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老?切絲蛋白-1把老化細胞變大了
為什麼我們會老?繼發現長壽基因後,陽明交大再發現細胞衰老的基因與分子機轉,讓延緩老化有更多的想像。
細胞老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個細胞老化在生物學上的特徵是染色體端粒結構逐漸耗損、細胞增生速率逐漸下將,以及細胞型態逐漸扁平擴大。這些老化的細胞老而不死,繼續留在生命體內,讓我們逐漸老化甚至凋零。肉眼可以看到變老的過程,但造成細胞衰老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分子機制?也就是說,細胞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讓它開始老化。
型態改變是細胞老化最直觀的特徵之一。由於肌動蛋白是構成細胞骨架的元素,由陽明交大、台北馬偕醫院、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及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比較人體與動物的年輕與老化細胞發現,老化細胞比年輕細胞有更多的應力纖維,細胞形態也比較大。研究團隊接著從17個形成細胞骨架的肌動蛋白中,發現磷酸化後的切絲蛋白-1(cofilin-1),影響細胞內肌動蛋白的聚合與解聚速率,最終造成老化細胞的形狀擴張現象。
這項發現在利用基因剪輯技術剔除切絲蛋白-1後,可減少老化細胞的型態變化而獲得證實。調控切絲蛋白-1通常伴隨著p53、p16INK4、p27kip1基因表現,過去普遍認為p53與p16INK4與老化有關,但這項研究證實切絲蛋白-1其實是調控著p27kip1,延緩了細胞生長週期的停滯。
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李易展表示,切絲蛋白-1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很常見,在動物模型中我們觀察到切絲蛋白-1調控p27kip1在腦、肺、肝、腎的訊息傳導路徑,當切絲蛋白-1被抑制時不僅減少細胞型態改變,也減緩p27kip1引發的衰老細胞週期停滯現象。
李易展說,除了自發性老化,切絲蛋白-1也可在一些氧化壓力或是致癌基因誘發的的老化細胞中被偵測到。事實上切絲蛋白-1在老化細胞中,一直被認為與疾病有關,包括阿茲海默症等相關神經系統的疾病,我們先前也與長庚大學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合作發現,在休克及急性腎臟傷害的病患者的尿液中就可以檢測到切絲蛋白-1。而末期的腫瘤細胞也會有比較高表現量的切絲蛋白。切絲蛋白如何同時影響老化與癌化的拮抗機制可能是一有趣的議題,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來釐清。
如果抑制切絲蛋白-1,是不是就可以讓細胞回春,讓生命返老還童?目前的研究結果是可以短暫恢復細胞生長速率及降低老化相關標記,但過度抑制該蛋白仍會使細胞生長停滯。因為年輕細胞也有基礎的表現量,因此預期是能使老化細胞的切絲蛋白降低到正常細胞的量即可。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Aging Cell》。基於該研究結果,我們也用於中草藥萃取物的篩選,發現確實有部分藥物可抑制老化細胞與小鼠組織切絲蛋白的量並降低老化標記表現。這部分結果也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並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也正申請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專利中。
抗 癌 瘤 藥物之伴隨檢測 在 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llo醫師文選] 早安
今天早上如廁狀況如何?
沒有人的屁是香的,放屁也沒有與那些疾病一定有關聯
但是,時常排放氣體並伴隨著嚴重的痙攣或腹痛、體重下降、血便,或腹瀉與便祕反覆交替等,都請盡速就醫檢查 。
放臭屁好尷尬~可能是健康警訊
沒有屁或排泄物是香的,但是過於頻繁且濃烈的排氣仍暗示著不健康的警訊,放臭屁多半是與食物種類,或是飲食不均有關,有些食物或藥物可能會導致屁味過臭,但是有時卻是潛在感染或消化道疾病的徵兆。若您發覺似乎頻繁放臭屁,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
吃大量的高纖食物
某些蔬菜會使腸道氣體帶有異味,如花椰菜、高麗菜、洋蔥等,由於含有硫的成分,容易使氣體有臭味。
患有某食物不耐症
如果您天生無法消化某些食物,排氣時也可能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例如乳糖不耐症者因不能分解乳糖,故食用乳製品會在腸道滯留較久。麩質不耐症者如乳糜瀉患者,在免疫系統中有過多的麩朊抗體和麩質蛋白產生反應,導致小腸絨毛無法消化麩質而脹氣。若不確定自己是否有食物不耐症,可諮詢醫師是否自己有食物過敏的可能。
服用藥物
某些藥會產生臭屁,如抗生素可以殺死體內有害的病原,並破壞腸胃裡的一些好菌,若沒有這種好菌,除了有臭味,可能還會出現腹脹和便秘。若受此困擾,不要擅自停藥,請先跟醫生討論是否有更換藥物治療的方式。
便秘
大腸中若有糞便未排出,會使腸道產生細菌和臭味。一般而言,每週解便次數少於3次,即被定義為便秘。請留意排便頻率及排泄物的形狀與顏色,一般認為棕色至黃色,形狀如香蕉最為理想。在有便意時要盡快如廁,平時也要有培養便意的習慣。
若自我檢測後並非以上之原因,另有以下可能,須多留意並即早治療:
細菌感染
有些細菌會引起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通常比正常情況下有更多氣體和臭味,尤其是消化道感染患者,經常有腹痛及腹瀉情況發生,此症狀若經確診,醫師多半會開立抗生素藥物治療。
大腸癌
雖然罕見,但仍具可能性所以必須注意。當在消化道中形成瘜肉或腫瘤時,會引起部分腸阻塞,從而導致氣體堆積和腹脹。如果排出異味氣體加上感覺身體不適,且症狀無法靠飲食和藥物改善時,請尋求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因癌症階段而異,包括切除腫瘤手術或化療以殺死癌細胞等。
多數情況下,有臭味或無氣味的脹氣,是忽略徵兆的原因。但是時常排放氣體並伴隨著嚴重的痙攣或腹痛、體重下降、血便,或腹瀉與便祕反覆交替等,都請盡速就醫檢查 。
作者: Jamie Chang
審稿: 姜冠宇醫師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抗 癌 瘤 藥物之伴隨檢測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生技產業: 台灣生技月參訪紀要 】
重要訊息
我們參加台灣生技月,觀察到新興生技企業專注於精準診斷領域,顯示由於改善健康與疾病管理的個人化需求增加,產業將興趣逐漸轉移至發展個人化醫療。另外也有許多新興的委外研究開發生產公司。我們未見大型生技廠商積極參加,但見到若干有趣的創新生技公司,且大多未公開發行。
評論及分析
精準癌症診斷服務迅速興起。
「通用療法」的觀念已不再適用於疾病治療,代之而起的是「精準醫學」,使治療更有效並節省醫療成本,即精確的診斷以決定最佳的醫療方式,尤其適用於癌症病人。許多先進的精準診斷公司專注於此領域,但僅有行動基因(未公開發行)提供治療建議。
委外研究開發生產(CDMO)業務成長。
由於政府與保險業致力於降低醫療支出,藥品開發商亦努力降低研發新藥的投資。因缺乏令人興奮的發現,藥品開發廠商開始從事風險較高的專案,與成立自有的研發團隊相較,將研發工作交給CDMO企業對藥廠較為經濟。目前CDMO業務正在成長,係因藥廠迫切需要推出新藥。
創新生技廠商專注於相當利基的領域。
台灣生技廠商落後市場領導趨勢,(1) 癌症免疫療法,如嵌合抗原受體重組(CAR)T細胞治療,(2) 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但若干廠商聚焦於相當利基的領域,如新旭生技(未公開發行)從事早期阿茲海默症偵測以找出最佳的治療時期,免疫功坊(未公開發行)提供平台以利治療抗體合成,以便未來發展個人化的醫療。
投資重點
台灣生技月是新興生技廠商的展示舞台,為產業走勢的優良指標。由於大型藥廠委外增加,我們建議投資人關注提供CDMO服務的廠商。
投資風險
研發或臨床試驗失敗、製造風險、主管機關駁回。
精準醫學為未來治療、診斷、健康管理的新準則
由於對基因與疾病關係更為了解,精準醫學的觀念越來越廣被採用,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醫療支出大幅走高,改善醫療效率的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通用療法」已轉向客製化、個人化醫療。
🔥(請參考圖一)
2015年12月18日歐巴馬總統簽屬法案成立2億美元以上的「精準醫學」計畫,目標為長期收集超過100萬民眾的健康與基因資料,建立代表美國人民的資料庫,以協助研究人員發展個人化醫療。除美國外,英國亦有類似的專案「100,000 Genomes Project」,由政府支持推廣精準醫療觀念,目標為收集罹患罕見疾病、若干較常見癌症或傳染病的10萬名病患的全部基因序列,基因資料與病患醫療歷史、健康情況與紀錄將與研究人員共享,以進一步了解疾病原因,建立最佳治療、照護的方法。
估計90%的傳統與最暢銷的藥品僅對30-50%的病患有效,再者,其產生的副作用增加了醫療負擔,因此,精準醫學逐漸成為領導藥廠的焦點。Roche(瑞士)大幅投資建立伴隨式診斷,確保腫瘤藥品對大部分病患有效,最近,該公司收購Foundation Medicine(美)全部股權,利用其基因與分子資料專業,強化個人醫療研發與癌症病患照顧。我們觀察到精準醫學發展的新興趨勢,認為台灣廠商資料分析技術強勁,具備此領域的優勢,然而,大部分廠商仍專注於使用基因資料告知病患所得的疾病,而非所得疾病的醫療選項。我們認為大數據分析的迅速發展與整合有助未來該領域的進展。
行動基因(未公開發行)
行動基因是唯一透過次世代定序 (NGS)平台分析病患基因資料的公司,並整合癌症生物學、癌症基因學、生物資訊產生醫學報告以提供最佳的癌症治療計畫,其產品已在台灣指標型的醫學中心使用,在標準療法無效時為病患找出最佳的癌症藥品。
Canon Medical System Corporation七月收購行動基因在日本的合資企業ACTmed,行動基金之後會將其臨床NGS技術移轉予ACTmed,使行動基因成為將技術移轉予日本主要醫療企業的第一家台灣生技廠商。行動基因與Canon Medical將經由此夥伴關係,利用癌症基因檢測提供病患較精準的癌症治療選擇、疾病監控。
市場對革命性藥物的高度需求帶動委託開發與代工製造 (CDMO) 產業蓬勃發展
藥廠開發高風險、突破性產品的失敗風險催生了委託開發與代工製造 (CDMO) 產業。CDMO業者提供製藥產業額外的生產與專業服務,且藥廠無需為此投資專門的研究團隊。因此,藥廠外包業務給CDMO業者的情況漸趨普遍。
CDMO業者可分為以下三類:(1) 藥物產程開發;(2) 原料藥生產;與 (3) 藥物劑型配方開發
🔥(請參考圖2)
因應藥廠的研發方向不斷改變,CDMO業者亦訂定策略,以滿足客戶需求。CDMO的主要業務模式為:(1) 專注於特殊區塊;(2) 產能合併;與 (3) 垂直整合。特殊區塊CDMO為止專注於產業價值鏈的某重要一塊 (請見圖2),例如提供專業的細胞株研發。聚焦核心技術的優勢使其得以有效率地利用研發資源,創造競爭優勢。產能合併的業者提供廣泛的服務。台灣的CDMO業者多為這一類,包括台康與永昕。垂直整合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所有需求。一站式服務有助鎖定CDMO業者與藥廠的合作關係,原因是在受高度規範的製藥產業中,更換服務供應商極為曠日費時。台灣部份將重心放在原料藥製造的委託生產 (CMO) 業者,也漸漸整合上下游業務 (如劑型配方開發),以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其價值)。
抗 癌 瘤 藥物之伴隨檢測 在 #伴隨式診斷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伴隨 式診斷測試可以確定患者的腫瘤是否具有該藥物靶向的特定基因變異或生物標記,以確定某種特定藥物或療法是否對該患者有效。 近年的新抗癌標靶藥大多會結合伴隨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