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搜神記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單人舞曲
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
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
記憶裏多霜的森林
她的下頷高揚與水平
雙目所及遂不是人間的聲
色,笑與哭泣交錯過了耳朵
進入神經中樞
歸類
儲藏
淡忘
惟有瞳仁是搜索者的,搜索
天上飄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
她要瞄準其中若干並一一加以
引爆
擊落
飛快地,她以空洞的舞譜
碰撞其餘,穿越
記憶裏潮濕的沙灘
留下一串暗淡
的足印,寂寥。「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她的兩手擺動如魚之鰭
當海流溫度突變,她的
兩手放鬆,示意,就將速度也減低了
俄然衝刺,轉彎,以短尾划水
乃默默搖曳如凝立於大荒遠古的珊瑚
肢體呈赧紅色
骨節因純情而消滅
這肢體
原是
她
最好的
語言
不是羞澀,不是
狡黠,她將背脊弓起頭向下垂
直到最接近苜蓿野地之一點
透過微潮的睫毛注視,良久
注視草葉和花蕊之間靜候停著的一隻斑斕的瓢蟲
乃驚駭而起,縱身過我偶然投射的
影子,偶然投射
那年
在荷花池中(當月光
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
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
她順手拾起,飛越流螢
冰刀,毛線針,水仙
一黑色的舞者——
「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
詩人李蘋芬賞析:
關於舞,楊牧曾秉持搜索與愛美的意念寫下數首詩作。當中見出純然的理智難以再現的舞蹈情狀,那是舞者以肉身在氣流中擦碰、撞擊、飛旋的剎那,詩人將動態化為可感的時間流,字的紀錄企圖為之顯影。
舞是「無」的本字,本質上與詩樂、神巫祭儀都密不可分。按時序來看,七十年代的楊牧有〈問舞〉、〈答舞〉,至八、九十年間的〈單人舞曲〉、〈雙人舞〉與〈舞者〉,其中〈舞者〉為羅曼菲(1955-2006)而作(注一),其餘四首未必要和實際演出的舞作或具體指涉的舞者相連,詩所完成並彰顯的,也能視作普遍的美感經驗。
〈單人舞曲〉讀來語意朦朧,又充滿非日常的動態,短句成行的形式,有意表現舞的疏密節奏。正因如此,一一考索詞語並釋義,很可能影響了詩的整體性,它像一支不能割裂、獨立出某個片段的舞碼。我們看到詩人首先給出了一道獨舞者的形影:「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記憶裏多霜的森林」,未具名的舞者穿行在清冷的記憶領地,記憶中,被譴責者棄離了人間聲色,唯有靈魂所居住的「瞳仁」持續搜索著。
孤獨的搜索者形象再度出現,回顧楊牧的〈搜索者〉一文中,他二度拜訪溫哥華島,遇上初春的雪,在初霽的寂靜場景中驗證了時間如何向他傳遞秘密,他寫:「這一刻的體驗悉歸我自己,我必須於沉默中向靈魂深處探索,必須拒斥任何古典外力的干擾,在這最真實震撼孤獨的一刻,誰也找不到我。」(注二)如果雪後的楊牧搜索著時間的秘密,那麼舞者搜索的目標是什麼?詩行接續:是「天上漂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是星,就像伽利略一生追蹤星宿,舞者是以靈與肉尋找星星的人。
在楊牧稍晚出版的長篇散文《星圖》裡有一段夢境的描述,主角是一位被夢放逐的女孩,與本詩的「黑色舞者」,或有相互感應的可能:
她睜大兩眼凝視黑暗。她在尋找什麼?或者場景換為遙遠延伸的草原,從頷下的被褥向地平線盡頭展開,整整齊齊一片正方形的大地,密生著比人還高的芒草。她從b角出發,向茂黃的平蕪深處走去,風吹過廣袤的芒草,如波濤起伏,蕩漾,她覺得自己像一條獨航的小舟。忽然她發現她並不是。「從相反的對角d,」她說,「我直線必然的去向,有人朝我一路走來。」「誰?」我問。
「你。」
我們相遇,在草原當中。來不及交談,風吹著,甚至來不交換眼色,風吹著——就這樣,我們擦身而過。(注三)
自覺「獨航」如小舟的女孩與「我」在偶然的夢土中相遇,二人大風中擦身而過,是搜索者的精神延續嗎?或是無意識中悠悠念想的愛情隱喻——「有人朝我一路走來」,但是阿尼瑪(anima)與「我」之間沒有後續情節,僅僅是擦身而過,夢的內容與〈單人舞曲〉形成有意思的對照。然而,誰是誰的本事,其實無從索隱,唯有整體的觀察始得微悟。
後續詩行,「她」彷彿化為魚,魚的款擺身姿不只應合了「骨節因純情而消滅」一句,也暗指舞者以其超越「人間」的靈視高度,使語言不再是唯一的表述方法,而是肢體,是下一節的「注視」,足以在「我偶然投射的影子」上面躍身而過。這「縱身」的動態引人懸念,由於它使人回憶過去:「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扣合了本詩以「記憶」開篇的意念。
從過去而來的月光是「水」,使黑色的舞者拾起「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這樣看來,水的意象就獲得了落實,它成了光,投射出「我」的影子。稍後一些,「水仙」遽然浮現,是納西斯(Narcissus)驚懼於偶然投射的「我的影子」嗎?如此詩中的「她」和「我」就是一體的分裂,如詩題的「單人」所明示;又或是借水仙的冰肌玉骨,來襯托「黑色舞者」的詭秘之美?解讀這首詩的路徑其實相當迂迴,如同它所表現的猶疑、退讓和往復追尋。又見夾生在詩中的兩次「神曰」,成為一道隱於舞台之後的音響,也是指引舞者/搜索者逾越有限人間的呼喚。
這首詩也適合與集子中相鄰的〈雙人舞〉並讀(注四),能使這隱微的舞蹈劇場更清晰,讓虛實的交錯更顯明。〈雙人舞〉開頭是這樣的:「你向東北偏東行/遂舉步進入了樹林,失蹤」。二首詩都有蓊鬱的森(樹)林、往某個方向前去的起始,也都取用荷花意象,分別是「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向池中流)」,和〈雙人舞〉的最末二行:「沿小河入平湖/向芰荷深處」。特別的是,作於1976的〈問舞〉和〈答舞〉中,亦可見蓮與荷葉,或作為比興的對象,或指涉美與情意停駐之處(注五),使這游移於確定與不安之間的反覆姿態,一再疊加。而〈單人舞曲〉不只體現了楊牧所謂「尋覓,追蹤,把握,顯影,和成型」的藝術創造過程(注六),也因為逸離於單一情境,最能給出繽紛的奇景。
注一:參考陳芳明的「楊牧的晚期風格」講座報導:https://www.twsgi.org.tw/intro-care-detail.php?ic_id=1485。檢閱日期:2021年3月28日。
注二:楊牧:〈搜索者〉,《搜索者》(台北:洪範,1984年三版),頁8。
注三:楊牧:《星圖》(台北:洪範,1996年二版),頁3-4。
注四:陳芳明也曾將這二首詩並置,指出〈單人舞曲〉出於旁觀者重現記憶的角度,〈雙人舞〉則是詩中的「我」與「她」共舞,含有現實介入、愛意纏綿之意。見陳芳明:〈生死愛欲的辯證〉,《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頁223-224。
注五:例如〈答舞〉的第一節:「在荷葉的這一邊/一些些興奮和倦怠,我們/談論著夏天和秋風的方向/陽光明亮。在荷葉的這一邊/一起觀察飛鳥如何停在花上/學習一些些搖曳和平衡的技巧」,見楊牧:〈答舞〉,《楊牧詩集II》,頁71。
注六:楊牧:〈《完整的寓言》後記〉,《楊牧詩集III》,頁492。
----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單人舞曲 #李蘋芬
搜神記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抒情詩◎楊牧
「心事太多了反而就好像……」
鋼琴聲跌宕抒情:「好像甚麼
都沒有。」我倉惶走越
起火的草原
記憶是飛舞的烈燄
燒壞我的翅膀,腐蝕
我璀璨的眼神,我的
憧憬,洞識
而我是如此安穩地安於那平靜與虛無
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
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
過去
和未來
現在我們將它關在門外
滿天稀薄的浮雲過濾盛夏一張涼蓆
如山谷當中的溪在叢生的水薑邊緣
遶行,如一一辨識過的花
從小時候開到現在,如正午
靜擁濃蔭的寺廟廊廡
正對你點好插上的一枝香
--
詩人林餘佐賞析:
抒情是回憶的技藝,詩人再現過往的生命片段、精神活動,進而達到「抒情」的效果。在抒情詩的創作過中,發聲主體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學者黃麗明的《搜尋的日光:楊牧跨文化詩學》中,談到〈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時,表示楊牧的詩作善於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之間游移,來達到靈活的詩意呈現。黃麗明指出:「楊牧善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代名詞,直接呈現出抒情詩形式的表達性與訴說性(addressivity)」(注一)、「基本來說,『你、我之間』的言談具有一個激發交心密友之間的一種連結關係」(注二)由此可知,楊牧筆下的人稱(你、我)彼此共感、共知、共享著詩意。
試看楊牧寫於一九九三年的〈抒情詩〉,抒情可以是內心的聲音。前面幾行寫著:
「心事太多了反而就好像……」
鋼琴聲跌宕抒情:「好像甚麼
都沒有。」我倉惶走越
起火的草原
記憶是飛舞的烈燄
燒壞我的翅膀,腐蝕
我璀璨的眼神,我的
憧憬,洞識
而我是如此安穩地安於那平靜與虛無
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
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
心事如同鋼琴的跌宕,鋼琴的音符從內心深處傳出,但隨即又消失,於是楊牧寫著「好像甚麼/都沒有」,這裡的情境或許並非是寂靜,而是心事太多,又缺少知音者的傾聽,於是鋼琴像是喑啞者,琴鍵像遠方(內心)的雷只是落下,沒有任何聲響。於是,詩人為此奔走,走過起火的草原,詩人的翅膀因此燒壞,眼神因此腐蝕,彷彿是歷經劫難而來的旅者,在時光之外搜尋一個可以安身的處所。於是第二人稱(你)出現了,楊牧說:「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在「你」的十指下中可以得到安息、並且向過去與未來沈寂,這裡的過去與未來揭示著以抒情之心穿越時光的可能。這也帶出第二段:「過去/和未來/現在我們將它關在門外」,這裡楊牧將「你」與「我」合稱為「我們」,就如先前所述,楊牧詩中的人稱關係是一種密友式的關係,彼此分享、分擔著情感、詩意。其中將時間關在門外,更加深你、我之間的羈絆。關上時間後,楊牧任心神穿越諸多場景:
滿天稀薄的浮雲過濾盛夏一張涼蓆
如山谷當中的溪在叢生的水薑邊緣
遶行,如一一辨識過的花
從小時候開到現在,
這裡的情景皆是詩人心中的想像,隨著意識不斷延伸的場景,在彼此心中交織成一片淨土——在時間之外。抒情意味著心神的奔馳與慰藉,於是,在最後的結尾楊牧以淡筆簡單寫著:
如正午
靜擁濃蔭的寺廟廊廡
正對你點好插上的一枝香
香的煙霧繚繞,彷彿是心事的具象化,紛雜的心事到此終於沈靜下來,如一支香,在寺廟裡緩慢地生滅,香火的明滅就是抒情跌宕,也是你與我之間的情感互涉。在這詩中,「你」與「我」的形象來歷皆不明,但這並不妨礙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涉與共存。抒情詩是內心的獨語,偶爾被他人聽見,然而,楊牧這首詩則是與他者並存成「我們」,好讓抒情效果得以流動、守護、回望。
注一:黃麗明著,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譯:〈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頁54。
注二:黃麗明著,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譯:〈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頁55。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抒情詩 #林餘佐
搜神記賞析 在 20 17《搜神记・干将莫邪》选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escription · 20 16《 搜神记 ・宋定伯捉鬼》选读 · 24 9《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选读 · 20 9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赏析 · 6 17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赏析 · 14 ... ... <看更多>
搜神記賞析 在 閱讀文章- 看板Chine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二節 兩晉賦壇的多樣化傾向
理解﹕
1、兩晉賦壇大勢。
兩晉賦壇呈現出多樣化的局面。
1在賦作體制上﹐雖然小賦仍佔主流﹐但大賦壇也一度復興﹐產生了膾炙人口的佳作。
2在題材上﹐除感傷賦刺世賦之外﹐出現了山水賦。
3在藝術形式上﹐賦的語言在妍麗工整和使典用事方面進一步發展。
2、兩晉賦內容及形式特征。
內容﹕ 1產生念亂憂生之作。陸機《漢逝賦》、《感時賦》﹐潘岳《悼亡》、《閒居》
諸賦﹐都有是此類的代表作。
2譏刺時弊的憤世之作﹐左思《白發》、王沉《釋時》、魯褒《錢神》諸賦是其代表。
3東晉時代出現了山水賦。山水賦《江賦》、《遊天台山賦》之外﹐如庾闡、顧愷之都
有很好的山水賦作﹐而且描寫細膩﹐氣韻生動。
形式技巧﹕
主要表現在用事、辭藻和音律三個方面。用事又叫用典﹐即采取引用典故的手法﹐使文
章簡練且更有說服力量。如左思《白發賦》十六個字連用四典。
辭藻方面﹐兩晉賦家刻意求新。晉賦注意辭藻的流靡妍美和文字的瑰麗新巧。音律方面
﹐晉賦家除已注意到音聲迭代五色相宣的韻律美的宏觀追求﹐同時注意到一些具體作品
的音律的探討。 西晉賦詩成就最高者左思、潘岳(最為突出的作家)、陸묿
3、《三都賦》特點。
《三都賦》取法班固《兩都賦》與張衡《二京賦》﹐但後來居上﹐成為千古名篇。1內
容豐博﹐詳盡細致地描寫了蜀吳魏三國的山川城邑、鳥獸草木、風謠歌舞、重要人物。
2精心錘煉語言﹐辭藻壯麗﹐下筆琳琅。
3它一反漢大賦言過於實的弊端﹐以求實精神創作。
4、《悼亡賦》特點﹕
凄惻婉轉﹐哀怨動人﹐作者並未直抒慘懷﹐而是通過描寫由他帶有沉痛悼念情緒的眼睛
所看到的凄慘景象﹐看到了潘岳深於情又善於抒情的特點。
5、憤世嫉俗賦作特點。
1針對性更強﹐切中當時社會門閥政治壓抑人才的痼疾﹐直斥貴戚豪門的貪財奢侈﹐控
拆貧苦之家的饑寒交迫。
2語言更加激烈尖銳﹐嬉笑怒罵﹐鞭辟入裡。如王沈《釋時論》
晉代山水賦﹕郭璞《江賦》孫綽《遊天台山賦》
第三節 精致化的南朝駢賦
1、南朝駢賦形式及內容特點。
南朝是駢賦成熟定型的時期。其表現形式是對偶精工、事典博贍、聲韻和協、藻飾華麗
。
南朝駢賦內容比較狹窄﹐或為應命奉詔之作﹐或描寫宮閫深閨物事﹐以體物抒情小賦為
主流。取材纖細柔弱﹐形象綺麗艷冶﹐格調細巧尖新。
2、《蕪城賦》特點。
鮑照《蕪城賦》寫廣陵城的盛衰興廢之變。全篇對比強烈﹐震撼人心﹔舖張揚厲﹐極力
渲染﹔對仗工整﹐抑揚鏗鏘﹔辭藻絢爛﹐撩亂耳目。
3、《恨賦》《別賦》特點。
江淹的《恨賦》與《別賦》﹐典型地表現出南朝駢賦的美文豐采。前者寫人世種種遺恨
﹐後者寫人生樣樣離別﹐都有寫得聲情並茂。全篇以四六對句為主﹐駢對精整而又不失
活潑流動﹐辭采絢麗而又情感深摯﹐用典精當而不冷僻﹐聲韻嚴整而又和諧。 南朝駢賦
精致化特點﹐直接為唐代律賦的產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四節 北朝賦與庾信
1、北朝賦特色。
北朝賦受兩漢魏晉賦影響更多一些。在題材方面或婉語諷諫﹐或體物寫志﹐不離宮廷生
活與王朝政治﹐賦風質樸。後期賦作題材有所擴展和深入。賦負在總體上也保持著“河
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的傳統﹐不事雕琢﹐自然流麗﹐並不淫放輕艷。
2、庚信賦的特點。
庚信南朝賦作綺麗柔靡﹐入北後賦作精工不減﹐格調卻蒼涼悠遠。如《哀江南賦》抒情
詠史﹐燴於一爐﹐情深而辭工﹐用典密而切﹐音韻諧而暢。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散文
理解﹕散文創作大勢。
建安魏晉時期﹐散文一改漢代散文的經學氣息﹐打破桎梏﹐形成了重抒情、重文采的創
作傾向﹐並為南朝駢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礎。經過南朝文人的努力﹐駢文有對偶、用事、
辭采、聲韻四個方面都已臻極致﹐為中國文學又創造出一種新的美文文體。北朝創作出
了像《水經注》、《洛陽伽蘭記》這樣的散文名著。
第一節 魏晉文章
1、建安散文的特點。
一﹐在內容上不再是重復和敷衍經義﹐而是注重抒發情懷﹐言之有物。
二﹐在形式上擺脫了經生式的引經說教﹐枯燥拘束﹐變為注重文采﹐漸求駢麗。
三﹐在風格上﹐建安文章的作者都有很強的個性特點。
2、曹操散文特點。
魯迅說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師”﹐文章清峻通脫。曹操主要的文章都是政治性應用性
很強的令、表之類﹐但寫起來卻都能破除公文的虛語與舊格﹐揮灑自如﹐直抒胸臆。 代
表作《讓縣白明本志令》
3、曹丕、曹植散文特點。曹丕、曹植之文注意藻采駢偶。曹丕《與繁欽書》中寫歌女之
狀﹐極麗句佳藻之能﹕曹植的《求自試表》﹐氣勢宏盛﹐但亦文辭瑰麗﹕
4、簡單運用﹔《大人先生傳》與《與山巨源絕交書》藝術之異同。
這兩篇都是針對司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虛偽提倡名教進行諷刺和抨擊的文章。
阮籍《大人先生傳》直言指斥、言辭激烈而擲地有聲﹐酣暢淋漓﹐辭采瑰奇﹐駢散相間
﹐譬喻警拔﹐具有震撼心魄的藝術效果。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則是另一番風貌。貌
似平易之言﹐將其高潔不污之志盡顯﹐且將官場之俗惡揭露得淋漓盡致。又如諷刺山濤
的比喻妙謔迭出。生動貼切﹐妙思入神﹐令人忍俊不禁。
5、兩晉散文創作大勢。 嵇、阮散文繼承建安散文重抒懷重文采重個性特點。
西晉文壇注重形式技巧的講究﹐以繁縟綺麗為特征。東晉則受玄言詩影響﹐文采趨於平
淡。 西晉散文成就最高者﹕潘岳、陸機。
6、潘岳《哀永逝文》。
潘岳的哀誄之作最為優秀﹐情深辭茂﹐做到了“纏綿而凄愴”。潘岳的《哀永逝文》寫
到為妻子送殯路上的感受﹕哀痛摧心﹐河山為之變色﹐以我之悲情觀物﹐物皆著我之色
彩。真切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慟悼之情。
7、陸機《演連珠》及《豪士賦序》。
陸機為文辭藻富贍﹐善於用典。他的《演連珠》五十首﹐無論是辭藻、用事、對偶都十
分精巧繁麗﹐﹔其《豪士賦序》一篇之中﹐對句佔三分之一﹐用典佔三分之二﹐洵為南
朝駢文之前驅。
第二節 南朝駢文
1、名詞解釋﹕駢文
駢文是一種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它實際上是廣義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與散體單
行的狹義的散文相對比而有明顯區別。駢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對偶、用典、聲律、辭藻
。
2、駢文的特征。
駢文是一種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它駢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對偶、用典、聲律、辭
藻。
1對偶﹐虛詞可以不對﹐從文字上看﹐漢語的單字單音宜於從聲形方面形成均衡相侔。
漢語詞性靈活﹐容易配成對偶。
2用典亦稱用事、隸事。其本來作用是加強文章的說服力﹐後來又有以少總多的效果。
南朝駢文 以用事繁密為尚﹐有顯示才華的心理。
3聲律﹐是指駢文每聯上下兩句在聲調上要相對﹐而不能相同。駢文隻要求重音部分聲
調相對。虛字可以不對。
4辭藻﹕南朝駢文更重文章的娛樂性質與辭采華美﹐講究"錯彩鏤金﹐雕繢滿眼"﹐使駢
文的藻飾臻於極致。
3、南朝駢文的成熟發展過程。
1劉宋時期可視為南朝駢文正式形成的時期。此時駢文四特征都已具備。對偶﹐儷采百
字之偶﹔用事﹐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書抄﹔辭藻﹐舖錦列鏽錯彩鏤金﹔聲律﹐別宮商識
清濁。此期駢文優秀作者為顏延之、鮑照和范曄。
2齊樑以後﹐是南朝駢文的成熟期。駢文進入了俳偶精工、用事綿密、聲律嚴整、辭藻
麗靡的階段。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吳均《與宋元思書》、陶宏景《答謝中書書
》樑代丘遲的《與陳伯之書》﹐義正辭達﹐情文並茂。
3駢文至徐陵、庾信﹐達到高峰。此時屬對更工﹐用事不僅綿密﹐且更妥帖自然。聲律
上不僅平仄相對﹐而且上下聯相粘﹐多能做到全篇平仄諧調。辭藻上更是"麗藻星舖﹐雕
文錦縟"
第三節 北朝散文
1、北朝以散文繁榮為特色﹐其優秀名著酈道元《水經注》和楊( )之的《洛陽伽藍記
》。 將學和識運用於山水描寫中﹐這是酈道元在散文上開拓的新領域。
2、 簡單運用﹕《水經注》散文特點。
《水經注》不僅是地理著作﹐也是系統而完整的學術著作。也是一部描繪山水風光的優
秀散文著作。《水經注》的山水散文兼有敘事文和山水文的綜合特點﹐記敘真實、語言
準確﹐所描寫的河流沿途的山形地貌﹐州郡城郭的沿革﹐方物特產的奇異﹐都千姿態百
態﹐獨具特色。
3、理解﹕楊( )之《洛陽伽藍記》
1《洛陽伽藍記》五卷﹐其內容有北魏都城洛陽四十年政治大事、交通、市井、民俗、
傳說、異聞﹐以及人物傳記。
2《洛陽伽藍記》屬歷史筆記﹐也是寫景狀物的散文。
3《洛陽伽藍記》還記載了不少志怪、佛教故事﹐而且保存了一些社會經濟和文化史料
。
4 《洛陽伽藍記》語言多捸撩r木浞a□庇興牧□榫洌□14浼嬗茫□綹竦淅鑾灝巍4□?
著北朝文人風格特色﹐對後世散文、傳記、小說的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小說創作的繁榮
1、志怪小說繁榮的原因。
受佛教中佛經故事的影響﹐和受巫和方士的影響。此外﹐六朝人志怪思想發達的原因是
印度思想的輸入﹐佛教大行﹐翻譯的佛經很多﹐鬼神奇異之談雜出﹐中印兩國的鬼怪都
合於小說裡﹐使志怪小說發達起來。
較為著名的主要有幹寶《搜神記》、王嘉《拾遺記》。
2、志人小說繁榮的原因。
受士大夫階層講究名士風度﹐崇沿談玄理不談政事﹐清議品評人物的影響。文人學士以
熟悉故事為學問﹐顯示知識淵博﹐編撰小說便蔚然成風。如郭頒《魏晉世語》、劉義慶
《世說新語》、葛洪《西京雜記》等。
3、魏晉南北朝小說兩大類﹐志怪小說以幹寶《搜神記》為代表﹐志人小說以劉義慶《世
說新語》為代表。
第二節 志怪小說與《搜神記》
識記﹕1、志怪小說起於魏晉。晉有代表性的是張華《博物志》和幹寶《搜神記》﹐南北
朝著名的是劉敬叔《異苑》劉義慶《幽明錄》吳均《續齊諧記》王嘉《拾貴記》。
2、《博物志》十卷﹐是在《山海經》的系統上發展出來的﹐屬博物的瑣聞一類﹐主要內
容為宣揚神仙、方術。
《異苑》十卷﹐其中的神異鬼怪故事與魏晉志怪內容相近。
《幽明錄》三十卷。
《續齊諧記》一卷﹐記述神怪之說﹐其中著名的陽羨鵝籠篇。
《拾遺記》十卷﹐所記大多為神話傳說﹐屬於雜史體志怪小說﹐敘述人事和社會生活是
此書的特點﹐文字比較清麗。
3、幹寶生平﹕幹寶字令升。有《搜神記》。
4、志怪小說的思想藝術特點。
1鞭撻兇惡殘暴勢力﹐揭露官吏欺壓百姓的罪行﹐表現百姓的反抗鬥爭﹔
2反映戰亂動盪年代的災難尪跔慼撰鉆捰擖H庥觶□悅籃蒙□畹南蟯□?
3反映封建桎梏對自由婚姻的摧殘﹐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4讚揚不怕妖怪鬼魅勇敢鬥爭的精神﹔
5解釋自然現象﹐表現戰勝自然災害的願望。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總體上看﹐多數是短小故事﹐藝術表現上還比較幼稚﹐但《搜神記
》﹐不僅有完整的結構﹐離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刻畫性格特點﹐題材處理
突出主題﹐情節曲折﹐細節描寫以及對話生動﹐而且文筆已趨於華麗﹐小說的藝術特點
已趨向完善。
5、《搜神記》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搜神記》的主要目的是宣揚鬼神真有﹐多記述神妖鬼怪、巫術、卜筮等﹐但其中也記
有一些不怕鬼、捉鬼、殺鬼的故事。借此反映了人民對壞人壞事進行鬥爭的正義精神﹐
和智慧勇敢的性格。
《搜神記》結構比較完整﹐描寫較為生動﹐已初具短篇小說的規模。其中最有文學價值
的是如《李寄》這樣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
6、《李寄》將李寄小姑娘大義凜然的形象﹐勇敢機智的性格描寫得極其鮮明﹐語言簡樸
﹐優美生動﹐結構完整﹐情節曲折。
第三節 志人小說與《世說新語》
識記﹕
1、志人小說在魏晉南北朝甚為流行﹐代表作為《笑林》、《郭子》、《西京雜記》《語
林》《俗說》《小說》劉義慶《世說新語》。《笑林》
2、邯鄲淳《笑林》記述短小的笑話﹐具有機智辛辣風格﹐開後世誹諧文字之先河。
3、郭□登 子《郭子》三卷﹐記述魏晉名士言談軼事。
4、葛洪《西京雜記》六卷﹐記述西漢人物軼事﹐宮廷制度﹐風俗習慣及怪異傳說。
5、劉義慶生平。
劉義慶﹐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著有《世說新語》。
6、名解﹕《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品﹐是現存志人小說的最高成就。全書上
、中、下三卷﹐分三十六門。主要記述漢末至東晉的士族階層的遺聞軼妎岷硭G鶼曖謔?
族人物的玄虛清淡。
7、《世說新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思想內容﹕
1《世說新語》反映了士族階層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標榜儒家名教。
2崇尚老莊的自然﹐大多篇章是描述魏晉風度﹐名士風流﹐士族文人放盪的言行﹐名士
奇特的舉動和玄妙的清淡﹔
3反映魏晉時期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和統治集團的殘暴與荒淫。
4魏晉上層社會士大夫的政治鬥爭、社會風尚、人際關系﹐文學藝術成就都有的反映。
藝術風格﹕
1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善於采用多種表現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而且隻有短小
的文字﹐卻能將事件的中心突出﹐以特征性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如
《儉嗇》以典型事件﹐典型動作描繪人物的個性。
2語言精練﹐簡約含蓄﹐雋永傳神﹐既有典雅的辭句﹐又有生動的口語﹐善於將語言寫
得逼似人物身份。 “難兄難弟”“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乘興而來﹐
興盡而返”﹐比喻生動精妙﹐形象鮮明。
3是記敘軼文雋語的筆記小說和小品文的先驅﹐對所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
1、《典論‧論文》的主要內容。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探討文學問題最早的較具系統的文學批評論著。1《典論
‧論文》對自古而來的“文人相輕”之習表示反對﹐以為作品的長短一是因文體各具特
點﹐一是作家才性不一。他主張以“審己度人”的態度對待文學批評。
2論文章與事業的關系﹕曹丕認為文章的社會地位與事業同樣重要﹐因而將文章提到經
國大業、不朽盛事的高度。
3論文氣即才性﹕從曹丕開始﹐把“氣”引入文論中。他以為作家的氣質、個性可以形
成各自的獨特風格。 氣﹐在人﹐指才性和氣質﹐在文中﹐是文的感情氣勢。
4論文體的區分﹕即對文學體裁的區分。他提出的文本同末異之說﹐就是將奏議、書論
、銘誄、詩賦四科與學術著作經、史、子區別開來。四科分別具有雅、理、實、麗的特
點。
5論文學批評者的態度﹕對貴遠賤近、尊古卑今觀點進行了指斥。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我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新時代標志。
2、《文賦》關於創作構思的論述。
《文賦》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統性文學理論作品﹐陸機是研究我國文學
創作過程開先河之人。
1論文學創作的構思﹕他認為文學創造是一個形象思維過程﹐並描述了文學創作的構思
過程。這是他的《文賦》對我國文學思想發展的主要貢獻。他認為文學必須要觀察萬物
、鑽研古籍﹐具有高潔心情﹐隻有這樣才能情因物感﹐文以情生﹐進入文學創作過程。
2構思中意與物的關系﹕認為構思在文學創作中極為重要﹐對文學創作構思中的各種現
象作了詳細而精彩的描述。提出了創作過程的心態特點是內視與神思﹐這是他在文學理
論上的重要建樹之一。
3構思中的靈感﹕認為創作者靈感的潛意識表現為突發性和不受主觀意志和人力支配的
自動性。他生動地將微妙的靈感心理特征及其現象特征描述得十分清晰﹐這是他在靈感
總是上的理論貢獻之一。
4論寫作技巧﹕他將文體分為﹕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十項。並分
別述其風格要求。陸機論文體注重形式輕巧綺靡﹐緣情綺靡之說是在傳統的詩教溫柔郭
厚之說後由他首先提出的另一重要詩論。自他之後﹐古代詩歌創作除"言志"說之外﹐便
有了"緣情"說。
陸機是第一次將文學創作的心理過程及其特征表述出來的文學理論家。在這方面﹐他在
中國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發展上具有開創性的建樹。
3、劉勰﹐南朝樑文學理論家。著有《文心雕龍》。
4、《文心雕龍》成書於齊樑之際。著書目的﹕一是為了反對當時偏離經典﹐隻講綺靡輕
巧的文風﹔二是不滿魏晉以來的文論。三是為了樹德建言﹐以便留名於後世。
5、《文心雕龍》的理論體系。
《文心雕龍》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所論為文學的基本原則和各種文體的淵源流變﹐下篇
所論主要為文學創作﹐是全書最具價值的精華所在。
全書著重探討者有﹕總論﹐即全書的理論基礎﹐指導思想﹔文體論﹐系統而周密地詳論
文體的分類﹔創作論﹐分論創作過程﹐作家個性風格﹐文與質的關系﹐以及寫作技巧等
﹔批評論﹐評論前代文風及作家成就﹐並探討批評方法。
一﹒總論﹕《原道》《征聖》《宗經》《正緯》《辯騷》五篇是“文之樞紐”﹐也是全
書的根本論點和論文的關鍵。《宗經》在全書的理論觀點中最為重要。
二﹒文體論﹕劉勰《文心雕龍》的文體論二十篇﹐分為文、筆兩部分﹐即所謂“無韻者
筆也﹐有韻者文也(《總術》”。他為辨析文體分類﹕以文筆分類﹔以性質分體﹔不可
分者別辟一類。
三﹒創作論﹕是全書的精華。所涉及的問題主要是對文學與現實的關系﹔繼承與創新﹔
內容和形式﹔藝術構思﹔創作過程﹔文學風格及寫作技巧。
四﹒批評論﹕他提出建立正確的文學批評方法﹐論述了批評家的修養﹐批評家的態度﹐
批評標準。
6、、《文心雕龍》的理論成就。
1對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具有開創性的貢獻。將天才創作的文學與復雜的社會環境密切
聯系﹐建立起文藝社會學的初步理論基礎。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影響後世文論的開創性
文學理論。
2他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條理而綿密﹐成為一部集大成的文學批評巨著。他的文學影
響了以後的整個文學批評史。他承前啟後﹐成就傑出﹐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地位最高的
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
7、《文心雕龍》中《宗經》的理論意義。
《宗經》在全書的理論觀點中最為重牷慰晼摹d髯誥□?
意義﹕
1說明五經是一切文體的本源。
2以五經文章為樣板﹐以推出自己的文學批語原則和標準。
第三節 鐘嶸《詩品》及其他
鐘嶸﹐字仲偉﹐著《詩品》﹐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詩論專著。
1、詩品﹕是一部鑒別詩歌優劣的批評著作﹐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詩論專著﹐專論
五言詩﹐論述自漢代至南朝樑一百二十二位詩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其詩評主要目
的是探討作家與作品的流別﹐分其優劣﹐論述文學的進化現象﹐也論各家源出得失﹐而
且建立起歷史法的批評。
2、鐘嶸的文學觀。﹐
1對用事用典的態度﹕反對詩歌用典。當以抒情為主。
2對聲病的態度﹕鐘嶸主張自然和諧的音律。
3對玄言詩的態度﹕鐘嶸對詩歌的玄風極其不滿﹐說這是詩界的悲哀﹐飽含著復興詩歌
的良好願望。
3、鐘嶸的文學理論成就。
鐘嶸的《詩品》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詩論專著。其詩評主要目的是探討作家與作
品的流別﹐分其優劣﹐論述文學的進化現象﹐也論各家源出得失﹐而且建立起歷史法的
批評。在文學理論上﹐鐘嶸闡述了文學家環境與文學的關系。
1鐘嶸《詩品》中將詩歌抒情意義的地位提到極高的程度。
2鐘嶸提出"直尋""自然英旨"的自然美說。他反對人為的聲律﹐提倡自然聲律﹐保持詩
歌的自然美。
3鐘嶸提出"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的風力華采說﹐即審美的具體標準﹐。他要求詩
歌當具備寫實抒情﹐自然美﹐風骨﹐華美的特點。
從上可見﹐鐘嶸對五言詩進行專項研究﹐並別其來源﹐開了專體詩研究的先河。作者在
《詩品》中全面而系統中對漢魏六朝五言詩作了品評﹐提高了詩歌鑒賞標準﹐建立起自
己的詩歌批評理論﹐在中國文學批評上佔有重要地位。
4、裴子野《雕蟲論》﹐蕭子顯的《文學傳論》﹐顏之推《顏氏家訓》中《文章》篇。
--
Carfield,我們的生活完全失去了光彩﹗﹗
※ 來源:‧BBS 水木清華站 smth.org‧[FROM: 210.77.1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