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了一趟書的旅行,下一站? //
在經歷一連串北中南三個地方連線舉辦的分享會後,《#爸爸的小貨車》新書宣傳分享會終於告一個段落了(灑花🌸)。不得不說,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這些分享的片段,現在想來會覺得有點扼腕,早知道每一場都錄影起來留存,因為很多時刻它不單單僅只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多人齊聚一堂時,彼此激盪後而得的美麗的經驗。
這篇文章是想節錄那些過程中迸發的珍貴片段,
趁我的記憶還沒消失之前……
----------------------------------------------------------
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個過程是:有些問題會在不同的分享會中重複,但是因為與談的對象不同以及思考沈澱後的時間不同,答案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回應越來越清晰。舉例來說,很多人會問我這本《爸爸的小貨車》背後的創作動機以及預計服務的對象?是否有設定特定年齡層的讀者?
▎給誰?
對我而言,我自發性的原創作品往往是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把那些想說的話、想藉由文字與圖像傳遞的價值透過繪本這樣子的形式呈現,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我是沒有設定說要給誰看的,我在意的是這個作品是否能夠如實地呈現我所投注的情感與精神?是否能先滿足我的 #內在小孩?
我覺得設定適讀的年齡層對於行銷上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就如同上週日由高雄市立圖書館邀請陳玉金老師以及譚淑娟老師的繪本講座中分享的,作品設定特定的年齡層、有特定的議題其實在行銷操作上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你在規劃這本書之前已經把讀者輪廓畫清晰,你只要找到接觸他們合適的渠道,基本上後續行銷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此外,對於新手爸媽要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時,也是一大福音,特別是現在這種一指下訂的網購時代,你沒有了在實體書店翻閱以及徵詢書店經營者意見的機會,只能憑藉著出版社提供的資訊以及網路上零碎片段的訊息做判斷(但不得不說,踩雷的機率也所在多有😂)。
回到我為何沒特別設定讀者輪廓與年齡層這件事,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繪本」很多時候的使用情境是「#親子之間」,是父母與子女透過一本圖像故事開展的旅行,所以如果只偏重某一方,不覺得很可惜嗎?我心目中所認定的好作品理應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從記憶的資料庫翻找出屬於他們的回憶與體驗或甚至是接下來想獲得的嶄新經驗,就如同聖修伯里的《#小王子》一般,不論你是誰、你在哪個年齡層,你都能在這些文字與圖像間找到你的安身之處。
▎喚起的記憶
另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部份,是讀者在閱讀完這本《爸爸的小貨車》後所喚起的記憶。在這次與寶鳳老師的對談中,她問了一個問題:「在書中一直沒有出現爸爸的臉,作者是設計(希望)讀者能將自己爸爸的形象投射在其中嗎?」其實針對這點我在其他場分享會也有提到,我會這麼處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想投射出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一種保有距離感的關係。或許對於不同家庭的感受不太一樣,但對我而言,爸爸往往是那個處在上位的角色,雖然你知道他總是會在你需要幫助時義不容辭地第一個站出來,但多數時候都是某有一段安全距離的狀態。我曾經想過要打破和家人之間的這種距離感,但老實說,比我想像地難上許多,所以就暫且先安放著。
但不得不說,我非常非常喜歡聽到讀者回饋給我他們的親身經驗,在每一次的分享中聽到不同讀者因為這本書而喚起看似相同卻又不同的經驗,真的是非常美好的收穫。像寶鳳老師就有分享到她小時候家裡是沒有小貨車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台 #kawasaki 的機車還有船(?),而且真正令她印象深刻的不是旋律,反倒是每次機車要發動時,爸爸喊著:「抓緊囉!」的聲音以及他背後的溫度,也有讀者反饋她想起的是雙手無法環抱的爸爸的肚子(笑),還有讀者回信給我她所描繪的與爸爸之間的畫面,樸拙的筆觸滿載著好多好多的情感在裡頭,好美好美~
▎眼淚的味道
那天在分享會之前,小房子書鋪的管家們跟我分享了一個她們在這本書裡頭的觀察,讓我發現了一個從未用這樣的言語詮釋的可能。管家們說,她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畫面看起來用色很繽紛多彩,但不知為何就藏著一種灰灰的感覺?我聽到這裡就順口說出一句:「或許是眼淚的味道吧!?」其實在其他場次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但第一次是用顏色的方式陳述。很多人與我分享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眼淚總忍不住地滑落,可能是這本書中的文字與畫面,讓他們想起一些和家人間的回憶,特別是已經成年的讀者們。我想,這或許跟一個人的閱歷有關,小時候的我們曾經歷的那些事,長大後都慢慢化作一個個寶貴的回憶。
回到這本書,我會回應「#眼淚的味道」是因為在畫這本書的過程中,已經不知道流淚了幾遍,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有點好笑,就這樣不知何故地掉淚,表面上以為自己很堅強,但當觸碰到這些敏感而脆弱的部份時,眼淚還是會撲簌撲簌地掉,然後跟自己說一聲:「阿~好難喔!」繼續拍拍肩膀繼續畫。不過或許這樣淬鍊而出的作品才珍貴吧,它記錄了某一個時刻的我,如實地呈現那個難以拿捏又容易流於濫情的部分。
▎下一站?
很多分享會或訪問都會問到這題:「接下來要準備帶給大家什麼新作嗎?」老實說,早在這個問題被提問之前,我已經自我戰鬥了好一段時間。從2019年發行第一本原創作品《Vacances d'été》(夏天的假期)、2020年《La Rivière》(河流)、2021年《Le petit camion de papa》(爸爸的小貨車),平均每一年推出一本作品,那接下來呢?
一本書的成形動輒一兩年以上,所以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問了自己好一段時間,有一陣子還因此覺得:「阿~是不是江郎才盡了?」然後顯得焦慮,但我發現我還是很認真地生活呀,只是它不再僅只是以繪本創作的方式展現。回顧2020年下半年到現在,我開始嘗試撰寫部落格、建立官網、比較頻繁地更新經營動態、提供插畫設計職涯諮詢服務、開發聯名產品、到大學開課、四處分享開立工作坊或講座、申請國際藝術駐村、持續地進修占卜療癒,甚至經營起了Podcast,當然還有持續地接案創作。某種程度上在回頭看,這些也是很棒的創作與累積呀!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下一個作品是什麼?但我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感受生活、吸收、累積、轉化後產出吧。分享一段近期看到很棒的文章,來自章成禪師 的《#人生瓶頸怎突破?放下自我,去欣賞!》:「這個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提升的感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是從別人對你的眼光、對你的信任、對你的欣賞、給你的位置...你也會看到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一直在往上走了。但這些事情的發生,完全不是像人家講的,有一個成功學,然後因為我想要成功,所以我就去實踐它...這完全不是那種目的取向的東西,而是什麼呢?它就只是「#一種生活」,就只是在「一直這樣去過生活」中,水到渠成時演化出來的實相而已。」有時候會陷入一種需要不停往前的人類木馬程式,但老實說,這個人生迷宮裡頭,你怎麼只想著要往前,而沒想過要往上呢?
最後要感謝所有曾出席或來不及出席的你,願意閱讀至此。不知緣分會帶我們到哪裡?但我對這一切充滿感激,也期待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有任何反饋,都歡迎留言給我或分享給更多人看見,那將會是很棒的收穫:)
★如果你想持續獲得很棒的文章,歡迎至留言區訂閱我的電子報:D
#繪本 #插畫 #繪本分享 #國際 #藝術家 #理想生活 #創作 #療癒 #人生 #生活 #自我成長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插畫家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的推薦目錄: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 在 小紀老師的幸福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情緒=情感?❌
好關係=連結快樂?⭕️
幸福關係的秘訣:每天快樂多一點,痛苦少一點!
建立關係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我諮詢超過500個案例當中,100%都與五大關係不和諧有關: #親密關係 #親子關係 #人際關係 #自己關係 #金錢關係 。
其實所有關係的建立,都有關鍵的共同元素,那就是:「快樂」和 「痛苦」!大家有機會回想一下自己的本能反應,是不是自然想要「追求快樂」以及「逃離痛苦」!
剛談戀愛時,為什麼那麼喜歡見到對方?喜歡和他/她聊天?因為對方會傾聽我、稱讚我、感覺很了解我!所以相處起來就像夏天的刨冰,清涼、爽口又甜美!
互相吸引的兩個人,為什麼無法持續好關係,最終因為無法忍受彼此帶來的痛苦而分開?其實兩個人都是原來的自己,變的只是看「優點」和「缺點」的焦點不同而已!
剛交往的兩個人,探索的是彼此美好的一面,連結的都是快樂!在放鬆的狀況下,自然有聊不完的話題!剛出生的嬰兒,因為還在學習,當會爬、會走的那一剎那,父母都超級開心的拍手鼓勵。因為一開始的期待值很低,彼此都很容易開心和滿足!可漸漸地,因為愛的越深,期待越高。不論是 #親密關係 還是 #親子關係 ,達不到內心的期待值時,不再用鼓勵和讚美來對待,反而把「情緒」當成了「情感」來表達!
明明內心想要表達的是愛,但是對方接受到的卻是一次次帶著責備與貶低的情緒。漸漸地,「快樂」在彼此的關係中逐漸遠離,留下來的卻是「痛苦」不斷地連結。這時候,你會想逃嗎?
最近太魯閣火車意外事件,很多人在瞬間失去最愛的家人及友人。新聞裡一幕幕哭喊、辛酸的畫面,這樣天人永別無法好好說再見的故事,也是我的曾經!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方式,好好和解內在的那個遺憾!
四年前我接觸到 #NAC #神經鏈調整術 的對話技術,深刻體會到愛一直都在。我們可以瞬間讓痛苦的記憶,幻化成美麗的彩蝶!即使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決定愛的強度和長度!
從此刻開始,您可以馬上改變生命的樣貌:每天讓「快樂多一點」,「痛苦少一點」!幸福和愛就會一點一滴流進你心裡!神奇的是,你雖然只是改變了自己,周圍的人也會開始改變喔!
#小紀老師的幸福學
#NAC神經鏈調整術
#幸福100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此日。重聽:
https://youtu.be/RRfaDoazAoI
我曾寫過一小段關於那年夏天的記憶:
「考前一個月,高三早就停課,我們還是天天去學校K書。六四事件爆發,三兩哥們兒出來歇息抽菸總會順便為中國未來發一陣愁。上街覓食,到處都在放〈歷史的傷口〉。直到現在,每聽到『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我都會回到那年酷暑的南昌街,太陽晒得一切都脫融了顏色。熱風颳起來,帶著小吃店炸排骨的油煙味。」
那年剛解嚴不久,黨國宣傳機器仍然瀰天蓋地,北京爆發學潮,電視新聞激動得一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就快成功的模樣,報紙都已經光明正大寫「北京」,電視卻還是小心翼翼地稱呼「北平」。中學生一群群被動員去中正廟廣場參加靜坐聲援,但我和哥們兒就算沒有聯考壓境,也不可能去參加那種大家一臉傻樣合唱愛國歌曲的聚會,那股陳腐的「團康味兒」,我們避之惟恐不及。
六月初,我們都以為抗爭差不多到了撤場時候,大家還替對岸學運青年擔心會不會有「秋後算帳」。電視上瘦得像猴的侯德健,就著一支手電筒的光,在絕食帳蓬裡唱「漂亮的中國人」,那段錄影,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啪地展開墨色淋漓「天下為公」大條幅的畫面,都深深印在我將滿十八歲的腦海。
侯德健在帳篷裡唱歌是鎮壓前一天的事,千想萬想,想不到共產黨真的開槍了。那天我大概沒有落淚,而是震駭不能相信。整夜失眠,寫日記,滿腔民族主義的熱血,覺得我們有責任接續壯志未酬的對岸青年,扛起中國民主的未來,無論如何,不能放下那片千瘡百孔的土地……。
奶奶和叔叔都在北京,住處離長安大街不遠。好不容易撥通了電話,叔叔在那頭説:沒事兒,解放軍這不都在保護著咱們呢。我們都知道他話裡有話,人平安就好。後來,爸媽去探親,才聽叔叔説了那陣子親歷的故事。都三十年了,還是不方便寫出來。
後來,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共黨政權紛紛垮台,那些瀕臨解體的威權政府,大抵沒敢向老百姓開槍,都是看到了中國六四的教訓。九個月之後,台北爆發「野百合」學潮,那兩句「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正好回贈給國民黨。我們在中正廟廣場也不是沒有擔心過他們派軍隊來清場,但國民黨再笨,也不可能犯那樣的錯誤了。
再後來,我去了很多趟中國,交了不少朋友,從六零後到九零後,有寫作的,做出版的,開店的,有各地廣播同行,當然也有許多搞音樂的。身為台灣人,到彼地作客,我總是恪守分際,盡量不提敏感話題。但我無數次聽那些新朋舊友,包括幾位有黨員身分的,和我聊起六四。親身經歷過的,總會絮絮說起那時候他們人在哪座城,參加了怎樣的遊行示威,事發又怎麼躲了一陣,或者經歷了幻滅之後,怎樣重新做出人生選擇。年輕一點的,比方一位八零後的朋友,則曾經咬牙切齒地說: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共產黨垮台,走著瞧,我們看是誰氣長……。
從蘇聯到東歐,六四之後那幾年,我們都以為「暴政必亡」,中國走向民主之日亦不遠矣。誰想得到,六四竟會在整整三十年之後,仍是中國土地上不能說的禁忌,真相仍然深鎖,統治者的控制手段也愈來愈綿密、愈來愈收緊。誰想得到,2019年的中國,言論尺度竟比十年前、二十年前還更倒退、更保守,更無法和八十年代末那曇花一現的開放時期相提並論……。
在台灣,二二八的禁忌從1947年事發,到1987年解嚴,沉埋壓抑了整整四十年,我們覺得那已是天長地久。六四至今,竟也三十年了。任何政權背負這樣污黑血腥的歷史罪惡,捂得愈久,未來要付出的代價必然愈大。我仍然相信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時矇騙所有人、永遠矇騙少數人,但不能永遠矇騙所有人。
如今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滿腔民族主義熱血的小青年,對於任何訴諸集體情緒的煽動召喚,也慢慢懂得警惕了。然而六四仍是我輩人生命中一則不可能磨滅的重大紀錄──我們都記得當時自己在哪裡,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
許多事情,三十年後,我仍然不敢說都明白了。然而盡量記得自己看到過的,感覺過的一切,或許是始終可以做到的吧。
播出曲目:
黑鳥 / 無助→抗爭→團結(1990)
崔健 / 最後一槍(2011《搖滾交響音樂會》實況)
侯德健 / 漂亮的中國人(1989.6.3. 天安門廣場實況)
Carsick Cars / 廣場(2008)
李志 / 廣場、人民不需要自由(2009《工體東路沒有人》愚公移山演出實況)
萬能青年旅店 / 在這顆行星所有的酒館(2010)
張雨生 / 沒有煙抽的日子(1989)
陳昇 / 爸爸(2002《一朝醒來是歌星》實況)
羅大佑 / 彈唱詞(1990)
達明一派 / 天問(1990)
達明一派 / 回憶有罪(2019)
黃衍仁 / 媽媽你沒有過錯(2019新編)
崔健 / 一塊紅布(1991)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
❖歌詞在下面❖
----------------------------------------------------------------------------------------------------------
演唱:小峰峰
作詞:小峰峰
作曲:小峰峰
編曲:恩德Andy18
吉他:韓俊平
和聲:小峰峰、Saikon
製作人:小峰峰
混音:陳秋潔
監制:瀟喆Sean
OP:鯨魚向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窗外天空好像開始下大暴風雨了
我可不可以送你回家呢
或許這樣我就能夠
像以前那樣的陪你說說話
我撐著傘還是會偏向你那邊
害怕雨水打濕你的臉
全都是因為習慣
怎麼怎麼說 現在怎麼那麼心酸
故事又回到最開始的那一瞬間
故事的季節 那是個炎熱的夏天
男生的告白 女生也沒有拒絕
他還記得初次見面 她穿的是藍色裙擺
他像個小孩 所以才會成熟那麼晚
還是個男孩 不能夠給她未來
他怎麼不明白很多事都在改變
有些時候 他就默默只能夠自我責怪
從開始粘著 笑著 哭著 哄著
吵了 淡了 懂了 直到以為都看透了
記憶裡那些所謂的美好畫面
Oh像在眼前 最初依稀模糊在重現
你別拒絕我 也別為難我
你知道這樣我會失落
就讓這場大雨淋濕我吧
強迫的所有幻想別再去掙扎
直到你轉身的那一刻
我偽裝的保護色
已經全部崩塌
不讓你看到我的脆弱
不奢求你會想起我
你背影漸漸模糊了
遠了小了看不見了
我被大雨淹沒
窗外天空開始下雨了
你能不能留下就先別走
簡單的敘舊 不說從前說以後
這只是我多想跟你待一會的藉口
可惜你從前說的那些我都不懂
懂了之後挽回 太晚了已經沒用
如果早點成熟 別等到你失望之後
看到你淚水在流 祈求你別走
懦弱的我 想躲 活該自己難過
再也不像 再也不像
剛開始在一起時那樣
想到曾經擁有 眼淚不停的流
窗外的雨還沒停 能不能先別走
你別拒絕我 也別為難我
你知道這樣我會失落
就讓這場大雨淋濕我吧
強迫的所有幻想別再去掙扎
直到你轉身的那一刻
我偽裝的保護色
已經全部崩塌
不讓你看到我的脆弱
不奢求你會想起我
你背影漸漸模糊了
遠了小了看不見了
我被大雨淹沒
直到你轉身的那一刻
我偽裝的保護色
已經全部崩塌
不讓你看到我的脆弱
不奢求你會想起我
你背影漸漸模糊了
遠了小了看不見了
我被大雨淹
天空好像開始下大暴風雨了
我可不可以送你回家呢
或許這樣我就能夠
像以前那樣的陪你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u/1824055024
❖歌曲上架平台
➸ 酷狗音樂 | http://t.cn/AiN8wrkp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8sX2SD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歡迎投稿音樂/攝影作品)
❖Original Photo by Ant Rozetsky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c3DwQPfXEU/hqdefault.jpg)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tln19u00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eTHZK0Xq7soXW44h01SJGR8r9nA)
所有 記憶 回 到 夏天的 畫面 在 BUKTOP Hu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歌名:懵懂
音樂來源:free roses | nostalgic old school rap beat
詞:黃子洋 劉品麟
無人的夜裡面
雜念像是利劍
雜誌看了幾頁
想起初次見面
想想那年夏天
所有畫面乍現
那畫面清晰浮現卻已過了有效期限
記得你穿的白色長裙還有小熊維尼上衣
矮小的身材嬰兒肥的臉蛋讓我直接愛上你
我鼓起勇氣邁步向前往你 靠近
你低頭 不回應 但我看的出妳很高興
這是第一次約會
沒什麼浪漫結尾
我只知道那天晚上吃的真的好貴
時間來到去年的冬季
和你走在擁擠的東區
那時的我們還有點稚氣
當時想牽你還有所顧忌
依稀記得那時我很屁
但你不曉得我多努力
衣服褲子一定要穿的得體
腰上皮帶一定要繫上古馳
我們第一次的牽手
就在你家那個巷口
你還怕被你爸爸看到的緊張叫我快走
當我回頭
只看到你輕輕的揮手
那時你多麼害羞
Hey babe 你一直是我的唯一
(時間逝去我成你收集的其中之一)
Hey babe 我一直無時無刻想你
(而sorry那些約定我仍然這麼相信)
Hey babe 你一直都在我的記憶
(是否在你眼裡我還有 一席之地)
Hey babe 我一直不曾有過懷疑
(babe我對妳不曾懷疑)
又過了一個冬
她變得不再幽默
以前不曾對我兇
還多了一絲冷漠
約會遲到半個鐘
來了還是兩人沈默
我還以為我做錯了什麼
問了他 他又不說
時間悄悄的流去
回憶慢慢的累積
我們走過的痕跡
之後再也不曾提起
兩個人的世界
剩下虛偽的假面
這一切一切
也將變成紀念
紀念那時的衝動
紀念那時的懵懂
紀念那時的青春單純天真和那一起放的天燈
而我會一直走下去 直到夢想成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_q9Im2Cs7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