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近日看著歐美暑期疫情仍舊不見好轉,早已有心理準備無法等到二度延檔的《天能》於八月中順利上映,但昨日當華納真正宣布消息時還是有些晴天霹靂,似乎過去未曾如此渴望一部電影,超過半年的時間盯著觀賞不下百餘次的兩支預告重複播放,望眼欲穿,庫柏與墨菲的距離、柯柏與現實裡的家和孩子的距離、敦克爾克海灘上四十萬大軍與英國的距離,大概都不如現在世界上最遙遠的影迷與《天能》的距離。
報復性一口氣複習第 N 次的《頂尖對決》、《全面啟動》、《星際效應》以及《敦克爾克大行動》,想起有人偶爾會問起最喜歡的諾蘭作品,當下沉吟許久,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頂尖對決》、《全面啟動》無疑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電影中的海市蜃樓猶如萬花筒般令觀眾大開眼界,但經過多年後真正讓人反覆落淚的,卻是《黑暗騎士》、《星際效應》和《敦克爾克大行動》,諾蘭對於人、人性的注視從胸腔喚醒一種情感本質的震動,那對我個人而言反倒是最難忘的。這份單純的共鳴,在《敦克爾克大行動》尤其深刻、純粹、真誠、質樸,他無意告訴我們這群人的生命為何需要被看重,選擇透過不張狂且不煽情的方式,帶出敦克爾克這片沙灘上歷史沖刷的情感重量,從旁觀這群人的遭遇之過程建立一種客觀視角,揉合史實喚醒每個人內在的深沉情感。
諾蘭透過布魯斯韋恩之口,再三說出自己對人性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到後來,這份人文關懷已經不只存在於角色的對話與對話之間,而是流轉在陸海空三條線合而為一的求生意志裡。曾被小丑的瘋狂所挾持的兩艘船隻,一艘載滿菁英一艘載滿罪犯,卻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己性命沾染血腥;在班恩的恐怖行為下,布魯斯韋恩有九十九個理由遠走高飛,卻選擇為那唯一的善念付出所有。現實是紊亂的,戰爭是殘忍的,而苟且活著雖然不光彩卻不等於一文不值,炸彈魚雷的聲聲悲鳴中沒有一個人有餘力繼續堅持所謂的高尚情操,活著就是希望,迎向未來的希望。國家軍人面臨危難時,最堅固的後盾是挺身而出的平民艦隊,人們嚴守秩序責無旁貸,包容擁抱不加苛求,史上空前的成功「撤退」來自於挺身而出的百姓,無論是否在大英帝國這些都令人無比動容,因為這就是家,家人在哪家就在哪,當畫面豁然呈現一艘艘漁船遊艇的英國旗幟飄揚在敦克爾克海面上,那扣人心弦程度堪比《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蝙蝠俠記號再度於大樓樓頂燃起時的瞬間。
那被湛藍海洋染色的天空,一架英軍戰鬥機順著透光的烏雲邊際滑行,下方四十萬身心俱疲的士兵遠眺著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家,振奮人心的數十艘平民船隻在海平面上載浮載沉,飛行員將這些殘景和美景盡收眼底,所剩無幾的油量、虎視眈眈的敵機,在決定放手一搏時只望見他那毅然決然的雙眸,以英勇的姿態睥睨這片沙灘,能為這些年輕生命留住青山的一線希望落在僅存的這名空軍身上。他在敦克爾克上空搏回軍人的價值,失去動力的戰機慢慢滑行,奮力咆哮為一整個世代劈開返家之路,即使有足夠的時間開啟降落傘,也有十成的把握在我方地盤落地,但最終卻選擇捍衛空軍的驕傲完美迫降沙灘,陽光餘暉裡他不願棄機的堅決面龐閃閃動人,噙著淚水看著自己親手燒毀無法落入敵人手中的可靠戰友,這一刻,昂然挺立的背影盡顯不容動搖的尊嚴,即使最後停在德軍勢力依然抬頭挺胸,一場史無前例的撤退來自於人民的上下一心和諾蘭心裡不可打破的民族精神。
《敦克爾克大行動》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創作者曖曖內含光的人文關懷更加耀眼,老船長與兒子言談舉動彰顯倫理,銀幕上道不出名字的每一條人命都同等沉重,佇立在盡頭的海軍司令眼裡泛著淚光卻始終不容侵犯,婦女手端熱茶奉上吐司笑臉迎人慰勞著這群灰頭土臉的年輕人,屍體因漲潮而飄回來的景象處處彰顯著理應被珍視的生命重量,軍民定位不因撤退或逃離而遭受質疑,一次,兩次,輕敲窗戶,兩支啤酒與滿臉笑容似乎暫時融化了戰時的自責愧疚和支離破碎。
由細微到壯闊,由人性到尊嚴,由絕望到動容,從陸地、海洋到高空,從配樂、畫面到情感,從視覺、聽覺到中樞神經,家,無懼迎向了他們,私以為,這是諾蘭至今最美麗動人的一部作品。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