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鞋》
♂:早晨
♂:再唔起身,就唔可以空肚食早餐喇
♂:我相思病發,就黎死喇
♀:相咩思,最多比你單思,好眼訓啊,比我訓多陣啦
♂:你捨得我等你咩!
♂:好……你用行動表示左你真係捨得
♀:大個喇,你要獨立知唔知!
♂:之前咪話23號食飯既,我覺得可能食唔成喇
♀:嘩,我訓緊既時候好似發生唔少事喎
♂:可能我太直接……佢咪失婚既,剛剛佢話自己想搵過個好男人,我就同佢講,佢無好好珍惜佢前夫,只係因為性生活唔協調就離婚,依家性生活係好滿足,但就搵唔到好男人
♀:性生活真係咁重要?
♂:唔重要咩?
♀:唔……我唔知喇,但我唔覺得值得離婚囉
♂:子非魚,安知魚之悲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悲?
♂:其實佢性生活係點我都無權過問,但我同佢講左我對於婚姻既睇法,講完一輪佢就話,其實佢係想我安慰佢氹佢,而唔係說教
♀:哦~你只不過係犯左天下男人都會犯既錯誤,不過今次你犯既錯,我覺得幾好,咁你對婚姻既睇法係點啊,我都想開下眼界
♂:你有幾多對鞋?
♀:十到二十對左右掛,我都無認真數過
♂:咁你著得最耐既一對鞋係幾耐?
♀:應該有三年掛
♂:咁你最喜歡個對鞋又著左幾年?
♀:一年左右
♂:我覺得婚姻就好似買鞋咁,一對鞋再貴再好睇,都敵唔過時間既考驗,有日對鞋都會殘會爛,最後唔想再著
♀:你知唔知點解女人會有咁多對鞋?因為女人比男人對細節要求更多,顏色、衣著、場合都需要配唔同既鞋,咁我又問返你,你有幾多對鞋?
♂:三對
♀:我估,皮鞋,出街鞋,波鞋係咪
♂:中晒
♀:女人係唔同時間段,會有唔同既需要,我以我為例子啦,讀書個陣我都係得三對鞋,一對返學,一對出街,一對盛重少少既,當時係好簡單,但讀大學個時,你會發覺,得三對鞋係唔夠,當你身邊同學著唔同既潮鞋,你就會審視自己,係唔係需要更多既鞋
♂:繼續
♀:我承認係人有我有既心態,但當你接觸唔同既鞋時,你先發覺呢個世界唔係得呢三種鞋,原來唔同既鞋會令自己著衫,氣場,感覺完全唔同,世界好大,以前自己係幾咁無知;到返工既時候,你會發現身邊同事開始著名牌鞋,有個logo係度,識貨既人係會知佢對鞋係賣緊幾錢,當年為左證明自己唔會輸比其他人,我儲左兩個月錢去買左對Chanel,係靚既,但一著就覺得唔舒服,不過我都忍住痛咁著,然後習慣左
♂:我聽緊
♀:到自己有返一定既成績,我都會有唔錯既鞋,但我更想要對著得舒服既鞋,因為我已經唔需要用鞋去證明自己,我自己本身就可以證明到,所以,今日我著既都運動鞋,呢個款,我已經買左第三對,因為我知道係適合自己
♂:咁我想問,當你見到有人著對名牌高跟鞋時,會唔會羨慕對方呢?
♀:我買得起啊,只係我唔買姐,有乜好羨慕?名牌唔會日日著,為左一年著幾次而去買對鞋,除非真係好喜歡啦,唔係我都唔會買
♂:點解我聽落好似話中有話咁呢……但一對鞋,係應該去保養佢先可以令佢著得更耐,呢個係我既睇法
♀:你要用鞋去比喻嘛,鞋,再好著都只係著幾年,先唔講款式好唔好,但如果你日日著都肯定會著爛,拎出去整都好,都會有完結既時候,你有冇聽過希修斯之船?一隻船,佢換一塊木都仲係個隻船,如果隨時日一塊一塊去換,到最後,全艘船已經無一塊係原來既船,咁呢隻船又係唔係當初既希修斯之船呢?
♂:所以,人要變,當你不斷更新自己既時候,先可以歷久常新
♀:你要保養,要修補,都係其中既方法,但最好既係一路好似電腦咁更新,唔係只會有一日比更新既型號取代
♂:有你真好
♀:做乜
♂:無,有個可以令我心悅誠服既人,令我可以諗多左諗好左,真係好好
♀:我係幾好啊,所以我從來都唔怕會無人要
♂:咁我都要急起直追你先得
♀:追我唔難,但追到我之後,可以跟上我步伐,可以令我跟埋你步伐既人真係唔多,追一個人,只係永遠係佢身邊,而真正既伴侶,應該係身邊
♂:今次,我聽你講,你的確比我諗得更多
♀:知唔知每個運動員都想有個好對手,一時勝利或失敗唔重要,但好對手可以令自己成長,成長係永遠都屬於自己既,你係一個好對手,雖然唔係能力好強,但我覺得同你交手係好令我有驚喜
♂:我唔介意一世都輸比你
♀:喂,我介意啊!
♂:咁我認真咁對付你喇!
♀:咁就好,我幾驚你話你之前已經好認真!我好少期待人啊,你唔好令我失望
♂:好,我會出盡十二分力去等你追返我轉頭,到時拉你一把
♀:咁我期待你既背影!
♂:我諗起朱自清
♀:爸爸
♂:畫風變左!
♀:爸爸唔好唔要我,我要抱抱
♂:好啊,到22號我抱你,比你騎膊馬添!
♀:你夠力先好啊!
♂:一定夠,晚安
♀:好啦,晚安喇,聽日我全日都忙,你要乖乖啊!
——
長傾·不見 第一回 @筆友
https://bit.ly/LongchatEP1
長傾·不見 第二十九回 @呷醋
https://bit.ly/LongchatEP29
好久 不見 第一回@久違
https://bit.ly/LongtimeEP1
好久 不見 第七回@換鞋
https://bit.ly/LongtimeEP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特別企劃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你現在收聽的是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祝佐編茶水間生日快樂!我們這集策劃了 5...
承認 婚姻 失敗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台灣會在東京奧運會上與中國台北競爭?
ABC新聞網報導中文譯本
上一次東京舉辦奧運會是在 1964 年,台灣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和旗幟參加比賽。
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
68名台灣運動員正在為他們的奧運項目熱身,但他們奪取的任何勝利都將屬於“中華台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
國旗的藍色圓圈上有一個白色的小太陽——一個取自台灣國旗的象徵——以及五個奧運五環,由國花梅花的輪廓包圍。
這是幾十年前達成妥協的結果,因為中國(正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將台灣(正式為中華民國)視為一個國家。
澳大利亞也不行。在一個中國政策下,澳大利亞“承認”北京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但澳大利亞確實保持貿易和經濟聯繫,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比如奧運會。
該協議被稱為名古屋決議,允許台灣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但不能以他們自己的名義、國旗或國歌。
位於布里斯班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愛德華令文陶(Edward Ling-wen Tao)告訴美國廣播公司,這是一個棘手的話題。
“我要說的是,台灣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以另一個名字、我們的正式名稱或只是‘台灣’來競爭,”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
但他補充說,這取決於與國際奧委會(IOC)的談判。 “我們並不滿意,但這就是現實——就目前而言。”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東京開幕式上顯而易見,當時中國在線流媒體服務騰訊視頻在日本公共廣播公司將該團隊介紹為台灣後停止播放並切換到單口喜劇剪輯。
當被要求置評時,騰訊指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其微博賬戶上發表聲明。聲明說,他們收到了版權所有者的要求,要求停止廣播並關閉直播。
“我們對帶來如此糟糕的體驗感到非常抱歉……我們鄭重道歉。”
翻譯中丟失了什麼?
這個名字提供了一層模糊性,允許中國和台灣的離散解釋。
北京譯“中華台北”為“中國台北”,而台灣譯“中華台北”(這個稱謂是在名古屋協議中由中國鄧小平示意後強加在台灣頭上的名稱)。
第一個更多地與國家有關,而第二個則表示更多的文化聯繫。
“差異是複雜和多層次的,”塔斯馬尼亞大學中國研究高級講師馬克哈里森博士說。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更難,更接近於‘#中國的台北’,而台灣版則有更廣泛的中國文化認同感,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的認同感。
”這場體育比賽源於地緣政治——中國共產黨在 1949 年的中國內戰中擊敗了(當時由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委託管理)執政的國民黨 (KMT)。
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島,而中共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都聲稱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兩個中國政府卻從未詢問過台灣人的意見)
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代表,放棄台灣。
這給了北京將台灣排除在國際機構之外的外交影響力,從世界衛生組織 (WHO)到全球選美大賽。
1979 年,國際奧委會(IOC)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如果台灣為奧運會採用不同的名稱和旗幟,它仍然可以參加比賽。
台灣最初拒絕並在 1976 年(主辦這些奧運會的加拿大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1980 年抵制奧運會。
但台灣在1981年不情願地同意使用“中華台北”,不僅用於奧運會,也用於其他國際體育賽事。
推動“台灣隊”
近年來,一直在推動在奧運會上取消“中華台北”的名稱。
台灣田徑運動員池誠是 1968 年墨西哥奧運會銅牌得主,帶頭發起了這項運動,該運動吸引了數十萬簽名,並於 2018 年進行了全民公投。
“我們是唯一一個被禁止使用我們自己國家名稱的國際奧委會成員,”她在那一年告訴美聯社。
“我們是唯一一個不能唱國歌、不能飄國旗的人。我們是唯一的人。這表明中國對我們打壓有多嚴重。”
但一些運動員表示反對提議的更名,擔心他們會錯過自己的奧運夢想。
當時,法新社報導說,約有100名教練員和運動員舉著標語:“我要參加奧運會”和“政治不應干涉體育”。
國際奧委會還警告該島,如果它試圖更改名稱,它可能會失去競爭的權利。ABC已聯繫國際奧委會和中華台北奧委會徵求意見。
公投最終失敗,儘管 45% 的人投票贊成放棄“中華台北”的綽號。
這個問題是當年公投的 10 個問題之一,其中包括關於同性婚姻和核能的問題。
一項由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 Lindell Lucy 在Chamge網站發起名為 #讓台灣在東京奧運中成為台灣”的新請願書,迄今已吸引了130,000個簽名。 (連署網址:https://bre.is/hDQvSBxu)
在國際舞台上孤立台灣
哈里森博士說,“中華台北”的名稱持續存在是為了安撫中國,是北京孤立台灣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哈里森博士說:“北京一直在努力將台灣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並強烈反對任何暗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活動,通過命名、旗幟和官方交流。”
他說,過去兩年,這種立場沒有太大變化,但在蔡英文擔任總統期間變得“特別不妥協”,隨著中美緊張局勢的加劇,這一立場越來越明顯。
“台灣人非常關心他們在國際上的代表方式,長期以來一直渴望在國際體系中獲得尊嚴和承認,”他說。
“他們非常想以‘台灣’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每屆奧運會都會引發媒體和台灣公眾對台灣困境的辯論和反省。“
“然而,北京強烈反對,雖然地緣政治和市場准入繼續影響全球體育,但台灣人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中華台北’。”
已聯繫中國奧委會和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徵求意見。
《影片配樂》
台灣之路-噴火器樂團
《圖片說明》
●2018年冬奧會開幕式上,台灣運動員 (不得舉代表台灣旗幟) 高舉中華台北旗。(美聯社:邁克爾·索恩)
●被稱為台灣“舉重女神”的郭婞淳將在東京爭奪中華台北。(法新社:吳柴軒)
●台灣運動員不能在台灣官方旗幟下比賽。(法新社: Philip Fong)
●戴資穎是世界頂級羽毛球運動員,無法使用台灣的名義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奧運會。(法新社:泰國羽毛球協會)
●文姿云代表中華台北承載台灣空手道獎牌希望。(法新社:弗拉基米爾·阿斯塔普科維奇)
●當台灣網球選手謝淑薇與比利時選手梅爾滕斯在溫布爾登贏得女子雙打時,中華台北的旗幟出現在她的名字旁邊。(路透社:彼得·尼科爾斯)
●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不會接受中國所謂“一國兩制”的安排。(路透社:Pichi Chuang)
ABC新聞網記者艾琳漢德利報導
原聞網址:https://bre.is/67W7quqJ
承認 婚姻 失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問》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自己最近遇過「最難說服的對象是誰?你想說服他什麼?」我們從說服小孩整理房間,到進行提案希望獲取他人支持,往往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難以採納,導致對話陷入僵局。然而,爭吵解決不了對立,有效提問,才能讓人不知不覺被你打動。如何善用「提問」來說服對方?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doesnt-hurt-to-ask/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好問》的作者是前聯邦和州檢察官特雷.高迪(Trey Gowdy),他曾擔任四屆美國眾議會的議員。他在這本書裡分享如何透過有效的「提問」來說服陪審團(泛指你想說服的對象),說明各種不同的提問技巧和效果,也引用自己擔任檢察官時期的法庭案件進行補充。
他認為:「最有說服力的人傾聽跟講話一樣多;最有說服力的人,問的問題與回答的問題一樣多。」提問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想讓別人更瞭解你的立場,或者只是讓他人相互瞭解,那麼在對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提問,可能會是你最有效的工具。
這本書教我們如何確認自己的提問「目標」,辨認自己的「陪審團」是誰,評估支撐自己的「證據和論點」是否與預期的目標相符。對我自己而言,或許沒有法庭的嚴肅議題需要面對,但是學習一些提問技巧仍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以下分享四個實用的例子:提問可以建立和破壞信任,也可以推捧和削弱對方。
.
【提問可以建立信任】
如果你想透過提問,來達成特定的目標,例如請求對方幫忙、說服對方轉換成你的思考方式、達成共識、異中求同,那麼就必須要注意「舉證責任」(burden of proof)是否能支撐得起你的目標,也就是「我需要多少證據和支持論點,才能贏得辯論並達成我的目標?」訴求越大,就需要越大的說服力。問題越具爭議性,說服力就要更強。相反的,訴求或問題越小,就能以更少的事實或更少的說服力來達成目標。
而通常,當對方跟你之間的信任逐漸累積起來之後,你可以更有效說服對方,或是達成請求的目的。在作者擔任議員的生涯中,有一位名叫雪莉亞的議員很擅長利用「舉證責任和目標不對稱」這個招式來累積信任。
她的典型開場白經常是:「特雷,我想請你幫個大忙。如果你不答應,我可以理解。我真希望自己不必開口,但我沒別的人可以問了。」這常讓作者會以為是什麼天大的請求。
但她下一句的請求通常是:「我可以跟你借支筆嗎?我的不能寫了。」
雪莉亞前面鋪陳的敘述與後面的請求「極不協調、且不對稱」,讓作者經常在聽到請求那麼小之後就鬆了口氣,然後立刻答應她。雪莉亞故意讓她的要求和作者的預期不對稱,結果每當她要求什麼,作者都很容易下意識地說「好」。在小事上答應的反射性作用,讓作者很有可能在對方提出更大的要求上說「好」。
另一種相反的例子是作者曾在超市買菜的時候,鄰居跑來問她:「嘿,特雷,可以耽誤你一下嗎?」作者當然沒什麼心防,「一下」是吧?那就聽聽看對方要說什麼囉。
鄰居:「你覺得邪惡的起源是什麼?我…(以下省略百字)」
作者:「你現在是問了我一個困擾偉大哲學家幾個世紀之久的問題嗎?」然後兩人只好尷尬地結束這場對話。
這是標準的提問目標和請求不對稱的例子,但這種例子會破壞你在別人眼中的信任。因此,提問就像逐漸累積信任的過程,你如果覺得對方提出小要求都這麼謹慎,那麼提出大需求的時候一定也是如此。若對方會認為你對自己的請求沒有審慎評估,漸漸會失去對你的信任,之後你再提出類似的問題時,對方會先採取防禦心態來應對,甚至果斷拒絕。
.
【提問可以破壞信任】
作者在書中提到,尼采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我難過的不是你騙了我,我難過的是我不知道將來何時才能相信你。」友誼、婚姻和商業關係之所以破裂,都是因為起初的微小謊言,最終使人對更大的真相產生懷疑。如果一個人會在小事情上撒謊,那在大事情上面會不會也撒謊?書中有一個作者擔任檢察官的時候的起訴案例,同時展示了利用提問「破壞信任」和「重複提問」的力量。
有一個男子名叫蓋瑞,他被指控殺害了分居的妻子弗里達。弗里達的屍體被人發現在一輛掉落水溝的車子裡,身上有九處刀傷。根據蓋瑞的說詞,當時他獨自開著車子跟妻子在道路上相遇,兩人把車子停在路邊之後,弗里達提出跟他性行為的要求,但他拒絕了,接著弗里達拿刀威脅他。經過一番爭吵後,兩人進到弗里達的車上,蓋瑞說他想阻止弗里達把車開進水溝裡,但他失敗了。接著弗里達拿出刀來說要殺了蓋瑞,所以他為了自我防衛,只好奪刀反刺了弗里達一刀。最後,弗里達身中九刀死亡。
由於蓋瑞始終以自我防衛自居,作者認為他不會說出自己的動機,而且陪審團成員說不定有些還對事實麼真相半信半疑。這時候,作者採取了一個方法來達成目的,他對蓋瑞提問,讓陪審團的十二人從這些問答中聽出端倪。
作者:「蓋瑞先生,你第一次刺在你妻子身上的什麼地方呢?」
蓋瑞:「我不記得了,我想應該是在手臂吧。」
作者:「車內只有一把刀,你奪來之後可以掌控那把刀,你沒有把他丟出窗外,而是刺向她的手臂對嗎?」蓋瑞沉默不語,作者接著問:「你第二次刺你妻子時她說了什麼?」
蓋瑞:「沒有。」
作者:「你想讓陪審團相信你用刀刺了一個女人,她卻連『住手』或『很痛』之類的話都沒說嗎?她真的什麼都沒說?」
蓋瑞:「沒有。」
作者:「你對她曾經向你求歡的細節記得非常清楚,那你記得你第二次刺她的時候,她說了什麼?」
蓋瑞:「沒有。」
作者:「那你第三次刺她的時候呢?」蓋瑞開始保持沉默,作者繼續一字一句問出後面的問題。
那你第四次刺她的時候呢?
那你第五次刺她的時候呢?
那你第六次刺她的時候呢?
那你第七次刺她的時候呢?
那你第八次刺她的時候呢?
那你第九次刺她的時候呢?
作者並不期望蓋瑞自己認罪,而是透過重複的提問,一字一句地讓陪審團透過九處不同的刀傷感到難受,然後難以相信一個被刀子襲擊的受害者竟然什麼反應也沒有。最後,透過對事實的提問,讓所有陪審團對被告僅存的信任感徹底瓦解,排除所有懷疑的因素。這就是重複提問的力量。
.
【提問可以推捧對方】
有一種提問叫做「軟球問題」(softball question),指的是容易回答的問題。軟球問題可以佐證事實、鼓勵對方表達、建立雙方信任、培養親和力。
例如在白宮記者會上,記者如果想讓總統發表正向的言論,可能會問:「總統先生,你的勞動節假期過得愉快嗎?」或者是面試官對求職者問:「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這類型的提問,讓對方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還有鼓勵和邀請的成分,間接地達到推捧對方的效果。
有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候選人被問這類型問題:「你為什麼是最有資格的候選人?請問你一直以來表現這麼出色是什麼感覺?你已經厭倦了完美的形象嗎?」這些都是軟球問題,讓回答問題的人可以侃侃而談,提升正面的形象。下次你如果想藉由問題推捧對方,不妨試試看問一些這種軟球問題。
.
【提問可以削弱對方】
另一種提問叫做「硬球問題」(hardball question),指的是難以回答的問題。這類型的提問可以用來反駁、削弱或質疑事實。仔細觀察以下提問,會發現這剛好跟軟球問題是相反的作用。
例如記者如果想要削弱一位候選人,可能就會問:「你當州長時調整了三次稅,那你這次說的不加稅是怎麼回事?你什麼時候停止上班喝酒了?你的民調為什麼能夠超越XX%呢(刻意問一個很低的數字)?這些問題會讓回答者很難招架,也會被其他聽眾投以防禦性或負面的眼光。
通常採用硬球問題時,希望達成的目的是:降低回答者的信用、信賴度、親和力。在我們平常生活中,你或許也可以察覺人與人之間的提問,誰會對誰提出軟球問題?誰又會對誰提出硬球問題?當我們自己想達成特定目標時,又該怎麼利用不同的提問方式來達到預想中的成效?
.
【說服是一種藝術】
我很喜歡書中這句話:「要成為一個很好的說服者,得讓自己先成為一個可以被說服的人。」只有當一個人的心胸夠開闊,能夠廣納不同意見和想法之後,才能產生最有說服力的論點。說服不只是單純以邏輯和證據出發,更多的時候你要訴諸同理心和情緒的感受,和對方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在異見當中尋求共同的特點。
作者在接近結尾的時候總結到:「說服是漸進的、細微的,有時甚至無法察覺。人類天生不喜歡承認錯誤,我更擅長合理化。讓人重新思考立場是成功的說服,讓人不帶偏見地傾聽你的立場是成功的說服,讓人理解你的來意是成功的說服。」
因此,成功說服的定義「不是強求對方徹底改變想法」,而是在對方心底埋下願意傾聽的意願、讓對方產生新的想法、開始從不同的觀點看待事情,這就已經是很成功的說服。畢竟,能夠說服人們的,通常只有人們「自己」。我們只是利用提問,埋下一個種子,讓它自己茁壯。
.
【後記: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好問》這本書的內容偏硬,或許是作者檢察官的資深經歷,在書寫的時候他用了很多法庭的專業術語,有些段落對於沒有相關經驗的我稍嫌難懂。幸好作者在每個方法和觀念之間,都以實際的案例進行說明,這才讓我比較能進入狀況,進而發揮跟日常生活的聯想力。
作者提到,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良好的溝通者,他們大多經歷過痛苦的成長,遭逢諸多溝通上的失敗和挫折之後,仍然努力改善自己的溝通技巧。作者也不斷強調「準備」的重要性,在進行任何溝通時,事前的準備、蒐集、規劃都不可或缺,如通他很喜歡說的:「雖然準備並非成功的保證,卻是避免失敗的唯一最好辦法。」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良好溝通的準備工具。
讀完之後,我仍不斷思考作者給的建議,如果你不是一個有趣的人,那麼用笑話展開互動就沒什麼道理;假如你天生是個嚴肅的人,那就找些嚴肅的話題來貫穿談話的內容。或許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機會去持續練習,準備,失敗,然後再準備,再失敗。一步步前進,去成為你希望別人成為的那個人。
.
感謝 堡壘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承認 婚姻 失敗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特別企劃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你現在收聽的是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祝佐編茶水間生日快樂!我們這集策劃了 50 Facts About Zoey,收到了 100 多個題目,再抽出 50 題作為我們的題目。這集將由助理 Claire 擔任主持人訪問我,希望能帶給你輕鬆、更認識我的一集有趣節目!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
*訪談綱要*
(這一集以整理所有提問取代時間標註喲)
Q:(提問者小魚)覺得美國跟台灣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Q:(提問者Daisy)怎麼確定每個選擇都是 OK 的?比如:嫁到國外、自媒體創業、在美國到處搬家,下決定前一定也會擔憂或懷疑吧,妳怎麼判斷這個選擇合不合適呢?而做了如成效不如預期時,妳怎面對結果?是放棄還是修正或是誠實面對自己承認失敗?
Q:(提問者PeiPei)怎麼維持幸福婚姻?
Q:(提問者YinChun)生活中的小確幸是什麼?
Q:(提問者chris)小時候的成長環境?
Q:(提問者Chrissy)搬到國外後會覺得和家人的相處時間太少嗎?
Q:(提問者雅欣)如果你是一個星球的掌管者,你希望它是什麼樣子?
Q:(提問者Irene)怎麼維持身材?
Q:(提問者Zeon Wong)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
Q:(提問者哲宇)最理想的前三個工作,為什麼?
Q:(提問者宛鑫)多久會打掃家裡一次?(美國的家會不會很大,掃起來很累啊)
Q:(提問者Vivian)有沒有一句名言/話,陪著妳成長、克服困難?
Q:(提問者瑞琪)The best & worst date in your life?
Q:(提問者Littlegentle)最想再去的一個國家,為什麼呢?
Q:(提問者自由築夢)想請問人際方面,如何增加識人能力,知道眼前朋友值得深交或是未來可能會有問題?
Q:(提問者Angel)可以分享居家佈置的點子嗎?
Q:(提問者Barbie)近期的書單?
Q:(提問者Cynthia Tong)我是個脾氣很差、很衝,講話又很大聲的女生,請問要如何減緩這類毛病?
Q:(提問者Abbie)除了沙漠還有哪裡是此生最想去旅行的地方?
Q:(提問者Cindy)好奇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Q:(提問者Sunny)有什麼維持遠距離戀愛的方法嗎?
Q:(提問者Lyera)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
Q:(提問者明明)想知道Zoey的黑暗面
Q:(提問者小何)請問有沒有曾經在旅行中或日常遇到靈異事件?
---------------------------------------
【佐編茶水間】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tlrLIS
Android收聽 http://bit.ly/2K1Jkbg
Youtube收聽 http://bit.ly/2tyGcsr
Spotify收聽 https://lihi.cc/1GyC2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UBokecICVU/hqdefault.jpg)
承認 婚姻 失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很多人都想結婚,但真正想離婚的又有幾多個?香港離婚率日益高企,分分鐘你身邊已經有幾個離婚例子!離婚原因不外乎那幾個,但當雙方真正談到離婚,其實又有甚麼要講的呢?愛侶離離合合,總離不開律師,他說處理過的個案中,最常「嘈大交」的,不是婚姻失敗誰對誰錯,反而是為了一個字!想知到底是甚麼字?請睇《男女之間》Video Talk!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https://youtu.be/0fspyD1XI7s)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離婚 #結婚 #婚姻 #律師 #男女之間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hxSWmWPENA/hqdefault.jpg)
承認 婚姻 失敗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身心靈:難為正邪定分界 ~ [相聚一刻] ep126 Part 1
播出:2016年7月25日, 8pm
嘉賓:周兆祥博士
主持:Esther Lee
監製:Carlos Tsang
場地:匯智社
欲收看所有節目,可成為免費或正式會員繼續收看。
www.togetherradio.net
內容:
最近身心靈界別,發現有些清算活動(Character Attacks),目標是一些當代很重要的領導人物。一如商界、政界、宗教界、教育界,身心靈界一樣有清算,感恩都是健康的吧,他們談的是竟然有宗教領袖人物大攪性愛派對?甚至有曖昧的戀愛婚姻關係,又攪出人命?有人的學歷是平價買回來的?著書立說的實驗根本沒有真的做過?有些驚世駭俗暢銷書的作者,只是街頭流浪漢,事業及經濟極拮据、無數次的婚姻失敗者(結第七次婚),這樣的人也有資格教人嗎?
只是,今集我們並不去探究他們有沒有真的做過這些事,要証明其真確性並不可能,而且會引起極大反應,況且[相聚]並不是八卦雜誌式的訪問,我們沒有興趣探索別人的私生活。那我們想談的是甚麼?就是,身心靈界,如何為正邪定分界?如何以錯修正呢?一個極高難度的話題。
宗教有對、有錯嗎?誰對、誰錯?甚麼是對?甚麼是錯?誰有資格定錯對?今集,我們請來重量級嘉賓,周兆祥博士,今次他並不是來談綠色題目,而是來深談這個非常重口味的話題,祥哥和Esther的論點並不完全相同,但方向非常一致。這世界是否需要一些完美的人,才能為世界做事?
最後,無可厚非的是,宇宙對於選擇什麼人做甚麼事,絕對有其一套奇妙的思維,而且絕不缺乏幽默感。我們當今世上兩大宗教領袖,就有尊貴的王子,拋妻棄子、放下身段去尋找解脫之道;也有出身極寒微,目不識丁,做木匠的鄉下佬,為了拯救靈魂,被釘死在十架。
成名前"瞓街"的、一貧如洗、有學歷、沒有學歷的,更大有人在。甚至極具爭議名著Conversation with God(與神對話)的著名作家,Neale Donald Walsch也公開承認,他所教所寫的,他自己都不相信,也不跟從,他只是順服上天給他的使命,把資訊寫出來成書給人看了。OMG!!! 這種坦誠,誰能做到?就只有Neale Donald Walsch了。
祥哥的論點是,如果那個被上天揀選的人,道德、學歷、行為都不合乎水準,而他們所寫、所講、做出、所教的,卻改變千百萬人的生命,令人脫苦海,那可以嗎?而我的論點是,如果上天揀選你和我去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有誰能抗拒、批評呢?上天必定自有其美意吧?你看完之後,可能有很多衝擊,亦可能無,歡迎你分享你的看法。
************************************************************************************
免責聲明:今集內容極具爭議性,不是給普羅大眾觀看的。如果閣下對宗教有強烈感情,今集未必適合你。或者,你從未聽過網上任何身心靈電台節目,亦絕不應該是你的第一集。敬請留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L6iROoxHP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