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服務時間》
這個星期五,「哲學星期五」將在高雄舉辦講座,邀請民族音樂學者許馨文老師,主講呂泉生老師的音樂及台灣音樂史。
呂老師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創作人之一,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是出自呂老師之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a.326546650813…/1349599691842007/
【哲學星期五@高雄】你是我心目中的紅色薔薇 — 從呂泉生談臺灣音樂史|2018.10.19(五)19:00 ~ 21:00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台灣作曲大師呂泉生 (1916-2008) 表示,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其傳統音樂一定少不了三種歌謠:搖籃曲、思鄉曲、飲酒歌。因而他創作出幾首傳世的台灣音樂經典:搖籃曲《搖嬰仔歌》、思鄉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飲酒歌《杯底不可飼金魚》、《農村酒歌》。
自清代開始,西方音樂引入台灣即與長老教會有著密切關係,日治時期總督府以西方古典調性為主的歌曲作為音樂教材。呂泉生幼年即隨祖母在教會接觸唱歌,台中一中畢業後留學東京主修鋼琴,卻因受傷改為聲樂,意外地奠定了未來投入合唱教育的基礎。1942 年,呂泉生因家中事故中斷 NHK 合唱團和東寶聲樂隊工作回台定居,隔年為厚生演劇研究會公演張文環的作品《閹雞》做配樂,使用其採集而改編成合唱曲的《丟丟銅仔》、《六月田水》和《一隻鳥仔哮救救》等台灣民謠,在推行皇民化政策的當時,因獲得觀眾極大迴響而驚動當局,首演隔日即被禁唱。
二戰結束後日語教材遭停用,呂泉生由台灣省教育會理事長游彌堅聘任,主編引進外國歌曲的《101世界名曲集》,曲目仍為今日音樂課本採用,也撰寫《國民學校音樂課本》,更主編向社會大眾徵稿、發表新創作和新編曲,涵蓋兒童歌曲、合唱歌曲和民謠等的《新傳歌謠》月刊,為台灣第一本創作歌謠集。
呂泉生的創作,從感嘆二二八事件重創台灣人心靈的《杯底不可飼金魚》 ,到為安撫因工業化農村過剩勞動力流向都市之青年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都真誠地對社會現況作出回應;戰後於廣播電台工作期間,他亦鼓勵流行歌手以台語創作,成為楊三郎、那卡諾和紀露霞合作名曲《望你早歸》,及張秋東家所作《燒肉粽》、《收酒矸》的推手,扮演藝術與流行歌曲之間的橋樑。
數十年來,這些歌謠早已深植台灣人心中,成為不分世代的台灣人最熟悉、最親切的旋律。然而,大多數人對這些歌謠的創作者與歷史卻極為陌生。今年適逢呂泉生教授逝世十週年,本週哲學星期五@高雄很高興邀請許馨文老師,來為我們解說臺灣西方音樂教育從日治時期至戰後的演變,並帶領大家一起探討,呂泉生教授的創作與民謠採集作品對台灣當代音樂有何影響與啟發。
【時間】 2018 年 10 月 19 日(五)19:00 ~ 21:00
【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 64 號 2 F(捷運橘線鹽埕埔站 1 號出口右斜對面;地圖 http://goo.gl/mNsJMn )
【與談人】許馨文|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持人】翁嘉昀|哲學星期五志工
【主辦】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參考資料】
呂泉生教授創作作品:《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農村酒歌》、《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策劃行政】翁嘉昀、林宏軒、楊柏賢、劉燕玉【海報/攝影】黃靖文、黃盈昇、蘇峻弘、陳虹而【器材/場地】黃上容、傅筱雲、楊堯珺、楊子嫻、邱駿朋
【臉書活動專頁】www.facebook.com/events/2124335324498494/
【哲學星期五@高雄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kh
【訂閱哲學星期五@高雄活動通訊】Email 通訊錄: https://goo.gl/bKLc3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官網】 http://www.sinpink.com
【哲學星期五 app】
Android 版 https://goo.gl/5V7Sa3
iOS 版 https://goo.gl/mWD91f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教館第57卷第6期《科學研習》月刊出刊了!
12 年國教課綱已將「探究與實作」作為自然領域課程的主軸之一,讓學生參與其中就是探究式教學取向的精髓。本期(57-6)特別以「探究教學:法國動手作經驗」為專題,請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代主任任宗浩博士擔任特約主編,依據任博士率團赴法國參訪之經驗與心得,規劃本期專題內容。
本期全文電子書及單篇文章PDF檔網址如下,歡迎免費瀏覽或下載:https://goo.gl/QBhuPK
本刊持續徵稿中,歡迎中小學科教教師及各界科普及科學教育工作者踴躍投稿,一經刊登,將致贈稿酬,以表謝意。
徵稿啟事:https://goo.gl/5z6iFS
本期目錄
(一) 總召集人的話(李隆盛)
(二)本月專題:「探究教學:法國動手作經驗」
〈還給學生學習探究的權利!〉(任宗浩)
〈科學探究怎麼做?借鏡法國IBSE 的經驗〉(陳世文)
〈從法國經驗看我國探究與實作課程發展實務與建議〉(黃振祐)
〈讓學生自立,老師「無為」的浮力探究實作課〉(李美惠)
(三)教學現場:
〈動物骨骼標本製作與探究教學─豬首篇〉(馬瑪宣)
〈雞精瓶玩光學〉(謝迺岳)
〈魔方陣與物理的邂逅〉(李祐宗)
(四)森棚教官的數學題:
〈拿包裹〉(游森棚)
(五)科學讀書會:
《知識內容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白榮銓)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教館第57卷第3期《科學研習》月刊出刊了!
本期(57-3)本月專題以「海洋教育推廣面面觀」為題,邀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助理研究員陳勇輝博士擔任專題特約主編,規劃邀稿及審稿事宜,並撰寫導言文章,乃依從《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為基礎架構,由長期關注海洋教育政策制定、推動策略、制式教育與非制式教育等各面向的公部門或民間等實務工作者,分享海洋教育實踐或推動實務成功的經驗。
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圖書館都可看到紙本雜誌,另還有全文電子書版本,歡迎免費瀏覽或下載:https://goo.gl/k3wAZM
本刊持續徵稿中,歡迎中小學科教教師及各界科普及科學教育工作者踴躍投稿,一經刊登,將致贈稿酬及當期期刊一本,以表謝意。
徵稿啟事:https://goo.gl/LZ8tT1
本期目錄
(一) 總召集人的話(李隆盛)
(二)本月專題:「海洋教育推廣面面觀」
1.〈生活海洋 海洋生活〉(陳勇輝)
2.〈建置中小學海洋教育的永續推動機制〉(吳靖國)
3.〈跨機構合作之海洋教育推廣―以基隆市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為例〉(陳麗淑、葉淑卿)
4.〈海洋櫥窗 體驗海趣―引領人們學習海洋的博物館〉(陳勇輝)
5.〈從藍天到藍海―非臨海學校推動海洋教育實務與課程融入〉(林佩佩)
6.〈用遊戲解說 玩出海洋教育推廣的新視野〉(鄭清海)
7.〈融入海洋文化開創教育新紀元―宜蘭南安國中建構海洋校本課程歷程分享〉(林惠珠)
8.〈我們的教室在大海―臺南市西門國小推動海洋教育模式經驗〉(莊崑謨)
(三)教學現場:
1.〈籃球也能測量空氣密度〉(陳其威)
2.〈回歸基礎的線控機器人教學活動〉(趙珩宇)
(四)森棚教官的數學題:
〈蜘蛛網〉(游森棚)
(五)科學讀書會:
《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白榮銓)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 在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研究月刊購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教育研究集刊、教育研究月刊徵稿、教育研究月刊購買就來母嬰生產、育兒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教育研究月刊購買體驗分享 ... ... <看更多>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 在 教育研究月刊徵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研究月刊購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教育研究集刊、教育研究月刊徵稿、教育研究月刊購買就來母嬰生產、育兒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教育研究月刊購買體驗分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