一代文化人重要的精粹,承先啟後,替第二代香港人打開了他們的聲音。是1.5代人建立香港的象徵,也是一個了解往昔香港重要的途徑,8月27日晚上,有港大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吳俊雄(梁款)在 i-MasterClass,與你細說黃霑,細說香港。
明周文化 × i-MasterClass「保育黃霑、拉闊香港」免費網上講座
日期:2021年8月27日
時間:晚上8時至9時半
了解詳情及立即報名:https://bit.ly/3xvVdKl
#吳俊雄 #梁款 #黃霑 #學者 #本土 #文化 #本土文化 #香港流行文化 #文化藝術 #保育 #保育黃霑 #黃霑書房 #黃霑故居 #港式匠人 #文化塑造者 #網上學習平台 #網上講座 #免費講座 #Webinar #iMasterClass
同時也有5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30的網紅編輯小姐Yu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沙丘 #大家出版 #Dune 開箱我的《沙丘》六部曲套書! Q1:《沙丘六部曲》為什麼選擇簡體譯稿,不能找台灣譯者重新翻譯嗎? https://bit.ly/3sM6Egt Q2:主要組織重新命名原則01——【概念及文化溯源】 https://bit.ly/38hHfS6 Q3:主要人物重新命名...
文化塑造者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保育黃霑 = 保育香港流行文化?】香港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梁款),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多年鑽研及參與本土文化保育。2005年,他跟幾位好友在黃霑故居初遇他的遺物,隨之成立「黃霑書房」團隊,着手整理物品,開展研究。2021年,由他編製的《保育黃霑》出版,書冊蒐集黃霑歷年的珍貴文獻,記載香港流行文化軌跡。8月27日,梁款與《明周文化》及香港全新一站式網上學習平台 i-Master Class 首度合辦「保育黃霑、拉闊香港」免費網上講座,重溫「黃霑書房」的經歷,探討保育黃霑的成果,以及與大眾分享他研究觀察所得「黃霑是港式匠人」及「黃霑是香港1.5世代的文化塑造者」的本土文化面貌。
了解講座詳情及立即報名:https://bit.ly/3xvVdKl
=============
i-Master Class是《明報周刊》所屬的萬華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0426.HK) 旗下一個全新一站式網上學習平台,與學校、企業、專業人士等合作,提供收費或免費工作坊、課程、講座、音樂會、培訓服務等等,令不同年齡層的用戶都可以隨時隨地,一機在手,學習新知識、分享自己興趣及研究成果。
=============
明周文化 × i-Master Class「保育黃霑、拉闊香港」免費網上講座
日期:2021年8月27日(周五)
時間:晚上8時至9時半
了解講座詳情及立即報名:https://bit.ly/3xvVdKl
#吳俊雄 #梁款 #黃霑 #學者 #本土 #文化 #本土文化 #香港流行文化 #文化藝術 #保育 #保育黃霑 #黃霑書房 #黃霑故居 #港式匠人 #文化塑造者 #網上學習平台 #網上講座 #免費講座 #Webinar #iMasterClass
文化塑造者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7月 生活 設計】
.
建立個人品牌是不少年輕設計師的終極夢想,近年本地創作開始備受重視,有不少香港設計品牌或年輕設計師因而冒起,在設計界刮起鮮浪潮,帶來新景象。雖然如此,香港本地設計市場仍面對著不同挑戰與困難,例如租金、缺乏機會、近年疫情的嚴重打擊等經濟問題。成本高,機會少,使成果可能與理想中有出入,一眾本地設計師似乎失去一個讓他們追求設計夢的機會。K11購物藝術館向來旨在提供本地藝術家和公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培養大眾欣賞藝術的習慣,同時讓年輕設計師及藝術家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從而促進本地和海外的藝術發展。對於年輕設計品牌,他們非常支持。
.
有見及此,K11 購物藝術館特意為本地設計師和品牌而打造出一展所長的平台 – K11 The D Project 2020 – Product Design Competition 於今年捲土重來,為本地年輕設計師給予致力的支持:創新線上線下挑戰形式選出本地設計潛力股 - 入圍決賽的十組設計單位透過線上投票,網上測試產品在社交媒體上的喜愛度,同時可於線下K11 購物藝術館內實戰,參與為期兩週末的實體 Pop-up 限定市集,可直接與目標客群溝通,展示和銷售自己設計的產品,讓他們在逆市中創商機。
.
透過K11 The D Project,有機會到海外參展交流,遠赴泰國參與明年三月的「時尚潮流 · 魅力香港」(“In Style • Hong Kong”) B2B 展覽,向外推廣本土的創意工業。 K11 購物藝術館期望尋找一眾愛啟發、敢於發掘非傳統,敢創新、敢於成為突破界限的先驅者和敢於成為帶來改變和開拓未來的文化塑造者。參賽者可以個人或團隊名義參賽,通過這次機會來獲得業界人士的專業意見和認可。
.
各參賽者可以參與專家主講的分享講座,與志同道合的創業人士交流心得,建立專業社交網絡;而入圍決賽的十組設計單位可於 K11 購物藝術館內參與為期兩週末的實體 Pop-up 限定市集,並享受由零售及市場推廣專家提供的一對一專業顧問服務。凡獲挑選的產品更可於國際設計品牌集中地 – K11 Design Store 公開發售,同時透過 K11 的數碼平台及媒體報導等推廣渠道宣傳產品,增加品牌曝光率。冠軍更可獲得價值超過 HK$50,000 的獎品和機會:於 K11 Select 打造專屬的實體限定店,免首三個月行政費,享受零底租優惠;有機會遠赴泰國參與明年三月的「時尚潮流 · 魅力香港」(“In Style • Hong Kong”) B2B 展覽,並包括來回機票和酒店費用。不但可讓自家品牌登上國際舞台,更可以向外推廣本土的創意工業,讓世界了解更多香港設計的文化與精髓。
.
K11 The D Project 2020 現已開始公開招募,由即日至 2020 年 9 月6 日,詳情可到 K11 網站 (https://bit.ly/K11TheDProject) 參閱並了解,做足準備並遞交表格,而面試將於九月下旬進行,在眾多產品中挑選出最出色的十位。若自問久久未能踏出追夢的一步,或是正在創業路上遇到重重困難的本地設計師們,就更加不可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寶貴機會,行動吧!
.
#設計 #夢想 #年輕設計師 #創業
文化塑造者 在 編輯小姐Yul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沙丘 #大家出版 #Dune
開箱我的《沙丘》六部曲套書!
Q1:《沙丘六部曲》為什麼選擇簡體譯稿,不能找台灣譯者重新翻譯嗎?
https://bit.ly/3sM6Egt
Q2:主要組織重新命名原則01——【概念及文化溯源】
https://bit.ly/38hHfS6
Q3:主要人物重新命名原則02——【忠於發音及塑造角色形象】
https://bit.ly/3Bhm7rC
Q4:主要名詞重新命名原則03——【沙丘地名及地形名,以及最大膽的修改是……】
https://bit.ly/38rjvep
***
Songs are all copyright-free with a subscription to Thematic.
Music by Kevatta - grotto - https://thmatc.co/?l=5E274DD6
***
【追蹤編輯小姐Yuli】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suyulia2014/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seditoryuli/
Blog:https://mseditoryuli.com/
文化塑造者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fa 畢業後在廣告公司任職美術指導,亦當過兼職模特兒,現時為視覺藝術家,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喜歡吃牛油的 Afa,曾經一口生吞「牛油刺身」,更想過將牛油塑造成一個悲慘的插畫角色。不諳廚藝的她,在專屬的「汗顏食堂」內有何拿手小菜?
【主持簡介】
Gloria Chung(鍾詠嫻),飲食及旅遊記者、博客、食物造型師,對世界飲食文化充滿好奇,深信吃不止是兩秒的口腹之慾。
收聽更多:
#8 切忌濫用「人情味」 從哲學角度分辨食物優劣 (嘉賓:專欄作家 月巴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9MtsKdd4k
#7 隔離營美食懶人包 如何成為盧覓雪的座上客?(嘉賓:資深傳媒人 盧覓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nJ-nOsPUs
#6 被娛樂圈耽誤的美食家 一切從街邊魚蛋開始(嘉賓:資深傳媒人 盧覓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8I2jBTBAM
歌莉亞的好奇中島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等平台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LOclNe…
SoundOn: https://sndn.link/cupodcast-gloria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
Google Podcast: https://tinyurl.com/gloriachung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
文化塑造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義大利美食史:在神話與刻板印象之外」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瑪格麗特披薩、義式寬麵、帕瑪森起司、瑞可塔起司……我們真的要感謝義大利提供了這些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本書主要就在探討大眾對義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義大利美食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形式。
幾個世紀以來,義大利等地中海國家常常必須對抗糧食短缺,戰爭,入侵和不利的農業環境。由於缺少肉類和奶製品,因此發展出依賴穀物、豆類和蔬菜的美食之路,直到一九五○年代後期,經濟發展才使得大多數義大利人能夠負擔得起更多樣化的飲食。作者爬梳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新的包裝、保存技術、大量生產以及更複雜的運輸和分配系統,使該國人口對食物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飲食的歷史不能只簡化成外在的層次,生活物質文化中的科技與科學、日常的儀式與必須品、品味的形式都緊扣飲食的歷史。本書將同時檢視美食學的歷史,也就是食物在歷史上如何被看待、談論、呈現。討論的內容包括:最早出現在希臘城邦時期的西西里島的幾篇食評,如何誕生;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的作家如何將不同類型的食物化為概念,探討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在義大利統一之後,出身羅馬涅(Romagna)地區的商人佩雷格利諾.奧圖西(Pellegrino Artusi),如何塑造出新的語言來談論烹飪。不過,要了解義大利複雜的食物史,還必須討論在文化層面上,製造、分配、消費的經濟議題。
作者簡介:法比歐.帕拉薩索利(Fabio Parasecoli)
羅馬人,曾為專門介紹義大利紅酒與美食的暢銷雜誌《紅蝦》(Gambero Rosso)工作。目前是紐約市新公眾參與學校食品研究計劃的副教授兼協調員。他的研究主題是探索飲食與文化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特別是傳統、媒體與設計,,著作包括《咬我:飲食和大眾文化》(Bite Me!Food and Popular Culture)、《盛宴:美國的食品,電影和文化公民》(Feasting Our Eyes: Food, Film,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the US,與勞拉.林登菲爾德合著)》以及《歐洲烹飪文化概論》(Introduction to Culinary Cultures in Europe)。
出版社粉絲頁: 天培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文化塑造者 在 未來塑造者- 文化遺產- 地球證詞-精選世界紀錄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00403 未來 塑造者 - 文化 遺產關於 文化 遺產,新技術已成保存及檢驗 文化 珍寶的重要工具。這些創新方法,將如何改變考古研究與調查技術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