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冷戰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把世界區分為好人和壞人,共產和民主,不是挺美國,就是挺蘇聯的兩個楚河漢界、清楚分隔的對立陣營;而如果用這個標準,或者說這段歷史,來看今天的中美關係,這兩場冷戰之間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也有完全不同之處,像是今天的美中之間,每一天的貿易交易額,就高達20億美金,這在當年的美蘇冷戰高峰的時候,根本就是無法想像的事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新冷戰,可以幫助我們用不同的眼光,來檢視這兩個霸權的之間的交手,和未來的關係發展。過去這兩個星期,美中在外交戰場上明爭暗鬥的新聞,幾乎占滿了國際版面,從阿拉斯加的首場美中面對面會談,到新疆棉問題,再到兩國外長奔走全球,合縱連橫,到處攏絡盟友,擴大戰線,都讓人聞到霸權對抗的火藥味。但令人玩味的是,不管是王毅和伊朗簽署的4000億合作協定,還是歐洲國家在應對布林肯的時候,顯現出的模稜兩可的態度,都讓人看到,中國經貿滲透全球的影響力。然而,全球經貿的連結,固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軍事衝突的機率,但從另一個層面上看,如果中國的經濟規模一如預期,即將要超越美國的話,北京在搶下霸主的地位之下,會採取甚麼動作?而失去霸主地位的美國,又會如何看待或者因應中國威脅?屆時我們所面對的,恐怕會是一個充滿更多變數的世局。
{內文}
聲音來源:英國首相 邱吉爾(1946):從波羅的海的海灣,到亞得里亞海的沿岸,歐洲已經被一道鐵幕分隔。在鐵幕後面,是許多中歐和東歐古老國家的首府: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特、貝爾格勒、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這些知名古都,與城中的人民,都淪入了蘇維埃帝國勢力範圍內...
75年前,美蘇冷戰,鐵幕的兩側,被視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對抗;3/4個世紀後,美中冷戰,華府領導人,稱之為一種人權價值的對立;但對蟄伏已久,一朝崛起,摩拳擦掌的北京政府來說,美中矛盾不是意識形態,也無關價值對立,純粹就只是個位子之爭:中國想搏上位,美國不想讓位,兩邊各自落人,看誰身後人多,比誰聲勢浩大,如此而已。
美國總統 拜登:我預見美國與中國競爭加劇,中國設定了總體目標,我不會批評他們的目標,但他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領頭羊,成為最富有的國家、最強大的國家。但只要我在,這就不可能發生...
美國總統 拜登:我向(習主席)表示,沒有一個領導人能夠長久執政,除非他能夠體現該國的價值。我告訴他:主席先生,如我先前所說,美國的價值是「自由」,美國重視的是「人權」,雖然我們並非完美,但這是我們信仰的價值。如果你和你的政府繼續踐踏人權,我們將持續不斷地公開譴責你們,對外揭發你們的不當行為...
中國央視新聞旁白:...當地時間23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通過中國提交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的決議,決議呼籲各國堅持多邊主義,在人權領域開展建設性對話與合作...
中國央視新聞旁白:此前,就在12號,古巴代表64個國家,在會議上做共同發言,堅決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和雙重標準作法,讚賞中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成就,督促有關方面,停止利用新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出於政治動機,對中國進行無理指責,停止任何藉口人權問題,遏制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行徑...
除了透過本國媒體、聯合國機構等場域,發動空戰,型塑有利於己的國際輿論,地面上,硬碰硬的陸地戰,則是由美中兩國外交部隊,穿梭游走各大洲之間,走訪地緣戰略要地,攏絡盟國、扎根固樁、同時遊說中立勢力,伺機擴張版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飛行路線,從亞洲拉到阿拉斯加,再繞一圈抵達歐洲,苦心凝聚美歐亞民主陣營內部的向心力;另一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腳步,則是右踹安克拉治、上達北鄰俄羅斯、西訪土耳其中東、南會新加坡外長維文;兩軍交手時火花四射,各自帶開時,又有意無意在全球戰略要地,埋下更多的衝突引信。
紐約時報29號一篇報導分析,不管是要捍衛意識形態或人權價值,還是要爭辯自由與專制誰更有效率的口舌之快,可以確定的是,美中兩國都正沿著過去美蘇東西對抗的歷史軸線,搬演著似曾相似的爭霸戲碼。過去曾同一陣線的中俄兩國,如今雖地位調換,但反美口徑卻是同一鼻孔出氣:解放軍軍機至今已兩度和俄國空軍聯袂巡弋日本沿海,而同為太空國家的中俄,更宣布將在未來共同架設月球研究基地,與NASA太空計畫分庭抗禮;而中國外長王毅在與拉夫洛夫同台高調批美之後,隨即造訪兵家必爭之地的中東,先爭取阿拉伯國家,包括區域霸主沙烏地的支持和合作,接著又轉往土耳其進行疫苗外交;
27號,王毅抵達德黑蘭,和伊朗當局簽署一份醞釀多年,規模高達4000億美金的基建投資與戰略夥伴協議,而這個刻意搶在拜登政府重啟伊朗核談判前的動作,勢必會為美、伊、中、歐四方的關係,以及中東局勢的變化,埋下詭譎難料的伏筆
《經濟學人》網站影片:...美中強權的關係正在惡化,美國認為中國竊取技術機密,藉此取得霸權地位;此外,華府也戒備中國在南海的擴張,不滿中國對加拿大、瑞典的霸凌,認為中國企圖改變國際秩序,但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在中國看來,美國就是不希望中國壯大和崛起,而對周遭其他國家來說,一場新冷戰儼然正在成形,所有人都可能受池魚之殃...
《經濟學人》網站影片:當然,美國早就和蘇聯打過一場冷戰,結局是美國贏了,所以有人說:美國何不複製經驗,圍堵中國,從經濟上孤立它?但問題沒那麼簡單。1980年代末期,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貿易往來,一年總和,大約是20億美金;但今天中美之間貿易買賣,光是一天,就20億美金。
全球化以來,中美之間,甚至整個已開發世界與新興經濟體,在經濟上和貿易上的相互依存,都讓這場新冷戰的衡量標準,和遊戲規則,迥異於上一場涇渭分明的美蘇對抗。但無論是經濟戰場,還是軍事戰場,雙方實力是一回事,各自對彼此的評估,又是另一回事。華爾街日報一篇分析認為,當今世局最大風險因素,就是北京可能對美國衰微的程度,做出誤判,而貿然開出第一槍。對此,拜登團隊似乎了然於心,因此華府目前看似好整以暇,包括新一輪對中貿易談判,都不急著正面迎戰,背後用心,就是希望先灑開外交大網,儘可能攏絡國際同路人,透過四方安全對話和北大西洋公約等新舊聯盟,重振美國武林盟主的外在形象,和實質威信,以便在與中方交手時,能夠先聲奪人,避免因為中國錯估美國實力,而爆發不必要衝突,尤其是在華府最擔心,風險也最高的台海戰場上。
CNN冷戰紀錄片旁白:1966年的毛澤東,是中國人心中的神、美國人眼中大敵,也是全球革命的象徵...
中國民眾:我愛您!我愛您!
CNN冷戰紀錄片旁白:但六年後,毛澤東擁抱宿敵...
廣播播報員:高峰會上,美中領導人正式會面。這兩個國家加起來,佔了地表總人口1/3,就如周恩來總理所說:中美終於打開了友誼之門...
1972年,中美破冰,1979年,中國開放。當年轉向西方,跳脫美蘇「資本vs共產」角力格局的中國,在40年後,卻又一手挑起了新冷戰,捲入一場「民主vs專制」的大國對抗。東西陣營的再度槓上,一方面證明了,昔日歐美論者期待經貿交流促成中國思想質變的想法,徹底落空;另一方面,美中現階段經濟上的依存,是否就足以打消未來兩軍一戰的可能性,也沒有人敢過度樂觀。曾獲普立茲獎的紐時記者布萊特史蒂芬斯,日前撰文主張,上一場冷戰美國致勝的關鍵,是共產主義自身的破產,導致了鐵幕傾頹;而盤點今天美中兩造優劣勢,華府最大勝算,依然是來自對手制度上的弊病和治理上的陷阱:今日北京所仰賴的民族主義、一人集權,和宗教管制,固然大幅噌強了內聚力、改善了效率,也維持了社會穩定;但歷史經驗顯示,這些專制手段的副作用,是長久高壓下必然引發的民心反撲與反噬。然而,再多的分析和評估,都不足以保證一場霸權戰爭的不發生,美中冷戰,該如何才能夠和平收場,仍然有賴華府有識之士的縝密操作,和謹慎應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Ot3l25nw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9. 羅馬文明—兩希文化的揉合 羅馬共和國將領凱撒於公元前44年成爲終身大帝,象徵著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徵著羅馬帝國的開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遷都至君士坦丁堡(即現時的伊斯坦堡),成立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直至1453年被攻破。羅馬文明除了是軍事強國,...
「拜占庭帝國版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蒼野之鷹看小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東羅馬帝國歷史,歐洲簡史,拜占庭皇帝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一、單選題(1~25,每題1 分;26~55題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評價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羅馬帝國範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羅馬帝國範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文化本事- //當大家聽到「帝國」這個名稱時,腦海中浮現出甚麼 ... 的評價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我們在Cappadocia的最後一天。
除了地上奇景,這兒還有地下,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
去Cappadocia跟團旅遊的話,都應該會有這個項目。
我們今天先說這座地下城,接著說與它相關的「景教」。
這座地下城可以容納兩萬人居住幾個月沒有問題。
它具有巧妙設計的防衛體系,例如層層的反鎖門。
可想而知,是為了避難,而在進入地下城避難之前,所有的生活用品例如紅酒等,都一應俱全。
這個地下城是大約在公元一千年左右、伊斯蘭教徒為了躲避拜占庭帝國的追殺而建設,後者是基督教。
之後地下城成為不同群體躲避統治者之用,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還繼續。
我們在最後附上拜占庭帝國的地圖。大家可以看到,帝國一直延伸到亞美尼亞、據有土耳其全境。
不過基督教的傳播就不止限於拜占庭帝國的版圖,它一直往東延伸,而到達中國。
我說的不是現代,而是唐代。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記載當時基督教流行中國的狀況。
不過這個流行到中國的基督教可不是一般的基督教。它是Nestorian教派。
Nestorian教派是公元五世紀由Nestorius創立。Nestorius當時是拜占庭的主教。作為首都主教的學說,照理說應該是正統。
但奇怪、在政治上司空見慣的事發生了……
Nestorius認為人性與神性在耶穌身上合而為一,靠的是意志。
人性是人性、神性是神性,而不是本然的一體。
在今天的基督教義,耶穌顯然是神性與人性一體的、是不分軒輊的。
但是這個議題在Nestorius的時代卻是兩派嚴重的分歧。
他本來想調和兩種極端的見解,也就是今天唯一接受的人性神性合一論(Hypostatic union)、以及另外一個極端:神性、人性雙元論。
但是他的調和想法有個致命傷:否定耶穌是完完全全的神。
果然亞力山卓的牧首就發動攻勢。
公元431年基督教舉行大公會議,他從首都主教的地位被打成異端。
而這次重要會議的地點也是土耳其必去的景點:Ephesus。
Nestorius雖然被整肅而死,但死後第一年的公元451年,基督教開始形成支持他學說的力量。
這股力量在伊朗成為大宗,並且與我們所認為的伊朗宗教 – 拜火教大體和平相處。
在公元六世紀的時候,Nestorianism遍及今天的地中海東岸、伊拉克、阿拉伯半島、伊朗、阿富汗、裏海沿岸、巴基斯坦、甚至印度。
公元635年,「景教」,也就是Nestorian Christianity傳入中國。當時正是中國最國際化、國勢最強的唐太宗政權。
如此在中國繁榮了兩百年,並且在781年樹立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武宗滅佛,同時也禁絕除了道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唐武宗死後佛教復興,但是景教就此在中國一蹶不振。
而在原本景教流行的其他地區如中亞,因為伊斯蘭教的興起,加上黑死病等原因,也就慢慢失去信徒了。
(本文僅陳述歷史,無意做任何神學辯論。
有人將Nestorius翻譯為拜占庭的「牧首」。這是對東正教主教的稱呼。但這是不對的,因為當時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並沒有分家。)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蒼野之鷹看小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評,歷史故事/伊斯坦堡】--《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權力鬥爭、朝代更迭,是歷史故事裡面最常見的場景,而在《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一書裡的伊斯坦堡,自然也不例外,從最早期的希臘城邦開啟相互廝殺、爭奪權力寶座的軍力競賽到穆斯林入侵伊斯坦堡,帶來伊斯蘭文化期間,伊斯坦堡始終與鮮血、戰爭掛勾,不論是屠城、外來種族試圖占領君士坦丁堡或是帝位爭奪戰的內亂,都讓血淋淋的歷史見證一群人對於權勢的追逐與野心,至於讀這樣一本書,會從中看到什麼呢?我想,就是從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羅馬到顎圖曼帝國成功攻下君士坦丁堡之後,無數的帝王對於拓張版圖的野心、鞏固帝位的極端做法,關於平民在這些戰亂之下的生活,反而是著墨不多,因為本書主要以兩大帝國「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為主軸。
心得網址:http://bit.ly/2qTjUA2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19. 羅馬文明—兩希文化的揉合
羅馬共和國將領凱撒於公元前44年成爲終身大帝,象徵著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徵著羅馬帝國的開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遷都至君士坦丁堡(即現時的伊斯坦堡),成立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直至1453年被攻破。羅馬文明除了是軍事強國,版圖遼闊,在文化上,最廣泛的影響是承接希臘文明(希臘化),再加上東羅馬開始奉行基督宗教,逐漸讓希臘、希伯萊文化揉合,開出現代西方文明的基石。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張燦輝(前中文大學通識部、哲學系系主任)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一、單選題(1~25,每題1 分;26~55題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推薦與評價
(A)西元前六世紀的中國(B)西元六世紀的拜占庭帝國(C)西元九世紀的法蘭克(D)西元十世紀的 ... (A)版圖擴張問題(B)都城設立問題(C)教義及繼承問題(D)「聖戰」觀念問題C. ... <看更多>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羅馬帝國範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拜占庭帝國 (395年—1453年)即東羅馬帝國,是一個信奉東正教的帝制國家。核心地區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領土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 . ... <看更多>
拜占庭帝國版圖 在 東羅馬帝國歷史,歐洲簡史,拜占庭皇帝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时间戳:0:06:07 查士丁尼大帝0:36:35 歐洲第壹個女皇0:51:31 馬其頓王朝1:40:30 拜占庭 流亡政府時期1:46:02 末代王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