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有口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級印度街頭小吃:印度咖哩角 — 印度咖哩角是一種以麵粉皮包裹鹹味餡料的油炸或烘焙小吃。咖哩角最早起源於中東地區,後傳至印度。在印度它到常見的前菜或小吃。這個小吃其實很容易製備,且與其它類型的麵團不同。今天,我們將用優格醃製的雞肉和高麗菜絲放在裡面,然後將其炸至金黃色。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
擀麵 一條 街 在 楊典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覺得海線的 #米糕 #擀麵,沒有入列 #米其林必比登 名單,有沒有道理?
✅米其林必比登日前首度列入台中21家店家,從店面到巷弄小吃都有,但不少台中人看名單忍不住懷疑:列了豬腳卻沒有爌肉飯?更不要說台中人愛吃的炒麵,豬血湯甚至大麵焿等,認為明年如果還有評比,應該要有更廣泛的評比。
✅清水米糕有名,特殊的擀麵先前連市府也準備推動擀麵一條街,典忠認為可以列入必比登的名單。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60976
擀麵 一條 街 在 台中立委候選人黃朝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中海線輕旅行在清水❗
台中市府觀光旅遊局推廣健康自然、充滿文藝氣息的小旅行,以自行車低碳旅行搭配便捷環保的公共載具688路公車,讓旅行更舒適及愜意。時至初夏,觀旅局特別規劃「清水鰲峰山自行車輕旅」,串連周邊景點,在初夏時一次感受慢活輕旅的自在,品味台中的山海景致。海線景點搭配清水區密集的ibike租借點,提供大家便利的綠色輕旅選擇,到訪旅客不論是搭公車或自行車都能一卡在手,暢遊海線景點。
鰲峰山運動公園,早期稱「清水公園」,假日總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在廣大陽光草坪上奔跑、聊天散步,園區內設競合體驗遊戲場,多樣化可讓兒童強健體魄的遊憩設施,可至風箏區享受追風樂趣,山上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有一望無際觀景台,是全家運動休憩的好去處。下山後走訪清水紫雲巖,品嚐樹下阿婆粉圓,騎自行車道往五福圳自行車道,在清幽鄉間小徑間騎自行車追圳旁奔馳的火車,遊賞趙家古厝夏季荷花,或在稻間車道中享受陣陣撲鼻而來的稻香。
午餐推薦梧棲漁港餐廳享用現撈新鮮漁貨海產料理,可選購觀光伴手禮,下午可搭觀光船出海,享受充滿鹹香海風的海上巡禮,以不同視角瀏覽台中風光,搭配導覽員生態解說、有獎徵答,幸運的話還能看見白海豚躍然海面。傍晚時騎在濱海自行車道往北暢遊國際網站票選為一生必遊的景點「高美濕地」欣賞夕陽,觀賞特有濕地生態環境,一整排高美風車大道美景盡收眼底;晚上可落腳臨近高美鹿民宿咖啡或台中港酒店,享受難得愜意時光。
第二日行程首站可拜訪港區藝術中心,沉浸於美好歲月的藝術氛圍,在欣賞每件藝術品的過程中感受心靈沉澱。由港區藝術中心步行約5分鐘至附近的「擀麵一條街」,街上各具特色的地道擀麵館是在地人早午餐的首選,點盤滷得入味的小菜入座,聽聽店家回溯著清水眷村的美好時光;用餐後可散步至附近位在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後方富有懷舊文藝氣息的海灣繪本館,由眷村屋舍所改造,以海灣與大翅鯨為主題,館內充滿海洋元素,為書友及小朋友打造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閱讀環境。
下午推薦尋訪清水在地代表性的美食─米糕或肉圓。品嚐代代傳承下來的好味道,清水米糕名店家之間都有些許師徒關係,口味各有千秋,相當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白頭蔡肉圓則是饕客不可錯過的人氣排隊美食。享用美味的銅板美食後,下午再依照自己的體能及技術程度安排騎乘路線,若還有體力的話,可騎乘於龍井堤防自行車道往南前往麗水漁港悠閒散步,感受藍、白色系地中海度假風情,傍晚再往東騎乘至大肚山最美的藍色公路,欣賞夕陽照映和蜿蜒公路彼此對映的繽紛色調,夜晚騎上大肚台地的望高寮夜景公園,眺望180度零死角的大台中夜景,讓映入眼簾的經典夜景結束此趟美好的旅程。
觀旅局提醒,上述鰲峰山自行車遊程涵蓋清水、沙鹿、龍井及大肚等區,為頗具考驗的進階路線,建議大家可衡量自身體能狀況規劃騎乘路線,並注意騎乘交通安全。
擀麵 一條 街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超級印度街頭小吃:印度咖哩角 — 印度咖哩角是一種以麵粉皮包裹鹹味餡料的油炸或烘焙小吃。咖哩角最早起源於中東地區,後傳至印度。在印度它到常見的前菜或小吃。這個小吃其實很容易製備,且與其它類型的麵團不同。今天,我們將用優格醃製的雞肉和高麗菜絲放在裡面,然後將其炸至金黃色。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y/2vCwfMy
完整食譜:https://www.yokofu.tw/samosas-with-tandoori-chicken
******************************************************
所需食材 (4顆,2人份 ):
印度咖哩角麵團:
190 g 麵粉
¼ 茶匙 鹽
2 湯匙 油
115 ml 水
雞肉部分:
3 湯匙 優格
1/2 茶匙 鹽
1/2 茶匙 辣椒 磨碎
1 茶匙 坦度里馬薩拉香料
1/2 茶匙 薑 切碎
1/2 茶匙 大蒜 切碎
250 g 雞胸肉 切小丁
2 湯匙 油
高麗菜絲沙拉部分:
2 湯匙 美乃滋
1/2 茶匙 鹽
1/2 茶匙 糖
1 根 紅蘿蔔
1/4 高麗菜絲
1/2 茶匙 黑胡椒
麵團部分:
2 湯匙 麵糊
3-4 湯匙 水
其他:
蒜蓉辣椒醬
麵粉
油
作法:
1. 首先,準備印度餃子麵糊。將麵粉、鹽和油放入碗中。慢慢加水並揉捏所有食材,直到形成柔軟的麵團。蓋上蓋子,讓麵團靜置約30分鐘。
2. 手上抹些油,並將麵團壓扁。將麵粉撒在工作面上,然後用擀麵杖將麵團擀平,將麵團切成四片,接著塗上一些油,並將其疊放在彼此的上方。最後再用擀麵杖將其平整。
3. 平底鍋加熱,放入生麵團,並用低火在兩側煎約30秒鐘。然後,將4層麵團分開。再將它們放在一起冷卻。冷卻後將麵團側向拉直,切成約8 x 25公分的麵條。
4. 拿放一麵條放在眼前,並在中間用麵粉膠刷一下(將麵粉和水混合)。在頂部再放一條,讓其形成十字形。將一小匙蒜蓉辣椒醬放在中間。
5. 將切小塊的雞肉和優格、鹽、黑辣椒粉、印度咖哩粉、大蒜和薑放入碗中混合攪拌。然後放鍋中裡炒熟。
提示:如果讓肉在此醃料中停留約30分鐘,它的味道會更好。
6. 拌入美乃滋、鹽、黑椒粉和糖,然後拌入磨碎的紅蘿蔔和高麗菜絲。往麵條上放約1湯匙雞肉和1湯匙高麗菜絲沙拉,再加上約20 g磨碎的起司。在三個麵條臂上再塗些麵粉膠,然後將其折疊起來。先是沒有塗上麵粉膠的麵條臂,然後是其它的麵條。
7. 現在,將印度咖哩角裹上麵包粉,放進約160°C的熱油中油炸約3-4分鐘。
這邊還有一道印度異國情調小吃:饃饃食譜:https://www.yokofu.tw/vegetarian-samosas/
******************************************************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擀麵 一條 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