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逼迫孩子成為「理想的樣子」,而是鼓勵孩子成為「自己」
這幾天,大家都關注東京奧運。一家人守在電視前面,等著每一次幫選手加油的機會。刷臉書的時候,常常被奧運有關的消息洗版,無論是幫某位選手加油,或是評論某些選手的技術。
這些奧運國手們的精神,還有他們努力的姿態,讓他們成為台灣最美好的身影。
那天去採買的時候,再等候線上等著排隊結帳,無意間聽見一對母女的對話。媽媽眼睛看著手機,嘴吧不停數落著女兒:
「我這幾天看妳線上課,光在那邊聽課有什麼用?看妳根本沒在抄筆記!再這樣不認真,我看妳之後有什麼出息!以後幫人家端盤子嗎?我花錢讓妳補習,是這樣讓妳丟到水裡的嗎?」媽媽的聲音不大,但語調非常嚴厲:「妳說喜歡打球,那妳自己看看那些國手啊!妳有人家這麼厲害嗎?人家這麼年輕就打奧運,妳呢?惦惦妳自己的斤兩,沒那個本是就不要走那條路!憑妳現在的實力,怎麼跟人家競爭?」
女兒穿著一身球衣,看起來可能是國中或國小高年級生;戴著鴨舌帽和口罩的臉,看不見完整的表情,但眼眶明顯的紅著,但硬是沒讓眼淚掉下來。
我排隊的時間裡,母親的責備沒有停過。但從她的口氣裡面可以聽出來,她女兒學校成績並不理想,但很喜歡體能運動,這陣子看到國手的表現,非常仰慕。但媽媽的說法就相當現實,也反應了台灣目前教育現場的真實狀況......
成績導向的競爭,是學習最重要的事,認為成績好就是認真、優秀的孩子。
不重視成績以外的科目,輕視體育或美術等,在未來就職上比較不吃香的項目。
花錢讓孩子惡補學科,認為沒有成果是因為孩子不夠努力。
難以接受孩子對學科失去興趣的現實,更不能支持孩子發展其他非學科的專長。
這並不是罕見的現象,而是普遍的狀況。賣場裡那位媽媽的責備,恐怕在很多家庭中每天都在上演。
曾經看過一個媽媽,用手抓著五歲女兒的小手寫字,以為是一幅溫馨的畫面,卻聽見媽媽對女兒說:「快啊!老師要妳劃直線,這麼簡單都不會嗎?同學都畫完了妳還在混,你是腦袋有問題嗎?」、「剪刀剪直線一點!厚!妳看,這樣子歪歪的,怎麼交給老師?妳看人家剪多直?」
雖然很多家長都已經在轉變教育孩子的視角,但我們的大環境仍然常以「單向標準」的優劣,來決定孩子的好壞。線條要整齊才是好,不整齊代表不好;著色要塗滿才是好,隨便塗鴉就是不好。打球就要打出名次才是有價值,純粹因為喜歡打球而打球就是浪費時間;學業成績好就是王道,學業成績不好代表人生將來會沒有出息......
但現在的社會氛圍正在轉變,在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很可能不是在社會上創造高價值的領導者;或者說,現在的行業跟過去的世界相較,已經越來越鬆動,透過網路而興起的新興產業,慢慢成為世界的主流。
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敢於挑戰、創新自我;學業成績落後的學生,更不代表他們就永遠難以成為重要的人才。
我有個朋友,她姊姊從小是模範生、乖巧懂事,大學畢業後,順利考入公職體系上班,嫁給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妹妹從小成績平平,但特別有主見;自學了漫畫、攝影,還有修圖與自媒體的技巧。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了某間營養食品公司的金牌業務員,並活用自己過去自學的漫畫、攝影與修圖技巧,經營她的個人網路平台,一方面推廣她銷售的產品,一方面還接其他產品的業配,還擔任兼職的網拍品牌模特兒。徹底斜槓的人生,為她帶來數十萬的月收入,還成為公司年度銷售明星。
妹妹在公司尾牙領獎的時候,說:她很感謝父母,從沒有用成績來限制住她,或是逼她一定要拿到高分。反而讓她去學她喜歡的,支持她花時間發展興趣,現在的她,把興趣結合銷售,每天都過得很有趣、很精彩。
時代在變,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實在難以預料。我們看待孩子的能力與興趣,更不能只從單一視角。
喜愛運動的孩子,不見得要打到國手的實力,才叫做成功。花時間在運動,可以鍛鍊強健的體魄、培養看比賽的眼光。如果孩子剛好喜歡寫文章,未來會不會剛好把寫文章和運動的能力加在一起,成為專業的運動評論家?
喜愛美術的孩子,不見得要成為藝術家才叫做完美。這世界上有很多設計,是需要具有美工能力的人才,比如,舞台設計、商品設計、工業設計,甚至童書繪本、網路小編,都需要有美術編輯方面的長材。
既然我們難以預料未來會流行些什麼,那麼,就別去框住孩子的可能性。當你不再逼迫他們變成「理想的樣子」,而是鼓勵他們成為「自己」,他們將來也才有可能鼓起勇氣,創造出各種屬於自己的絢爛人生。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心得] 教育科目筆記分享- 看板study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教師教育專業科目討論坊| ‼️更新:關鍵字筆記連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教檢/教甄筆記暨歷屆試題整理- 教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考古題介紹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中學類教師檢定教育專業科目全真模擬試題》 108課綱素養導向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教甄筆記 - YouTube 的評價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文不好還能在博士班拿A嗎?》
不知不覺又接近學期末了
Grace 唸博士班的學校因應Covid-19
自上學期開始取消所有連假
讓學生能夠加緊腳步
開學連續授課十三週
務求降低學生旅行或群聚的機會
減少COVID 傳染的機會
這樣有沒有效呢?
按照美國人不愛戴口罩又愛群聚的習慣
Grace覺得年輕人轉成重症的機會不多
如果能讓無症狀不要把病毒帶回家是好事一件
回到主題
Grace 好不容易地
把博士班所有該交的都作業交了
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把心思專注在自己的教學上
轉眼間 博士班唸了兩學期
GPA一直都維持在4.0
很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
Grace 除了台灣的義務教育之外
沒有花錢做任何補強英文的訓練
這樣的菜英文是怎麼在博士班生存
還讓同班同學公開稱讚
我對班上很有貢獻呢?
Grace的碩士班是在私立學校畢業的
美國有一點很特異的現象是
私立大專院校的畢業率
遠比公立大學高很多
因為私立學校為了留住學生
會很勤奮的用盡一切方法
讓落後的學生跟上進度,例如:
小班制、助教輔導、學長一對一免費家教
甚至會聯絡你的家人請他們幫你做心理建設
教授上完課也都會留到所有學生問完問題
以上Grace 雖然除了小班制其他都沒用過
但是上面提到的輔導學校有強烈的宣導
教授跟職員明顯的都非常關心我
也會很清楚地記得我跟他們提過的小事
所以Grace 覺得剛到美國很快的適應
很大的原因是學校的友善在背後的強力支援
但是公立學校就是另一回事了
公立學校大部份的經費來自聯邦政府跟州政府
某種程度上比起私立學校
他們不那麼在乎學生的去留
若被當了那就是自然淘汰
所以教授都是上完課就離開
學校的行政系統更是有濃濃的官僚氣息
Grace 光是辦一些簡單的文件都花了大半個學期
歷經無數的補件跟聯絡不同部門才完成
期間一度因為獎學金被行政部門卡住
看到一門課高達五千美元的帳單
親自登門解決又被各處室踢皮球
挫折到想為此輟學
總之Grace 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公立大學的環境
又因為Covid 所有課程轉到線上
不能面對面聽課或跟同儕交流
因為時空限制一但你說的慢點
別人就沒有耐心聽你說
每次上課都戰戰兢兢
深怕自己表現不好讓人家誤以為台灣人偷懶
甚至還有過一下課就崩潰想哭的階段
跌跌撞撞了半學期
後來總算摸索出一些技巧
分享給有意進修的熟齡朋友們
首先 到博士班的階段
上基礎課或進階課的目的
是讓博士生接觸這個領域的不同研究方向
讓博士生發掘自己的興趣
最後決定論文的時候
知道要研究什麼跟去哪裡找資源
教授其實不期待你所有專業術語都倒背如流
或是非常清楚每一個理論的來龍去脈
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否則課還沒上完
你自己會先垮掉
接著 對於課本裡無窮盡的各式學術語言
非母語者恐怕看了就眼花
或是讀完之後還是不知所云
對於教授指定的每週閱讀
Grace 的做法是
把原文書快速掃過一次
圈出關鍵但不懂的關鍵字
然後用關鍵字去找中文學術文章或是註釋
時間有可能的話
上課前再快掃一次原文增強印象
對於這些不懂的理論或字彙
Grace 也在google doc 上開了個文件
專門放這些筆記
以供上課教授提到關鍵字時
秒速快掃進入狀況
若有小組活動時
也方便向即時組員做出貢獻
更不用說這些筆記在你寫論文的時候
會是非常無價的寶藏
對於特別艱深的專業科目
Grace 也會直接找中文的教科書來讀
常看世界新聞
把新聞內容融入課程主題
在分組討論時也往往能對團隊做出貢獻
也讓人有你見多識廣的印象
關於每門課必有的專業寫作
我們非母語者一定是寫得比母語者慢很多
所以務必提早準備以準時交件
博士生非常忌諱時間觀念不好
Grace 自己的做法是
主題儘量挑跟自己的職業或文化背景有關聯的
這樣寫起來會事半功倍
參考的文章期刊也是半英半中
這樣不但可以挑戰美國人無法研究的主題
其實論述裡融合了中西觀點
也會讓你的文章更飽滿和客觀
最後在送出文章前
我會讓母語者幫我把文法順過一次
當然我自己也會儘量避免再犯同樣文法錯誤
因為Grace 的專業是教育
所以每門課都會有教學報告活動
Grace 自己會把學過的教育理論融入到教學中
讓教學深入淺出並充滿趣味和實用性
所以做出的教學是比同儕容易理解和應用
同儕們的教學會往往會落入內容純學術
或是自己懂了就不明白初次接觸本理論者的心情
這點也是Grace 獲取高分的優勢之一
以上是Grace 博班第二學期的小小心得
Grace 每天上班含通勤時間11小時
面對難以突破的語言障礙
回家還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
連Grace 都可以為想要成為的自己努力
你一定也可以
亞洲的女性從小受的教育
讓我們太容易自我設限
謹記只有你自己
是阻止你前進的最強阻力
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
請永遠相信自己的毅力和能力
像你相信和支持你最好的朋友
圖:持續的GPA4.0 (全A) 和本學期在教學展演後,針對主題給同儕出的三道題,以及同儕針對教學給我的正向評語。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9年 教育行政高考三級 準備心得分享
(考試準備時間:2年 / 1.5年全職 ( 前半年仍持續於專科學校任教 )
一、 基本背景、投考動機:
本身就讀私立科技大學美容設計系畢業,非教育本科系,大學修習過教育學程,實習半年後,同年順利考取教師證,曾在私立職業、專科及大專院校任職過,由於私校是一年一聘,本身想要有穩定的工作,但發現美容科國立學校缺額甚少,想轉換跑道,因此轉戰教育行政高考考試。
二、準備經過(各考科準備):
(一)共同科目 ─ 國文、英文、法緒
沒特別準備,專心聽課,公文在考前幾天複習、熟背格式。法緒僅有考前以程怡老師筆記為主;憲法以大法官釋字及憲法法條為主。
(二)專業科目
1.行政法 - 林清老師
以林清老師的筆記為主,老師上課會幫同學整理很清楚的筆記架構,也會依據學生觀念理解的順序,安排課程,使毫無法科基礎的同學,能順利上手。另外,行政法課本超厚,但老師會幫同學抓出命題重點,回家熟讀老師上課畫的重點,即能應付考試。每次上課後,會練習一題至兩題申論,讓老師批改,遇到問題,老師也會很細心講解。一個主題課程告一段落後,會安排晚上時間練習林清老師的行政法測驗題型,強化法條觀念與應用。(超推林清-行政法申論題型百分百與測驗題型)
2.教育行政學
以老師上課筆記與課本為主,老師的筆記架構圖簡單明瞭,方便考試寫作觀念的連結,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派很多作業,還要我們在每一題作業上標上練習時間,這對第一輪的新生來說,壓力真的很大,後來漸漸習慣老師鐵的教育之後,才發現老師的用心,督促我們逼自己寫題目與控制時間,培養真正能應付考試的技能。建議可搭配謝文全老師的教育行政學閱讀。
3.比較教育 - 羅正老師
一開始翻閱課本,被一堆國家教育制度,搞到有點恐懼這一考科,好險老師的上課方式很幽默, 恐懼感瞬間降低,此科目建議廣泛閱讀其他書籍,可以更廣泛閱讀及比較各國的教育制度。
4.教育心理學 -思澤老師
以思澤老師的筆記與課本為主,思澤老師的課程內容較廣也較深入仔細,會搭配其他課本協助閱讀。真正不懂部分建議直接問老師,老師耐心很好,也會願意給時間,解答學生的問題。
5.教育哲學 - 羅正老師
以老師的課程與筆記為主,教育哲學是很抽象的科目,但老師上課會用簡單的筆記與例子或生活實例,且非常重視背景脈絡的講解,方便我們理解,建議可多與老師討論。
6.教育測驗與統計 - 思澤老師
這科對我來說是超級吃力的科目,因為本身是就讀五專,完全沒接觸過高中數學課程,統計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東西,數學理解能力也不好,所以在這個科目上,付出最大的努力。一開始根本一知半解,讓我有點想逃避這科,但看到上榜生都說這科是上榜關鍵,於是還是選擇面對它,
沒想到這次教育測驗與統計,竟然成為協助我上榜的關鍵!
總結:上完課務必在兩日內複習完畢,不要累積課程內容;利用時間多做循環複習,加深記憶;多練習題目給老師批改,提早瞭解自己問題與盲點,及早就修正;不要害怕問老師問題;規律的作息時間;務必要有一套自己的舒壓方式。
六、鼓勵未來要考試的同學
國考真的是一條艱難的路,需要有非常大的堅忍力,把走過的每一步,無論好壞,都當成是經驗的累積。世上最有力的金句,就是你對自己所講的話。請相信自己,累的時候,請跟自己說一聲:辛苦了,你可以辦到的,加油!預祝未來的你們都能金榜題名!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教師教育專業科目討論坊| ‼️更新:關鍵字筆記連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更新:關鍵字筆記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3744634405830/permalink/2781815055265429/ ⭕️筆記會盡快趕工,書單網路很多高手有推薦,檔案也有很多 ... ... <看更多>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教檢/教甄筆記暨歷屆試題整理- 教師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教師甄試已經盡力整理了100-109的各縣市教育專業科目考古題,不過有些縣市的考古題檔案完全找不到,所以沒有非常齊全。 祝福各位早日上岸! ... <看更多>
教育專業科目筆記 在 [心得] 教育科目筆記分享- 看板study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
今年有幸上榜 也很幸運選到離家只有五分鐘的學校
過去一年在板上得到很多資訊 因此想盡一點微薄之力>///<
我是考國中英語的
專業部分 板上已經有許多高手分享了 我就不獻醜了
至於教育部份 我還蠻有信心的(也因此幫我在筆試拉了很多分)
基本上都可以考到80以上
連風格詭異的雙北都可以考到蠻不錯的分數
我的做法是自己整理並打成自己的講義(共七科,兩兩一本)
有補充的東西則手寫或是印出來浮貼上去
看過我講義的人幾乎都會驚呼然後跟我要電子檔啦XD
而我也因為自己整理過 所以很多東西我一下就記起來了
要查詢的時候也非常迅速(只要按「搜尋」打上關鍵字就會馬上跳到那裡)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市面上的書的字體和編排讀起來很討厭 可以看看我的講義 :P
以下是各科目電子檔的連結,如果有喜歡就自己拿去吧~~
上傳之前 我已經把手寫和補充的資料也打進去了 已經是第三版了(笑)
(因為怕檔案跑掉 有word檔和pdf檔)
https://reurl.cc/Mbq42K
後記20220406:因為一直有人莫名其妙將我雲端裡的檔案刪掉QQ 實在不堪其擾
所以更改了權限和儲存位置 網址有更新喔~
整理的方式是我先在實習時就讀過所有科目的專書
除了教心是以張春興的書為大綱和主要內容
其他則是以艾育的大綱為基底,以專書、戴帥、陳嘉陽、阿摩網友們的筆記、版友的筆記
、歷屆考古題'等為內容
[人物] 那本我是以活頁的方式,可以隨時補充和更新
通常上考場我只會帶這本去應戰 快速瀏覽所有內容
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準老師,祝大家都能順利金榜題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186.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439035006.A.137.html
如果還是不行 你可以站內信給我你的e-mail 我再寄給你^^
所以才乾脆自己做筆記~~~
單字我只有買紅寶書 把紅寶書當字典查
(因為我實在無法一個一個背)
考古題有不會的單字就寫下來 依出現次數畫正字
然後我有做相似字和相似意思的整理和比較
文法我是讀賴水信的《高分托福文法120》
讀到不熟的就把觀念和例題寫在自己的筆記本
基本上就是狂做考古題 把不會的觀念和單字弄懂記熟
我國中做7年各縣市的 做完就做高中的
板上有更多厲害的分享 ~~ 可以再爬文看看^^
※ 編輯: sharon7883 (220.141.204.41 臺灣), 04/06/2022 21:26:20
※ 編輯: sharon7883 (220.141.204.41 臺灣), 04/06/2022 21:28: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