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小結放留言!)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布蘭達&維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聽這集完整版內容,我們會放在Podcast副頻道中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Nt3FWPT4tKcbJeaKTMfOQ 或是音頻平台也可以收聽👇 https://brendaandwinnie.firstory.io/ ✈沒想到衣物整理相關的影...
房務員穿著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 小結
獨編第一次看到這兩個研究時,只覺得當下毛骨悚然,但並沒有留下太多後續的感觸。
直到這幾天追完《魷魚遊戲》,看見人性在瀕臨絕望時刻的細膩刻劃,再回頭看米爾格倫實驗,才意識到,原來普通人也「很可能」在整個社會體制的作用下,成為他人眼中的惡人。
房務員穿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陣子懷舊網紅張哲生,在粉絲團公開協尋了幾個網友斷了音訊數十年的親友後,在昨日突然發公告說,有數位被尋者私訊他說不願被打擾云云,且張哲生也承認無法掌握委託者與被尋者有何恩怨情仇,於是維持數星期、熱熱鬧鬧的「超級任務」便戛然而止。
「尋人」不成那多尷尬,還是「尋書」好。
我好像在以前的文章提過,家父一直念念不忘年輕時讀過一本書叫《燕語花香》,若是他年輕時讀過的,那這本書大約也有半世紀了,若有書友知曉,還請不吝指點一二。
接下來我也想找兩本小時候讀過的書,難度應該沒有那本半世紀前的《燕語花香》那麼高,但我用各種關鍵字搜尋仍然毫無所獲,在此請求諸多書友提供情報。
兩本書都是我小學高年級至國中階段在書店看白書讀到的,所以出版時間應在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半。
第一本書忘記書名了,可能是一作者的專書也可能是合輯,若是合輯,有可能是《日本怪異小說選》之類的書名。裡面有許多短篇詭異小說,目前我還記得三個故事:
第一則故事是一群人在海濱公路騎腳踏車,遠遠看前方也有一群車隊在慢慢騎,他們玩心大起說要超車前方車隊。他們快速狂飆超越車隊,遠遠甩開他們後,有人問說我們剛剛飆越他們時,他們好像開口喊了什麼。不久,他們有看見前方有一車隊,他們又狂飆超越他們,又有人說飆越他們那瞬間,那車隊大喊了些什麼,而且剛剛那車隊好像跟第一個車隊是同一群人,而且......他們的穿著和車子和我們好像一樣?這時,他們發現自己迷路了,在一望無際的海濱公路,兩邊全是一樣的海、沙灘、椰子樹,他們完全看不到終點,只好在路上慢慢騎,希望能找到岔路拐出去。此時,一隊車隊突然從後方飆越他們,他們忍不住大叫。
第二個故事是,某人被陌生人告知,戲劇結束了,要撤掉了。原來這個世界只是一個舞台而已,主角也只是舞台上的戲偶。並解釋主角自以為開車移動其實只是佈景的移動,就連搭飛機出國也只是讓主角受麻醉昏睡後換成外國佈景而已。最後舞台監督大喊關燈,太陽暗下,一個工人來把主角拆成數塊,放進箱子。
第三個故事全部以一小孩的日記敘述。「當船員的爸爸隔了半年終於回來了,帶回一隻猴子給我玩。」爾後的日記是爸爸又搭船出海,紀錄小孩與媽媽在家養猴子的過程,後來猴子一直脫毛,身體變得光禿禿的,猴子也學會越來越多技能,最後甚至開始能學人的語言。直到大半年後爸爸又回來時,給猴子穿上衣服,差不多已經跟人類小孩沒兩樣。爸媽決定把猴子留下來養。最後一則日記是,小孩晚上偷聽到爸媽討論起這件事的對話:「原來世間真的會發生這麼奇怪的事啊。」「是啊,而且還發生了兩次。」
我只在書店翻過這一本書一次,留下的印象極深,可惜幾十年來未曾再看過,希望有書友能夠提供訊息。
第二本書大約也是同時期在書店翻的,這次資訊比較多,但就是因為書名太簡單,搜尋結果雜亂如林,一時依然無法精確找到資訊。
這本書名叫《13》,是新加坡小說家的作品,收錄十三篇恐怖小說,封面是綠色底。舉幾個有印象的故事如:一個富有的老人住進醫院最頂樓,後來因為例行檢查而移往低樓層,又因檢查出了問題、病情有了變化,住院的樓層逐步降低,最後送到了絕望的一樓,這故事對於被家屬的遺棄以及醫院的冰冷、疾病的恐懼描寫得極好。其他有印象的片段諸如愛看恐怖片的婦人克制不住喝人血的欲望而灌下整瓶洗髮精、一群小孩跑到人家房子探險竟碰上了喜歡收藏人腳的變態......當時的我對新加坡只有聽說「不能吃口香糖」的粗淺印象,看完這本小說後,我對新加坡的想像就變得有點扭曲了。
我長期走訪各種新舊書店,各種書也經眼夠多的了吧,但這兩本是我這一二十年來,從未再寓目的作品,彷彿我是跑到平行宇宙碰上這兩本小說的。望有見多識廣的書友能提供資訊,讓我與少年時只一日邂逅的作品再續前緣。
--
補記:
原文由於圖片文字選字不察,只能刪文重貼,有部份書友留言也一併被刪除,非常抱歉。一位網友提供第一本書的書名為《10點56》,我目前正在搜尋相關資訊,但也猶如大海撈針,不相干的資訊太多了。
再記:第二本書經書友查詢與提供情報,我確認為黃卓倫作品《13》,由林白出版社出版。終於找到了!!結果封面根本不是綠底,但那個詭異的人像記憶猶新,當初嘉義金石堂的擺設與讀完的不適感,都上來了!
房務員穿著 在 布蘭達&維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聽這集完整版內容,我們會放在Podcast副頻道中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Nt3FWPT4tKcbJeaKTMfOQ
或是音頻平台也可以收聽👇
https://brendaandwinnie.firstory.io/
✈沒想到衣物整理相關的影片我們做了好多XD
1. 極簡人5分鐘洗晾衣服,兩套衣物真的夠嗎?
https://youtu.be/rMTZQD0K-MY
2. 20個我們無法捨棄的物品
https://youtu.be/BxfK1dvXZu8
3. 媽媽家第2次大整理:一次搞懂「整理很多次」的意義
https://youtu.be/Y42suxp1siQ
4. B&W四季完整穿搭,符合各種天氣與場合
https://youtu.be/nWmE6VOyC-c
5. 到你家整理房間實錄!東西這麼少為什麼還是這麼亂?
https://youtu.be/QZ4Vwpsd0v8
6. 整理師到府整理企劃:5秒精準摺衣法
https://youtu.be/fJSut5IUIZ0
7. 整理師到府整理企劃:夏季短袖上衣但卻很厚?
https://youtu.be/xEHSlG7sdx4
8. 極簡人物品財產盤點,只要88項物品就夠了
https://youtu.be/yE_8G4olgBc
9. 72件物品就夠用!極簡人財產盤點:談衣物穿搭
https://youtu.be/McoD67XTMjw
10. 規格化衣櫃的5大好處
https://youtu.be/qE2lvSZDviE
11. 「黑白灰」才叫做極簡主義者嗎?
https://youtu.be/zVHrju-IVhk
12. 回覆極簡鄉民的問題:你們是因為工作不用見人,衣服才可以那麼少
https://youtu.be/7E3b7o7SslM
13. 極簡屋HOME TOUR:五坪小套房究竟怎麼住兩個人?
https://youtu.be/avLHT3QuciY
14. 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的穿衣標準
https://youtu.be/EMOrn5UDlAc
15. 確立臥室的空間意義及行為、穿著與保養的意義 (線上課程)
https://youtu.be/4mGdS6XYNW0
16. 臥室空間配置、保養品、衣物的收納整理方法 (線上課程)
https://youtu.be/tNBpPPsDlp0
17. 設計自己的空間及物品整理計劃:臥室&保養品&衣物 (線上課程)
https://youtu.be/kHQiKdUQvcM
18. 案例空間解析-臥室篇 (線上課程)
https://youtu.be/I6cdTfy9T6U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60個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和B&W聊聊更深入的簡單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KLIUBkFPfFa199nJKC2KA/join
無法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的海外地區朋友往這邊👇
https://www.patreon.com/brendawinnie
✈ 一級極簡人玩家任務 Minimalist Player One 🗝🗝🗝
https://minimalistslife.wixsite.com/wix-winnie/main-mission
✈ 我們的少食練習日記:不被物品綁架,也不被食物綁架ING
https://vocus.cc/true-minimalist-bw/introduce
了解更多的布蘭達&維尼 ✈ https://minimalistslife.wixsite.com/brendawinnie

房務員穿著 在 解婕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以為疫情時間就不會有美女的影片嗎?
遠端視訊要求對方換成你要的樣子,真的很硬!
哈哈哈,婕翎的腦袋是不會讓你看影片失望的。
我只能說這支影片非常精彩!!!
換裝福利片,不用謝謝我了。
✨頻道會員專屬✨【漏網片段】遠端變裝秀等待中的大家都在聊什麼
https://youtu.be/ltb8OmpHL10
========
更多好笑87的幕後花絮、未公開影片,都在會員專屬區,快加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y0L5Y-h0-s8t4XZs49gXw/join
除了會員專屬影片外,不定期開會員專屬直播哦!
========
/本周新片/
✨請員工們在家各自煮菜給大家看,我只能說,我真的想不到啊!!大家都在混
https://youtu.be/8UWafS5tuIU
✨婕翎因為一件事無法接受,而不跟妹妹子玄說話一個月。今天就讓他們說清楚,請準備好衛生紙。(ft.子玄)
https://youtu.be/i27SRvq-bU4
/防疫期間沒事千萬別出門系列/
💒待在家快發霉了嗎,對!我家發霉了 !
https://youtu.be/fbP5b-MxKr4
💒五個女生交換彼此的一天,到底能多香呢?(ft.瑀熙 路路LuLu 語謙 艾瑞絲)
https://youtu.be/134XnDeqRjQ
💒這一波疫情大家還能多慘呢!!電話大突襲(ft.阿達 6tan Sandy 子玄)
https://youtu.be/XTLVvNnSPD4
💒疫情期間TMD口罩給我戴好,還敢在那邊大小聲什麼啦 ?!
https://youtu.be/NzAknIFBU8U
/本月前6名熱門影片,快來看!!/
🔥五個女生交換彼此的一天,到底能多香呢?(ft.瑀熙 路路LuLu 語謙 艾瑞絲)
https://youtu.be/134XnDeqRjQ
🔥婕翎因為一件事無法接受,而不跟妹妹子玄說話一個月。今天就讓他們說清楚,請準備好衛生紙。(ft.子玄)
https://youtu.be/i27SRvq-bU4
🔥國外有個房主發現有陌生人在他家隔板住了長達半年,直到冰箱食物不見才發現。
https://youtu.be/TjNBtvUYzyc
🔥這一波疫情大家還能多慘呢!!電話大突襲(ft.阿達 6tan Sandy 子玄)
https://youtu.be/XTLVvNnSPD4
🔥對不起我不小心哭了,真的覺得自己很爛。謝謝mad team
https://youtu.be/p-hxsCLF9io
🔥大發現!!一蘭拉麵自煮麵,三種包裝吃起來口感完全不一樣。
https://youtu.be/rlp2tJnoOVU
========
合作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房務員穿著 在 森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跟家人一起出門遊玩~剛抵達飯店就非常累想睡覺了啊....
一覺醒來發現家人不見了?!! 這裡的服務員完全不理我,電梯也被弄壞了?!!
還有一個穿著黑黑的...是邪惡的催眠魔術師?!! 催眠公司的幕後老闆居然在這裡抓人來電?!!!
▶每天都會有新影片! 歡迎大家訂閱我!!☛https://goo.gl/k5ySNC
▶最新精華播放清單☛https://goo.gl/H9z7cd
#恐怖遊戲 #催眠公司 #前傳故事
遊戲鏈接: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ndieFist.smilingxzero.horrorgames&hl=en_US&gl=US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0
Twitter☛https://twitter.com/Forest_Zer0
業務諮詢 ▶ white10156@gmail.com
喜歡這部影片的話可以按個喜歡,並且幫我分享
想要看更多的話可以訂閱哦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在底下留言
我會努力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