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鍵盤旅行:Yellowstone 黃石國家公園 ]
最近接觸的兩個娛樂項目都和黃石公園有關,一個是《鹿角男孩》,小男主角格斯從小生長的地方就在黃石國家公園;另一個是PS4的遊戲《地平線:期待黎明》,時代設定在末日後的未來,其中幾個場景就是黃石最著名的彩虹溫泉池。
2016年我們在美國走PCT,隔年2017又去了一趟,用公路旅行的方式,在中西部的各個國家公園遊歷一個多月。當時拍了海量照片,但其實幾乎沒有曝光(可能因為數量太多了,反而懶得整理)。
適逢今天美國慷慨捐贈250萬劑疫苗,於是再度打開硬碟想要神遊當時旅行的點滴。不開還好,這一開簡直收拾不了,整個人都陷入回憶裡。
//
那時候預算有限,機票、租車、油資已佔去大部分的開銷,只好省下住宿費,能露營就露營,或者乾脆睡在車上,把後排座椅攤平,擺上睡墊和毛毯就能舒服睡上一晚。飲食也很省,因為美國國家公園內的物價很高,所以我們都是在外面的超市採購食物帶進去,用登山爐頭自己簡單煮,而且吃的東西和料理方式跟在PCT上一模一樣。說來奇怪,照理來說應該吃到吐的東西竟不覺得膩,反而是用一種懷念的心情在重溫那些步道料理。
不過這趟旅行走到黃石的時候已經進入第四週,離開臺灣那麼久難免會想家,心裡覺得意興闌珊,畢竟已看過許多雄偉壯闊的風景,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官刺激,刺激到後來已經有些麻木。
但黃石畢竟還是黃石,它的園區腹地實在太廣了,從一個景點開車到另一個景點有時候得開兩個小時以上,而且能看的風景、能走的步道多如繁星,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能夠遊歷的地方實在有限,原本有些麻痺的感官到了黃石又瞬間被喚醒。怪不得有人說,99%的遊客恐怕只能參觀1%的黃石園區。
//
每個國家公園都有各自的特色,黃石的最大賣點即是顏色變化豐富的溫泉和間歇泉,因水質的酸鹼差異造就迷離的色彩,在陽光直射時特別鮮豔、亮眼,而泉水上方瀰漫的霧氣更是增添不少魔幻風情。
另一個賣點是園區內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有些物種不怕生,可以就近觀察,例如美洲野牛、白尾鹿、叉角羚、土撥鼠⋯⋯;有些則難以親近,或是兇猛得無法靠近,需要用長焦鏡頭或望遠鏡才看得見,例如狐狸、灰狼、棕熊。
那時候在園區內開車常常會見到一群人聚集,那十之八九就是有動物可看。把車停好走近過去,總是能發現一群老練的「獵人」,他們用攝影鏡頭代替來福槍,用幾百公尺之外靜靜地觀察,彼此靜悄悄地討論心得,例如園區內還有哪些優質取景點,或是在哪邊又有人目擊了什麼稀奇的野生動物。
當時我們背的相機是FUJI X-T1,搭配 18-135mm 旅遊Kit鏡,不管怎麼拉長再拉長,看見的野熊永遠是一顆模糊的小黑點,於是後來乾脆放棄,轉而偷瞄那些大砲獵人拍攝的畫面,而他們也都很大方,會轉接手機螢幕放大後分享給遊客看,或是乾脆讓你眼睛湊過去觀景窗,還會告訴你應該買什麼型號的望遠鏡CP值最高。
透過手機轉接鏡頭的畫面,我終於看見熊了,彌補前一年走PCT未能與熊相遇的遺憾。雖然影像有些模糊,而且透過科技又增加了一點心理上的距離感,但一隻活生生的大熊在你面前搔癢、擺動,甚至是發呆都帶有強烈的魔力。
親眼目睹野生動物的存在,讓人類嚮往的自由、野性,活生生地以無可撼動的真實樣貌呈現於眼前,沒有任何虛假、造作的成分,也因此才能如此震懾心靈,直探深處。
//
原本只是想找幾張照片來感謝美國,沒想到寫成這篇快兩千字的貼文,哎呀呀,全球疫情解封後又多一個想要重返的國家了 :P
——
#Yellowstone #黃石國家公園
我想靜靜了野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理心》/陳文茜
*如果你總覺得人生就很苦,而你又不是難民、不是乞丐、不是無家可歸者,甚至你仍擁有家人、擁有健全的四肢,我想大膽地說:你的痛苦,可能不是來自於痛苦本身。
你的痛苦與憤怒,可能一大部分來自你欠缺「同理心」。
你無法換位思考,你永遠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觀看他人與社會,並且因而放大了自己的「不幸」與「不平」。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每個幸福的家庭,故事都是一樣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現代人的仇恨,或者輕微一點說,彼此之間的「誤解」與「隔閡」,許多正來自於欠缺同理心。
我們看到一個老榮民的背影,刻薄者稱其「中國難民」,勢利者認定他們是「底層窮人」。有多少人在一個榮民擦身而過時,想到他所屬的時代悲涼,感念他們的奉獻與卑屈,反省我們的殘酷與冷漠。
「同理心」的建立如此匱乏,小從家庭內部的親情,職場彼此的互動,擴及社會不同群體。
世間有這麼多的兄弟鬩牆、社會仇恨……
因為「同理心」不是我們的本性,也不是我們社會教育的主題。
我們的本性是觀照自己,不是理解他人;我們的本性在不知不覺中自私且無情。
除非透過反省、經由學習,承認且意識此種「人性的匱乏」,我們的本性才能盡量避免「平庸之惡」。是的,平庸之惡,當我們將人性停留於直覺的平庸時,我們的本性便會有惡罪隱藏其中。我們甚至不會自覺,理所當然。
這是著名的學者、也是我研究所第一任校長漢娜 · 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起源的精准描述。
人,不用太壞,只要沒有為他人設想之心,只要愚魯且自私,便可能成為邪惡之人。
而克服這種人性之惡的方法,正是「同理心」。
我人生第一個同理心的「大事件」,來自外婆的重病。
十一歲之前,外婆對我疼愛照顧,無微不至,直到她突然心臟腫大,住進了台中中山醫院加護病房。那是某一個傍晚,外婆突然喘不過氣來,四阿姨一看不對勁,趕緊帶著外婆住院。我看著救護車呼嘯,笛聲回鳴,好像準備穿透我的一切,永恆隔下一道分割線。
之後,我又跑又走了約莫三十分鐘的路程(在那之前,我出名也可笑地連過街都要大人牽手才敢),經過了十幾個紅綠燈,穿越了許多不熟悉的街道,不斷問路邊人:「請問中山醫院在哪裡?」
那是我的第一次「流浪」,我知道我往哪裡來,卻不知道自己的遠方有多沈重。我明白一個十一歲孩子在醫院裡不能做什麼,但是我必須抵達那裡,那是我在人間唯一的依靠,她躺在隔著一個高牆厚門的病房裡……她正被急救,醫生說她可能度過不了。
我不是一個節儉的孩子,外婆給多少零用錢我從來只有透支,沒有存餘。深夜,茫然地回家,口袋裡只有五塊錢台幣,飢腸轆轆,到了家門對面的麵攤子,下意識走進去,點了一碗陽春麵。
麵攤老闆是一個外省退伍老兵,煮得也擀得一手好面;外婆疼愛我,常常瞞著阿姨們帶我至麵攤子點滷蛋、海帶芽、滷豬耳朵,加一碗陽春麵。
那個深夜,老闆看我一個小孩走進來只點陽春麵,便慣常地問:「滷蛋?」我平靜回答:「不要。」
第二天,中午當然沒有人幫我準備便當,正在長大的孩子,到了下課放學,已飢餓難忍。又走進麵攤,問老闆:「我可以只要半碗陽春麵,付一半的錢嗎?」我的聲音平靜,表情更平靜;可能自小倔強,做任何事遇任何狀況都不輕易流露情緒吧!
老闆想了一下:「好。」
沒有多久,他給了我一整碗陽春麵,我愣了一下,因為我狐疑他耳朵是否聽不清,而且我口袋鐵定付不出一碗陽春麵的錢。沒敢動筷子,走到正熱騰騰煮面的攤子,我拉拉他的手,「老闆你搞錯了……」
他立即以濃重的四川鄉音回答我:「你先吃,我忙,待會兒再說。」
我坐下來,還沒吃完半碗,老闆突然扔了一個滷蛋到我碗裡,轉身又走了。
我靜靜坐在那裡,想等他忙得告一段落,再問怎麼回事。
約莫黃昏五點,客人少了些,他走過來問我:「小女孩,你的外婆呢?」我據實以告。他立即說:「你以後天天來,外婆會好起來,你不要怕,她回來了,我再和她算錢。」
那一夜我的三阿姨從台北趕回來探外婆,我趕緊告訴她我欠麵攤老闆錢的事,她當晚帶著我向麵攤老闆致謝,並還了錢。
隔幾天麵攤老伯伯告訴我,自己十六歲就在田裡被抓伕來當兵,一路打仗逃難,就靠許多不認識的人一次又一次接濟,才能活到今天。「你這女娃兒聰明,好好讀書,孝順外婆。」
十一歲的我沒有太多同理心,受到一個來自中國大陸戰亂孤窮老兵的照顧。我沒明白,當他說「好好讀書」時,是因為他沒有讀書的機會;當他囑咐「好好孝順外婆」時,是因為他被迫和父母離散,已無孝順的機會。
那「孝順」、那「叮嚀」是遺憾,是另一種想家的表達,是深沈的嘆息。
四川外省麵攤老闆在我們這個本省家庭口中,一直以來綽號就叫「老芋仔」。芋仔是一種不需要施肥的根莖植物,扔在哪裡就長在哪裡。長相不好,烤熟吃起來卻甜甜鬆鬆,削皮時手摸著,有點發麻。滿山遍野,只要挖個洞,就可找到幾顆鬆軟芋仔。
芋仔命賤,「老芋仔」型的外省人,命也薄得很。
過去光顧他的麵攤無數次,我們沒人關心他從中國大陸哪個省份來,怎麼和爸爸媽媽失散的,好似他是個石頭裡蹦出來的怪物。他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只有陽春麵特別便宜好吃、一個夜市裡搭個違章建築從早賣麵到晚、白天也蜷曲攤子內睡覺的孤伶攤販。
外婆後來果然安然回家,牽著我向「老芋仔」麵攤老闆致謝。
一年後,有天麵攤門口特別熱鬧,原來娶親了;姑娘從梨山山上「娶買來」,清瘦嬌小的女子,沒隔多久也生了小孩,小姑娘常背著小孩在攤前燙麵;麵攤老闆難得經常帶著笑意對人說話,這遲來的幸福,滋味應該特別甜。
我之後常常特別光顧麵攤,標準菜色「陽春麵加滷蛋」,像一種感念儀式。
幾次聽到他在旁邊教太太,麵要煮得好,放下去的時候,得立刻撈起來,再擱回去;千萬不能一次燙太久,否則湯糊了,麵也爛了。
有天麵攤老闆不做生意了,關了門,哭嚎的聲音,穿透薄薄的夾板,凡路經夜市的人都聽到。
隔壁雜貨店老闆娘轉告外婆,「老芋仔」梨山小老婆跟人跑了,兒子也帶走了,還把他長年積蓄、擺在床底下的現金全偷個精光。
我望著緊閉的門,有幾次衝動想敲大門,但又覺得突兀……就這樣過了三天,老芋仔上吊自殺了。
上吊時,繩子掛在違章建築梁上,臉就對著後牆的蔣介石遺照。
這是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課,我的「同理心」導師。
我不知道他識不識字,上了多少學,我甚至寫不出他的全名。但他教導我的「同理心」之課,我終生難忘,恩情似海。他的故事以如此悲慘的驚嘆號結束,更令我難以忘卻他曾在我寂寞困難時給我的溫暖。
他是個小人物,而他的一生,在哭嚎中、在一切絕念中、在一切棄絕後也就結束了。
最後,經過警察局收屍者認証,沒有送行隊伍,沒有人為他至少煮一碗麵,丟個滷蛋送行……
一個卑微「老芋仔」,一朵比雲還輕的生命,走了。
他的身影,那些溫暖的囑咐,帶著鄉音的安慰,打破了我們家中許多長輩灌輸在我腦海因「二二八」事件而深植的族群偏見,也使我後來絕不同意任何族群的政治語言。
當然也自然形成我後來與島嶼上曾經熟識的朋友們,重大的政治隔閡。
近日因某一事件,人們又談起了榮民,談起了那些被時代徹底犧牲的人。
我想說的是:其實他們一直在我們身邊,每個人不管是本省、外省,富貴貧賤,都會遇見類似的人物。
他們開出租車,當大廈管理員,在河床搬石頭做苦力,為了橫貫公路的開通而做了冤魂……那些悲慘時代的卑微人物,一直在我們身邊。
而我們對待他們的方法,大半是擦身而過,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只沒有教導我們「同理心」,相反地,它教導每個人觀看的都是自己的、家族的、同一村落或者同一族群的痛苦。
漢娜 · 阿倫特曾特別指出,那些信奉納粹主義的屠殺者,「只是沒有深度」,他們沒有我們想像的邪惡,單單只是「不願意設想他人的處境」。
「因為所謂的人性,如果完全不設想他人的處境,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同理心,知易而行難。甚至有時候教育體系的大道理,例如「民族」,恰巧是相反的「非同理心」,我們的「團結」來自於拒絕理解和我們處境不同的人;「我們」的認同,凝聚於排斥驅逐「他者」的行動。
同理心,不僅要「捨不得」別人,更要「捨得」自己。
不去苦苦追問自己曾經的痛,而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苦。
同理心,不需要偉大的理論,它是一種學習,一種徹悟,一種跨越人性的障礙,理解和你不同的人。
這個世界、社會、哪怕一個小家庭,都是由不同的人組合而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
我們在提出任何一項主張或結論時,至少要有一種警覺心,世界若由一個人、一群相同血統或語言的人作主,這個世界一定有邪惡的排它性。
同理心,不需大道理,就是暫時放下自己,換位在他人處境思考……有時候它只是一顆滷蛋、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
同理心,不需要語言,它就是一個使自己變得更有人性的過程。
如是而已。
——摘錄自《給逆境中的你》
我想靜靜了野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考完試之後,先不要檢查答案,不要核對答案,也不要和同學討論剛才作答的結果,以避免造成自己的情緒波動。
在兩段考試之間的空檔核對答案,只會更在乎剛才的結果,反而對接下來的考試造成負面影響。等整場考試結束時,想要大致掌握自己的作答情況,再與同學討論、核對答案會比較適切。
有時候,過度的討論反而會使心情更混亂。再說,都已經考完了,核對答案的意義也不大,畢竟考試已經結束了,對錯的結果也底定了。
摘錄自《#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之前跟家長們討論,怎麼跟孩子一起複習功課。想到自己以前面對考試的種種,很感恩我現在可以多一點發揮所學,脫離了不斷進行背誦、提取的階段。
又因為長期跟家長相處,也觀察到隨著年紀,孩子們的學習狀態都會有些改變。我自己的觀察是,心態健康的孩子,路能走得比較長遠。
談到學習心態,或者心理素質的部分,其實我們版面上的朋友們,是令人敬佩的。我們現在學習、閱讀,就不是為了考試了,而是為了更貼近自己、為了能理解這個世界,而鍛鍊著我們的心智。
祝願您,樂在學習,建設自己!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4298539783495632
... ... ... ... ... ... ... ... ... ... ... ... ... ... ...
孩子遇到考試就焦慮?
【文/ 王意中】
■ 之一
芯寧在床上瞪大了眼睛,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不時拉起棉被蓋住整張臉。沒多久,又拉開棉被,向左側身,試著閉起眼睛。但是不到十秒鐘,她又把棉被拉起來,轉成側身往右邊,蓋上棉被。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左邊、右邊、拉起棉被、蓋上棉被、眼睛睜開、眼睛閉上……好累啊,真的好累了,芯寧真的好想睡覺,但是,睡神就是不來找自己。
睡神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眼看著手機上的時間已經到了凌晨兩點四十五分,這個時間還沒睡著,對於身體的消耗、肝功能的耗損,傷害是很大的。
但她有什麼辦法?明知清晨六點就得起床,迎面而來的又是一整天。教室裡的國英數社自,一張考卷又一張考卷反反覆覆地寫,身為學生的他們,不斷在驗收自己的腦袋有沒有裝東西。
芯寧真的好想好想睡啊!但腦袋瓜卻持續在胡亂快轉,令她焦慮到無法成眠。
為何考前的日子,總是如此難熬?
■ 之二
明德的手上都是汗,伴著水性原子筆,整張考卷上面的字跡都糊掉了,手指頭也沾滿藍色的原子筆痕跡。他不時用手帕擦著手汗,但沒有任何止住汗水的跡象,額頭上的汗水也像湊熱鬧般,不時滴下。
明德突然感到胸口一陣鬱悶,腦袋一片空白。自己每一回都花了許多時間和心力準備考試,但不知道為何,只要一開始寫考卷,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思緒中斷,心情煩躁而無法冷靜。
他明顯感受到教室裡的時鐘在一秒一秒,滴滴答答地走著。時間的壓迫感,令他覺得好難熬。手汗愈來愈不聽話,濕透了整張考卷,桌面上的手帕像是從池塘裡撈上來的,早都濕透了。
他有備而來,換上另一條手帕,但是手汗依然不聽使喚,像惡作劇般不斷地流。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明德在心裡自問,「到底該怎麼辦?為什麼會這樣呢?」但他也明白在這個考試的節骨眼上,絕對不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最佳時機。
監考老師發現了明德的異樣,狐疑地走過來,瞧了瞧桌面上這張泛著藍色墨水,糊掉的考卷。
不待老師開口,明德的胸口愈來愈鬱悶。
◎陪伴孩子面對焦慮
■ 考試前,在腦海中「模擬演練」
引導孩子將整場考試用想的進行情境模擬,試著在腦海中,把應考過程演練過一遍,例如:
想像自己在考場裡,坐在位置上,開始翻閱考卷,逐一閱讀題目。手中有握筆的感覺,可以感受到自己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寫著考卷,甚至看到考卷上面已經有了答案。
同時,想像坐在考場裡的自己,應考心情非常平靜,臉部表情、身體肌肉是非常放鬆的,呼吸非常平穩。
我們需要比較正能量的想像,讓自己順利進入更佳的狀態。而不是處在一種自己嚇自己的模式。
有時候,有些事情如果很清楚地按照既定節奏在進行,我們一定會自在許多。
如同原本在國道上趕路,當發現一路順暢,與地圖導航的行車時間一模一樣時,焦慮便緩和不少。相反地,若是遇上壅塞路段,又不曉得眼前的塞車什麼時候才能化解,這時,焦慮感將明顯上升。
面對焦慮,有一個很大的關鍵是:我們是否可以掌握及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讓自己的想法、情緒、行為按照所設定的目標而行。這是需要練習的。
如此一來,雖然我們無法決定焦慮情緒什麼時候會出現、以什麼面貌出現,但至少當焦慮出現時,我們可以從容地在合理範圍內做好因應。
■ 設定屬於自己的簡單考前儀式
在考前,需要給自己一項簡單的儀式,有助於帶來安心的感覺。
最好的方式就是關閉閒雜人的刺激聲音。請提醒自己,你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針對這次的考試已經有充分準備。別讓雜音亂了陣腳,讓自己的思緒更加混亂。
每個人的儀式不盡相同,只要有助於讓自己安心都可以。比如閉目養神,讓自己試著稍微悠哉一下,緩和一下心情,一定會有漂亮的考試成績。又如:
想像在棒球場上,自己站在打擊區,好整以暇地等待投手投球。你對於投手的球路非常清楚,可以想像你的球棒擊中球的那一剎那,發出的那一聲「鏗」,清脆悅耳。
你很清楚,那會是內野安打,或者外野安打,也可能是二壘安打。你知道只要自己揮棒時的力道再強一點,就是一支全壘打了。
你感受到球被打擊出去了,你在跑壘。對於自己的打擊功力,你胸有成竹。
這段想像的目的不是欺騙自己,主要在於安定心情,讓焦慮維持在適度範圍內。為了這場考試,自己做了好多努力,很確定該做的準備都做了。提醒自己:當我們能夠掌控的事情愈多,焦慮就愈能在我們的掌控之內。
■ 阻擋雜音
考前十分鐘,如果很有自信已把最後的複習做完了,可以把書本闔起來,讓自己靜靜地沉澱下來。有需要時,可以在腦海裡自問自答。不再去跟同學討論考試,雖然可能覺得討論後說不定可以多得幾分,但這時很容易自亂陣腳。
考試,其實是一場又一場認知提取的測試。在考試過程中,要避免焦慮成為障礙。讓自己維持平穩的情緒,使焦慮維持在適度的狀態,保持更有品質的專注力與清晰思緒。
■ 等整場考試都結束後,再核對答案最好
考完試之後,先不要檢查答案,不要核對答案,也不要和同學討論剛才作答的結果,以避免造成自己的情緒波動。
在兩段考試之間的空檔核對答案,只會更在乎剛才的結果,反而對接下來的考試造成負面影響。等整場考試結束時,想要大致掌握自己的作答情況,再與同學討論、核對答案會比較適切。
我自己在求學過程中,曾經因為這麼做,而使得接下來的考試受到明顯影響。有了這樣不好的經驗,從那次以後,每當考完一科,我都盡量離開教室,離開班上的同學,到校園的某些角落好好準備下一堂考試。周圍少了班上的同學,自己當下的思緒比較可以不受干擾。
有時候,過度的討論反而會使心情更混亂。再說,都已經考完了,核對答案的意義也不大,畢竟考試已經結束了,對錯的結果也底定了。
■ 考完了,盡人事也聽天命
讓孩子練習,在考完試之後,闔上課本、講義與資料,先不去計算考試結果,因為畢竟都考完了,最後的成績已成定局。
先從考試的狀態中抽離,畢竟自己努力過了。先給自己一段緩衝時間休息,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
持續在一種緊繃的狀態中,或是一直關注在考試結果上,只會增加焦慮。時間拖得更久,暴露於長時間的焦慮狀態下,耗能的情況更嚴重,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會更加無力。
就等成績出來再說了。至於成績出來之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每個孩子對自己的期待不盡相同,這當中也包括父母及老師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我真的誠心建議身為大人的我們要「合理看待」孩子的表現,孩子就有機會以合理的方式看自己。
努力了,接下來成績如何,就真的是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大人怎麼看待,就決定孩子怎麼看待。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咬手、拔頭髮、猛眨眼……從辨識警訊開始,讓孩子學會紓解焦慮,安定成長
博客來:https://reurl.cc/Q38d8Z
金石堂:https://reurl.cc/ygxZxa
誠品:https://reurl.cc/D6W9N6
讀冊:https://reurl.cc/VXKZAQ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我想靜靜了野狐 在 [討論] 野狐大撒幣- 圍棋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即日起,赢符合预期一盘,奖励iPhone X(256G)一部,野狐发红包20亿翻譯:即日 ... 7 F →uyrmb47: 他是在符合預期和靜靜那盤聊天室發的 11/21 22:01. ... <看更多>
我想靜靜了野狐 在 [討論] 野狐大撒幣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即日起,赢符合预期一盘,奖励iPhone X(256G)一部,野狐发红包20亿翻譯:即日起,贏符合預期一盤 ... 7 F →uyrmb47: 他是在符合預期和靜靜那盤聊天室發的 11/21 22: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