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同時也有7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60的網紅GW爆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 #AOV #傳說對決...
我們台灣人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除了對先生以外的人很少發脾氣🤭
尤其是在工作,我真的很少對病人或同事發脾氣
支援這麼多次快打站跟疫苗診,今天真的遇到一位奇葩奶奶👵🏻
奶奶一來就說👵🏻:妳什麼科的?
👩🏻⚕️:我兒科~
👵🏻:好,兒科應該知道,我告訴妳啊,我有三高,#我的疫苗要調整劑量!而且我的heart rate都偏慢(冊子上寫今天47beats/min),我的疫苗劑量需要往下調~(奶奶就是用晶晶體沒錯喔)
👩🏻⚕️:三高跟心跳比較慢不是打疫苗的禁忌症,按照標準流程也無法調整劑量喔~妳上次打莫德納有沒有不舒服,如果沒有不舒服這次也是可以打~
👵🏻:為什麼不能調整劑量?我有三高耶!#你們醫生就是都不調整劑量才造成這麼多sudden death‼️
👩🏻⚕️:按照全世界目前的規定,都不用調整劑量~
👵🏻:我給妳看我台大的data(一般的血球跟生化檢驗)!#妳一個醫生都沒有guts調整劑量‼️妳不是兒科嗎?#照體重調整劑量妳不知道嗎⁉️美國人這麼胖跟我們台灣人有一樣嗎?(奶奶目測起來就是一般正常體重,5-60公斤)
👩🏻⚕️:我們30公斤以上就當成人,就算BNT小孩也不用調整劑量,如果妳有顧慮,我們這次可以不要打疫苗~
👵🏻:我沒有不打疫苗啊~我只是要調劑量~
(盧了好一會兒想打調整劑量後的疫苗)
👩🏻⚕️:真的無法調整劑量,如果妳這麼擔心,今天真的不適合打~ (奶奶就悻悻然離去了⋯)
這個疫情真的人人都是疫苗專家🤦🏻♀️
所有的藥物、針劑、疫苗都是經過動物實驗、大型的臨床試驗,調整到適合的劑量
醫生都是照著guideline(準則)治療病人,不是今天我不高興就給少一點,高興就多給幾顆藥💊
目前的文獻顯示,不過哪種COVID-19 疫苗、不管體重、肝腎功能、心臟功能、裝了幾個支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年紀多大、人種、國籍
➡️都。不。用。調。整。劑。量‼️
我這個人很實事求是,遇到問題就來解決~
如果奶奶想知道「要不要照體重調整劑量?」
那就是奶奶要先聯絡到疫苗的藥廠
🔜寫一個研究計劃,有控制變因、操縱變因
人數多少、劑量怎麼調整、病人的年齡、人種、疾病複雜度、體重、性別等等最好平均,
🔜找到合作的醫院,開始收集人數
🔜照時間打完疫苗,紀錄副作用
🔜一段時間後抽取抗體
🔜開始跑統計、看數據有沒有意義
🔜寫成一篇論文、投稿看有沒有期刊accept
🔜經過跟editor來回修改跟潤稿,大概「幾年後」奶奶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不要調整劑量囉~如果發現需要調整劑量其實也是功德一件,全世界都會感謝您🙏🏻
西醫就是科學化講求數據的地方,不是用fu來治療病人~
不過我覺得有新的想法蠻棒的,可惜實踐才是最難的部分😓
如果有idea得以實現那是科學家👩🔬,如果空有idea只是夢想家👵🏻
#早上疫苗診下午快打站嗓子都要啞了還被氣得一肚子火
#莫德納目前台中只有快打站造冊施打沒有開放診所打喔
#當然今天不管是BNT還是莫德納最紅的一句話都是有沒有稀釋😓
#其實我本來是想跟後面那隻大鳥合照因為我覺得他長得很像諧星🤭
#以前常常在校園看到那隻鳥不知道是什麼品種就是了😅
(記者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喔)
我們台灣人 在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語人從來毋捌佇啥物場合逼別人一定愛講台語,毋過幾十冬來,咱規世人予人規定愛講華語,連這馬總算會使有通譯,嘛愛予華語人認為立委用母語質詢是刁故意?
?????🤷🏽♀️🤷🏽♀️🤷🏽♀️🤷🏽♀️🤷🏽♀️
想欲用母語質詢ê立委顛倒閣愛會失禮?
咱台灣人到底愛偌卑微?🥲
—
母語台語使用者從來不曾在什麼正式場合逼迫別人一定要講台語,不過幾十年下來,我們一輩子都被規定要講華語。(什麼重要場合不是用華語?)
連現在立院總算有通譯,卻也要被華語使用者認為立委用母語質詢是故意的?
?????🤷🏽♀️🤷🏽♀️🤷🏽♀️🤷🏽♀️🤷🏽♀️
使用母語的立委甚至還要道歉?
我們台灣人到底是要多卑微?
我們台灣人 在 GW爆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IVE #AOV #傳說對決
我們台灣人 在 高雄林小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讓您裝扮我的每一天🌸Vtuber治裝贊助說明
可訂製你指定的服裝款式給高雄林小姐穿著,還會附上唯你獨有的專屬禮品給你做為紀念喔!
詳細說明:https://pse.is/3jmm5g
特別聲明:
1.禁止指定本人穿著傷風敗俗會被抓去關的衣服...
2.這個專案收入都是給設計師的,優秀的設計師值得你我的支持!💪
文創小鋪:https://misslin.cashier.ecpay.com.tw/
每晚7點時事直播,一三五七22:01進行📢10點聯播。
💰打賞:https://p.ecpay.com.tw/EC1C7
感謝聽友們的支持💖
🍓加入本頻道會員:https://reurl.cc/e54ZYm
📧廣告合作贊助:twmisslin@gmail.com
▬▬▬▬▬▬▬▬▬▬▬▬▬▬▬▬▬▬▬▬▬▬▬▬
🔆YouTube《高雄林小姐》:https://pse.is/ssbbb
🔆YouTube《林小姐愛生活》:https://pse.is/vtqer
🔆Telegram:https://t.me/lin1118
🔆FB:高雄林小姐 https://pros.is/NXUU9
🔆Instagram (IG) 搜尋 ksmisslin
▬▬▬▬▬▬▬▬▬▬▬▬▬▬▬▬▬▬▬▬▬▬▬▬
#訂閱按下小鈴鐺一選擇全部🔔 #Vtuber
我們台灣人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務農夫婦除了賣自產自銷的米以外
今年我們來挑戰新的方向
用我們自身一點點的力量
再加上網友們大大的支持
讓在地小農能夠減少在疫情期間的虧損
今年很特別氣候適合芒果生長
所以今年的芒果豐收
但因為受到疫情嚴重影響
果農們的銷售通路多少都受有影響
為了不要讓果農辛苦的成果付諸流水
也秉持我們台灣人的不浪費的精神
所以在這裡麻煩大家多多幫忙
農夫說過:農產品就是要吃「青」的
現在正好是芒果的季節
務農夫婦feat.在地芒果小農
推出限量100箱「夏雪芒果」
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玉里適地適種的農特產
也想集結大家的力量
讓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充滿意義
同時也給農民每一滴汗水的鼓勵
「夏雪芒果」芒果界的LV
是高雄農改場研究員李雪如耗費10多年研篩選育成且於2008年登記
是臺灣第一個有專屬身分證的芒果品種
最大的特點就是同時結合了
「土芒果」的濃厚香氣「愛文」的細緻及「金煌」的甜度
以下是我們團購連結🔗
https://gbf.tw/9cx31
讓我們一起挑戰不一樣