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以母親、母親代替「父母親」,你怎麼看法國人工生殖修法案?】
當台灣甫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法國性別平權的步伐已走過領養、離婚,來到討論人工生殖的關口。
今年9月28日法國初步通過《生物倫理法》修正草案,並有望在明年正式立法,修法內容包含提供單身、女同志在內所有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權利,女同志伴侶的孩子身分證父母親欄位將以母親+母親取代。
這個法案引來法國反同團體的質疑,他們的說詞與台灣 #護家盟、#下一代幸福聯盟 相似,以「孩子無父親」和「父親不詳」為主要反對論述。
「沒有一個做孩子的可以選擇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報導者》專訪巴黎市議員、法國同志人權律師馬愷蕊,分享在「法官看到同志站在法庭上就感到噁心」的年代,她如何挑戰保守高牆,以及在法院和議會為平權寫下諸多成功首例後,對於同志運動的觀察與經驗。
台灣有機會進入同志伴侶收養和人工生殖權的階段嗎?針對這個議題,你的想法是什麼?
#延伸閱讀:
【「仇視來自於無知」他13歲,沒有母親但有兩個相愛的父親】http://bit.ly/20JzYyl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http://bit.ly/2YeHAOP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婚姻平權大平台 #報導者 #人工生殖 #代理孕母 #單身 #同性伴侶 #同性婚姻
收養身分證父母欄 在 尤美女立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五月通過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給予同性婚姻當事人收養其中一方親生子女的權利。我們也很高興知道,目前已經有好幾對同性配偶完成了收養子女的程序,孩子也得到了完整的法律保障。
但是在他們完成收養後,孩子的身分證和家庭的戶口名簿卻與一般家庭不一樣,依內政部提出的作法,他們身分證和戶口名簿上的父母稱謂欄位將出現「養」字,改為「父、養父」或「母、養母」。
目前異性配偶或單身者收養子女,身分證和戶口名簿的父母欄位都不會出現「養」字,只有戶籍謄本因為大多是供相關機關(構)使用,必須確認身分關係及法律事實,才會出現生父母或養父母的登載。正因為民眾非常在意養子女感受和外界觀點,所以內政部才會採取這樣的作法,過去內政部也公開對外多次說明:身分證和戶口名簿都不會顯示「養」字,以化解民眾對曝光收養關係的擔憂。
將心比心,同性配偶養育孩子,也同樣擔心身分登載方式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壓力,更擔憂這種差異化的行政措施,會對家庭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內政部針對同性配偶收養子女所設計的特殊登載方式,其實是讓同志家庭的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差別待遇。
我在同婚施行前一天即特別提醒內政部這個問題,當時內政部口頭答應他們會再研議,但半年過去了,這個狀況依舊。我今天再度對此提出質詢,司法法制委員會也通過我所提出的臨時提案,要求內政部在一個月內就同性配偶收養子女身分證及戶口名簿父母欄位設計及登記之方式進行檢討調整,並提交報告給立法院。
收養身分證父母欄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父親的思念
寫完「讓自己幸福快樂、人生精彩,是對過世的親人好友最大的懷念」那段文字後,我冒著細雨帶我的狗去居家附近散步。斷斷續續的陣雨,窸窸窣窣的冷風,飄飄散散的落葉,柏拉阿圖(Palo Alto)小鎮街道上,呈現出秋天淒涼的肅殺。十一月底了,又是一年即將過去,走在鋪滿黃色銀杏及紅色楓葉的人行道上,我突然想起父親的生日在十一月,很久沒有的感傷與思念,又在心中浮起…..
其實,父親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月哪日,身分證上的日子是他編出來的。父親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年代,歷經了戰爭的動盪不安,也歷經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他的故事,得從我的祖父母說起。
祖父生於江西贛南的望族,祖母是新時代的女性,是位西醫,在上海行醫。他們本來可以躲在上海法租界內,安安穩穩過自己的日子、養育下一代。然而,那個時候國家受到外強的侵略,人們生活困苦,祖父秉持著讀書人對國家社會應該負擔的責任,投筆從戎,從書生變成了黃埔二期軍官。戰功彪炳,年紀輕輕就官拜軍團團長。很可惜,在對抗日本侵略、保護國人時,因為武器及後勤補給巨大的差距,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捐軀了。祖父過世後,父親和其他兩百多位為國捐軀將領的孤兒們,在名義上被蔣宋美齡女士收養,成為「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的一員,父親是當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抗日剛剛勝利,國共交戰激烈展開,國民黨敗退台灣,「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所有的小孩子也被帶到了台灣,祖母並沒有一起被撤離到台灣,父親正式成為了一位孤兒,被安排在師範學院的體系下唸書,那時他還不到十歲。
父親倒是很樂觀,並沒有因為祖父為國捐軀而覺得國家欠他什麼,他覺得在那個窮困潦倒的年代,他有學校宿舍住、有學校餐廳吃飯、有學校教室上課,已經算是幸運的了。他最常回憶的故事是中學時代晚上和一群同學從宿舍翻牆偷溜出去看籃球比賽,看完比賽後又在大街上閒逛,直到被警察以管束不良少年的理由抓到警察局。警察們對他們這群小鬼頭們大罵,說他們家教不良,要他們叫父母來接他們回家,倒要看看他們的父母是什麼德性,會養出這樣的不良少年。這個時候,父親就會大剌剌的拿出身分證,上面父母欄位寫著蔣中正、蔣宋美齡,在那個白色恐怖的時代,這可把警察們嚇得臉色發青,不知所措,直到當地的軍區司令派人把這群「沒人敢管教」的小鬼頭們帶回學校宿舍!
隨著年紀的成長,父親並沒有繼續他中學時代的年少猖狂,反而是考上了大學,當起了老師,不過還是做了一件「前衛」的事,我母親本來是他的學生,父親成為最早「瓊瑤小說師生戀」的成員之一。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進入了快速成長的年代,父親從老師變成了學校主任,再變成了高中校長,同時也有了我們三位小孩,雖然不是什麼富有人家,有車有房,生活還算是挺不錯的。
父親有一點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人很不一樣。那個快速成長的年代,也是社會上套用關係及收受賄賂最猖狂的年代。校長職位是大家公認的肥缺之一,因為學校大大小小的工程、每一位老師職員的任用,都有公開的「紅包價格」,似乎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就好像那時候醫生不收病人紅包,病人反而會不安心、會怕出問題。然而,父親堅決不收任何紅包,該做的事、該聘任的老師,就直接去做、去聘任,人家私底下想盡辦法塞給他紅包,他一律把紅包砸在人家臉上,毫不留情的退還給人家。
父親這樣的守法守責,本來是件正確的事,是讀書人對社會應該負擔的責任。很可惜,在那個年代,你不收紅包,還強硬的把紅包退回去,不但得罪了人,對方不再尋求你的合作,更擋了許多人的財路,畢竟校長都不收紅包了,那主管工程發包的主任如何能收紅包?而父親自己不收紅包,當然也就不會對教育體系下的「長官們」阿諛奉承、送紅包。因此,像父親這樣公正不阿的校長,從上到下都給他很大的壓力,即使他辦學有成,多次受到政府公開表揚,三不五時就會有人希望他下台,換一位比較「符合潮流」的人來任職。父親堅守正義的信念近二十年,最後還是抵擋不過邪惡的明槍暗箭,鬱鬱寡歡的離開了校長的職位。雖然父親轉任私立大學教授、教務長,金錢及職務上並沒有比以前差,然而,近二十年的善惡對抗,竟然是正義的一方被擊敗,長年的壓力及後來的抑鬱,很可能是他得到肝癌的主要原因。
父親的故事,對我有很大的影響。自從很多年前開始在高科技及金融管理上闖蕩以來,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問我,我頂著史丹佛及柏克萊兩所頂尖大學的光環,加上和許多世界知名教授的關係,為什麼不「編個什麼故事」來「爭取」中美國家的大型專案補助,或者「搞個什麼公司計劃」來「換取」投資人的大量資金?轉入醫學界後,每隔一陣子還是會有人問我,我現在又增加了倪海廈老師中醫的加持,「編個什麼故事」、「賣個什麼產品」不是輕而易舉嗎?反正連高科技業都盛行「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造假心態,我為什麼那麼「死腦筋」,非得堅持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
如果我為了金錢利益去做些「斂財」的事,那麼,父親當年為什麼還需要堅持不收紅包、不阿諛奉承?如果父親當年不那麼「死腦筋」,不但名利雙收,以他會開玩笑的個性,保證人緣特別好,加上「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的光環,說不定哪天就當上了教育部長,還會是個「有錢」的教育部長!父親一生公正不阿,不僅僅是傳承了祖父秉持讀書人對社會的責任,更是為他的子女們做出好的榜樣。如果我不能堅持做對的事情,那父親一生為了正義而承受的壓力與抑鬱不就是枉然?我不但對不起父親,更無法為我的兒子樹立好的榜樣,祖上積德就斷送在我手裡,不要說是失去了讀書人的擔當,就連自己家門都無法面對!
做該做的事,是我對父親最大的懷念!明天是美國的感恩節,讓我們一起感謝家人及朋友們對我們的付出與寬容,更讓我們一起感謝世界上一大群為了公理正義而奮鬥不休的陌生人,因為他們的堅持,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
(http://andylee.pro/wp/?p=6956)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