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文-楊之遠
破壞性創新 蔡總統應宣示碳中和雄心
二○一八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全球暖化攝氏一點五度特別報告》,呼籲各國落實巴黎協定,但若以目前暖化持續速度,可能在三○至五二年間暖化會達到增溫攝氏一點五度。若要把暖化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途徑,二氧化碳排放需要於三○年前降至一○年水準之百分之四十五,並於五○年達到碳中和。
目前至少有一一○國宣布實施碳中和,同時歐、美、中、日、韓等國,均由國家領導人正式宣布實施碳中和雄心;國內儘管環保團體、媒體呼聲不斷,但蔡總統及蘇院長的表態依然不清晰、不明確。
實施碳中和需要面對各種改變的強大挑戰,導致決策者常猶豫不決。因此決策思維及模式必須改變。根據哈佛大學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教授在一九九七年《創新的兩難》一書中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或可提供政府因應碳中和決策參考。
過去政府部門處理氣候變遷議題,不論是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或是調適氣候變遷衝擊,均係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但往往受限各部門本位主義,難達共識,雖偶有「持續性創新」作為,但事實證明這種由下而上的方式,絕對不足以因應實施碳中和的大幅減碳要求。
克萊頓所提「破壞性創新」概念,就是建議在面對如此嚴峻危機時,決策者必須盤點各種未來可能作為,加以整合,宣示推動決心。而這些作為或許目前不具市場性,但如能提早開始著手規畫,就可能在未來獲得突破性發展。
例如,全面推動電動機車,禁止燃油車,社會民眾及機車企業集團一定會反對,必然遭致批評壓力。但若政府能夠堅持決策,及早布局,可想像卅年後台灣一千二百萬輛機車汰換為電動機車的減碳及環境效益有多大。
其次各國全力發展氫能,列為無碳能源,而我政府能源政策為避免影響既有再生能源市場,鮮少見到氫能規畫,使減碳工具少了一個最重要選項。
破壞性創新規畫,勢必衝擊既得利益者,引發反彈,甚至存在可能失敗風險,導致相關部門官員產生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保守心態。要實施碳中和,不要期待過去由下而上決策模式,決策必須要從上而下。呼籲蔡總統明確宣示實施碳中和雄心,並展現承擔勇氣,藉由破壞性創新手段,激發全民認同,這樣才有可能找到台灣的碳中和路徑。
(作者為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R3YEocvRM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政府部門處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R3YEocvRM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下香港經濟深度衰退,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估計按年下跌8.9%,表現歷來最差,消費、投資和出口全面「死火」,服務輸出下跌近四成,更是塌方式崩潰,反映訪港旅遊業重挫。GDP是滯後數字,關鍵是衰退何時見底,以及經濟能否止跌回升,還是持續低位徘徊。最近香港疫情緩和,防疫措施有望鬆綁,對消費市道雖有刺激作用,然而經濟復蘇還得看外圍疫情和政經形勢,以及本地政治社會狀况。疫情重挫西方,經濟V形反彈機會不大,本港出口短期難復舊觀;中美對抗激化、本地政治風暴山雨欲來,亦令復蘇蒙上陰霾,香港經濟下半年能否走出谷底,仍是一大疑問。
蘋果頭條
警隊之首鄧炳強曾租住的九龍塘寶能閣高層複式單位,被本報踢爆天台長存違法僭建,一直未被處理。警方昨凌晨3時、報道出街後兩小時突然發新聞稿「澄清」,指控報道與事實不符。鄧炳強承認早於2017年已知悉屋宇署發出僭建物清拆令,「隨即通知業主有關清拆令並着其處理」,卻迴避明知物業存在僭建物仍一直居住,也拒絕回應曾否協助政府部門處理僭建事宜。立法會議員直斥警方的「澄清」是推卸責任的「語言偽術」,今日將於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對方問責。
東方正論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受到中美貿易戰、反修例暴潮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三重夾擊,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大幅向下修訂今年的經濟預測,估計為負增長百分之四至七。以為這是很悲觀預測,想不到政府昨日公布今年首季的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數字,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百分之八點九,比財爺估計更差,情況顯然更加危急。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首季GDP預計錄得自一九七四年第一季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單季按年跌幅,亦是連續第三個季度萎縮,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本地經濟以及區內供應鏈構成嚴重干擾,導致經濟衰退加劇,而疫情在三月演變成全球大流行,影響變得更嚴重,尤其是香港經濟三大動力,出口、投資和消費,財爺形容為全部「死咗火」,暫難有顯著起色。
星島社論
恒生指數昨天大跌一千零三十點,跌幅逾百分之四,主要承接美股上周五跌勢,美股大跌因市場憂慮,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搶救十一月總統選情,將重手打擊中國,包括加徵中國關稅,涉及貨物金額可能高達一萬億美元。未來兩、三個月,料他將對中國惡招盡出,除了再掀貿戰,還在新冠肺炎問題上,給中國揑造更多罪名,而中國亦勢必回敬,國際政經風雲迭起,在所難免。特朗普上周突然指責中國會竭盡所能,讓他輸掉總統選舉。雖然中國已表明沒興趣干預美國選舉,他亦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但從其行動可見,他正以此為藉口,密謀重擊中國,作為逆轉勝的一個主要策略。
經濟社評
本港首季GDP增長大幅倒退,推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均「死火」,出口和投資短期難以反彈,惟有靠消費來谷經濟。港府應趁疫情緩和,放寬限聚令和停業令,商家亦須設法自救,以平靚正策略來吸客,才能將市民積壓已久的消費力釋放出來,恢復經濟活力。
統計處昨公布首季GDP預估數字,按年下跌8.9%,是1974年以來最大跌幅,且連跌4季。除了政府消費開支外,作為經濟三頭馬車的出口、投資和私人消費均持續錄得負增長。在當前疫情緩和,已連續15日沒有本地感染個案,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本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來季經濟未許樂觀。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政府部門處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週五虹安於院會時,向 #蘇貞昌院長 質詢口罩徵收與分配的流向,院長當面允諾會給我們回覆。但‼️經過了整整一周,除了 #陳時中部長 於星期一的記者會上,公布了徵用口罩的配銷和庫存數量,仍有許多問題虹安還在等待相關單位回應,但截止目前為止,都尚未得到解釋 ☹️
✅ 可以給我們完整資訊嗎?🥺
完整的物流資訊,應包含進、銷、存。指揮中心公布的圖表,只包含庫存和配送,仍未提供3/16後完整的「進」項目,只能讓霧裡看花的民眾,自行假設進貨的徵用量就完全等於「配銷量+庫存量」。
✅ 索資不到神秘的郵局庫存 ㊙️
過去我們索資詢問庫存統計數據,均未曾出現過公告中的「#郵局庫存」這個項目,更不要說具體庫存量了。而先前詢問 #中華郵政,他們表示 #每日均會完成當日的配送需求,因此也沒有累積數倍於每日配送量、4,007萬片的物流需求。即便是民生配售預留庫存,其具體的庫存現況和規劃用途,仍待釐清。
✅戰備庫存確實補足了嗎?🧐
從疾管署(CDC)對外公布所轄戰備庫存,從3月11日至4月7日都停滯在454.5萬片,4月10日質詢之後才過三天,突然提升到2,100萬片。但❗️行政院核定的疾管署戰備存量為3,100萬片,在政府宣布口罩數量充足的現在,也需要說明 #幾時會完全補足核定定安全庫存量?
✅各部會口罩荒解決了嗎?😷
從先前向各部會的索資中可得知,仍有不少政府部門處於公務用口罩不敷使用的狀況,需節約使用或另行購買民生口罩,是否指揮中心已有重新檢討,充分滿足各機關公務用口罩需求的規劃,以及可能需要的用量?
虹安目前只看到 #國防部 表示國軍弟兄們的口罩,已順利向疫情指揮中心申請的每日口罩撥補量由1.7萬片提升至18.9萬片,是第一個積極改善的部會 👍🏻 但是,不要忘了其他基層公務人員的不足需求也一定要持續改善。
期盼政府對於口罩相關數據能真正落實蔡總統和行政院承諾的 #公開透明,立法院和民眾也才能瞭解到徵用口罩物資的用途優先順序、庫存分配效率、安全戰備是否齊全、基層公務是否無虞。
讓台灣變得更好,加油 💪🏻
政府部門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R3YEocvRM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下香港經濟深度衰退,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估計按年下跌8.9%,表現歷來最差,消費、投資和出口全面「死火」,服務輸出下跌近四成,更是塌方式崩潰,反映訪港旅遊業重挫。GDP是滯後數字,關鍵是衰退何時見底,以及經濟能否止跌回升,還是持續低位徘徊。最近香港疫情緩和,防疫措施有望鬆綁,對消費市道雖有刺激作用,然而經濟復蘇還得看外圍疫情和政經形勢,以及本地政治社會狀况。疫情重挫西方,經濟V形反彈機會不大,本港出口短期難復舊觀;中美對抗激化、本地政治風暴山雨欲來,亦令復蘇蒙上陰霾,香港經濟下半年能否走出谷底,仍是一大疑問。
蘋果頭條
警隊之首鄧炳強曾租住的九龍塘寶能閣高層複式單位,被本報踢爆天台長存違法僭建,一直未被處理。警方昨凌晨3時、報道出街後兩小時突然發新聞稿「澄清」,指控報道與事實不符。鄧炳強承認早於2017年已知悉屋宇署發出僭建物清拆令,「隨即通知業主有關清拆令並着其處理」,卻迴避明知物業存在僭建物仍一直居住,也拒絕回應曾否協助政府部門處理僭建事宜。立法會議員直斥警方的「澄清」是推卸責任的「語言偽術」,今日將於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對方問責。
東方正論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受到中美貿易戰、反修例暴潮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三重夾擊,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大幅向下修訂今年的經濟預測,估計為負增長百分之四至七。以為這是很悲觀預測,想不到政府昨日公布今年首季的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數字,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百分之八點九,比財爺估計更差,情況顯然更加危急。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首季GDP預計錄得自一九七四年第一季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單季按年跌幅,亦是連續第三個季度萎縮,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本地經濟以及區內供應鏈構成嚴重干擾,導致經濟衰退加劇,而疫情在三月演變成全球大流行,影響變得更嚴重,尤其是香港經濟三大動力,出口、投資和消費,財爺形容為全部「死咗火」,暫難有顯著起色。
星島社論
恒生指數昨天大跌一千零三十點,跌幅逾百分之四,主要承接美股上周五跌勢,美股大跌因市場憂慮,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搶救十一月總統選情,將重手打擊中國,包括加徵中國關稅,涉及貨物金額可能高達一萬億美元。未來兩、三個月,料他將對中國惡招盡出,除了再掀貿戰,還在新冠肺炎問題上,給中國揑造更多罪名,而中國亦勢必回敬,國際政經風雲迭起,在所難免。特朗普上周突然指責中國會竭盡所能,讓他輸掉總統選舉。雖然中國已表明沒興趣干預美國選舉,他亦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但從其行動可見,他正以此為藉口,密謀重擊中國,作為逆轉勝的一個主要策略。
經濟社評
本港首季GDP增長大幅倒退,推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均「死火」,出口和投資短期難以反彈,惟有靠消費來谷經濟。港府應趁疫情緩和,放寬限聚令和停業令,商家亦須設法自救,以平靚正策略來吸客,才能將市民積壓已久的消費力釋放出來,恢復經濟活力。
統計處昨公布首季GDP預估數字,按年下跌8.9%,是1974年以來最大跌幅,且連跌4季。除了政府消費開支外,作為經濟三頭馬車的出口、投資和私人消費均持續錄得負增長。在當前疫情緩和,已連續15日沒有本地感染個案,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本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來季經濟未許樂觀。
政府部門處 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圖 - Gov HK 的相關結果
政府 化驗所. 民政事務. 總署. 康樂及. 文化事務署. 政府新聞處. 屋宇署. 土地註冊處. 規劃署. 地政總署. 香港警務處. 醫療輔助隊. 民眾安全. 服務處. 政府飛行. ... <看更多>
政府部門處 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有關機構電話簿 的相關結果
... 民政事務局 · 創新及科技局(包括創新科技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效率促進辦公室) · 勞工及福利局 · 保安局(包括禁毒處) · 運輸及房屋局. 3. 政府各部門. ... <看更多>
政府部門處 在 香港政府部門- 維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通常叫做「署」(好似衞生署)或「處」(如香港警務處),主管都係香港公務員,好多都係向所屬嘅決策局局長負責,其中一啲要直接向司長負責(好似行政署要向政務司司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