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節快樂
沒情人但被可愛事物包圍一天👭
謝謝家教媽咪帶我去吃飯
@i_amshelly 手繪卡片暖一大波還要好好吃的生巧克力(快跟她訂
🌾如果要理性挑對象我們可以參考麥穗理論
蘇格拉底帶學生到一大片麥田
要他們挑出一支最大的麥穗
因為無法預知下一支麥穗的大小
而領悟到一切選擇都是折衷、當下最滿意的選擇
🌾把時間化分成3等份,假設9年內要結婚好了
1-3年觀察-這些麥穗的大小.分類最滿意的標準
4-6年驗證-驗證自己定義的標準
7-9年決策-以標準下手麥穗!
講是這樣講啦 但如果遇到適合的對象
我們就先不要管理論了XD
跟著感覺走吧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折衷理論定義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會不會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愛想錯了】
⠀⠀⠀
前幾天分享的一些感觸,有很多人有共鳴,也有一些不解。剛好最近重溫 海苔熊 的新書,覺得也許能給大家一些專業的想法。
⠀⠀⠀
不過我想說的實在太難在圖片裡說完了,所以透過文字,除了說說以前荒唐的自己,也希望給很多跟我一樣的人一些經驗談,希望大家能做為參考。
⠀⠀⠀
我以前是個超彆扭的人,我常常覺得,啊如果我把什麼都說出來,那對方根本就一點也不愛我啊。所以我常覺得,談戀愛像個考試,我往往一直測試對方是不是能夠發現我的需求,聽懂我沒說出口的話。
⠀⠀⠀
但你一定能明白,如果在關係中我們要彼此不斷的猜測,去揣摩對方的心思,還要能不斷辨識對方到底說這句話什麼意思,這樣的相處是不是可能比上班還要累呢?更何況如果這個是要跟你走長久的伴侶,你說這對方壓力是不是會超大呢?
⠀⠀⠀
當然,我小時候是完全不懂這件事情的,所以雖然之前寫很多篇有關沒有讀心術的文章,好像都是講給別人聽,但其實算是自己的某種贖罪吧XD。而我後來在學習的時候發現,在依戀理論中,原來我常常是處於矛盾型的依戀。
⠀⠀⠀
這樣類型的人,往往會害怕自己不夠好,會有點自卑,又怕被對方丟掉。但當對方嘗試靠近的時候,又不想交出真心,很怕會受傷,所以常選擇逃跑。
⠀⠀⠀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變成我除了否定我自己,對方要滿足我很多的需求,才能讓我感受到自己被愛。還要常常感受到我的逃跑,並且願意接住我的這些情緒。就像是我常常說不用了,你不用來找我沒關係,但心中卻很希望對方陪我。
⠀⠀⠀
當然,如果對方猜對了,我心裡會很開心,覺得我不說,對方能懂,對方還是愛我的。但如果對方真的照我的方式做,我就會非常難過,覺得果然對方不愛我,或是我果然就是沒辦法找到真愛。
⠀⠀⠀
聽這樣的敘述,是不是覺得這樣的相處很累?但我發現可怕的是,矛盾型依戀的人還真的不佔少數,我常常在朋友訴苦,或是有人來找我諮詢時,都聽到類似的概念。然後他們都會問,那遇到這樣的伴侶要怎麼溝通,然後我仔細想想,以前的我還真是個難搞的人XD。
⠀⠀⠀
遇到矛盾型依戀的人,我們除了給對方安全感,讓他覺得他值得被愛。我們還需要讀心術,以及保持意識,因為這樣的人隨時都會出個考題,把戀愛變成某種諜對諜遊戲。
⠀⠀⠀
然而如果你看完後忽然有點體會,覺得好像你也是這樣有點彆扭的人,那麼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前幾天說的,直接說出你的需求,並且讓對方決定。
⠀⠀⠀
當我明白這點之後,我總是直接表達我的需求。而當對方做出決定時,我也不會想著對方不愛我,我只是會思考,是不是我的要求太強人所難?還是其實對方完全沒有心。
⠀⠀⠀
我記得前幾天有個文章,是說有個人希望男朋友去宜蘭幫忙買烤雞。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是愛跟不愛的問題,而是強人所難(當然每個人可能定義不同)。
⠀⠀⠀
但如果對方雖然表達不行,但比較近的烤雞隨你選,這不就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嗎?
⠀⠀⠀
所以我常覺得,愛不是在關係中滿足自己,或是要求對方的證明。而是彼此表達,讓對方更懂得怎麼愛你。至少以我來說,我跟小葵的相處都有話直說,我們不覺得對方這樣是不愛,相反的是我們很珍惜對方願意傾聽,而且每次許願都有回應。即便不能每次都達成,但我們都會說出折衷的方案。
⠀⠀⠀
當然,也可能會遇到你說了,但對方就毫無反應。而我認為這不是說出需求沒用,而是跟這個人說出需求沒用。我常常遇到很多人因為一些沒這麼好的關係,就放棄了自己找到真愛的可能。如果你覺得自己好都沒有遇見對的人,我想海苔熊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
⠀⠀⠀
也許,是因為我們完全把愛想錯了,當我們能夠更懂愛,更懂自己,我們會發現愛不是拿來療癒彼此的解藥,而是我們先擁有完整的自己,才更有機會找到完整的愛。
⠀⠀⠀
一樣,如果常看實體書的我推薦可以在博客來買: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074
⠀⠀⠀
如果跟我一樣看電子書,我也跟KOBO要了七天的折扣碼,記得結帳時要使用唷:https://bit.ly/3j1BTRJ
⠀⠀⠀
7折代碼:KBLOVE
使用期限:6/24~6/30
⠀⠀⠀
⠀⠀⠀
#忘形流簡報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可惡大家書都寫這麼好
#害我都不想寫愛情書了
#把需求好好說出來
#愛不是考試和猜測
折衷理論定義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畢打街閒人】點解林鄭防疫會慢兩拍?(渾水)
最合理嘅推測就係林鄭接受中南海指示,又或者主動提出將香港變成境外醫療武漢肺炎嘅基地,要挽回佢最後嘅政治生命。林鄭已經輸無可輸,她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經完結,只有盲目執行指令才能夠狗尾續貂,一個走入絕境的人,甚麼下三流的決定都做得出。
初二夜晚10點半,政府先至有一啲類似封關嘅措施出咗嚟,禁止湖北人士或14日去過湖北的人進入香港境內。但是正如袁國勇教授所講,這已經太遲了,因為人傳人是一個既定現實,第一波是要阻止武漢人士進入,但是現在有一些武漢人已經感染到其他人,我們要預備是禁止第二波的人。
香港有SARS的經驗,而且當年指揮沙士防疫的專家還在,理論上我們的防疫措施應該是最先進最完善的,但是現在我們比澳門北韓更不堪。即使最垃圾的官僚甚麼都不懂,他們只需要參考澳門、內地和不同地區的做法,也不會做出這樣低水平的決定。政治正確不是一個解釋,因為澳門和內地一樣需要政治正確。
這晚發生的事更加印證了我的揣測(即是林鄭要將香港變成境外治療基地的政治目的),因為這幾個鐘頭發生了兩單比較嚴重的事。
第一單是黃色藍色大團結在粉嶺抵擋成立隔離營,甚至乎迫使藍色陣營的勇武派放火燒樓。這件事無疑是將本來已經降溫的社會運動激發起來,而且更麻煩的地方在於部份藍色陣營的人會轉投黃色陣營,突然對政府更加不信任。進一步撕裂社會之餘,同一時間,隔離營亦都做不起來。
第二單是瑪麗醫院真的開始有罷工的苗頭,要知道罷工也像病毒一樣,只要有人帶頭,其他醫院就會響應。封關訴求太大,如果醫護系統失去功能,林鄭答應習近平要將香港變成境外治療基地的政治目的,也無法進行。
所以,折衷之下,他們才有限度封關,但是都是同一番說話,這已經太遲。
同日在車公廟求籤,橫批「馬謖帶兵」,冇諗過馬上又應驗了。馬謖這個人讀書叻是才士,但劉備也說過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可惜馬謖懂得擦鞋,被諸葛亮任用擔大旗,可惜街亭之戰操作失誤,令蜀漢永遠喪失北伐的機會。
讀書叻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都是馬謖原罪,但是更大鑊是他隱瞞軍情。最後諸葛亮就揮刀斬殺之,大概這是香港人最希望見到的結局其中一樣。
話說回來,無國界醫生喺理工大學出現人道危機嘅時候,選擇袖手旁觀,而家武漢肺炎咁嚴重,唔知道無國界醫生可唔可以突破國界嘅界限,喺佢哋最鍾意吸錢嘅中國伸出援手?
而家中國真係主動要求外國伸出援手,佢哋欠缺人手照顧,缺乏醫療人手、藥物器材物資,完全符合晒無國界醫生要幫人的定義。我強烈建議無國界醫生總幹事、董事局成員及所有高層,立即去到武漢支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