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達叔
那天跟達叔約在北風社,藉機踩點慕名已久的店。
從念的科系,到後來做的一些事情......整個聊天過程最精彩的部分都是一些案件,全都無法收錄,有興趣有交情請自己去騷擾達叔(誤)。
因為彼此活躍的領域比較近,寫稿的時候反而不知從何著手,很多東西太理所當然或感到瑣碎,成為一種挑戰。只好難得的開了瓶餞男醋女,蠻適合寫達叔的稿呀。
吳達彥,人稱達叔,意識不能音樂祭主辦人,鯨魚號樂團吉他手,任職於法律事務所,擅長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相關領域。獨立音樂圈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時常會向他求援,近來也客座 podcast 「 IndieFucks 硬幹」法律專長嘉賓。
大概是因為達叔自己也訪過別人的關係,他切入得太快,直接從自己的學歷講起:台大資管系、台大科法所。
以前不認識他時,總聽人說他在台大待好久,待到成為一個傳奇,也沒有人說得清楚到底是多久。
「我都笑說自己熱音系、資管社,待在熱音社的時間比系上長很多。」
達叔國高中唸私立學校,很憧憬大學的社團生活,也因為曾是五迷(在此「五」=五月天),就順勢加入台大椰風熱音社。
進入玩團的世界後,大學選了著作權法的相關課程,希望能幫助身邊的音樂人朋友解決一些問題,研究所選擇唸科法所,全名為: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大概也是這個想法的延伸。
「那時候面試科法所,要有個比較好聽的理由,我就說是因為有玩音樂又唸資管,想回饋社會。」
在這點上達叔的確也是身體力行,大家遇到發行合約、商標問題、各種法律碰撞,總是會先想到他。
因為做法律研究區塊鏈而接觸到柏蒼,後來又因為音樂節四處拉贊找到了柏蒼參與的「Our Song」app,和他們團隊成了日常幹話群組後,達叔也就順勢客座了其相關品牌podcast「IndieFucks 硬幹」的嘉賓,像是在EP7中和 老王樂隊 、法律白話文一起探討商標法,也在其他集數跟 呱吉 、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一起聊了著作權集管團體。
上述應該就夠忙了,身為一個有玩團有伴侶的上班族律師,人生應該是夠滿了。但我真正認識達叔的原因,是因為他同時是一個台北小型音樂節「意識不能」的主辦人。
意識不能要從第0屆開始算起——當時還不叫意識不能,是「醉生夢死林森北」。
我有一票因為打手遊混咖啡店認識的朋友,團名 川秋沙 Goosander 的前輩們有去演,回來之後在群組一直說有多好玩多好玩。
當時就有點心癢難耐,後來因為瑪啡因的吉他手也是台大椰風的成員、也認識達叔,瑪啡因也算是個迷幻團體(?),就參演了意識不能第一屆,至今每屆都有參與到。
達叔說,當初是他之前的團「50Hz」在找巡演的場地,看到延聲音樂的大廳似乎辦過一些有趣的演出,場租也蠻友善,有個5、6團一起分就能吃下。當時在當替代役的他搞著搞著,就搞出一個音樂節來了,從5、6團擴張到13、14團,以老鼠會的作法一起分攤票房成本壓力,也就cover過去。這是這個音樂節的另個特色,參與團體包下一部分的票房、負擔幾張票,能稍微分擔主辦單位的壓力,演出者也會因販售的票數而有不同的獲利,是建立於跟主辦單位互利互信上、與一般大型音樂祭不同的做法。
(簡而言之就是直銷上下線賣票,夠挺才跟進)
後來正式的第一屆意識不能誕生了,變成兩天的雙舞台演出——「只有一個舞台,setting時間有點無聊,那就把練團室弄成另一個舞台吧。」
夢想就是這樣擴張的啊。
成本也是呢。
這個故事的發展路線一點也不陌生,第二屆的意識不能有了午夜場,第三屆的意識不能除了週六週日外,增加了週五的演出。
選團上,達叔很任性的照著自己的品味,瞪鞋、迷幻、後搖、龐克、實驗電子......知名度很其次,甚至當時的演出精緻度、演奏能力也不是首要,呈現的氛圍以及潛在的發展性才是重點。
第二屆開始的午夜場「睡眠不能招待所」除了演出外,位在林森北的音樂節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不管是林森北酒店文化講座、BDSM 繩缚師現場開課、卡拉OK歡唱,都極具特色。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喜歡辦活動大於彈琴。」達叔在整個訪談說了兩、三次這句話,看起來有點像甜蜜的苦惱。
他說認識的人多了、看表演久了,腦袋有時就會迸出奇怪的點子,不去執行放在那裡就是會不太舒服,觸發聯想的時候甚至會分心無法投入看表演、或該睡覺時腦袋轉過頭。而玩團是一個集合體,總有很多事情要協調進而妥協,但野花惹吵(意識不能的主辦單位名稱)就是可以讓他很任性的做。
正職工作為律師的達叔,收入足以維持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變得瑣碎,也就更珍惜每個施力點。
他說玩團跟辦音樂節,是一種有在掌握自己人生的感覺。
他說,這個圈子的輪替很快,二、三年沒參與,無論是看團還是玩團,臉孔就會完全換一波,離開的人總是就很難回來了。很多大學時期演奏能力比他好的人,畢業後一開始可能只是工作忙,後來也就漸行漸遠。這種例子看多了,心裡總是會有個恐懼:是不是自己也會這樣?
於是達叔有點故意的不斷把時間、金錢、生活圈都砸在獨立音樂文化相關上,直到難以想像離開。
「這個現在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塊,跟綁定一樣。」
聊到未來的展望,達叔說當初辦音樂節,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有太多想看的團,可萬萬沒想到辦音樂節,自己根本不可能有時間看演出。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培養出下一代的野花惹吵,讓我可以有時間看團。」
野花惹吵的組成以達叔為核心:固定合作的硬體統籌、實體場佈設計、平面視覺設計、達叔偷偷寄與厚望的幾個年輕小朋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年在椰風熱音的護理師朋友,往年都是意識不能的現場執行(aka現場大總管),去年她人在澳洲實習,還特地買機票回台坐鎮。
除了達叔本人妄想能退居幕後當董事、希望能培養新生代外,接下來野花惹吵也有籌備小誌的計畫:小誌的神秘感、可以任性的發揮,十分符合達叔的喜好。內容目前預計是效果器宅的訪問,有興趣的人敬請期待。
最後,依照慣例,我問了達叔對於狂風暴雨的想法。
他說《雨》是他近期聽過私密感最重的作品,很適合一個人在家聽。
「會很憂鬱吧。」我笑著說,其實是想閃躲「了解這份作品在人心中的重量」產生的各種情緒。
「憂鬱嗎?應該是......」他說了一個形容詞,我現在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錄音也正好沒錄到這段。
他說狂風暴雨是一種燃燒殆盡的展現,卻在歌詞中感覺到一種保持距離的溫柔,像傾慕、像暗戀,是很強烈同時溫柔的意象。
「細思極美。」他是這樣說的。
期待微小的、冷門的、邊緣的選擇,還是成立於世上。
如同每年撐過年末的壓力爆炸後,我總特別期待年初去意識不能表演、喝酒玩耍。
期待數量與規模不再是至上的追求,收益與結果也不是。
那只是眾多的評估面向之一,此外還有更多層面,更加有趣、更加吸引人。
總有些喜歡是綁定的。
有緣的話今年意識不能現場見啦~
👨💼 達叔 from 野花惹吵、 Whale Done 鯨魚號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意識不能
#野花惹吵
#著作權法
#律師
#鯨魚號
#IndieFucks硬幹
#獨立音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看板nmsmusic - [閒聊] 具議題背景的歌曲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MengtingXie|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Become a Storm ... 的評價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的評價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的評價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Log in 的評價
- 關於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閒聊] 具議題背景的歌曲- 看板nmsmusic 的評價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Romy
「同行食旅」,2019年1月 Romy 開始營運的品牌,目前進駐於「河神的丸子」工作室,以每週換一次菜單的方式,嘗試不同的料理方法跟組合。
我去過無數次河神的丸子,像是之前偶爾限時動態分享的生魚片、吃過的幾次私廚料理等,都來自 Romy,甚至在那裡辦過一次咖啡分享會。
Romy 是這系列訪談我第一個想到的對象,對於活下去這件事欲望不高的他,好像因為食物而稍有留在世界上的想法,進而我們有機會產生交集——已經忘記是先跟他熟才開始進一步認識食物,還是因為食物而有機會跟他熟,只記得我人生目前吃過最昂貴的一餐是來自他的招待,我們一起去吃了無菜單日料,讓我大開眼界。
想知道他是怎樣看這件讓他願意活下去的事情的——這大概是整個訪談企劃的契機吧。
(以下簡稱R)
R小時候對烹飪或食物沒有什麼特殊偏好。
從小家中飲食講究養生,像是有陣子的早餐是三種非精緻澱粉、三種蔬菜、優格。一直到大學外宿才有機會接觸小吃、夜市、甚至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早餐店蛋餅。
「健康對我來說後來有點像髒話,有時候客人來吃,說感覺這裡的菜很健康,我都會想說:嗯?我沒有要追求那個啊?」
也可能是因為家中飲食習慣的過度保護,開始外食後R有好幾次嚴重過敏的經驗。
他覺得是某種味精添加物,會造成他至少一小時的身體僵直、臉腫,也因此掛了幾次急診,雖然醫生不認為味精有任何造成人類過敏的可能。
「後來你怎麼辦?」總不能三天兩頭就因為外食而不能動一個小時吧。
「就先吃澱粉墊胃,因為澱粉本身比較不會吸附那麼多調味,再去喝湯,萬一有那種味精身體的反應也不會那麼激烈。」
「這個很適合當作你專訪的標題耶:味精過敏於是自己下廚的廚師,很聳動。」
「但明明就不是這樣哈哈哈。」
大學除了開啟R外食的世界,也因為健身的關係自己下廚,開始看對他影響許多的《廚神當道澳洲版》,但真正開始研究煮飯(菜),是去台東都蘭當背包旅館的管家的時候。
那時R在一間背包旅館「小客棧」工作,有供房客早餐,但他總覺得老闆給的菜單不盡理想;也有「拼飯」的文化:客人或員工下廚,大家一起吃也一起分擔食材成本。漸漸的,某些熟客來的時候會指定要R下廚,他也不知不覺把好幾個 youtube 烹飪頻道看完,在台東食材不一定能齊全,也學著自己做一些替換跟嘗試。
回台北後R便去了幾間餐廳打工,從有名的歐式餐廳、平價日式料理、新開張的火鍋店、深夜炭烤三明治...每間都做不到兩個月就換。
他說他沒辦法在不確定目標的情況下投入,像那間高級餐廳,進去要從學徒開始蹲,每天切紅蘿蔔跟馬鈴薯,工作節奏很快,但知識背景不夠的R很難明白,該怎麼做、為什麼、要怎麼理解......每天切菜像是機器人,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在不厲害的店他也學到了管理廚房的眉角,食材的儲藏、工作流程的安排......反而是因為店還未成熟,才能讓他一窺這些細節,甚至有插手的可能性。
順勢我們聊到了廚房的性別議題。
我有另個在做廚師的女同志朋友曾告訴我,女生在那樣的環境真的很難熬,Romy同意並也敘述了一些他的親身經歷。
曾經有個帶R的大哥,人蠻好的,但性別觀念非常差,曾問R:同性戀是不是都不太會唱歌?我看那些歌手都沒有同性戀。
「他幾歲啊?」我忍不住問。
「小我三歲,跟你差不多大吧。」
R說男人勞動工作時講幹話是一種娛樂,可內容時常牽扯性別身材長相。
「我在那裡不自在,但其實他們也覺得這裡有女生不自在。」
後來R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因緣際會的,朋友問他要不要參與「河神的丸子」這個工作室的計畫。
「河神的丸子」位於古亭螢橋國小附近的老屋,政府用「以修代租」設立專案,R和其他進駐品牌一起整理到現在的樣子。這間房子的以修代租三年計畫會在2021年底結束,因此目前也還不確定「同行食旅」這個品牌的去向。
看著筆記,對於營運品牌的部分我們反而沒有聊得太多,大概是因為,開張不久我就來吃過一次了,至今也光臨了4、5次以上,甚至請R幫我籌備這次《雨》作品工作團隊的尾牙。
從第一次吃,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到現在變得明確許多。我想我的味覺跟R的廚藝應該都在進步。
R說他人生第一次吃很貴的飯,是跟當時的女友去101的「Stay」,吃了一萬五。
「不太確定自己接收了什麼。」我想大概跟聽到自己不理解的音樂、太前衛、太實驗時的感覺一樣:真的太陌生,也認為自己不夠格、不理解,所以說不出好壞,只能說不確定、不知道。
R說他有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實際上也真的有點能力,只是可能能力或知識不足。
又說對他現在來說,困擾的是怎麼做決定。
「像是決定風格嗎?」我問。
「也不是。」他花了一些篇幅形容,在我聽來像是,尋找自己的定位,屬於一個創作者/廚師自身的思維、邏輯、系統。實務上的事情是:接下來要繼續營運這個品牌嗎?還是要去別人的店工作?之前同行食旅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場地的成本也不高,所以不用考慮營收,那接下來呢?
在描述這些事情時他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彙:門檻。
我忍不住打斷:為什麼是門檻?我們會覺得是挫折、是障礙、是困難,為什麼會是「門檻」呢?
「就像每個階段的門檻,自己不在那裡沒感覺,走到那才看見,也蠻有機會跨過,也有可能是不適合。」
我似懂非懂的記錄下這些。
直到訪問結束的當天晚上,R訊息我一串,看來是我這個問題讓他咀嚼了一陣。
那段訊息的大意是,對他來說人生很像打電動,有無止盡的關卡跟敵人要突破,是很沮喪又很非自願的折磨地獄。但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事,雖然煩到想放棄,但也是自己走到那個階段才遇得到關卡吧。難免在沮喪之外還是會有點好的感受。
「剛在回家路上想著門檻的舉例,比方說,魚的第二面真的好難殺,一直殺不好,之類的。」
看著這行字,覺得這樣的煩惱其實蠻棒的,棒到有點好笑又想哭。
想到一邊訪問一邊切肉殺魚的R,我也順便吃了幾口,每次去拜訪總有好料食。
現在除了同行食旅,R也在昭和食堂打工。相較於過去能力不足、喜好不明的自己,昭和食堂是他本來就去過很多次、很喜歡的店,同時又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玩耍,打工跟做自己的實驗,兩者的平衡蠻不錯。昭和的老闆也十分願意跟R分享知識、討論料理。
最後:「狂風暴雨這個詞,或這首歌,你會想到什麼?」
本來以為太籠統又無聊的問題,竟然在R身上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他說崩潰後很多事情會不一樣,下大雨後,無論是因為雨水清洗了世界,或是因為出門顯得珍貴,都會有眼睛洗過的感覺。如果用來形容人,大概就是一種勇敢吧,面對可能無法全身而退的事情的勇敢。
他說:「天氣用詞對我來說一直都蠻正向的。」
忘了什麼原因,R曾傳訊息跟我說:「聽你這張作品我其實說不出所以然,最大的感覺是你很真實的在暴露自己的樣子,很勇敢也很難,辛苦你了」
我想對我來說,看到他用平實的心情面對料理,像是喜愛這個東西沒什麼好得意,真正的日常與投入,也有很多外人看起來很酷的煩惱,是讓我更珍惜、愛惜食物原因。也在品嚐他的料理過程中,感受到口中的魚活過的痕跡,眾生命努力生存而後消逝,我們因此受惠,進食得以延續生命,甚至因美味而感到幸福。
對我來說,理解有些人怎麼在困難的人生中找到一個錨點,在日日勉強的日子中,除了生死之外還有可以在意的事,好像得以多活一點,進而也帶給其他人美好。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因此與你們分享,R的故事。
🧑🍳 同行食旅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同行食旅
#私廚
#無菜單料理
#生魚片
#美食
#河神的丸子
#廚房中的性別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小嗨
小嗨是我在政大時,因為推動性別議題而認識的學姊。
難以簡略的介紹這個人,最能引起共鳴的大概是,他參與了蔡依林〈玫瑰少年〉這首歌的歌詞創作,而這首歌獲得了2019年第三十屆金曲獎的年度歌曲獎項。但這事很世俗,跟他碰面時我反而不太敢提。
(但我還是要把這個擺在第一段哈哈哈,請大家看下去)
那天我們約在旁邊咖啡,我猜想他會覺得有趣的咖啡店,從我們如何認識開始談起。
從就讀政大開始,小嗨便積極的參與學生政治的運作,並主力於性別議題的推動,像是性平會學生委員的增額、以政大學生會的名義參與同遊等,後來也因此接觸了同志熱線。
因為很久不見,也沒特別聯絡,我偶爾會感覺到,自己正用習於與社會上其他人應對的方式回應他,他是這系列我的第一個訪談的對象,我格外緊繃。
像是要替他寫自傳那樣,從大學、議會、資管系、資管所、在銀行工作了四個月就離職、出國打工、做出租人生、零元生活...詳細的聊起。
我本以為出租人生會是聊天主軸的。
小嗨是一個超級多工的人,技能樹亂點的狀態堪比YAMAHA,從製片助理、法律諮詢、股票操盤、攝影助理、翻譯、舉辦聯誼活動、代課老師、羽球裁判、籃球裁判、陪聊天、咖啡店頂讓交接工作流程...什麼都做過的超級自由接案=出租人生。
殊不知這部分聊一聊大概就是這樣XD
他說小時候的志向是當奸商。類似廖添丁那種義賊的奸商。
「我覺得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學生政治,以及到後來做出租人生,都跟這個志向有關係。」
生長於勞動階級家庭,小時會幫家人一起做回收工作,會撿到還能用的 iPhone 或其他 3C 產品、名牌衣物、掃地機器人......各種超出想像的奢侈品被丟棄。
這讓小嗨意識到許多資源被浪費,因此無論是大學前段的積極進入權力核心,後來越發明確的低物慾生活,或是許多行動的目標都包含資源再分配,都能從這裡開始。
「大學的時候我很認真在記帳,但從銀行離職之後我反而不記賬了,我知道我的每分錢都用在該花的地方。」
那不是吝嗇也不是節儉,對於支持的議題周邊、支持的朋友作品等,他很......慷慨嗎?與其說慷慨,不如說奠基於認同與清楚的價值選擇上,不同於一般人的消費標準、生活方式。
他對資源分配的看法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
我們早已知道,萬惡的資本主義、消費主義,但面對巨獸,我們除了生氣、無力、同流合污,似乎別無他法。
他談論這件事的那刻起,某種奇妙的感覺在我心裡蔓延:我抓到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這個人的平衡所在、核心所在。
小嗨並不認為自己特別了不起。
他並不認為,那些踏入企業工作的同學或是接觸到的有錢人做了錯誤的選擇。
「要我朝九晚五我還辦不到,我有時候蠻佩服他們。」
他並不認為低物質需求特別了不起,不認為一直在推廣議題的自己很厲害,不認為大家都要跟他一樣。只是選擇而已。
他說有錢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並不覺得有錢就是壞人。
因為不仇富,反而可以成為不同人群之間的媒介,可以用他的方式實踐資源再分配這件事。
「有時候他們只是需要別人提醒。」
提醒有個捐款是對方可以幫忙的、提醒世上有不同的觀點、提醒不同人腦袋沒想過的事情。
活在當下;平等的看待人,包括自己;實踐多元價值。
因此能明確知道自己的喜好進而選擇,不需與他人比較,可以一直擇己所愛、可以面對他人的擔憂,可以做很多不同於「社會」或「大眾」的決定。
可以不焦慮「都XX歲了我在做什麼」或是「大家都...我怎麼...」。
能擁有一套自己的價值標準,又不用那套標準去看別人。
「但有時候我也會拒絕。」
這是同為多元價值實踐者,另個我感興趣的地方:有時候因為理解、因為體諒,忘記要先照顧自己、學不會拒絕。我好奇對小嗨來說,拒絕的標準在哪?
「痛苦值。」
像是在銀行上班時,小嗨身體真實的、找不到原因的疼痛。
「研究所我不想念,但還能忍受我就試試看。銀行我真的待不下去。」
身體是一塊誠實的土地。我不禁想到鹿比吠陀因緣際會曾這樣跟我說。怎麼相信自己進而成為自己,大概就從連結自己的身心、感受開始吧。
「也不是相信自己,嗯...做就對了。」
我們聊了兩個多小時,我一開始的緊繃感少掉許多,最後才聊到了〈玫瑰少年〉。
要寫這樣議題的歌,需要做許多功課,原來小嗨是類似顧問的角色:使用的詞彙、描述的方式、恰當與否、有什麼風險、不同人有什麼不同的性別故事......。
在那之後他也做了一系列的校園巡迴演講,藉著歌曲得獎的聲勢推廣這個議題。
「我有時候會去看歌曲的留言,看到那種真的沒聽過葉永鋕也不了解性別議題的人,因為這首歌去認識這些事情。」
如同他在實踐資源分配上的選擇,不排斥主流管道、不怕他人眼光、用力推廣議題,是他的作風。
思想資源再分配的重要性。寫到這我突然意識到,物質資源外,這是更根本而難以做到的。
最後買單時,照我的想像我應該要請客的,但我卻沒帶夠錢,跟他拿了一百,也忘記帶《雨》的實體送他。
因為是小嗨,所以我除了表明我的冒失、致歉,卻也沒有被罪惡感淹沒而太過慌張。
說要補寄一份實體給他時,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能先把實體給需要的人我會很感激。」
一起趕末班車,在列車進站前,我說,可能因為他人生的事件都很快、密度很高,所以腦袋擁有很多資料得以做出判斷。
「那你做最久的事情是什麼?」我問小嗨。
「性別跟資源再分配吧。」他很快的回答我。
回家之後我決定打鐵趁熱的打下這些字,也想著我在社群上看到、以為過得很辛苦的小嗨。
與我聊天的小嗨感覺一切都想得非常清楚,也不太有強烈的情緒,跟社群上抒發感受的他不太一樣。
都是不同而真實的他吧。多元價值不應只實現於社會或世界,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不同時空我們擔任不同的自己,或許有矛盾的可能、有篩選的部分,但這就是時時刻刻的選擇。
明白這點大概也能對自己/他人更寬容。
邀訪時小嗨曾給我聆聽的回饋,他覺得《雨》是一張聽完很孤獨的作品。
「有看到你邀請大家聽完分享感覺。我那時候第一個感受是想把自己藏起來,甚至是在雨裡,就沒有打下什麼回饋給你了。」
訪談最後回應主題,問他對「狂風暴雨」一詞有什麼想法時,印象令我特別深刻的是,他說那不是非誰不可、不認為自己便是、不一定要人人如此的。
去接觸更多更大的世界,進而摸索出自己的形狀,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樣子,進而影響但不強制其他人。
這是我這個晚上被提醒,想與大家分享的:勇氣與毫不刺眼的光,那是柔和卻清楚的線條。
也因為小嗨的緣故,我想再抽出一份實體。
請去 FB 粉專 嗨嗨出租人生 按讚,再在這篇文章(IG上下兩篇之一或FB動態皆可)下留言,即可參與抽獎。
結果將於3月1日抽出,請繼續 follow me ~
👤 小嗨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嗨嗨出租人生
#玫瑰少年
#蔡依林
#阿信
#金曲獎
#年度歌曲
#同志熱線
#資源分配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的單車環島到了第六天,要從車城到知本。也就是要從台灣的西岸,到台灣的東岸,那走過這一段路的人都知道喔,這裡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爬「壽卡」。
「壽卡」呢,它是南迴公路的最高點。那對於騎腳踏車,經過這一段路的人來說,就是你會面臨到一個爬坡的挑戰。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爬壽卡那一天是整個大太陽。
非常、非常熱,整個烈日你可以感覺一下喔,就是當你騎著腳踏車,然後你在爬坡,然後你在喘氣,然後頭頂的太陽非常的大,然後這個熱氣呢,曬到地面的泊油路,再把那個熱氣往上蒸。
說白了呢,就是整段路上,你都覺得自己跟烤人乾沒什麼兩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又熱又喘。然後如果你的水的補給不夠的話,你會騎到整個喉嚨喔,都快要噴火,就是整個熱到、乾到一個不行這樣子。
但是這是我第二次環島,第二次環島,我一樣爬壽卡。這次環島爬壽卡的過程,跟第一次簡直是天差地別,怎麼說天差地別呢?上一次是被熱到不行,這一次呢是狂風暴雨。
沒錯!你沒聽錯叫「狂風暴雨」。因為呢,我們爬上壽卡的這一天,是8月23,如果你還記得的話,823這是南台灣做大水,水災的那一天,就是雨量最大的那一天。
那如果那一天,你人在南部,不管在南部的哪個區域的話,你會發現那個降雨、還加上狂風,那在本質上跟颱風是一樣的。那由於爬坡是山區的道路,你知道當風勢一進入山區,透過山谷地形的擾動,它的風向基本上是不規則的,然後又非常、非常的強。
所以,有時候你會在明明是緩下坡,你可用滑下去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你不踩,車子根本前進不了;更多時候是你發現現在是上坡,你想說那倒過來,我在上坡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風把我推上去,嗯,不好意思,因為它的方向是亂的,所以你也不要做這個夢。
有很多次,我在爬壽卡的過程當中,一陣狂風刮過來,我簡直是被原位定桿了。那我看到我們同行的有更多人,像是一些女生,或者是一些控車技術比較沒有這麼好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騎上腳踏車,他們得下車是用牽的。
可是你聽到這邊,或許你會好奇,那這麼大的風雨,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堅持上路呢?基本上是這樣喔,8月23號那一天,我們上路的時候,一直騎到牡丹水庫的時候,這個雨勢還是可以接受的。
然後,騎到牡丹國小稍是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我們騎到牡丹國小的時候,發現那個風雨,實在是大到一個不可想像哦。可是如果我們的行程要停在這裡,要叫遊覽車來把我們接走的話,不好意思,牡丹國小那個地方,遊覽車進不來。
所以,我們得從牡丹國小爬上壽卡,一直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遊覽車才能過來把我們接走。所以呢,最挑戰的就是從牡丹國小,到壽卡的那一段。
它的坡度是最陡的、難度是最高的,然後風雨又是最大的。那對我來說,第一次跟烤人乾一樣,第二次狂風暴雨,我想最極端的兩種狀況,我都遇過了。
所以,我想我對「壽卡」應該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情哦,日後任何人跟我談到那個地方,我可能能夠說的故事、能分享的感受,會非常、非常豐富。
然而吊詭也就在這裡,如果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頂多流流汗、喝喝水,補充完也就算了,不冷也不熱,我想我的印象應該不會那麼深刻吧。
因為如果你平常有在騎腳踏車的話,你會知道壽卡那個坡喔,是有一點坡,但是沒有到很難,這是平心而論的話。然而正是因為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這麼精彩的天候,所以反而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值得紀念的回憶。
那當然可能你會好奇,這一次我們在狂風暴雨的狀況底下,終於爬到「壽卡鐵馬驛站」,那接下來怎麼辦呢?因為如果我們從壽卡,往東部那一整個下坡,足足12公里是非常陡的坡度,在好天氣的時候,滑下去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了,更不要說在狂風暴雨的時候。
所以,主辦單位為了安全的考量,就派了遊覽車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把一群又累、然後全身淋得跟落湯雞一樣的團員們,用遊覽車接走。
當我們上了遊覽車之後,我心裡開始非常的忐忑,忐忑什麼呢?因為上一次環島我留下來的遺憾,就是東部從「鹿野車站」到花蓮的那一段,我沒有騎到;也是因為天氣的關係不能上路,難不成這一次我過了壽卡,終於到了台灣的東岸。
整個東岸,又要因為狂風暴雨,我又要錯過這一段路嗎?那我是不是八字太硬了,連續兩次的環島行程,東部都沒騎到,那說實在的一點,我覺得我會蠻有怨念哦。
可是在遊覽車上面,我看著東部的海岸線,我心念又一轉,如果這兩次,我都會錯過東部的這一段旅程,那對我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在我心中,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兩次的經驗呢?
這時候就讓我想到,我曾經在嘉玲的一篇文章裡面,讀到的兩句話,她裡面寫到:「人生有時候要得到,有時候要得不到。」,當我們得到,我們可以證明自己完成某些事,它是我們的里程碑。
比如說,我完成了環島,我沒有錯過東部的那一段路,這就叫「得到」。但有時候也需要得不到,為什麼我會來環島第二次呢?因為上一次,我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所以我才會有第二次。
那如果我這一次,又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我可能會有第三次,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瞭解而已,我還蠻有信心的喔。所以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它可以給我們一些肯定跟證明。
可是吊詭就在這裡了,這份肯定跟證明,有時候往往就是,會讓我們開始不再去深思、不再去體會那件事情,怎麼說呢?我打個比方吧,從小到大我們都經驗過很多考試,尤其在升學主義的台灣哦,這對我來說,已經變成是基礎的能力了。
可是你想想,當你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任何考試、任何問題,當你已經知道答案,從你知道答案的那一刻起,往後看你還會在反覆的思考那個問題嗎?
你可能就永遠不會在去思考它,因為你覺得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可是生命當中,真正重要事情,它都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反覆去思考的,包含我是誰、包含我生命的定位、包含我之於他人的價值跟意義、包含我怎麼認定我自己?
這些部分你會發現喔,當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找到答案。就好像是一個修行的人,當他覺得他自己已經悟道,那這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當他覺得自己已經悟道的那一刻之後,他就不會再用一個求道者的心態,跟一個求道者的行為,好好的去思考、好好的去理解、好好的去體會,生命要給他的任何啓發。
所以,我常常講「人是習慣的動物」。習慣,它造就了我們的今天;但是習慣,也是讓我們越活越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其實習慣,在本質上來說,就是跟得到答案是一樣的。
因為在你的過去,曾經有某個習慣,幫你解決了某個問題,你就把它保留下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對於這一個問題已經知道答案了,於是你就開始不會再去深思這個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可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它有不同的展現;甚至於原本是問題,現在可能不是問題,又或者是原本你認為不是問題,可是現在會是問題。
就好像是很多人,一路以來活的非常的自我,一直到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麼自我的人生,讓他真的沒有朋友。所以,同樣的他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他對問題的認定,跟他怎麼活出他自己,是不是都是在變化的?
所以回到人生,到底我們要「得到」還是要「得不到」,就像嘉玲寫的那句話一樣,或許有時候我們需要是「得到」,我們才能夠去確認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或有意識的讓自己「得不到」,因為當你有意識讓自己得不到時候,你對於一些生命當中,真正深刻的事情,你才會反覆的去體會,反覆的去思考。
當我在「壽卡鐵馬驛站」上了遊覽車的那一刻,我心中浮現了這些。在那當下,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東部,我是否能夠如同自己的心願一般,去完成上次失落的旅程。
但是想通了這些之後,對於是否能得到,還是依然得不到,我就放寬心了。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能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擇,跟共識的需要時候,找到適合的處理方法,跟值得的人達成共識。
11月6號的這一期『高難度對話』是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6號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謝孟庭MengtingXie|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Become a Storm ... 的推薦與評價
狂風暴雨 是種比燃燒更燃燒的浪漫。」 「人們總是討厭這樣的天氣,這世界卻不能沒有這樣的存在。」 - 謝孟庭首張個人EP《雨》 數位平台已全數上線實體作品購買連結: ... ... <看更多>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的推薦與評價
Provided to YouTube by Soundscape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謝孟庭· 謝孟庭· 謝孟庭雨℗ mengtingxietw Released on: 2020-12-21 Auto-generated by ... ... <看更多>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在 看板nmsmusic - [閒聊] 具議題背景的歌曲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藻礁議題在音樂圈得到一定程度的轉發和注意,先不論正反兩方的立場和論點
這讓我想到謝孟庭的《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她提到這首歌曲是由黎明幼稚園反迫遷的議題為出發點做創作 (我個人也先不討論此事件爭
https://www.facebook.com/1600323570241032/posts/2865607953712581/
另外,二二八也將近
想問問板友們,有哪些歌曲是有議題背景或是議題性人物為創作理念的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126.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msmusic/M.1614160317.A.8A2.html
※ 編輯: mco520 (39.10.126.20 臺灣), 02/24/2021 20:19: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