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滿城風雨的藝人感情新聞,加上心理醫生的一篇逆風發文引起網路大戰,我內心有超多話想說,幾經思考之後,我仍是選擇跳出我的舒適圈,表達我自己。
如果有追蹤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從未評論過各種實事及新聞,因為我真的不愛淌渾水或湊熱度。
但這次看著揭人過往瘡疤、人身攻擊等各種言論出籠,我突然意識到我所處世界的現況便是如此,我當然可以覺得與我無關選擇漠視就好,但我卻深知這代表著能努力的還有更多,所以思考著究竟能做點什麼讓更多的包容深入人心,即便只是影響一個兩個人都好,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事實上這幾年各種公眾人物負面消息出來,網路上一窩蜂的轟炸當事人時,我雖然知道那些人做了許多傷害他人的事情,理智上我也會想要評論他們的行為對錯,但另一面我也總是在想,這樣的人生課題真不簡單啊,這個人挺得過去嗎?期望他真的能學到一課,而不是憂鬱過度成為另一種社會問題。
若內心不夠強大,大眾的眼光真的能殺死一個人。
回到這次事件的開端,我不覺得公開發言有任何對錯好壞之分,就只是當事人做了當下對自己最好的選擇而已,也是她和他生命中必要經歷的課題,當然也就要各自承擔後續帶來的影響。
但對於我而言,將感情訴諸公眾平台的那些文字就如同雙面刃,造成損傷的未必只有筆下的人物,在不知不覺中也可能加深自己的傷口。
某個程度來說,我是能感同深受女人被背叛後發現真相時的那份憤怒和受傷的,因為幾乎類似的劇情在我生命中也曾真實上演過。
我是沒有九年之久,但也有個六七年,而且這麼巧,我也是透過手機發現的。
當年知道前夫外遇加上他對過往某些方面狀況的坦誠,我也是氣瘋了,許多我被蒙在鼓裡的內幕讓我逼著他去做性病檢查。
身為正在餵母奶的媽媽,我的憤怒更是加劇,不只是焦慮自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可能被感染,更是萬分擔心才三個月大的孩子。
當然,結果是正向的,我才能在這裡說這些話。
老實說,要不要公開自己的故事我也是琢磨再三,一度想說是不是文章放在私人臉書就好,但因為看到太多網路留言說,不懂當事人的傷痛,便沒資格呼籲她注意言論,公開對方惡行只是剛好而已。
有鑑於此,我還是決定放下自己的擔憂,跨出這一步想來聊聊,公開指責或許不是唯一選擇。
雖然無法真的感同身受當事人的傷痛,但至少我知道自己過往的傷痛,我感受過真相浮出水面時受到背叛的那種憤怒,而那種憤怒甚至會壓過難過受傷的感覺,只想要向全世界證明我很好,問題不在我,都是對方的錯,都是對方的問題。
事實上,那時候我恨不得身邊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過份行徑,我就可以把責任通通推給他當個受害者就好。
於是,我要求前夫得要向他父母坦承他的作為。
因此我很清楚訴諸公眾的背後,是一個受傷想證明自己的小女孩。
但我也很清楚,這樣的方式什麼也證明不了,後來我才明白如此不過是證明了我有多害怕自己不夠好,才需要用他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好。
經過幾年療癒的旅程,我更清楚知道對錯的標準是自己賦予的,我們可以無意識的依照大眾的標準評斷是非,也可以選擇有意識的放下框架。
當我不再定義那些行為稱為背叛或錯誤時,我的怨懟也就煙消雲散,同時放過我自己了。
真正重要的並非別人的行為,而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又是何種角度愛自己的。
唯有我們先接納自己,不再設立愛自己的標準,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去看見他人行為背後的恐懼。
是的,我當年也做了當下能做的最好選擇,因此把自己推上了得要面對生命課題的這條路,所以我不後悔。
但若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此刻,我應該會做不一樣的選擇,因為現在我明白了指責錯誤不會讓我自己的世界變好,放下對立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愛。
另外,我還想說,在一起的時間長短,無法作為愛情真實的依據,許多的人持著一個觀點,認為如此長的時間分分合合仍願意選擇對方,就代表那是真愛。
為此我著實打了一個大問號,心裡不禁納悶這集體意識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大多數人基於什麼下此定論?
我猜想會不會是一種自我投射,想為曾經的自己聲援呢?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曾經投注在一段感情、一份工作、一件事務或一個目標上的經歷,很可能在過程中便逐漸發現並非自己真正想要的或本質上不適合,但當機立斷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往往我們都抱著一份不甘心繼續將錯就錯,因為對於過去所付出的時間及心力感到不捨,好像停下了就代表我們損失了,也等於要承認自己的選擇錯了。
於是很多時候我們便說服自己,只是時間還沒到,再撐一陣子就會不一樣的。
有時候我們幾個月就清醒了,也有時候我們花了三五年仍不願意面對。
所以時間長短真的代表了任何意義嗎?我覺得並不能一言概論,有可能是愛,有可能是安全感,有可能是自我評價等等的許多因素混合。
就好比被家暴的婦女,長期受困不離開也不代表就是深愛施暴者,背後有太多值得探討的因素,而每個當事者背後的原因都不盡相同。
最後,我想要說,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迷失犯錯的時候,但就是因為那些經歷,我們才能學到一課,成長而後調整自己。
也是因為曾經各種的不完美,我們才能去同理與接納不同人的狀態。
一個完美,沒失戀過的人,他教你如何走出愛情傷痛,你真的會相信嗎?
一個理財達人,從沒投資失敗,他教你如何避免理財陷阱,你又覺得他可靠嗎?
行為就只是行為,事件本身是中立的,全由當事人如何詮釋及從中吸取養分。
行為不代表一個人的好壞,也不代表一個人是否值得被愛,更不代表一個人的專業與否。
就好比離婚這件事,可以詮釋為婚姻失敗,也可以詮釋為愛自己的開始。
也就是因為我曾經多不愛自己,如今我才能學會好好愛自己。
請讓我們都重新拾起心中的愛,給出多點的包容,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需要同樣的理解與善意啊!
#既不逆風也不順風
#我只跟隨自己的風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同時也有1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告五人 如果,運氣變成了一個人 那個人,會不會是你? 因為,我的喜怒哀樂, 在你身邊,就像是一艘載浮載沉的小船, 風風雨雨因你而起, 陽光灑落在我身心某處的甲板。 又或者,像是遊樂場的雲霄飛車, 從起點到終點, 俯衝而下的快感,就要撐破每根血管的呼吸。 你來...
我只跟隨自己的風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告五人
如果,運氣變成了一個人
那個人,會不會是你?
因為,我的喜怒哀樂,
在你身邊,就像是一艘載浮載沉的小船,
風風雨雨因你而起,
陽光灑落在我身心某處的甲板。
又或者,像是遊樂場的雲霄飛車,
從起點到終點,
俯衝而下的快感,就要撐破每根血管的呼吸。
你來得若有似無,
伸手摸不著,閉眼又可見。
如果可以,好希望你停留,
留下來讓我們帶你出去玩,
請讓我們帶你去宜蘭玩,
參加告五人暢遊宜蘭專案。
或許我們以為到最後,
這會是篇感動的文案,
但哪有那麼盡如人意的事,
就像運氣本身就是若有似無,
就因為如此,我們才能體會
「盡力」是什麼樣的事。
#是說好想知道宜蘭暢遊專案有什麼
噗(˶‾᷄ ⁻̫ ‾᷅˵)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他努力跟隨自己的腳步
他努力解釋經歷的錯誤
當後悔驅使地回憶不再有出入
什麼是絕對什麼是領悟
他擁有成熟自主的態度
他相信樂觀總會有好處
當他接納快樂悲傷而帶來的起伏
什麼是迷惘什麼是無助
季節更替年輕的心
踏著虹彩匯集的河
肆虐後產生的荒蕪
重新種下一棵棵樹
帶他飛往永恆的國度
他終於擁有自主的態度
他相信樂觀總會有好處
當他接納快樂悲傷而帶來的起伏
什麼是傾訴什麼是糊塗
季節更替年輕的心
踏著虹彩匯集的河
肆虐後產生的荒蕪
重新種下一棵棵樹
帶他飛往永恆的國度
即便未知也不再無助
最終我們都站在同一處
記得來時方向的路
重新開始也不會躊躇
什麼是痛苦什麼是祝福
他終於擁有自己的國度
他終於看見理想的額度
這一切其實不太嚴肅
只是遺忘了認真的付出
什麼是歲月什麼是旅途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 :福祿壽 Fruit Sold Music (陳君豪 Howe Chen / 韓立康
GummyBearMan / 黃文萱 Ziya Huang)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告五人 Accusefive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潘雲安 Pan Pan An
敲敲打打 Percussion:林哲謙 Richard Lin
管樂編寫 Brass Arrangement:潘雲安 Pan Pan An
薩克斯風 Sax:謝明諺 Minyen Hsieh
小號 Trumpet:Daniel Deysher
長號 Trombone:宋光清 Qinbone Sung
合音 Backing Vocal:潘雲安 Pan Pan An / 犬青 Quan Qing
合音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潘雲安 Pan Pan An / 犬青 Quan Q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 YuHsuan Yeh / 蔡周翰 Chou Han Tsay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宜蘭 Neverland飛鳥城堡 / BB Road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製作混音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沈冠霖 SHENB
母帶後期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Randy Merrill
母帶後期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影像製作|
Production:深度設計
Director:KIM
Art Director:KIM
Designer:Kim / TF
Modeler:TF / David
Rigging Artist:David
Animator:ET / TF
Compositor:ET
Editor:TF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 告五人OFFICIAL ➩
★ YouTube:@告五人Accusef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ccusefive/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ccusefive/
★ Weibo:https://weibo.com/u/620719414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D_Belh7OHQ/hqdefault.jpg)
我只跟隨自己的風 在 小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sbean/
最近有想要回去重玩明星志願三,沒想到看到這款明星志願系列的手遊竟然悄悄地在商店上架了。看了一下上架時間竟然是在2021年7月27,還是一款非常新的遊戲呢!雖然對明星志願手遊我是不抱有太大的期待,因為上一款明星志願手遊真的是一場災難。沒想到這款完全沒打廣告的手遊,在故事劇情上寫得非常用心。
但我在這邊還是要敲碗一下,能不能再出一款明星志願系列的單機遊戲,手遊的形式真的不太適合這類型的遊戲啊! 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面提問,只要我幫得上忙我就會盡量回答喔。
--------------------------------------------------------------------------------
【名稱】明星志願璀燦星戀
【類型】養成型RPG
【開發】星宇互娛(大宇資訊旗下子公司)
【簡介】
在《明星志願 - 璀璨星戀》中,玩家需要將化身為懷抱明星夢的女主角,跟隨劇情體會成為巨星前所經歷的酸甜苦辣以及苦辣酸甜。遊戲中的試鏡關卡,需要依照不同的情境,輸入對應的心情,才能夠在試鏡中過關斬將取得工作機會。在造型上,也需要各種不同風格的搭配組合,隨時隨地準備好自己,才能夠面對時各種活動的需求。
--------------------------------------------------------------------------------
哈囉我是小豆,遊戲是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份,大家一起來玩遊戲吧!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記得訂閱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EVr9ga5UQ/hqdefault.jpg)
我只跟隨自己的風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了自己的理想,你可以有多堅持?展能藝術家高韻雯(Koko)用行動告訴世人,她即使行動不便,常人畫5分鐘的動作自己就要30分鐘,完成一份作品需時3個月至1年,但她仍在多年來堅持自己的興趣繪畫,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面對身體的缺陷,藝術路上伴着Koko的除了有自己強大的意志,這些年來還有幫助她減緩身體肌能退化的物理治療師。
看Koko坐在輪椅上拿着畫筆,專注的一筆筆的畫着,旁人可能會認為她很吃力,但她卻是正沉醉在自己的藝術世界。她嬰兒時因發燒而患上大腦麻痹症,身體協調及語言能力因而受影響,須長期坐輪椅之餘,因肌肉張力異常,四肢會間中不協調及痙攣,但Koko偏偏愛上需要複雜而微細肌肉運動的繪畫,走上她不平凡的藝術路。
Koko自小喜歡拿各種顏料來玩,跟隨老師學畫畫後就愛上繪畫,多年來創作了不少出眾奪目的作品,成為展能藝術家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之餘,也曾出書細訴自己心路歷程。然而隨着歲月流逝,Koko身體肌能會退化,可能影響到她繪畫的能力,因此就申請了社福機構在地區為肢體傷殘人士提供的上門物理治療服務。
3年來,物理治療師Alex定期上門為Koko提供物理治療,他指會手法治療鬆弛她的異常肌肉張力,也會跟她做一些手部精細訓練或是軀幹訓練,因為這兩者對畫畫都很重要,也是因為怕她的關節會再僵硬,甚至有脫骹、畸形的情況要做手術,因此要定期上門為她拉筋,希望減少關節攣縮。
保良局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綜合支援服務(新界區)經理馮潔燕補充指,服務是為殘疾人士提供家居照顧支援,對象主要是嚴重肢體傷殘、需要高度護理的殘疾人士,希望讓殘疾服務使用者可以長期留在社區,及照顧者更放心及更有信心可以照顧殘疾人士。她又指服務會了解使用者需要及評估,制訂個人照顧計劃,因此除了物理治療服務外,也有其他如言語治療、護士上門護理及短暫家居照顧等服務。
Alex坦言是第一次服務展能藝術家,笑指在見Koko前有一份緊張,然而在接觸後就感受到對方的和藹及友善,沒了緊張之餘現在更成了朋友。他也觀察到Koko的作品多是朝氣勃勃的風景畫,不會十分陰沉,「雖然佢身體會有限制,不過佢無負面思想」,稱讚她的樂觀,也敬佩她對藝術的堅持,「你見到Koko坐嗰陣會有啲攰,長時間畫畫除咗身體機能,都要有份意志先堅持到。」
「我其實覺得Koko好犀利,因為搵到自己長處同強項係好難得,甚至可以克服自己身體限制,透過筆將自己訊息帶畀觀眾。」Alex指Koko最啟發到自己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不過很多時我們都會給自己一些藉口叫自己放棄,不過認識了Koko後,雖然Koko有這身體機能的問題,但她很堅持的實踐她的藝術理想,自己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容易放棄,給太多原因自己,只要肯堅持都沒有事是不可能。
Koko稱讚Alex的細心,會關心自己四肢肌能及日常興趣情況,多謝他的工作細心及專業,也坦言如果沒有治療師跟進,自己未必有能力繼續保持自己的興趣作畫。她想透過畫作,希望觀賞者看得開心,亦想以畫中的顏色,令觀賞者見到多姿多采的畫作。Koko也鼓勵其他希望投身藝術的殘疾人士追夢,只要就自己興趣再訓練,就可以發展所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W4sE49hxo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