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高雄輕軌路線再延伸 列車即將抵達美術館特區
輕軌成圓的夢想越來越清晰了!
輕軌大南環延伸路段(C17站至C20站)已於本(9)月份陸續完成系統整合、穩定性兩大測試項目,順利通過初履勘前的重要考核,我請捷運局以營運安全為最大前提下,申請中央主管機關交通部辦理初履勘,朝今年底通車至C20台鐵美術館站的目標,往前邁進。
自去年11/10陳市長宣布輕軌復工以來,今年1/12輕軌大南環段通車後跨越第一階段路線的14站,營運規模提升至23站,今年9/1起高捷公司縮短尖峰時段的輕軌班距為10分鐘,而今年底大南環路線將繼續向北延伸,自C17鼓山區公所站往C20臺鐵美術館站邁進,年底市民朋友搭乘輕軌列車可一路暢通到高雄美術館區域,也讓喜愛藝文活動的朋友們前往高美館多了一種交通工具選擇。
為此年底的輕軌盛事,陳市長特別叮囑捷運局等局處務必全面檢視及加強輕軌沿線環境,不僅是軌道兩側的植披、灌木,包含道路側溝清疏、既有牆面或圍籬的美化、路口號誌標線的完整性、人行及腳踏車通行動線的安全及通視等。
為了讓市民大眾有更好的乘車品質,今日下午我邀集捷運局、工務局、交通局、都發局、環保局、研考會、法制局、水利局、鼓山區公所等機關首長一同試乘,從搭乘者及市民的視角一起體檢年底將通車路段沿線環境。
今日試乘專車自目前的營運終點C17站出發,緩緩駛向美術館園區,我提醒同行的各位首長不僅要注意行經路線的沿線環境,也請司機員每站停靠,讓每位首長下車步行觀察站區周邊環境整備情形並發表看法,特別是沿線若具有捷運聯開潛力之站區,亦著手啟動聯合開發準備工作及開發前的環境整頓;因此7月下旬我已曾率隊拜會台鐵局杜局長,後續雙方將展開密切合作。
今日試乘逐一確認輕軌的土建及機電系統工程已完備,沿線環境則尚待局處持續努力,距離年底通車所剩時間不多,我再度請求今日出席的局處首長通力合作、加緊作業,請捷運局、都發局、工務局、交通局及環保局發揮所長,不分輕軌路權內、外,加強植栽、草皮、補植,以及沿線排水溝清疏、鼓山運河及截流站周邊環境清理。
不僅如此,中長期我們有待努力的部分沿線周邊老舊建物牆面將徵詢居民同意後,持續彩繪外牆展現環境美化效果(C17站周邊、C17~C18沿線、C18站東側、鼓岩國小圍牆)。
為了加強輕軌與其他交通工具的轉乘服務,我也要求交通局儘快評估增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站及檢討各站區既有公車路線,提供大眾運輸使用者最後一哩路的貼心服務,期望透過今日各機關的合作及努力,讓明日的市民享有高品質乘車環境及賞心悅目的搭乘體驗。
#輕軌成圓,捷運成網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的網紅李建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文哲你嘛幫幫忙!這就是你的智慧城市,科技治理!? 放縱公車業者胡搞,爽領各項補貼!強奪人民納稅錢! 管管公車吧!一分鐘來兩三台620是要幹嘛?早上9點1分4秒一台, 15秒又來一台!是覺得空汙不夠嚴重?道路不夠壅塞?司機人力太多? 柯文哲三年前推動幹線公車時說「我發現民眾對公車有諸多抱怨,班次...
「捷 運 停靠 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羅莎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Re: [新聞] 捷運淡水站爆滿地方催增班次- 看板M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捷運幾點開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捷運幾點開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台北捷運大分析(上)】... - 數感實驗室Numeracy Lab - Facebook 的評價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彰化到二林 #19路客運明日正式通車】
二林地區不論是上班或上學的通勤族,搭傳統公車路線沿途停靠站有71站,真的不太方便,公車的使用率也越來越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特別新闢一條市區客運19路,提供最直捷的公車服務,可快速抵達二林中科園區,從彰化站出發,途經彰化女中、彰化縣政府、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紀念醫院,之後上國道1號前往溪湖到二林,總共只有13站,估計行車時間約60分鐘,可以節省約30分鐘的時間,歡迎鄉親搭乘。
在二林中科在招商會中,矽品公司有提到如果到時候7千多人進來,交通問題如何解決?所以,推動從員林-埔心-溪湖-二林地區的捷運規劃案,目前已在做後期的可行性評估,但是一個大的建設要完成需要經過許多年,在捷運還沒開始之前,會先採用先導公車路線,培養先期公共運輸運量,最近還有一家成運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也要來二林中科投資從事電動車的事業,未來也會陸陸續續看到更多的公司進來到彰化,便利交通就更重要,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讓產業留住更多的青年朋友,與我們一起努力。
另外,東西向快速道路台76線延伸二林芳苑之新建工程,自台19線經二林中科園區至台61線芳苑交流道,全長約20.8公里,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北區臨時工程處主政,工程分為四標,其中三標已動工,預計於114年底完工,對於二林中科等西南角之產業發展也有重大的助益。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煉廠產業園區基礎交通需妥善規劃】
高煉廠舊址用途近日明朗,將規劃為約55.49公頃的「#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以及約161.63公頃的6座台積電7奈米廠產業用地,總就業人口可能將超過兩萬人以上。
近日已有媒體將這塊地稱為「#唯一有捷運的台積電園區」,未來隨著經濟活動,交通也會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們期待,雖然高煉廠研發專區都市計畫變更案啟動,但都計僅包含整塊土地西側1/3。市府應提早因應後續台積建廠,儘速完成東側都計變更,並一併整合園區外的鐵公路系統,以下有幾點建議:
1.水管路打通接園區內主要道路,可一路連接到世運大道。
2.爭取台鐵在水管路口設一通勤站(#暫名材料園區站),並設置通過線(站內4股道),停靠通勤列車。
3.水管路/鐵路交叉口立體化(鐵路高架或公路高架都可以)。
4. 園區內貨運需往楠梓交流道疏導,須改善交流道周邊交通。
5. 建立區域內大眾運輸專用道系統,以電動公車/無人車,串連R17與台鐵材料園區站,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否則將造成省道與國道未來交通壅塞。
材料園區未來是北高發展重點,但台灣成功發展的科學園區,也都有通勤時間嚴重塞車的問題。為了未雨綢繆,構建完善的軌道與大眾運輸轉乘系統,也能讓此園區成為交通條件最好的高科技園區!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柯文哲你嘛幫幫忙!這就是你的智慧城市,科技治理!?
放縱公車業者胡搞,爽領各項補貼!強奪人民納稅錢!
管管公車吧!一分鐘來兩三台620是要幹嘛?早上9點1分4秒一台, 15秒又來一台!是覺得空汙不夠嚴重?道路不夠壅塞?司機人力太多?
柯文哲三年前推動幹線公車時說「我發現民眾對公車有諸多抱怨,班次不穩定是一大因素,常常在短時間內來了兩三台空車,接著一等又是好一段時間,對於搭乘的民眾確實不太友善」!
諷刺的是,三年過去了,柯P講的問題,還是每天上演。公車管理出了問題,空車在路上跑,害內湖塞車更嚴重!11月5日市政總質詢,我歸納兩大問題,要求柯P、交通局、公運處儘速改善:
📌問題一、同路線的公車一直來,上一秒,前車剛把乘客載走,下一秒後車又到站!
不分尖峰、離峰時段,一分鐘來兩三台車,班距沒抓好,害後面要搭車的人要再等好一陣子。以今年2月10日(一)的620公車停靠湖光國宅的時間為例,早上9點1分4秒一台車到, 15秒又來一台!下午2點36分8秒、16秒各來一台!下午4點33分7秒、49秒各來一台!下午5點55分36秒、23秒都來一台!到了晚上9點56分,12秒、22秒也各來一台!到站時間這麼密集,怪不得公車使用效率低!
不只620,內湖幹線、287區、645、紅2、紅31、645等路線也有這個問題,信義區的299也很誇張!
📌問題二、明明是不同路線的公車,路線相似度卻大於50%!也是短時間一直來!
公運處不曾掌握台北市的公車路網圖,更別說針對路網分析、改善。我的服務團隊從去年一再提醒,到了今年11月還是沒有資料!
怪不得有些路線部分路段停靠站高度重疊,268、620、681、683四條路線的公車路線相似度近6成,從梅林新村-自強隧道-捷運港墘站一路重疊!又有七條公車路線從捷運大直站-自強隧道-捷運港墘站重疊,包含620、內湖幹線、28、222、247(含區)、287區、646、(大直美堤花園)677、268 、681、683 、紅2、藍7(含副)、 (大直美堤花園)藍26。
而這些路線重疊的車子並沒有錯開,例如2020/02/10(一)6點52分要從捷運西湖站搭車到捷運港墘站,25秒、36秒、58秒各來一台車!如果是上午9點14分搭車,18秒、28秒、46秒、52秒也各來一台!
我認為這兩個問題如果沒有改善,空車問題就會一直在!2019年12月行經內湖南港的公車路線總行駛次數共81,521班車,其中有699台空車!沒載半個人!一路空轉在壅塞路段和汽機車爭道!還有7,024班公車,整趟路線從頭跑到尾,載客人數加起來前後最多就5個人!
加開公車班次疏導人流立意良善,但如果是一分鐘有兩三台一樣的車到站,就是浪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9N9aLNlRlY/hqdefault.jpg)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羅莎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用了一整座青春,才明白最簡單的其實最奢侈。」
〈慣性失蹤〉 數位收聽 ➔ https://orcd.co/missing_in_my_mind
你離開家鄉,從巷子口出發,
乘著社會為你鋪就的軌道,
穿梭在成長的月台之中,
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遷移,
一把新鑰匙,一種新生活,你一個人搬家。
每當生存的力氣就要用罄,
你空出長長的假期,告別車水馬龍的喧囂,
在夏天啟程,沿著海岸線各站停靠,
遺失地圖也無妨,
一台相機、一個背包,你一個人旅行。
幾度拉扯,告別了深愛過的人,
你在白天昏睡、夜裡清醒,棉被裡哭得像小孩,
明白捨得是珍惜的一種,
知道愛情是遊戲,
是一場可能被握緊也可能被放棄的賭局,
一部電影,一瓶啤酒,你一個人療傷。
你背離煙火的方向,隻身穿越人海,回到一個人的套房。
「三!二!一!」好好生活,是你為自己許的願望。
舊的一年又過去,脫去擁擠的高跟鞋,卸掉妝也卸掉表情,
荒唐的、精彩的、悲傷的、瘋狂的故事收進抽屜,
一杯紅酒,一場夢,你一個人自由。
每當身邊的朋友問起,你總是笑著說:「一個人也很好。」。而那從來不是逞強。
習慣流浪在城市的忙碌裡,關掉手機,為自己點一杯焦糖咖啡。
喜歡騎在下班時間擁擠的街道,在安全帽裡唱歌給自己聽。
有時故意落單在捷運的人潮裡,點一首歌,
輕輕調整耳機,像是和自己說一個很長的秘密。
一個人真的很好。
「獨處是自己陪伴自己,而孤獨,是一個人能夠無限給予自己的禮物。」
-
〈慣性失蹤〉
眼看 明天是一片空白
算了算 好像適應了那不安靜
簡單 變成了奢侈的事情
庸庸碌碌 綠黃紅灰黑白
打開 手上的口袋名單
裡裡外外 窗戶門邊選擇障礙
奇奇怪怪 甜點正餐有點麻煩
最後回到習慣
反正還是全部都會吃完
斷斷續續 記下每幅詩情畫意
慢慢進去 眼皮底下的
是路人或葉子的顏色
乾乾淨淨 帶一點點透明的好心情
慣性失蹤
請別找我 別再找我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慣性失蹤
關心過頭 只是走走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空白 但滿的聯絡清單
兜兜轉轉 一切不再那麼命定
明明白白 自己真的有點麻煩
眼妝又要暈開
其實孤單只是一陣呢喃
安安靜靜 映著咖啡杯緣的漣漪
慢慢進去 帶點層次的
在這時候不需要抉擇
就當秘密 此刻只有給自己的言語
現在就留給自己
慣性失蹤
請別找我 別再找我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慣性失蹤
關心過頭 只是走走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工作人員名單 ───────
演唱:羅莎莎Sabrina Lo
詞 Lyrics:張伍 Chang Wu
曲 Composition:羅莎莎 Sabrina Lo
音樂製作
製作統籌 Executive Producer:羅莎莎 Sabrina Lo
製作人 Producer:阿蘭 Alan Chou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er:阿蘭 Alan Chou
編曲 Arrangement:阿蘭 Alan Chou
合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阿蘭 Alan Chou
合聲 Backing vocals:羅莎莎Sabrina Lo
樂器演奏 Instrument:阿蘭 Alan Cho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周均 Leo Chou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周均 Leo Chou
錄音/混音助理 Recording & Mixing Assistant:徐昕 Vivian Hsin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追夢者娛樂整合 @TDP STUDIO
OP:任意門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OP: HM International Music Inc.
SP: 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SP: 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TWEL52020006
MV製作
導演 Director:林子恩 Linzen
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張晴Ching Chang
製片 Producer:張晴Ching Chang
製片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劉俊霆Jin-Ting Liu、黃泰溶 Rose Huang
美術Art Director:王薰慧 Hsun-Hui, Wang
執行美術 Production Executive:李莉婷 Li-Ting,Lee
美術助理Assistant Art Designer:王亭方 Ting-Fang, Wang、李泓 Grant Li、林姸汝 Yen Lin
造型師 Stylist:孟令婕 Meng Ling Chieh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林奐希Lin Huan Hsi、林子恩 Linzen
攝影大助 Focus Puller:陳書亭 Shu-Ting,Chen
剪接師 Editor:林子恩 Linzen
調光師 Colorist:林子恩 Linzen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林駿騰 Lin Chun Teng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旋轉牧馬有限公司
器材車司機 Driver:陳冠文 Guan-Wen Chen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LM Studio
演員 Cast:羅莎莎Sabrina Lo、阿蘭 Alan Chou (From 唐貓SUGARCAT)
羅莎莎 Sabrina Lo
藝人經紀 Artist Management:林峻立 Lee Lin
藝人經紀執行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吳優 yuuko wu
企劃執行 Planning Execution:吳承祐William
髮型師 Hair Stylist:Lesley Wu (ZOOM Hairstyling)
阿蘭 Alan Chou
藝人經紀 Artist Management:思思 Sz Yu
妝髮 Hair & Makeup:彭珮柔 Zozomakeup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Sharon Lai、蔡旻軒、王薰翊、陳學渝、張佳頎、王侑芳、陳虹瑾、劉邦怡、李心瑜、余書豪、蔡宜璇、張瑜、威廉、張鶴薰、郭詠欣、何睿哲
羅莎莎 Sabrina L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sasa72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asanitenite/
Weibo|https://weibo.com/u/3986907441
-
#羅莎莎 #慣性失蹤 #MissingInMyMi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Q4g3mUiBxg/hqdefault.jpg)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vSRNxVbvQ/hqdefault.jpg)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捷運幾點開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停靠 站時間:一般車站約18~35秒,臺北車站約40~50秒。 【北投-新北投】 ... 路線及班距 · https://www.metro.taipei/cp.aspx? ... <看更多>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捷運幾點開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停靠 站時間:一般車站約18~35秒,臺北車站約40~50秒。 【北投-新北投】 ... 路線及班距 · https://www.metro.taipei/cp.aspx? ... <看更多>
捷 運 停靠 時間 在 Re: [新聞] 捷運淡水站爆滿地方催增班次- 看板M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吃光
以現行時刻表來看 淡水早上最密12~13tph 最短連續班距為4分*5班
其實已經是延伸部分區間車的結果了
本來早尖峰之前的區間車幾乎都是從北投機廠開出來到北投站載客
將部分區間車改從忠義站往北發車 即可增加淡水站的班次 而不增加運用列車數
若旅運需求提升 只要再多改幾班區間車 從淡水開始單向加班應能滿足
(這些區間車的回頭班次只到北投站)
不過無法增班的原因是什麼呢?
1.列車不足
雖然目前車隊無法滿足全程車班距3分 但是東延後的車隊應該有機會
假如所有班次都是全程車 估計需要40列車 而目前車隊38列加上東延4列將有42列車
這是用現行尖峰時刻表推算 已經為了尖峰上下客需求而稍微拉長行駛時間
含東延單程57分 迴車3分 班距3分 (57+3)*2/3 = 120/3 = 40 < 42 勉強滿足
不含東延單程55分... (55+3)*2/3 = 39 (進位) > 38 現有車隊無法滿足
-車不夠但還是想要縮短班距 該怎麼辦?
淡水象山單程55分也包括了從80降速成55~65的結果
假如可以提速回來 大約能節省幾列車呢?
淡水-台北 35分 + 台北-象山 16分 + 東延 2分 = 53分
(53+3)*2/3 = 38 (進位) ... 減少2列車!
不含東延的話是(51+3)*2/3 = 36 ... 甚至可以減少3列車
(實務上尖峰時間上下車時間較長 應預留整體行駛時間之餘裕 會多用1列車)
可見恢復淡水線速限來縮短行駛時間的效益之高
如果噪音仍然是個考量 或許能只在尖峰時間提速 像橘線的東門段
其餘時段以時速80設置PL2或PL3應該就不會吵了XD
-如果不靠提升速限 還有什麼辦法?
開行快速列車在北投追越...節省了一班車的行駛時間 卻拉長了被抓待避的時間
一加一減其實不見得能節省運用 但若能大改硬體則可開出有效的快速列車又減少運用
a.三正線 中正線為快速線 尖峰時段單向運用
雖然三正線在台鐵運用方式欠佳 在紐約地鐵卻是很好用的設施
可以在尖峰時間開行通勤方向快速列車 半數班次可以縮短行駛時間
剩下的普通列車也不需要拉長時間待避快車
以運用數的角度來看 縮短一半班次的循環時間 必能比全列車站站停節省幾列車
當然能有四正線更好 雙向都能開快速 不過因為民權以南的地下段無法擴建
沒辦法享受到四線化的兩倍容量稍微可惜(紐約地鐵A/C線在Brooklyn的情形)
b.部分車站增建追越線 長度拉長使慢車不必停太久即可完成待避
在有限度的增加慢車行駛時間之下 大幅縮短快車的行駛時間
這樣可以節省運用 也能讓淡水居民更快抵達台北市中心
類似案例在東海道新幹線 台灣高鐵 Caltrain都有 可以縮短待避時間
東海道新幹線甚至在Kodama還沒停穩就會看到Nozomi飛過去了
c.全列車跳站停
類似紐約地鐵J/Z線 尖峰時間的尖峰方向有一小時交錯發車 各自只停一半車站
這樣所有列車的行駛時間都會縮短 一樣也能節省列車運用數
RA停:淡水-紅樹林- 忠義- 北投-奇岩- 石牌-明德-芝山
RB停:淡水- 竹圍-關渡- 復興崗-北投- 唭哩岸-石牌- 芝山
(紅樹林跟關渡同列車的話可能會太擠XD 所以分在不同列車上)
少停4站 節省3~4分鐘 差不多就少用了1列車
不過芝山後面的站運量都大 沒辦法跳停 這樣省時的效果不如J/Z少停10/9站
-如果提升速度都是為了以有限車隊增加班次 那還有什麼方法能提高運能?
...把椅子拆了不就能站更多人了?
本來用近郊形E217的橫須賀線-總武線都能換成純一字型座椅的微波爐了
北捷把301跟381大部分座位改成一字型應該不會太困難
畢竟3系在淡新中的時候早就改完 藍線的321/341也都改了不少一字型
除了改一字型 還可以把一排8人座改成一排6~7人座 增加車門邊的站立空間
這設計在大阪環狀線的323系最擁擠的車廂可以看到
另外台鐵的800增備車(880)也宣稱提升6%的載客量
大約等於每小時多一列車的運能 你說多不多
2.不過你確定淡水站擠到需要班距3分鐘每小時20班嗎?
可能沒有 能看到15tph就不錯了
這個情況的話...
全程(55+3)*2/6 + (55+3)*2/12 = 29 (運用合併)
區間(39+3)*2/12 = 7
合計36列 還是有點拚啦...但至少是比前面全程3分班距可行的方案了
加上東延段會用到38列 車隊數量42列 倒是非常充裕 很標準的10%備用率
詳細計算就留給讀者作為練習了
只是淡水比基隆近又屬於原本的台北縣而非縣轄市
台北都會區因為地形的緣故 市區都發展到地形上難以開發的地方了
而且台北市周圍本來有很多衛星市鎮 屬於多核心發展
不同核心之間又因都市擴張逐漸填補成大片市區 真正的郊區其實很少
雖然在糰子運轉下可能只省3分鐘 但也是3分鐘
倒是為何現在時刻表中尖峰淡水-北投的車行駛時間範圍廣達14~18分鐘?
讓通勤族能在車上吃完早餐剛好開始上班上學
多付個80塊可以保證一個座位到市區 還不錯吧 (參考自行車票價)
但我覺得這是個增強橋墩就能解決的事情
該改成2:1了 平均班距提升至7分15秒
或者是直接套綠線的時刻表模式 以全程車班距5~8分為主 區間車當作沒有
傍晚在半夜研究淡水班次
by傍晚
--
LINE的本業是貼圖
台鐵的本業是便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6.30.159.5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79465282.A.BE0.html
這樣一列車就多了20個座位 旅客也會比較願意去頭尾車廂坐
當初設計371的時候不知道誰想的 把最空的頭尾車廂設計成立位最多
結果台鐵還照抄
蘆洲線通車後民權西路站變成轉乘站 停靠時間拉長
松山線通車後中山站也是轉乘站 再拉長停靠時間
全線設置月台門後 各站都需要增加一點時間確認月台門順利關閉
而在目前的排點之下尖峰時間還是很容易誤點 縮短停靠時間無法滿足需求
大概只有提速是絕對不會導致誤點的方式了
※ 編輯: Metro123Star (45.3.77.121 美國), 03/22/2023 22:4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