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挑生日禮物!🎁
今年想要有質感的貴珠寶,
朋友就立刻推薦 TRACEY CHEN 檀僖珠寶,
用最合理可以負擔的起的價格,
就可以入手真鑽,翡翠,墨翡等貴珠寶
(當天東區店面就非常多人了!)
👉🏻 http://partner.traceychen.com/tc
大家看照片就知道,
他們和一般傳統珠寶店真的很不一樣,
把印象中比較老氣的翡翠或是一些珠寶,
都變得非常的時髦時尚
每天配戴也是很OK的,
價格很多都是千元左右,
投資起來相對划算
雖然價格可愛,但是材質不馬虎喔!
翡翠他們使用的是
天然A貨冰糯種貴翡翠,
(㊙️A貨翡翠,天然翡翠,是未經過化學處理,顏色、結果自然的天然翡翠)
沒有經過酸洗和人工加工,
所以是真正有價值的翡翠~
還有特別的黑色墨翡,
乍看之下是墨色的,
但是透過光線會看到超級美的濃綠色,
這款寶石真的很值得買,
因為量少也很有增值空間
店內還有天然鑽石和超美的彩鑽們,
價格真的絕對意想不到!
所有的鑲崁寶石的金屬也特別使用抗過敏的
''精細耐敏珠寶金屬''上面美麗的金屬色澤,
不是烤漆,電鍍,
所以不用擔心配戴之後退色
聽完創辦人的介紹很想整家店打包,
但是不行!
大家幫我挑起來!
✨STYLE 1:
第一套我挑選的是他們家的菱形水滴翡翠系列,
我個人一直很喜歡翡翠的溫潤質感,
而且翡翠是有強大的能量寶石,
但是就一直覺得是媽媽手上的傳家之寶,
終於讓我看到了值得買的款式,
耳環,項鍊,手鍊,都變的年輕化而且時髦,
不管是自用或是送人都OK,
做成水滴型設計的戒指,項鍊,
還有手環拼接日本akoya海水珍珠
我覺得是比較知性優雅的感覺,
上面特殊的包裹金屬是抗敏材質和翡翠菱形切面,
是檀僖珠寶設計師TRACEY絞盡腦汁的費心之作,
他們也是第一個使用手工不規則切割翡翠的珠寶品牌
所以外面絕對是找不到的
✨STYLE 2:
這系列是比較有少女心的,
翡翠變成了蝴蝶結,玫瑰等,
具有女性魅力象徵的代表
玫瑰翡翠戒指是用X型的設計,
將主體鑲崁在上面,
還有蝴蝶結戒指
讓手指很像小型的禮物阿
耳環則是可以混搭的款式,
你可以像我一樣加上浮誇的細鍊,
變成派對感的流蘇花朵耳環,
平時的話只戴玫瑰也是可以的
這組的變化就非常多變,
就如何一句話說過,
美麗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靈魂卻獨一無二
✨STYLE 3:
墨翡這個系列,我覺得是裡面最時尚的!
前面有說過這個寶石也是有增值空間的
大鍊條加上簡潔有形的圓形墨翡項鍊,
這條就算H不送我,我自己也會入手,
不管是搭配襯衫,T SHIRT都是畫龍點睛的,
還有同款的戒指,
加上黑白的方形琺瑯手環,耳環,
不僅是不容易退流行的款式,
還能讓自己的整體穿著質感大加分
而且戴了一陣子之後如果膩了,
還能拿回店面重新設計,
讓這些美麗的寶石能夠永續的流傳,
不管是自己配戴,或是給你的子女,
(這是他們創辦人的理念)
讓這份心意傳下去☺️
你們最愛今天的哪一套?
我好難抉擇🥺投票投起來!
如果想要趁年末前獎勵自己,
或是想把這份心意給家人的,
這次有幫大家談到限時優惠喔!
天然鑽石的戒指耳環才7xxx
翡翠耳環才4xxx
底下留言+1
我會把優惠連結私訊給你喔!
📍檀僖珠寶台北東區店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232巷4號一樓
(捷運就是忠孝復興站,東區地下街12出口,
就在SOGO敦南店的旁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email protected] 一歲了!!! 張靓穎Dust My Shoulders Off-MV,誕生地球滿一年, 今天將公開四公格製作Mak...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BACK TO BRITISH Tramy 崔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雙寶小饅頭Jamie & Livi時尚生活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心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雙寶小饅頭Jamie & Livi時尚生活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末去哪兒玩呢??
今天雙寶小饅頭要帶大家去
高雄駁二蓬萊B3、B4倉庫「貓 美術館」
來一場充滿童趣的藝術饗宴
作者山本老師一次偶然機會
在家中打掃看到兒子用色鉛筆仿作梵谷的自畫像
那幅畫中主角的臉並不是梵谷而是「貓」
山本老師一看到大為驚喜
開始思考如果把世界名畫也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讓這些畫作能更有趣呢!
也因此開始從事以貓為主角的名畫創作
在2017年時已經累計高達500件作品包含油畫、素描和合成圖等創作方式
這次展出的有60幅作品
分別以8個時期的代表藝術作品
古代藝術文明、文藝復興、巴洛克、印象派等
所有畫作的主角通通換成喵星人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貓》
《貓娜麗莎》
《拾貓草》等作品 通通不能錯過
在回顧美術史上重要的作品
還能享受到貓咪的療癒魅力
另外展間還策劃了畫作實境場景
大家也可以化身畫作裡的主角
一起親身體驗 勾勒出最充滿趣味的景象
高雄巡迴展已是最後一站
2020年初 可別錯過囉!
貓美術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維梅爾的靜謐日常】
歷經80年(1568-1648)動亂不平,在擊敗西班牙帝國後,尼德蘭7省終於獲得獨立,成立荷蘭共和國,至今仍留給後世無限影響與憧憬的荷蘭『黃金時期』(Golden Age)自此揭開序幕。
黃金時期的荷蘭,經濟與文化高度發展,在航海、貿易、科學、軍事和藝術方面皆有精彩表現。如今最受世人景仰的荷蘭畫家之一~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短短43年人生中,見證了黃金時期的繁盛,也承受燦爛光芒的殞落。1672年,就在維梅爾去世前三年,荷蘭遭受英、法雙強聯合兩位(今德國地區)大主教圍攻,遭遇嚴重危機,最後雖奇蹟生存,但盛況已難再返。戰爭所帶來的經濟重挫和民生凋敝,也是導致維梅爾晚年負債累累的主要因素。
生前雖有一定名聲,卻沒那麼廣為人知,死後也長期被輕忽,一直到19世紀才獲得普遍認同,這位身兼客棧老闆、畫商和(業餘)畫家的傳奇人物,以他精湛的技藝,為後世記錄下黃金時期最寧靜耽美的時刻。
◆美國收藏的首幅維梅爾之作◆
由於作畫太龜速,產量原來極稀少,加上部分作品散佚不可得,導致維梅爾如今傳世作品僅有30多幅,這其中約有1/3輾轉來到美國東岸,光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便有五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Pitcher,ca.1662)是大都會館藏中,相當能體現畫家成熟風格的代表作,也是第一幅飄洋過海來到新大陸的維梅爾作品。
(補充說明,如今被典藏於美國的維梅爾作品:紐約弗里克收藏館持有3幅。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有4幅,但《Girl with a Flute》尚未完全確認為維梅爾所作。)
1887年,美國金融家、慈善家兼收藏家-馬昆德(Henry Gurdon Marquand,1819-1902)在巴黎以800美元買下這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當她隨著馬昆德橫越大西洋抵達美國時,便成為維梅爾在美國的首度現身之作。1889年,馬昆德將自己諸多藝術收藏捐贈給剛成立不久的大都會博物館,《拿水壺的年輕女子》也在其中,從此她便在此頤養安居,靜待眾人到訪探望。
說到這裡,有誰跟我一樣很想穿越到1887年的巴黎,早馬昆德一步搶下這幅畫?(組團報名請+1)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展現維梅爾典型成熟風格,一切講究理想均衡,如此寧靜美好。同時傳達畫家對於家庭主題的興趣,也以幾乎是窺探的視角,表現出17世紀荷蘭女性在開啟每日活動面對眾人前,打理自己時最私密的一刻。
按照維梅爾的習慣,光源通常來自於左側。從帶著淡淡金黃,暈染自窗外的光線來看,此時天色已亮,正是清晨時分。這位富裕人家的女子準備洗漱,她用右手輕輕將窗戶打開,左手拿著泛著光澤的鍍銀水壺,戴上講究的亞麻頭套保護衣服和髮型,避免被濺上水花,這類頭套在寒冷冬天中也有助於保暖。
溫煦晨曦不只溜進室內,同時還透過亞麻頭套輕撫了女子的臉龐。你看那亞麻透光的效果,被表現得多麼細膩迷人!
整個畫面呈現出荷蘭黃金時期中,理想家庭的樣貌:所有物品都被放在該放的地方,鍍銀水壺、水盆和銀這種金屬本身都象徵純潔;紅、藍、黃等主色調在畫面中巧妙呼應,彼此和諧。由窗戶、地圖和桌面構成的三個矩形也各自安然,增強畫面穩定效果。光是經由主要的三種色彩和簡單形狀,維梅爾便實現了家庭生活中,靜謐安適的一刻。
=====================
水盆旁的精緻珠寶盒側邊隱隱露出一截絲帶和珍珠項鍊,加上鋪在桌上,明顯要價不斐且取得不易的東方織毯,都證明該女子來自富裕的上層或中產階級家庭。女子右上方的地圖當時是荷蘭家庭中常見裝飾,展示出畫家的國家自豪,由此可知,荷蘭人民多麼享受黃金時期的經濟繁華與社會寬容。
因為海上貿易高度發達,地圖在荷蘭成為結合國家勢力、科學發展和藝術表現的重要代表物品。不僅如此,荷蘭人那時侯也是世界上地圖製作技術的領導者,無論在質或量方面,都有驚人成就。除了地圖,另外如地球儀、航海圖表或地圖集等,都讓荷蘭人給開拓出一番天地。
因此,維梅爾畫中的地圖,也意喻理想荷蘭家庭的一部分→身為共和國公民,又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牆上怎能不掛地圖呢?
◆17世紀荷蘭女性◆
17世紀的荷蘭女性角色主要是在家中從事家務,如今看來雖然傳統,但相較歐洲其他封建國家,荷蘭女性享有的自由和權利卻是高出許多,畢竟這是一個相對富足與寬容的社會。在荷蘭文化中,家庭是重要避風港,也被視為共和國縮影,是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則理想家庭的平穩運轉也反映出政局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繁榮。
對於荷蘭某些特定人士來說,居家需要經過特別裝飾以炫耀財富和社會地位。但即使是普通市民,房屋就是與家人、鄰居和朋友互動的地方,在社交生活中相當重要。《拿水壺的年輕女子》所在場景為家中一個具有隱私性的空間,顯示女性在家庭功能和國家發展中扮演著絕對角色,同時傳達黃金時期的人民生活有多麼安穩富足,更訴說著當代婦女的居家美德。
◆畫中女子身份◆
至於畫中女子是誰?說法不同,可能是最常為畫家充當麻豆的維梅爾夫人凱特琳娜(Catharina Bolenes,1631-1687),或者是維梅爾的大女兒瑪麗亞(Maria Vermeer,1654-1713之後)。
凱特琳娜總共為維梅爾生下15個孩子,其中4個在出生不久便早夭,存活下來的11個孩子中,也有半數無法活到成年時期。推算起來,兩人於1653年結婚時,男生21歲,女生22歲,此後婚姻維持22年,直到1675年維梅爾去世。在維梅爾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674年,凱特琳娜誕下最後一個孩子,但只活到4歲,名字不詳。
歸結以上數字,可以說凱特琳娜在這22年的婚姻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懷孕的狀態,如果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真是凱特琳娜,那應該是她少數沒有大腹便便的時候。另外這幅畫作完成時,大女兒瑪麗亞才約莫8歲,因此成為畫中人的機率比較低。
=====================
話說回來,瑪麗亞就是維梅爾最著名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ca.1665)中,那位有著清澈雙眸與誘人粉唇的少女,當時她真的已經是個荳蔻少女了。瑪麗亞後來於1674年,約20歲之際,嫁給了同鄉台夫特一位絲綢商人之子。一年後,維梅爾即告別人世。
根據維梅爾死後的財產清點,凱特琳娜也擁有與畫中女子相似的亞麻頭套,所以我們就暫且相信畫中人便是維梅爾夫人吧。
類似維梅爾家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不僅現代罕見,在17世紀的荷蘭也並非常態。那時的荷蘭家庭平均生育3~4個孩子,過多的人口,如維梅爾一家,對生活品質、教育照養和經濟狀況都是極大的挑戰。幸虧維梅爾有個富岳母,為這一大家子緩解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問題,讓他多數時間不至於過於煩惱現實壓力,可以仔細地緩慢地畫畫。
所以這麼說來,如今藝術史與我們老百姓還要感謝這位富岳母--另外一位瑪麗亞(Maria Thins,ca. 1593-1680)。
◆維梅爾的光線藝術◆
繼續看《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光線,向來是維梅爾作品中最迷人之處。
從《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看來,維梅爾已經不把線性透視法則視為首要規則,而是意識到光由色彩組成,不同顏色之間在視覺上會彼此影響(這跟19世紀末的點描派理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例如,披覆在後方椅子上的藍色布料反射在金屬水罐的側面時,呈現出較深的藍色;另外紅色織毯上的圖樣則調整了水盆底布的淡金色調。你看那水盆上映照出的織錦花色多驚人!堪稱集合高度觀察力、光學研究和寫實技法之大師手筆。
但是維梅爾的光又不同於巴洛克繪畫始祖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那明暗對比劇烈的強光,而是讓光線灑落、布滿人物、物件和整個空間之中。從畫面裡的任何一個角落--就連牆面的特定色調和肌理,也有作為襯托光線的來源、強度和質量之作用,同時構成整幅作品重要基礎。仔細看,牆上有晶瑩微光煦煦搖曳,這就是維梅爾巧心經營,不再受限於主題或人物,由光線和空間本身敘說的精采故事。
這類描述生活日常的風俗畫,之前向來比不上具有崇高地位的歷史畫,但透過光的高超精巧表現,風俗畫和小人物也可以凌駕塵俗如此不朽。除了維梅爾,還有誰能做得到?
維梅爾畫人物如同達文西的『暈塗法』(sfumato),人物輪廓線並不清楚,而是隨著光線與空氣逐漸暈開。根據X光分析,這位畫家也不太畫草圖或素描,就像卡拉瓦喬這般天縱英才也是直接在畫布上起筆作畫,他們藉由光影,而非線條,形塑筆下的世界。當然這件事發展到19世紀末,由於受到日本浮世繪西傳到歐洲影響,梵谷開創出線條和色彩強烈的表現主義時,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將日常轉化為永恆◆
運用在荷蘭短暫日照條件下捕捉到的自然光,結合光學知識和精筆細磨雕砌出的光之藝術,維梅爾讓現實題材超越了物質之美,將日常生活化作永恆時刻。直到如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依舊撼動無數人。因此有機會遇到維梅爾,千萬要好好寒暄一番。
#維梅爾
#荷蘭黃金時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Met
#美東也是維粉必訪重地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一歲了!!! 張靓穎Dust My Shoulders Off-MV,誕生地球滿一年,
今天將公開四公格製作Making of:
左上: 最初分鏡+名畫原作+故事節奏
右上: 動畫分鏡PREVIZ模擬
左下: 實際拍攝效果(未調色.未加CG動畫)
右下: MV最終完成版本
這一年得到很多國外媒體.影展與設計大獎的肯定,
再次感謝參與此計畫辛苦又有才華的大家,
最高興的是,在這速食速效一切講求快快快的年代,我們卻能靜下心來,團結,拿出各自強項共同創造,在世界上"具保留價值的經典"!!!
再次謝謝張靓穎&少城時代,給我們完整的創意空間與完整的實行時間
----------------------------
深度解密!!! 翻玩名畫與藝術家一覽:
*事發地點-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名畫1.愛德華•霍普-夜遊者(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名畫2.梵谷-自畫像(Vincent Willem Van Gogh Museum) VAN GOGH Van Gogh Museum La Oreja de Van Gogh - Oficial
*亂入彩蛋-拳王泰森
名畫3.米勒-拾穗(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名畫4.楊•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名畫5.安德魯•魏斯-克莉絲蒂娜的世界 ( @Andrew Nowell Wyeth -Christina's World)
名畫6.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Georges -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名畫7.孟克-吶喊(Edvard Munch -Skrik)
*亂入彩蛋-MIB Men In Black
名畫8.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S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Salvador Dalí
名畫9.瑪格利特-馬奇的夏天( Magritte Rene-The marches of summer )
名畫10.艾雪-上下階梯(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
名畫11.艾雪-畫廊(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名畫12.瑪格利特-人子(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偉大藝術家-達利像(Salvador Dali)
*關於隱藏的第13幅藝術品: 在MV的1:35秒處點描派的爆炸瞬間,也展示了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擅長的表現方式與符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故事的開始,從歌手張靚穎所扮演的OL上班族拉開序幕,電話那頭傳來老闆的責駡,正在逛芝加哥美術館(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倒楣OL,莫名闖入名畫的世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奇幻冒險。
此MV我們嘗試以有趣流暢的轉場,貫穿12幅世界名畫,並且顛覆改寫原先名畫的世界觀,做出了全新的定義,例如:梵谷的耳朵原來是被拳王泰森給咬下來的、拾穗中間彎著腰的女性抬起頭來,原來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孟克吶喊那座橋後方的兩個黑衣人原來是MIB,而吶喊的原因是看到了達利畫中的巨大神獸所以尖叫吶喊、而最後名畫Nighthawks寂寞咖啡廳裡背對西裝男,竟然是達利的背影……等等。
為了讓平面經典以3D重現,將名畫"立體化"是此次MV最大的挑戰,我們找來了優秀的藝術畫家們,將所有看的到的搭景、服裝、甚至演員與歌手全都畫上了"筆觸","極不正常"的MV拍攝手法,極度實驗性的拍攝現場,只有瘋狂!
雖然劇本創意不按牌理出牌,也可以說非常"前衛另類&狂野",但回歸現實製作層面,如何呈現畫作本質並賦予新的生命,新舊衝突的融合、筆觸的臨摹、質感呈現更是實際我們要克服的一大挑戰。以正統藝術與美感為基底,創意為輔,融入超展開的惡搞劇情,加上目不暇給的CG動畫特效,這是各方專業跨界努力後的成果,請開心享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歌手張靚穎的勇氣與野心,沒有底線、不給創作者任何框架的創作空間,就算是被顏料畫得面目全非也盡力配合,求得只是一個創意的完整,這是身為一個主流歌手非常難能可貴的,你去看看那些主流的CD封面或MV就可充分瞭解這其中的突破了,華語歌手總是被要求臉要清楚、要大、要美、舞蹈要好記.....創意總是被放在很後面,而這MV最令人振奮的是,我們終於可以把創意放在第一位了!!!
---------------------------------------------------
深度解密!!! 翻玩名畫與藝術家一覽:
*事發地點-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名畫1.愛德華•霍普-夜遊者(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名畫2.梵谷-自畫像(Vincent Willem Van Gogh Museum) VAN GOGH Van Gogh Museum La Oreja de Van Gogh - Oficial
*亂入彩蛋-拳王泰森
名畫3.米勒-拾穗(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名畫4.楊•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名畫5.安德魯•魏斯-克莉絲蒂娜的世界 ( @Andrew Nowell Wyeth -Christina's World)
名畫6.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Georges -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名畫7.孟克-吶喊(Edvard Munch -Skrik)
*亂入彩蛋-MIB Men In Black
名畫8.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S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Salvador Dalí
名畫9.瑪格利特-馬奇的夏天( Magritte Rene-The marches of summer )
名畫10.艾雪-上下階梯(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
名畫11.艾雪-畫廊(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名畫12.瑪格利特-人子(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偉大藝術家-達利像(Salvador Dali)
*關於隱藏的第13幅藝術品: 在MV的1:35秒處點描派的爆炸瞬間,也展示了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擅長的表現方式與符號
-------------------
Singer Zhang Liangying, portrays the role of an office lady and was presen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his unlucky lady was blamed by her boss over the phone when she visited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Suddenly, she enters a world of famous paintings, and was on her way to a fantastic adventure.
In this MV, we try to connect 12 world-known paintings through interesting and smooth transitions. The original values of those paintings are re-defined. For example, Van Gogh’s ear is bitten by Mike Tyson; when the girl in the Gleaners looks up, she becomes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the two men in black at the end of the bridge in the Scream by Edvard Munch are actually MIB, and they scream because they see the big monster in the painting of Dali; and the man in suit sitting with his back to us in the lonely café of the last painting Nighthawks, is Dali, and so on.
The 3D effect of those famous paintings is the largest challenge in this MV. We invited excellent artists to contribute their ideas and skills on all the scenes, costumes, actors and the singer. The innovative shooting methods are extremely experimental, which seems crazy!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 script is radical, weird and wild, the revival of painting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opy of painting lines and the texture presenta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all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aesthetics are supported b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ve story line and the overwhelming CG are integrated. The MV wa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efforts of experts in various fields. We hope you enjoy it!
The list of paintings and artists used in the MV:
1. 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2.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3.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4. Johannes Vermeer-Het meisje met de parel
5.Andrew Nowell Wyeth-Christina's World
6.Georges-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7. Edvard Munch-Skrik
8.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9. The marches of summer
10. 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1.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12. 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13. Salvador Dali
* As for the 13th painting, the explosion at 1:35 of the MV adopts the style of Japanese artist, Yayoi Kusama.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珊妮 2017 全新專輯【戰神卡爾迪亞】
9月12日 開放預購 10月3日 正式發行
專輯+單曲雙CD預購:https://goo.gl/9JkRSU
【6502】極限定巡迴演唱會
10/7台北LEGACY . 10/21台中LEGACY
購票連結:
10/7台北場:https://goo.gl/YrZcqC
10/21台中場:https://goo.gl/nWwbvu
更多詳情
https://www.facebook.com/SandeeChan.musicface/
======================
戰神卡爾迪亞
詞曲、編曲、演唱:陳珊妮
導演:陳珊妮
副導:談宗藩
監製:陳蘋琪
攝影:余靜萍
攝助:翁家衛 林浩偉
燈光:馬銘健 張武雄
美術:陳炫紹
後期:QFX
電玩設計:楊孟儒
字幕設計:HitsuDesignStudio
妝髮:張小依
戰神卡爾迪亞:黃璽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山東
創造亞當:飛利冰
梵谷自畫像:Zachary Lott
年輕的酒神:陳威宇
貓:灰灰
吉他手:徐千秀
特別感謝:吳仲倫、侯思妤、周三魚、李康與他的電腦、搗灰
========================
戰神卡爾迪亞
他尚未有趾高氣昂的年頭
目前過得普通
他說偶像種種都不成氣候
將被潮流淹沒
他說痛 不是痛
是種孤獨或適得其所
當偉大的寫手 沒有代表作
就喝光氤氳靉靆的一無所有
無論功成名就
他想成為 那顆滾動 的石頭
偶爾 也曾因為 某些冷漠 而激動
極大的時代愛是極微的擁有
當資訊文明正以文本儲存我
理想生活
是越沈默 越失控
的憂愁
他說尚有相同派系的朋友
目前過得普通
他在人性種種矛盾的缺口
描述一道裂縫
他說夢 不是夢
是場無人欣賞的煙火
當天才的寫手 沒有代表作
就喝光氤氳靉靆的一無所有
預約功成名就
他想成為 那顆滾動 的石頭
偶爾 也曾因為 某些冷漠 而激動
極大的時代愛是極微的擁有
當資訊文明正以文本儲存我
理想生活
是越沈默 越失控
的墮落
他想成為 那顆滾動 的石頭
偶爾 也曾因為 某些冷漠 而激動
極大的時代愛是極微的擁有
極惡與最壞享有無上的自由
理想生活
是越沈默 越失控
的戰鬥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EP011__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元瓅書坊Soundon:https://sndn.link/yuanlibookstore/WLEGmU... ... <看更多>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尺幅為44.5 x 39cm,繪於大約1665年,出自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之手,現藏 ... ... <看更多>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派 在 [心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什麼樣的美教人執迷?
一直覺得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 的宣傳語
"Beauty inspires possession" 頗耐人尋味。是女僕葛里葉 (Griet) 清靈剔透之美,
重燃了畫家維梅爾 (Jan Vermeer) 藝術創作的熱情?是葛里葉顧盼生情之美,招致
性好漁色的金主覬覦?或者,真正讓人著迷的是一方畫布上展演的萬千姿采。
"You're not the first to forget your manners in front of his paintings."
當葛里葉第一次看到維梅爾的畫作,她屏氣凝神、目不轉睛,渾然忘卻自己來此的
目的是清掃畫室,也沒有察覺畫家的岳母兼經紀人 Maria 已悄然而至,「妳不是
第一個在他的畫前失態的人」,直到這句話在耳邊響起,葛里葉才悚然而驚。的確,
維梅爾的畫自有一股魔力,陷於其中無法自拔的,又豈止葛里葉一人?
維梅爾流傳後世的畫作不多,且多半屬於風俗畫 (genre painting) 的小品,不僅
場景類似、人物簡單,畫中人從事的活動也不外乎寫信、沉思、凝視、裝扮、演奏、
飲酒等等,這些日常起居俯拾即是的題材,看似平淡,但在維梅爾細膩的筆觸之下,
卻自有一股端凝的詩意,教人百看不厭。小說作者 Tracy Chevalier 便深受維梅
爾畫作吸引,激發了自身的創作靈感,透過文字創造出的縱深,讓畫布上的靜止
人物鮮活了起來,也讓想像力有了盡情馳騁的空間。這麼說來,"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不僅適用於故事中的人物,也適用於故事外的作家與觀眾(包括我)吧!
我是先看電影再看書的,對於「小說電影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各有
所長」──小說長於人物情節;電影則以音樂塑景見長。這個看法或許不同於先看
書再看影片的讀者,儘管就創作時序而言,繪畫先於小說、小說又先於電影,電影
敘事更是脫胎自小說。但在我腦海中,三者的關係並非環環相扣的時間鎖鏈,反而
更像是個等邊三角形,繪畫小說電影各據一端。電影同時指涉了繪畫與小說,而且
因為同樣是由光與影構成,電影於是擁有比文字更貼近繪畫、甚至重構畫中世界的
優勢。我最初注意到這部電影,正是偶然間在網路上瀏覽了電影的劇照,訝於影片
的畫面構圖、場景設計與光影,竟與十七世紀荷蘭畫派的視覺風格如此相近,才讓
喜愛維梅爾的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而本片對於光影構圖的精緻考究也並未讓我失望。無論是運河、市集、酒肆或巷弄
等室外場景,還是維梅爾寓所裡的廚房、起居室、畫室的不同光線與佈置,電影成
功地再現了十七世紀的荷蘭社會,也將不同階級的人物和生活空間做了明確的區隔。
至於演員的服裝與造型,更是名副其實地「歷歷如繪」,一些靜止的鏡頭往往讓我
產生觀看「活人演畫」 (tableau vivant) 之感。然而就如導演在幕後訪談
Anatomy of a Scene 所言,在建築佈景服裝方面的精益求精絕不僅是追求形似而已,
更希冀能以建築營造氛圍、以場景推動故事進展 ("let architecture create mood,
scenes set plots in motion")。電影裡值得細細品味的鏡頭不勝枚舉,這裡我只
舉印象最深刻的三幕為例。
: ※以下會談到影片情節,如果尚未看過電影又不希望知道太多細節
: 喪失觀影樂趣者,最好就此打住。
第一幕是彌月兼賞畫會(註一)當晚,維梅爾的妻子與岳母盛裝在門外迎接來訪的
畫作贊助人 Van Ruijven 的場景。只見運河波光粼粼,沿著河岸的屋舍牆上火炬
搖曳,鏡頭隨著擺棹而來的貴客緩緩推移,而本片刻意採用寬銀幕的拍攝比例,
製造「框內有框」的構圖效果,更讓這一幕看來猶如長幅的捲軸畫徐徐舒展、
賞心悅目。而我也同樣欣賞此處的配樂,作曲家 Alexandre Desplat 的配樂緊扣著
原畫與電影「寂靜與光芒」的意旨,緩緩流瀉的音符彷彿平靜無波,實則曲折幽微,
也為接下來的彌月宴做鋪墊。每個聽眾對同樣的配樂也可能有不同的感知,有人
在音樂中看見色彩、有人在音樂中感受情緒,對我而言 Desplat 的配樂最獨特的
地方是其中的空間感,我不僅在配樂中「聽見」十七世紀荷蘭台夫特城 (Delft)
的建築,彷彿還能隨著樂符在廳堂屋舍之間游走,本片的配樂與影像可說是相得益彰。
第二幕是葛里葉初到維梅爾家幫傭,管家 Tanneke 告訴她工作內容、帶著她認識
環境,看過廚房庭院起居室和權充傭人房的地窖,再步上窄仄的樓梯。「那裡也
需要打掃」Tanneke 站在畫室的通道口說道。葛里葉向半掩的門走去,卻被 Tanneke
喝住:「不是現在,他在作畫!」這只是一個短短的鏡頭,在我看來卻意味深長。
相較於整座屋舍的?暗,門縫中射出的光線隱隱透露出門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葛里葉本能地受到這道光的吸引,渴望走進其中。這個鏡頭也與影片末尾葛里葉被
逐出維梅爾家後的另一個鏡頭遙相呼應。維梅爾的妻子發現他秘密為葛里葉作畫,
甚至還讓女僕戴著女主人的珍珠耳環,勃然大怒幾近崩潰。葛里葉不得不離開,她
和維梅爾之間沒有正式的道別,兩個人隔著畫室的門,雖然僅有幾步之遙,門裡門
外兩個世界卻是那樣遙不可及,她甚至沒有見到維梅爾,有的只是映在她臉上、曾
經讓她戀戀不捨的那道光……。
在讀過原著之後,我對於電影裡省略了小說第一章葛里葉與維梅爾首次見面的場景
一直耿耿於懷。家裡的廚房就是葛里葉的畫室,蔬果是她的顏料、菜刀是她的畫刀,
維梅爾就是在這裡一眼看出她對色彩的敏銳直覺和潛藏的藝術天份。也是在這裡,
維梅爾神經質卻又笨手笨腳的妻子不慎把菜刀掃到地上而失態尖叫;而葛里葉只是
冷靜地拾起刀子拭淨擺好。這個插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書末盛怒的妻子拿起畫刀企
圖毀掉葛里葉的畫像,刀子被維梅爾及時奪下,在地上滴溜溜打轉,刀鋒最終指向
了葛里葉的一幕。無論是菜刀還是畫刀,刀可以砌出美麗的顏色,也可能是危險的
凶器,創造與毀滅似乎只有一線之隔,端看持刀者的念頭。小說從一開始就預示了
這三人短暫的交會終將留下遺憾的結局,儘管電影片頭保留了葛里葉在廚房切菜擺
盤的部分,卻刪掉了一些重要的暗示與細節,令人扼腕。幸好電影用了另一種含蓄
的影像語言──門後的光──來達成首尾呼應的效果,稍稍彌補了不足。
至於我要說的第三幕,和第二幕的那道光是息息相關的。有了之前的隱隱約約,才
讓人對得窺全貌的那一刻更加屏息以待。如果說,電影裡屬於葛里葉的 moment of
epiphany,是維梅爾教會她如何看雲的時刻拋除了「雲是白的」刻板印象,她
從雲裡看到了藍色、黃色、灰色,畫室窗前並肩同賞天光雲影、彼此心領神會的一
刻,應該是最美好的吧!但對我這個小畫迷來說,最激動的一幕其實是葛里葉第一
次進入畫室,揭開窗戶最後一塊遮光板時,我曾經在畫裡看過無數遍的維梅爾畫室,
在這個剎那光華畢現,真會忍不住在心裡「哇—」的一聲驚嘆。
導演 Peter Webber 在訪談中表示:「我希望呈現維梅爾居住環境的混亂,充滿孩
童吵鬧聲,窗外連接臭氣沖天的運河,大廣場周邊都是人來人往的小酒館,市集僅
有一街之隔。在這樣雜亂的環境,維梅爾創作出來的畫作,仍是有寧靜的意境。我
們將他作畫的地方,營造出高貴不可侵犯,完全屬於他個人的秘密角落;因為葛里
葉了解創作的珍貴,她才有幸能夠進入這個神聖殿堂。」(註二)此處美術指導
Ben van Os 藉由光影反差來凸顯畫室那份喧囂中的寂靜,導演 Peter Webber
則安排維梅爾妻女在畫室門口引頸張望卻無法窺其堂奧,微妙地點出只有葛里葉才
是維梅爾在藝術上的知己。一個簡單的場景,不僅交代了故事也涵括了意在言外的
人物關係。
導演 Peter Webber 曾經修讀藝術史,拍攝本片時除了在光線、色澤、構圖方面格
外講究,對於小說原著的一些小細節從電影片頭背景的廣場十二芒星,到葛里
葉的手部特寫(從之前一雙柔荑到後期的紅腫龜裂)也處理得一絲不苟。不過
這些細節都是我讀過原著再重看電影時才注意到的,第一次看時很容易忽略某些畫
面所承載的訊息。
儘管電影猶如一場豐盛的視覺饗宴,但不少先讀小說的觀眾似乎都嫌電影對於感情
著墨得不夠深刻,少了原著的刻骨銘心和憂傷,多了份淡漠疏離。我想,這或許是
受限於敘述視角的差異:第一人稱的小說可以將葛里葉的想法和情緒直接訴諸文字,
全知觀點的電影卻讓這些內心戲變得隱晦難明。畢竟就故事本身的調性來說,無論
背地裡怎麼暗潮洶湧,表面上也必須看似波瀾不驚啊!電影即便在表面工夫上做到
百分之兩百,只怕也難搔到真正的癢處。小說裡,維梅爾與葛里葉唯一的肢體接觸
是搗顏料時電光火石的一觸;電影裡則是從兩人一同在罩袍下觀看暗箱 (camera
obscura) 中的倒影、到一同搗顏料,再到葛里葉要維梅爾為她穿耳洞,這個帶有
強烈性暗示的穿刺意象。在處理男女主角間的情慾流動上,電影已經比原著更加
露骨,但對習慣重口味的觀眾來說,只怕依然無法達到震撼的效果。
Tracy Chevalier 早在小說出版前便將電影版權賣給了 Lions Gate Films 的 Andy
Paterson 和 Anand Tucker ,之後她也婉拒製作方的邀請,未參與劇本改編。不過
在與兩位製作會晤之際,Chevalier 就強調她不希望看到男女主角上床的情節,因
為這個故事的基調是壓抑與衿持。(註三)就這點而言,電影其實並未偏離原著太遠。
雖然 Chevalier 從未料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會成為百萬暢銷書,甚至早早就
賣出電影版權,但她也自承在寫作過程遭遇瓶頸時,她會藉由想像由誰扮演維梅爾
與葛里葉來促使自己繼續寫下去。誰是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卡司」呢?Chevalier
說:年輕時的 Alan Rickman 是扮演維梅爾的理想人選,畫家的女僕、助手兼繆思
葛里葉則由某個不知名的學院派新人出演。(註四)唔—我只能說原著果然是原著,
Alan Rickman 可狂放可內斂、既深情又孤絕的外型演技,實在是個讓人無由辯駁
的絕佳人選哪!不過,時光難倒流,既然不可能讓 Alan Rickman 年輕十歲,那麼
Colin Firth 也稱得上是絕佳人選了。尤其原著第一章有一段維梅爾的外型描述:
The man was watching me, his eyes grey like the sea. He had a long,
angular face, and his expression was steady, in contrast to his wife's,
which flickered like a candle. He had no beard or moustache, and I
was glad, for it gave him a clean appearance.
乾淨的臉龐,灰眼深邃如汪洋,沒有鬍渣的乾淨臉龐讓人一看就有好感。讀到這兒
我幾乎立刻就將 Colin Firth 的外型疊印上去,他的扮相十分貼近原著的描寫,
只可惜小說裡關於維梅爾的內心世界勾勒付之闕如,電影裡著墨亦不多,Colin
Firth 也沒能有太大的發揮。飾演葛里葉的 Scarlett Johansson 雖然並非學院
出身,但童星出身的她很早就接受舞台劇磨練,也接演不少獨立製片的電影,
2003 年更是她大放異彩的一年,以《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
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同時入圍 2004 年的金球獎的劇情片和音樂喜劇類最佳
女主角。不同於《愛情,不用翻譯》裡超齡扮演少婦,Johansson 和葛里葉不僅
年紀相仿,也同樣有種顛倒眾生的魅力,讓我每每在看到葛里葉的特寫鏡頭時忍
不住驚嘆她的膚若凝脂、彷彿珍珠透著盈潤的光……。除了兩位主角,無論是扮
演金主、岳母、妻子、肉販小彼特,或者管家(也是維梅爾另一幅知名畫作《倒
牛奶的女僕》的模特兒)的演員,不僅外型肖似,演技也十分紮實。整體來說,
本片的選角是很成功的。
在選擇 "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作為電影的 tagline 之時,導演其實已
自覺地步上了維梅爾窮就其工、追求至美的後塵,引領我們看到了青春之美如何
讓人心旌搖曳、藝術之美如何讓人心蕩神馳。是啊!美教人怎能不執迷?
-------------------------
註一、在書中彌月宴和賞畫原是兩個不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時間點。
電影為了用最精簡的方式介紹所有重要人物出場,於是合二而為一,形成
十分有趣的對照:維梅爾一生留下作品寥寥可數,平均每年只畫一兩幅,
幾乎和老婆生孩子的速度差不多(他們總共生了十一個孩子)。只是前者
太慢,後者又太快。食指浩繁,讓維梅爾一家生計壓力更為沈重,維梅爾
1975 年過世後,他的妻子 Catharina Bolnes 也隨即宣告破產。
註二、訪談內容出自 Colin Firth 個人網站《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
Production Notes,原文如下:
"I wanted the Vermeer house to be chaotic—downstairs" says Webber.
"The house was full of children and noise. It looked out onto a
canal which must have been very smelly. The main square with its
taverns and markets was just half a block away. Yet Vermeer created;
paintings which seem to define tranquility and perfection. So we
were determined that the studio, the room that contained that familiar,
almost holy corner represented in so many of the great paintings,
should be the magical space. Up there is Vermeer's private world—
a world which he gradually allows Griet to share because she alone
understands why it is special. Ben built gorgeous sets, but he is
also a great set dresser, making the world believable, lived in and
totally convincing."
註三、以上內容出自 Tracy Chevalier 在 2003 年 12 月 28 日、電影首映前夕,
發表於英國《觀察家》評論內容。原文為 "...the key to the story was
its restraint.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I said to them was that I
did not want the main characters to sleep together."
註四、出處同上。
--
網誌圖文版:
https://blog.yam.com/noral/archives/197738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06.139
※ 編輯: noral 來自: 59.121.206.139 (08/06 20: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