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黃暐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下午在板橋,國民黨舉辦黨慶大會。 會後新聞台記者,一起上前堵訪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由於吳伯雄不想答,大家邊拍邊退。 在拍攝的過程中,扛機器的攝影記者們,疑似撞到了新北市議員陳錦錠,或是陳錦錠的助理。這個男助理隨即大罵三字經,並對中天攝影記者郭先揚扭打、鎖喉、搶機器,還側摔郭先揚在地。郭先揚為...
戰地記者保護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微解封各縣市不同調,陳時中:尊重地方政府判斷,做滾動式調整;公布宗教場所防疫配套,採有條件開放;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疫苗單日接種20萬劑創新高】
台灣今(9)日新增3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4例境外移入以及12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案例比昨天多,但整體趨勢還是往下,屏東的Delta印度變異株沒有再增加個案,總計15例定序後都是同一群Delta變異株。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微解封指引後,各縣市政府不同調,雙北與高雄市等縣市就宣布餐廳依舊不開放內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台南玉井視察芒果外銷檢疫作業時表示,距離13日還有一點時間,已要求各部會適時調整滾動檢討;陳時中則是表示,現在還是三級警戒期間,有些人會覺得太緊,有些人覺得太鬆,這是兩難。鬆綁的部分已經公布指引,但還是尊重地方政府因疫情所做的判斷,沒有同不同調的問題,也會針對指引滾動式調整。
今日指揮中心公布宗教場所的防疫配套,原則不開放,但有條件開放必須提報防疫計畫、做好防疫措施以及人流總量管制,尤其是寺廟不提供筊杯與籤筒供民眾使用。
昨日的疫苗接種達20萬8,564人次,首次單日突破20萬大關,創下施打疫苗以來最高紀錄,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
■疫情趨勢向下,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32例本土病例(包含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其中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日至7月8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9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7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12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2日至7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7月7日,死亡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8日。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7日累計公布13,92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53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2.8%。
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案15270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6月25日自土耳其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7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5283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7月7日自美國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無症狀,已匡列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共6人,均列居家隔離。案15289、15290皆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7月7日自捷克搭乘同班機返國,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2人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7月2日起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7月2日邊境加嚴後,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都會進行基因定序,總計驗出5例境外移入是變異株,其中Delta印度變異株有3例,分別自英國與印尼入境,Ct值分別只有16與17都偏低,Alpha英國變異株1例,是本國籍女性自柬埔寨回國,Ct值21,但基因定序後與目前國內流行的病毒株有一點不一樣;Gamma巴西變異株則是來自美國返國的10多歲小朋友,Ct值15,出現嗅味覺異常後篩檢確診。
羅一鈞表示,加嚴之後,所有入境者都會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前與檢疫期中都會採檢,嚴密監控,雖然Ct值偏低,但都沒有進入社區。外界關心的Delta加上之前秘魯祖孫2例,合計境外移入有5例Delta變異株。
■餐飲微解封,雙北、高雄等縣市仍維持禁止內用
昨天指揮中心宣布維持三級警戒至7月26日,鬆綁餐廳、百貨、傳統市場與夜市等餐飲內用,但今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都宣布,還在三級警戒階段,不開放餐廳內用。柯文哲表示,公托可開放但工作人員要打疫苗、分艙分流,北市運動場館則以中低強度非身體接觸的運動為限。
柯文哲指出,要脫口罩吃飯的還是先不開放,原則以涉及民生商業與社會等層面的會優先開放,但開放需要有配套,例如照護中心工作人員與被照顧者都先打疫苗,防止被感染;至於百貨商場、夜市還是先維持外帶,不開放內用。
侯友宜也表示,新北還是重災區,指揮中心公布指引對於管理者與業者都有執行上的困難,還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因此維持三級警戒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大部分場域仍維持關閉,僅開放博物館及藝文園區戶外空間。
高雄市長陳其邁兩度在記者會上向市民道歉,由於鳳山大樓群聚還未滿14天,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決定不開放餐飲內用。
對於雙北、高雄等縣市政府並沒有跟進指揮中心指引微解封,陳時中坦言,指引公布「有產生矛盾」,不能說完全沒有,大家會覺得不合情理,但指揮中心的態度是希望透過指引切斷傳播鏈,但又可以部分鬆綁限制,現在還是防疫期間,只能請大家多忍耐。
陳時中強調,例如電影院採取梅花座不開放飲食,由於都有全程戴口罩,這部分可以控制傳染狀況;防疫過程中,如果強度太強,容易造成防疫疲乏,違規狀況就會多,反而造成防疫強度不佳,如何在鬆緊之間取得一定平衡,這是一場拉鋸戰,地方政府也會根據疫情做判斷,指揮中心也會滾動式調整。
有媒體問到,為何登山步道可以開放,但海邊就不行?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解釋,海水浴場都需要淋浴,佩戴口罩的難度比較高,但是登山步道可以全程佩戴口罩,尤其三級警戒期間仍有民眾戴口罩爬山,因此做出這樣的指引。
■宗教場所指引,有條件開放
陳宗彥今日也公布宗教場所的開放指引,防疫計畫必須報鄉鎮市公所後再報主管機關,至於全國性的宗教法人直接向內政部提報。防疫計畫內必須有內部人員名冊、健康監控措施與處理機制、內部人員衛生防護、清消措施、開放民眾的防疫措施,以及確診者足跡所至的應變措施等。
防疫措施則是包括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量體溫、噴酒精與洗手設備等,參拜動線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宗教儀式採取梅花座並固定坐位;此外,人流管制則是最多不得超過99人,達人容上限時暫停民眾進入,並引導民眾排隊等候維持社交距離,最後是寺廟不提供筊杯、籤筒,容易接觸的物品必須定時消毒。陳宗彥強調,原則上宗教場所是不開放,必須完成上述的防疫配套計畫才能有條件開放。
■單日疫苗接種破20萬創新高,疫苗足夠配發量會再提高
指揮中心統計,昨天開放全國第9類與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截至今日已經超過200萬人登記成功。陳時中表示,這是意願登記的調查,沒有先後順序的差別,是讓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掌握有意願施打的人數,方便分配疫苗,因此如果登記者改變想法,隨時都可以上網更改,也不會影響施打順序;而第9類是根據去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的主診斷碼有就醫紀錄者。
昨天原本公布7月16日第9類與第10類開放施打,但後來取消這個時間點,陳時中解釋,以過去疫苗抵台後的封緘作業速度,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可以配送,但不排除更早或更晚,因此先不押時間,等確定後就會儘速公布。
昨日總計20萬8,564人次接種疫苗,其中AZ接種5,814人次(第一劑接種3,098人次,第二劑接種2,716人次),莫德納接種20萬2,750人次(第一劑接種19萬8,502人次,第二劑接種4,248人次)。
根據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公開數據,過去單日疫苗施打最高是19萬人次,昨天注射突破20萬大關,也比過去7天的平均單日12.2萬高出許多。陳時中說明,過去擔心各地方政府剛開始比較不純熟,配發上比較保守,未來將會針對各縣市的施打狀況,加上接種站運作愈來愈流暢,疫苗充足時會盡量多配放,讓覆蓋率可以儘速拉高。
截至8日為止,累計接種312萬1,081人次,AZ接種198萬6,497人次,莫德納接種113萬4,584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有傳出第一劑施打AZ後被要求第二劑要改打莫德納,陳時中強調,目前尚未開放混打,只有因為第一劑產生嚴重過敏者,可以更換不同廠牌。
(文/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馬雨辰、鄭宇辰、蘇威銘、余志偉、林彥廷)
#延伸閱讀
【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到Delta,19個月內4大重要變異怎麼發生?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https://bit.ly/2UsxWeK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微解封 #疫苗 #AZ #莫德納 #Delta變異株
戰地記者保護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張照片讓我看了既心疼也擔憂。
粉絲傳訊息來問,這是不是我的TaiwanBox?
是,一個六百元,只送不賣,我們已經送了幾千個出去。
(感謝大家一貫對我和太太的團購非常支持,分潤用在這裡正合適,再次強調,我不收捐款也不募資,謝謝。)
短時間內送了數千個插管箱出去,要不是我自己就是第一線的醫師,我還以為台灣疫情失控變成煉獄了?有幾千個重症插管的病人?
我當初就一再強調了,這是給急診、加護、麻醉還有病房,用在插管的簡易保護裝置。
#拿來採檢並不適合。
因為他有四個洞,側面也有兩個開了刀孔的洞,那是給協助插管的助手使用的。用來採檢病毒都會從側面的刀孔滲漏。
我同步也有跟工廠討論,要做一批沒有刀孔的給採檢站索取,但還在趕工,我確定台北市拿到的這批側面的操作孔都裁開了。
除非你在蠻荒戰地醫院,不然這麼克難的情形真的不該發生在全國資源最豐富的首都台北。
但基於同島一命,基於來求助索取的都是同袍戰友,我只有一再的提醒,#它不適合用在採檢站,每個填在表單有需求的單位,對我來說都是沉甸甸的責任,我都有一一的寄出,而且維持著不收捐款不募資只送不賣的承諾。
但,歹霸妻的市長,我們知道你是有歹霸妻的男人,那可以不要再糟蹋醫護了嗎?
這些醫護克難的樣子發生在台北,你跟台北衛生局都應該滾到地獄去。
關於 #Taiwanbox
開放大家索取之後,登記紛紛湧入,初估應該超過數萬個!
各式各樣的要求,連便當店都來要?
剛剛也接到記者的電話,我拒絕受訪了,做這個從來不是為了要出名。
我猜大家應該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花點時間整理一下懶人包:
抱歉,它就是一個用來隔絕飛沫的插管箱,初始設計就是為了要插氣管內管的時候,保護插管的醫師和周圍協助的人員,減少被飛沫噴濺。
因為上了NEJM,而爆紅全世界。
✅NEJM原文: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07589
它的每一個尺寸,角度,斜面都是設計用來插管的。
這次會出來捐贈,也是因為在北部急診的兄弟來拜託索取,為了達到拋棄式的目的,價格我早已忘記,因為從來沒有販售過。
它就是用來插管的,因為是拋棄式所以也很輕薄,內科診所要拿來批價櫃檯採檢,便當店要支援收銀,牙科診所要做治療,都不是那麼適合。我也請牙醫朋友試用過,會擋到他們做治療的角度,因為那一開始就是設計給麻醉醫師、急診、還有病房插管使用的。
讓世界看到台灣這個中二的夢已經實現,我們都堅持回歸原本不收錢的初衷,所以在能力範圍內,我們會以麻醉科醫師、急診醫師、重症和病房的醫師的需求為優先,北部優先,防護設備不足,但需要執行到院前急救的消防EMT兄弟優先,畢竟這是救急、救命用的!
索取來要幫狗洗澡、要包便當、甚至有聽到要用來做模型,這些無厘頭的要求,我暫且無視。
檢驗科同仁來索取要操作檢體,或是一些非第一線需要插管的醫療同業,我知道這個疫情下,大家都很慌很怕,都想多點武器、多點保護,但因為你們的這些需求,不是那麼的適用,也不是那麼的急迫,所以我還是會優先提供要插管的單位,但你們的要求我都會記下來,如果有餘裕了,也會一一發過去給你們。
謝謝大家。
\
以下原文:
剛剛接到北部急診兄弟的電話,來問我哪裡買得到 #Taiwanbox,說他們急診環境真的不太樂觀。
我實在沒想到一年前的未雨綢繆,居然還會派上用場。
再說一次,只送不賣,沒有人想發災難財、沒有人想看到疫情失控,大家都只想看到台灣平安。
這個錢我和黃致遠醫師、賴賢勇醫師還有WJP Plastic Packaging - 萬久平出,這商品不賣。
初始設計就是希望它是拋棄式的,用完消毒完就當醫療廢棄物燒掉,不要讓清潔阿姨或護理師去清洗它。
我等下會放上Google表單,開放給所有需要的醫療單位同袍登記。
同島一命,希望能替台灣盡一點心力,有需要的醫護兄弟、EMT消防兄弟都歡迎登記。
\
最後,感謝一路上提供了協助的所有的人:
1.Taiwan Box的台灣隊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42811769766724/?d=n
2.被掛電話的汽車貸款潘先生(?)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43433716371196/?d=n
3.幾次改版最後完美的成品: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60892137958687/?d=n
4.關於台灣貼紙的設計師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44608442920390/?d=n
5.關於Taiwan Box的一些事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44204772960757/?d=n
6.來自世界各地的謝謝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309973010630/posts/10158568129825631/?d=n
📌TaiwanBox 官網連結:
http://www.taiwan-box.com/
(因為當初是寫給阿豆啊看的,所以都英文。)
📌關於TaiwanBox的組裝
https://youtu.be/KlaZXWfB4uI
(一個人就可以快速輕易組裝)
✅登記連結:
https://forms.gle/xeDGZncEZA5Gnddt7
#因為臉書鎖我觸及率再請大家幫忙轉發
#請幫忙轉發給需要的朋友
也再次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鼓勵。
戰地記者保護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昨天下午在板橋,國民黨舉辦黨慶大會。
會後新聞台記者,一起上前堵訪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由於吳伯雄不想答,大家邊拍邊退。
在拍攝的過程中,扛機器的攝影記者們,疑似撞到了新北市議員陳錦錠,或是陳錦錠的助理。這個男助理隨即大罵三字經,並對中天攝影記者郭先揚扭打、鎖喉、搶機器,還側摔郭先揚在地。郭先揚為了保護手上的機器,被摔倒在地。
事後郭先揚為了完成晚間1800的新聞帶,忍著痛,還是在SNG上完成剪接。等到都忙完了,才去醫院驗傷,去警局備案。新北市議員晚間打了電話向郭先揚致歉,不過他的助理遇到事情不滿意,可以動口,何必動手?實在令人遺憾。
不論是颱風、是危險的戰地、還是平凡無奇的採訪場域,記者都可能會因為採訪工作而受傷,特別是手上拿著機器的攝影記者,更是風險最高的一群,幾年前採訪遊行抗議,被卡車碾壓在車下的王瑞璋,就曾是我的搭檔。
新聞記者的工作薪水並不高,時間還很長,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儘管或許這些年以來,社會對記者的評價不一,但我一日記者,終身記者,我這輩子,都會努力讓自己,以記者為榮。
先揚不計個人,工作第一的精神,讓我覺得非常驕傲。
暐瀚 2015-11-23 de 台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Lbdk_-Fhj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h7sFVhbmOR5Qqt__Z1PFLVsGn5Q)
戰地記者保護 在 20221117唐师曾:战地记者,“四个保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有钱就打赏,没钱请转发……https://www.paypal.me/tsz0124搜索并关注: Instagram Facebook 唐和尚#唐师曾微博、微信、知乎、头条、西瓜……此处不留爷, ... ... <看更多>
戰地記者保護 在 什麼樣的真相值得付出生命? 閭丘露薇導讀《深入絕境:戰地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兩位 記者 :菲律賓的瑞薩,與俄羅斯《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表彰兩人「付出努力 保護 言論自由」,因為「言論自由正是民主與長遠和平的先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