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博館千隻彩繪陶瓷牛 家鄉代表色魚露黃入列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6日電)抽象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牛」原型素胚,提供35校學生創作近千件彩繪,紅龜粿紅、腎蕨綠、甚至見證歷史的三峽第一家中藥房磚牆紅,都成為親近家鄉、踏查社區的創作顏色元素。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今天起至4月11日,在陶博館大廳展出「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陶博特展」。8個展板與展示平台,展示將近1000件的「感動牛」彩繪陶瓷,五顏六色相當壯觀。
陶瓷博物館表示,這些陶瓷彩繪牛是由北台灣35所學校學生參與彩繪的「小感動牛」創作作品。包括新北市桃子腳國小、鶯歌二橋國小等,每班學生踏查與討論後,選出與自己家鄉和社區有關的5種顏色,並以此創作彩繪陶瓷牛。
陶博館表示,在地族群涵蓋閩南、客家、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撒奇萊雅族、新移民的花蓮縣瑞穗國中,色彩靈感來自秀姑巒溪的「溪水藍」、在地農產的「文旦綠」、自然景觀的「溫泉黃」、信仰中心青蓮寺的「竹籠棕」,及產業「蜜香紅茶橘」。
花蓮縣觀音國小選擇「檳榔袋」的紅色,新北市光華國小選擇傳統工藝的「龍袍紅」、在地美食「麥芽糖黃」、戲館巷的「磚牆橘」、農業生活的「隘門灰」,及在地產業的「益全香米白」,透過顏色探索家鄉。
今年的農曆春節生肖是牛年,藝術家莊普以幾何圓柱與圓台造型,創作「小感動牛」素坯原型,傳達穩重與耐力,厚實的牛腳象徵腳踏實地。圓潤的頭與半圓形的耳,表現母牛的和藹可親,希望新年扭轉乾坤,迎向疫後新生活。
陶博館表示,以限定的5種顏色發揮出的創意,讓每頭彩繪「小感動牛」的衣服顏色、身上線條、圓點都不一樣,相當繽紛。作品中,魚露黃、紅麴紅、芒草粉紅、明志書院的「石碑灰」、三山國王廟的花磚綠,將台灣各地特色與物產、古蹟的顏色,融入素胚。
基金會副董事長張基義表示,「文化色彩藝術課程」透過師生踏查社區與採集色彩,發掘台灣地方故事,以自然、土地、歷史與人文風貌,作為色彩靈感來源,將代表家鄉的文化色彩,創作彩繪作品。
市府文化局長龔雅雯肯定基金會長期推動文化色彩教育,讓美感教育深入校園扎根,也培養藝術創作的能量。(編輯:張銘坤)1100116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介紹 訪問作者: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內容簡介: 2007年正名的撒奇萊雅族,分布於花蓮奇萊平原,受十九世紀末期加禮宛事件影響,族人的文化長期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經實地口傳調查與研究,本書揭開撒奇萊雅族口傳神話與傳說之多元面...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傑菲亞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傑菲亞娃好台灣 #台灣花蓮 #花蓮低碳旅遊 #豐濱鄉 #高山森林基地 #磯崎高山部落 #心與大自然結合
💟花蓮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等六族中各有各的特色及文化,但其中的布農族非常不一樣,在傑菲亞娃來到豐濱鄉的磯崎高山部落後,完完全全的臣服了,著實的令人感動。
👉來到 #高山森林基地 的這一天透過各種森林探險、原野射箭、荒野獨處、文化生態知識等體驗,高山森林基地要讓來此的大小旅人,不僅能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和自己的內心更加靠近。💃💃💃
✅傑菲亞娃延伸閱讀◎台灣花蓮豐濱鄉磯崎高山部落【高山森林基地GaoShan Forest Center】探訪森林部落;唯一靠海的布農族文化~令人感動的傳承 http://www.jeffiafang.com/blog/main.asp?b_sn=78177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傑菲亞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傑菲亞娃好台灣 #台灣花蓮 #花蓮低碳旅遊 #豐濱鄉豐富部落 #咖啡樹 #山林中的無菜單料理
💟在花蓮推廣低碳旅遊的大前提,「低碳店家」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且要能以故事性的在地文化與自然資源為特色來吸引訪客,才有意義,因此花蓮縣政府積極輔導拓展低碳旅遊網之陪伴業者。
🧿居住在花蓮縣的原住民族約有6族,包括人口數最多的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
因此探訪原住民部落成為花蓮低碳旅遊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以「原住民特色結合觀光」透過導覽解說,瞭解原住民的古老傳說及傳統文化,讓旅人認識台灣的多元人文風情。
👉來到「豐富部落」看看自然農法種植的咖啡樹,烘培咖啡豆DIY,還可品嘗金牌廚師的料理,這樣的『海岸咖啡莊園』低碳之旅,是不是很棒ㄋ,來看看本篇囉。🍀🍀🍀
✅傑菲亞娃延伸閱讀◎台灣花蓮豐濱鄉豐富部落【海岸咖啡莊園】部落導覽、烘豆體驗、山林午餐
http://www.jeffiafang.com/blog/main.asp?b_sn=78134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介紹
訪問作者: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內容簡介:
2007年正名的撒奇萊雅族,分布於花蓮奇萊平原,受十九世紀末期加禮宛事件影響,族人的文化長期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經實地口傳調查與研究,本書揭開撒奇萊雅族口傳神話與傳說之多元面向,包括完整的故事分類,進一步看見撒奇萊雅族最深層的生命史。此外,對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等民族誌紀錄,以及為紀念加禮宛事件中喪生的頭目與族人而舉行的火神祭,皆有第一手的口傳採訪、踏查與記載,是了解撒奇萊雅族必備參考典籍。
本書特色:
1.台灣原住民十六族當中,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正名的第十三個原住民族。主要分佈於花蓮奇萊平原的撒奇萊雅族,十九世紀末期因受漢人壓迫發生加禮宛反抗事件,事件後族人逃逸融入阿美族之中,因此在日人後來的舊慣調查中無法被明顯辨識。80年代後,族人開始重新建立撒奇萊雅族口傳相關歷史與文化,終於在2007年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其中一族。本書即正名後的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之實地口傳調查。
2.2006年部落舉辦首次火神祭(Palamal),此為紀念加禮宛事件中喪生的頭目古穆夫婦,古穆頭目被後人尊為「火神」。除了一年四季的農漁祭儀──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之外,火神祭已成為撒奇萊雅族近代非常重要的祖靈祭典之一,也是造訪其部落不可錯失的原鄉深度旅遊,本書有極為詳盡的口傳與民族誌紀錄。
3.神人與巨人(阿里嘎該)傳說是花蓮地區非常重要的妖怪傳說,除了阿美族有相關傳說,撒奇萊雅族也廣為流傳族內的版本,神話與傳說反映的是一族原始心理與文化內涵的重要資產,本書採實地田野調查口傳文學,與文獻紀錄互相參照,是閱讀撒奇萊雅族文化不可缺的用典。
作者介紹: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南投縣信義鄉人,省立屏東師專史地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族籍:布農族巒社群卡豆諾蘭人,族名:達西烏拉彎.畢馬。曾任南投縣政府國語指導員、常民文化通訊輪值主編、原舞者布農樂舞顧問、南投縣史館諮詢委員、南投縣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現任台灣布農文化藝術團團長、南投縣布農文化學會顧問、《台灣源流》雜誌編輯、理事。學術研究包括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國民俗學、中國民間宗教及其神話與傳說、中國佛寺歷史與文化、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等。出版有【台灣原住民傳說】《布農族神話與傳說》(晨星文化)等十冊、《眾裡尋她: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台灣書房)、《圖解台灣十二生肖誌》(晨星)等。2015年獲南投玉山文學貢獻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K7U1GGuCM0/hqdefault.jpg)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本書特色:
阿美族知多少?
‧運動健將楊傳廣、古金水、陽岱鋼、陳致遠、郭源治;作曲家李泰祥;藝人張震嶽、徐若瑄、范逸臣、A-Lin~都是Amis!
‧天生的捕魚高手,溯溪網魚蝦、海中抓龍蝦海膽,隨手配上身邊的野菜,便是盛宴大餐。
‧完全的母系社會,男子婚後住在女方家,所有的財產與小孩都屬於女方;要「離婚」只需把男方衣物放置門外。
‧關於部落治理,由長老們會議形成決策,交大頭目執行。青年階層組訓為勇士隊,保護族人。
‧曾被視為阿美族一支的撒奇萊雅(Sakizaya),因遭清軍屠殺,倖存者從此隱藏於阿美族部落。因族群區別明確,2007年經官方承認為台灣第十三族原住民族。
阿美族神話與傳說
1.種田的陀螺:農耕制度創始者
福通住在岳母家,卻成日製作陀螺不工作。有一天,他在荒地甩出陀螺,一直轉、一直轉,竟然就開墾為良田!從此大家都遵照他所教導的播種、祭祀以及禁忌,代代相傳。
2.海神娶親:畫下秀姑巒溪以北的海陸界線
海神以淹沒陸地威脅,為了族人,美麗的芝希麗萳只好犧牲下嫁。傷心的母親懷露法絲沿著海岸往南尋找愛女,以鐵手杖畫下不許海水侵犯的界線,已順利行走,就這樣決定了海與陸地的界線。
3.巨人阿里嘎該:阿美族海祭的起源之一
邪惡的巨人法術高強,經常變身到部落騷擾,而且喜歡吃小孩的內臟。阿美族勇士群起攻擊卻死傷無數,幸好海神託夢對抗之道才轉敗為勝。族人因此每年舉辦海祭感念。
4.女人國歷險記:阿美族海祭的起源之二
馬糾糾誤闖女人國差點被吃掉,多虧善良的少女和她的朋友大鯨魚協助脫險。此後他每年都到海邊獻上檳榔、糯米糕和酒,這也是阿美族海祭習俗的由來之一。
5.螃蟹人的秘密:阿美族的遺傳密碼
傳說中的螃蟹人矮小且人頭蟹身,卻在一夜之間變成英俊高大的男子;而且他的兒子也從搖籃中忽然成長為年輕人。或許,在阿美族某些氏族的血液裡,真的有特別的遺傳基因喔!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DQIEtGCO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dI-5_e6sVmduW6yo-63fwkRMKkw)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撒奇萊雅年度盛事火神祭撒固兒登場2016-10-09 TITV 原視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一年一度的花蓮 撒奇萊雅族 火神祭典,8號晚間舉行,雖然下著雨,但沒有澆熄族人的熱情。為了紀念一百多年前的滅族事件,族人以「火神祭」的方式, ... ... <看更多>
撒奇萊雅族特色 在 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 的推薦與評價
【原住民族族群介紹】 撒奇萊雅族Sakiraya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由官方承認的 ... 而撒奇萊雅每四年年齡階級必種一圈的刺竹圍籬,亦是阿美族所沒有的部落特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