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偉士牌】
一次看懂要怎麼挑選摩托車
當年記者調查詳細
說明方式讓人很好理解
53年後來看仍是相當有參考性
日期:1967/6/27
圖說:台北街景
報別:聯合報
攝影:龍啟文
#尋找1967年的你 #台北
#偉士牌 #摩托車 #機踏車
#拍攝地點感謝報時光粉絲考證團認證
#中華路和汀州路交叉口的多福車行
#可惜已於1986年3月歇業
#報時光UDNtime
#加入搶先看首發不再錯過
歷史新聞
【1967-05-17/經濟日報/03版/市況】
消費手冊
按自己需要選購摩托車
【本報記者鄭再興】現在台灣最流行的交通工具,無疑地要算是摩托車了。摩托車是一般人習用的名稱,是把英文的「摩托(Motor)」與中文的「車」二者聯合起來的洋涇濱叫法,英文的正確名稱為Motorcycle,日文名稱為「阿托巴」,公路局與警察局的正式官方名稱則為「機踏車」;有人更稱它為「摩托卡」,事實上英文中的「Motor Car」乃指四輪汽車而言,因此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摩托車時最好直稱為機踏車較為恰當。
本省現有的摩托車大部均為自製,但其型式則均係模仿外國,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式:
一、日本式:日式摩托車係日本于二次大戰後,以航空工業之特性轉用於摩托車,配合人類的體型、體力而設計,參考各國摩托車的型式,截長補短,發展成為今日獨特的高速度、大馬力的日本式摩托車,頗能合乎耐用、安全、經濟、美觀之要求,在世界各地舉辦之國際性摩托車賽中,曾屢獲優勝,外銷市場遍及全球。
二、西德式摩托車:德國在摩托車製造方面有近百年之歷史,其產品以機件精密見稱,不過份重視外觀的華美;馬力強大,壽命特長,曲軸迴轉數低,壓縮比高,里程數達四萬公里,爬坡力強;費油量亦大,機件補充亦較為緩慢困難。
三、意大利式摩托車:以小型速克達(Scooter)為代表產品,重心較低,駕駛平穩,安全性較大,乘坐較為舒適,宜于女性與年長者,護腿板寬大,不易為泥水濺污,引擎外加封閉,較為清潔,機件浸在油裡,保持良好滑潤;但不適于高低不平之道路行駛。
良好摩托車必備的條件,在於性能優越,經久耐用,節省燃料,安全可靠,速度適當,操縱簡易;以台灣最多的五十CC摩托車為例,其制動馬達力應為三至五馬力,爬坡度三○度,煞車停止距離越短越好,轉向半徑要小,離地高度要低,並要點火方便,起動容易,傳動迅速,行駛三萬公里以上始需拆開引擎大修,每加侖汽油可行駛一五○至二五○公里,最大時速六○公里,煞車平穩靈活,長途行駛及爬坡不易故障,操縱更要簡單,無論騎車、推車與反推車均不費力者為宜。
一般消費者在選購摩托車時,按照自己的需要可以從下列三方面去判斷選擇: 一、在引擎型式方面:分為四衝程與二衝程兩種;二衝程車油料需用汽油與機油混合構成一個系統,優點為簡單堅固,加速快,衝力大,較廉宜;缺點為耗油多,排氣管冒烟,聲音大。四衝車油料是將汽油與機油構成二個系統,優點為精細複雜,運轉平穩,耗油省,排氣管不冒烟,聲音小;缺點為加速慢,衝力小,價格較昂貴。 二、在輪胎大小方面:高輪胎式優點為乘坐舒適,可在起伏地行駛;缺點為重心離地高,安全性較差。低輪胎式優點為重心低,安全性較佳;缺點為只能在平坦道路上行駛。 三、在起動方式方面:電動式優點為起動容易方便,缺點為增加電瓶設備。踩動式優點為不需增加設備,故障少,缺點為起動較難,尤以雨天為然。故以電動踩動兩用式為佳。
目前本省之機車,日式以本田、鈴木、山葉、川崎等牌較優,德式以力克達、普富、藍克斯、快客牌為佳,意式以蘭美達、偉士牌為好。
截長補短英文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持續監督永遠是最好的支持🕵️♂️
回首選前,能源成為辯論焦點(其他環境議題則一如往常地被邊緣化🤣),我們與其他優秀的台灣媒體展開 #事實查核計畫;接著,選舉結果出爐,我們也秉持著監督精神,檢視 #蔡英文總統的新環境政策,過去四年有哪些得失、未來四年又應如何截長補短?而 #立委名單 也是決策的重大成因之一,一代新人換舊人,國會將有哪些環境議題的生力軍?
大選過後,我們也邀請讀者跟我們一起共同監督,讓許下的政治承諾不再落空!
🔎 2020總統立委大選報導彙整:
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49160
截長補短英文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故事五週年 #寫作的技術 #一起來練習
明天就是「寫作的技術」課程了喔!讓我們一起練習練習暖身一下吧!
已過世的作家余光中曾在香港《明報月刊》上發表過一篇〈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文章中他念茲在茲的是「中文西化」的毛病。這篇文章 1987年首次發表,而今三十多年後看來,他所點出的問題,在中文世界不只有增無減,甚至變本加厲。
余光中這樣寫道:
「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態。能順著這樣的生態,就能長保中文的健康。要是處處違拗這樣的生態,久而久之,中文就會污染而淤塞,危機日漸迫近。」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歲時有志於中文創新的試驗,自問並非語文的保守派。……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緩慢而適度的西化甚至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長補短。但是太快太強的西化,破壞了中文的自然生態,就成了惡性西化。這種危機,有心人都應該及時警覺而且努力抵制。」
「比起中文來,英文不但富於抽象名詞,也喜歡用抽象名詞。英文可以說『他的收入的減少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中文這麼說,就太西化了。英文用抽象名詞『減少』做主詞,十分自然。中文的說法是以具體名詞,尤其是人,做主詞:『他因為收入減少而改變生活方式』,或者『他收入減少,乃改變生活方式』。」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一個短句) 做主詞,英文則常用一個名詞 (或名詞片語)。『橫貫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頭條新聞』,是中文的說法。『橫貫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頭條新聞』,就是英文語法的流露了。」
「同理,『選購書籍,只好委託你了』是中文語法。『書籍的選購,只好委託你了』卻是略帶西化。『推行國語,要靠大家努力』是自然的說法。『推行的國語,要靠大家的努 力』卻嫌冗贅。這種情形也可見於受詞。例如『他們杯葛這種風俗的繼續』,便是一句可怕的話。無論如何,『杯葛繼續』總嫌生硬。如果改成『他們反對保存這種風俗』,就自然多了。」
「英文好用抽象名詞,其結果是軟化了動詞,也可以說是架空了動詞。科學、社會科學與公文的用語,大舉侵入了日常生活,逼得許多明確而有力動詞漸漸變質,成為面無表情的片語。……當代的中文也已呈現這種病態,喜歡把簡單明瞭的動詞分解成『萬能動詞+抽象名詞』的片詞。目前最流行的萬能動詞,是『作出』和『進行』,惡勢力之大,幾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規動詞。」
針對最後這一個例子,在文章中舉出了四個例子,你覺得可以怎麼改寫呢?
(一)本校的校友對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昨晚的聽眾對訪問教授作出了十分熱烈的反應。
(三)我們對國際貿易的問題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四)心理學家在老鼠的身上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