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經濟特區 4不1沒有】
✔️不會被洗產地
✔️不會不公平競爭
✔️不會傷害農業
✔️不會成為中共幫兇
✔️沒有開放陸資
#不會被洗產地
要說一個產品是MIT,必須:
*在台灣「完全取得」(如稻米在台灣種植、台灣加工、台灣生產);
*或在台灣「最終實質轉型」(讓附加價值率提高 35%以上,如各國製的零組件,最終在台灣組裝成手機)。
實際上,蔡英文執政下現有的「自由貿易港區」也面臨不肖廠商偽造標示的洗產地風險,如果反對自貿區是因為可能會被洗產地,難道連自由貿易港區都要反?
#不會不公平競爭
只有出口貨品才享有相關租稅減免等優惠。雖然部分非管制貨品也可以內銷,但是內銷等同進口,需補繳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及商港服務費等稅費。
#不會傷害農業
1.進口農產品原料加工後之產品,除非農委會核准,否則原則上應全部外銷,不影響台灣本地市場。
2.自貿區內可以進口台灣沒有的原料,與台灣本地農產品結合,搭配台灣優質技術開發出創新商品,行銷全球,反而擴大台灣農產品優勢。
#不會成為中共幫兇
自貿區沒有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入台灣、沒有開放大陸勞工、沒有開放大陸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沒有開放大陸醫事人員、沒有開放大陸大學來台。
#沒有開放陸資
自貿區並未對陸資大幅開放,仍需回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由經濟部會同相關主管機關進行事前審查。
推廣貿易服務費 進口 在 陳吉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7分鐘戳破自經區傷害臺灣農業的真相】
最近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又把馬政府時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新瓶裝舊酒,換了個名字叫「自由貿易經濟特區」,但不管怎麼重新包裝,都遮掩不了自經區是臺灣農業毒藥的事實。國民黨政治人物為了自圓其說,還惡意攻擊執政團隊鎖國,如果這是真的,農產品外銷全世界怎麼會有亮眼表現?台商回國投資怎麼會屢創佳績?
許多朋友都已經知道,自經區會為MIT品牌帶來嚴重損害,但自經區對臺灣農業的危害遠不止此,請給我一些篇幅,讓我來為大家仔細分說:
★開放中國禁止進口的農產品免稅輸入,嚴重衝擊農產加工原料市場:
新版自經區條例第42條開放目前禁止進口的中國貨品,可以自由輸入自經區內加工,這些貨品包含紅豆、花生、鳳梨、稻米和豬肉等。加工後的產品除了外銷,若屬於非管制性,還可以內銷!第38條則提供輸入貨品免徵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及商港服務費的優待。
★掏空MIT品牌價值:
中國農產品輸入自經區加工後,因為達成實質轉製加值(例如把花生做成花生油、花生醬),因此可以使用「臺灣製造」的名義內外銷。這會造成消費者對MIT品牌的信心減損,而且中國的低價原物料加上免關稅優勢,會促使加工業者更有誘因採用,實質排擠臺灣農產品的銷售通路。
★衝擊超過1/3的農業總產值
目前的農業年總產值約5,451億元,其中37%投入加工用途(約2,017億元),可能因為自經區可以採用從中國進口的便宜原料而遭受嚴重衝擊。
★變相懲罰區外採用臺灣農產原料的加工業者
自經區內的加工業者可以採用十分低價且免關稅的中國原料,享受的優惠比區外採用國產原料的業者更多,對願意支持國產農產品的加工業者造成實質打擊。
★可能帶來管理漏洞或食安疑慮
新版自經區條例第41條規定輸入自經區的貨物除因重大事由排除公告外,可以不用申請簽證或核准,也不受其他法令有關輸出入規定的限制。這形同凌駕一切正常邊境管制措施的霸王條款,可能會對我國的進出口管理帶來嚴重漏洞。
以上僅是例示自經區對農業部門較顯而易見的傷害,至於社會、文化、糧食安全等方面,也都可能造成深遠影響。且自經區並非只涉及農業議題,還包括財稅、教育、醫療、環境及勞工等等領域,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注。我要再次表達,對國民黨的自經區法案完全無法接受,而且強烈反對!
推廣貿易服務費 進口 在 G8IKER 激拜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進口車的稅則
1.進口稅額=關稅完稅價格(DPV)×關稅稅率(依C.C數)
2.貨物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稅額)×貨物稅率(17﹪)
3.營業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稅額+貨物稅額)x營業稅稅率(5%)
4.推廣貿易服務費=關稅完稅價格×0.0415﹪
台灣買進口車
真的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